设计概论(第三版)0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375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PPTX 页数:145 大小:35.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概论(第三版)0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设计概论(第三版)0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设计概论(第三版)0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设计概论(第三版)0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设计概论(第三版)0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计概论(第三版)0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x

《设计概论(第三版)0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概论(第三版)0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x(1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概论(第三版)0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x

设计概论(Design),目录CONTENTS绪论设计简史设计理论设计程序设计材料设计软件设计前沿,2.1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设计2.2现代运动思潮背景中的设计2.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设计,0,索涅特14号椅,2.1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设计,2.1.1现代设计的开端:

意大利、德、法、英中世纪晚期,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纽伦堡等比较先进的城市,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

为了满足宫廷、教会和富贵人家的精致趣味和大量需求,手工作坊的专业化水平大大提高,大规模地批量制作也成为坊间艺人心照不宣的原则。

尽管那些用以模制的模子仍然以手工制成,但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骤降。

贸易的扩大与商业机遇的增加也为手工作坊带来竞争压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陈出新成为制胜的法宝。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渐成熟,顾客群渐渐扩大,人们希望有更多的装饰图样以供选择。

为了满足这种要求,16世纪的意大利和德国设计师采用最新的印刷技术炮制出汇集最新装饰形式、装饰图案和装饰母题的设计书籍,即图样书。

在织物和橱柜制作行业,这些图样书最为流行,它们使订购者和制作者都可以方便地选择设计图案。

也是专业化发展的结果,绘制样书的设计师已逐渐脱离具体的生产过程。

图样书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得到较快发展,到18世纪,由于印刷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消费得起印刷品,出版新潮的设计样书也成为一项利润丰厚的生意。

法国17世纪,西方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君主取代教会成为国家的权力心,法国就是中央集权君主制国家的典型。

为了保证宫廷生活的豪华奢侈,并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资源、享有最优秀的工匠技艺,王公贵族为艺术家和熟练工匠提供了慷慨的赞助,成立了直接由国王投资和控制的制造厂:

哥白林。

规模大、工匠数量多。

首席宫廷画家勒布朗(CharlesLeBrun)提供设计并管理着这家工厂。

欧洲其他国家的君主也仿效法国的模式,设立起类似的工厂,在工厂里,设计图样书的应用非常普遍。

经营一间制造厂需要大笔资金,到18世纪中叶,新的商业市场成长起来,新兴资产阶订制或购买产品,一方面缓解了赞助人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取消了赞助人对手艺的独占性。

制造厂的产品不再仅仅满足贵族的趣味,转而开始迎合中产阶级的喜好。

在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瓦解,皇家制造厂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适应商业竞争,它们的设计师成为独立的雇佣者,而不再属于宫廷职员。

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英国18世纪对英国来说是个富于魅力的时代。

那时,没有建立绝对君权,这助长了人们对商业自由和个人利益的认可,甚至国会也坚决捍卫其合理性。

在这种思潮下,英国政治生活稳定,富裕的中产阶级为全欧最多先进的金融和信用制度被创建起来,零售业的新思想也开始发展。

许多在设计史上著名的设计师就来自那个时代的英国,比如托马斯奇彭代尔(ThomasChippendale)、乔赛亚韦奇伍德(JosiahWedgwood)和马修鲍顿(MatthewBoulton),他们不仅是第一批工业设计师,更是企业家和发明家。

18世纪的英国家具是随着齐彭代尔的名字广受称誉。

作为一名独立设计师,齐彭代尔非常善于捕捉时代趣味:

洛可可的情趣、中国的异域风情、哥特式风格等时尚以及英国人简洁严谨的癖好都被他谐调地糅合在设计中:

既简洁又时尚、既坚固结实又制造精巧而畅销。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的工作室不仅制作家具,而且还为顾客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室内设计服务,并从国外进口最时髦高级的产品供顾客选择。

发表了设计史上的著名作品绅士与家具木工指南:

