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电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7461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电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电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电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电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电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电子版.docx

《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电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电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电子版.docx

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电子版

 

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个民族的民俗事象极为丰富。

这些民俗事象伴随历史的发展而演变,并反映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面貌。

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文化、风俗习惯的形态和性质。

由于存在历史地理的差异性因素,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地区间的民俗生活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

第一节概论

一、民族

“民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民族概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壮族等。

广义的民族概念认为,民族一词的含义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

二、中国民族概况

(一)中国民族的族称和人口

中国幅员广阔、土地富饶,是中华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开发出来的。

从夏、商、周至秦汉时期,当汉族的先民华夏族开发黄河流域的时候,各少数民族先民也同时开发了周围的广大地区。

东北的东胡、肃慎、挹娄、夫余、乌桓等民族在东北三省的广大地区;猃狁、狄、匈奴、鲜卑等民族在今蒙古草原的华北北部以及西北一些地区;西域龟兹、于阗,鄯善等“城郭国”的各族在今新疆地区;西北部戎、羌、氐等族在今藏、青地区;南部苗、濮、武陵蛮、长沙蛮以及东南部的百越等南蛮各族在今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黎族和高山族的先民分