以版画展示了典型设计,以及当时伦敦主要家具工厂里所能发现的家具设计,并附有文字说明。

成为家具设计师的参考图案书,影响深远。

一出版便具有很强的广告宣传效应。

鲍顿和韦奇伍德把工业和生产改造成工业革命的新模式。

18世纪中期英国制造厂已达到很高的专业化程度,但规模不大,生产方式传统。

鲍顿开办了饰件厂,建立大型作坊,安装以水力驱动的机器。

他通过引进大规模的机械制造方法,生产出面向大众市场的廉价产品,很快就在竞争激烈的饰品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鲍顿对开发可降低产品成本的新技术非常热心,他把铜板镀银技和铜锌锡合金用于饰品生产,前者可在铜上镀银,后者看起来如金子一般,但价格低廉。

在产品的设计上,鲍顿密切地关注市场趣味走向,并通过向朋友或熟人借用设计图样书、向当时的名艺术家购买设计图、从国外收集各种图样等方法使其产品迎合更多人的要求。

鲍顿工厂的产品风格多样,图2-1烛台:

新古典主义风格。

韦奇伍德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运用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他生产出一种外观新颖、色泽丰富、质地如奶油般细腻柔和的瓷质餐具:

“奶油陶”,并采用新古典主义装饰原则和母题进行设计。

得到夏洛特皇后的青睐,被命名为“王后瓷”。

“王后瓷”的适用性广,既可作为日常的实用器皿,加以精心装饰则成为装饰瓷器。

黑陶和碧玉陶是更为优质的装饰瓷器,成为陶瓷产品领域中最杰出的人物。

韦奇伍德也是位眼光独到的企业家,是倡导合理劳动分工的先驱者,是第一批引进蒸汽机的资本家之一;他创造了销售和营业的新方式,也是第一批应用报纸广告和开发零售展销的企业家之一。

奥地利进入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发明热情在整个欧洲扩散。

在家具设计行业,最激动人心的创造来自奥地利人米歇尔索涅特(MichaelThonet)。

他发明了单板模压技术和用蒸汽制造曲木的技术,影响极其深远,还创立了索涅特工厂。

索涅特在工厂里设置了可供大规模生产的机器,已经能以完全机械化程序生产出功能性强、没有多余装饰、轻便而廉价的家具。

以椅子为例,他推出的14号椅(图2-3)简洁大方,结构合理,价格便宜,既适用于王公贵族的豪华厅堂,也可用于普通大众家中或路边的咖啡馆,满足了当时大部分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又被称为“消费者椅”。

索涅特作为商人和机器化生产的开拓者,没有太多的理论,也没有刻意地想使普通人生活在美的环境中,却真正为普通人创造出许多价廉物美的家具。

18世纪,欧洲人的文化水平依然不高,印刷业主要为贵族或社会精英设计、印制图书。

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启蒙运动的开展,公众文化水平迅速提高,阅读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9世纪是求知若渴的时代,文学巨著层出不穷,报纸杂志品种繁多,无论是文学史还是报业史都值得为这个时代留下光辉的一页。

新兴的中产阶级对阅读报刊和文学作品有着前所未有的兴趣与热情,对印刷品的需求十分惊人,印刷术革新势在必行。

大量需求与技术革新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循环在客观上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2.1.2印刷业的发展与视觉传达设计,蒸汽机出现后很快就成为工厂机器运转系统的主动力,被推广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如冶铁、交通、家具制造、印刷等,引起了这些部门的技术革新。

蒸汽动力彻底改革了陈旧的印刷技术。

平版式蒸汽动力印刷机最先由德国人弗里德里希柯奥尼格(FriedrichKoening)发明,与铜版印刷术的操纵原理相同,只改变了驱动力,很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

后来,这种印刷机得到改进,使报纸两面可同时印刷。

1814年,伦敦泰晤士报报社率先装置了蒸汽动力印刷机,泰晤士报的发行量直线飙升,在18世纪末每天只印出1500份,1830年时已增至每天11000份。

印刷业的下一个重要发展是制型纸板的使用与以纸卷滚动连续进纸代替单张送纸的技术革新。

制型纸板是使用纸浆或混有胶质或浆糊的碎纸制成的材料(又称混凝纸浆),湿的时候它可被铸造成各种形状,干后变硬适于上油漆或上光。

由于能够实现印版的弯曲,它使在成筒的纸卷上进行连续的印刷成为现实。

19世纪40年代,纽约的理查德马楚霍(RichardMarchHoe)研制出滚筒式印刷机,1870年又将之发展至可一次性对纸张双面进行印刷。

滚筒式印刷机印完后输出的是折叠好的纸张,每小时印数达18000,比平版式印刷机多15000印数。

在英国,泰晤士报报社在采用平版式蒸汽驱动印刷机,55年以后,又宣布了瓦尔特(Walter)印刷机的发明,这种印刷机是现代报纸印刷机的雏形,其关键因素亦在于滚筒的应用。

泰晤士报在采用这种新技术后,发行量翻了三倍以上,达到每日38000份。

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来说,蒸汽机的引进、制型纸板和持续供给纸张等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其影响是潜在的;相比之下,平版印刷术和彩色平版印刷术的出现产生了更直观的效应。

19世纪初,德国人艾洛伊斯森纳菲尔德(AloisSenefelder)基于水与油不相溶的化学原理发明了平版印刷术(lithography),也称为石版印刷术,顾名思义,即“石头上的书写”。

先用油性墨汁或蜡将图案绘于平坦的石灰石上,再将石头的其余部分以水湿润,然后再涂上印刷油墨,由于油、水不相溶,墨只黏附于图案上,这时,只要将纸覆于其上,压印,图案即可呈现于纸上。

这个方法比雕刻图案的凸版和凹版印刷简易、灵活得多,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复制插图和文本都非常方便快捷,因此成为书刊印刷、广告海报设计的首选,被誉为19世纪印刷领域最重要的发明。

19世纪30年代,戈德弗洛伊恩格尔曼(GodefroyEngelmann)把平版印刷术引进法国,并从中发展彩色平版印刷术(chromolithography,或译石版套色印刷术),它能使插图更丰富多彩、逼真生动。

这一技术于1837年在法国获得专利后,很快就被推广至英、德、美等地。

各种形式的视觉传达都使用了石版印刷与石版套色印刷,除了前述的时装图版,还有流行插图期刊、商业广告、明信片、贺卡与纪念品等。

图2-4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纪念贺卡:

画面展示了著名的水晶宫入口场景,并通过鲜亮的颜色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2.1.3美国制造体系与标准化产品,工业革命来临以后,劳动分工与机器相结合催生了大工业生产时代的到来。

在这方面走在时代前沿的不是英法等国家,而是刚刚独立的美国。

19世纪的美国对日用品的需求伴随着移民的扩大而增长,而劳动力的缺乏阻碍了对合理化和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吸收。

这种矛盾促使那些拓荒者发展出既降低劳动力又更为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流水线作业,这一新发明是19世纪中叶在辛辛那提(Cincinnati)肉类罐头厂中实现的。

猪胴体沉重笨拙,带着复杂的筋腱和骨头,用机器无法直接加工。

解决的方法是将其悬挂在不停移动的链条传送带上,传送带使猪胴体依次通过一排工人,每个工人分别负责一个操作开膛、取出内脏、将头割下、切割或盖戳等。

这种有效的悬挂轨道系统是使得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的流水线原型,最终导致了20世纪发达的输送系统。

现代流水线作业是批量生产得以实现的一个关键因素。

另一个则是由艾利惠特尼等发明家研制出来的可互换零件的生产系统,即用压模机复制机器零件,这样每个零件尺寸相同,能够确保精密准确的一致性,而且零件易于修理、替换,大量地节约了劳动力。

欧洲人把这种新的生产系统称为美国制造体系(AmericanSystemofManufacture)。

它迅速为美国的生产商吸收,用于来复枪、钟表装置、缝纫机等生产中。

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上展出了塞缪尔考特(SamuelColt)以可互换零件生产系统设计制造的来复枪(Revolver),它的性能很好,首发能连射五弹,而后无需装填便能连发六弹,是历史上第一件获得商业上成功的自动手枪。

考特的来复枪在造型上同样使欧洲人刮目相看,它结构简单,外形朴素,与同时展出的那些雕花刻图的武器形成强烈对比,并获得本次展览的最佳设计奖。

当时获得最佳设计奖的另一项作品也来自美国,是弗吉尼亚收割机,该机摒弃一切装饰,外形简朴,但人们后来发现它每天的收割效率竟大大高于其他收割机,原来讽刺过它的泰晤士报立刻转态,称其“从海外给我们迄今所有的知识宝库带来了一份最有价值的财宝”。

把一件产品拆成简单的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引出了工厂管理的重要新理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泰勒主义。

泰勒主义是由弗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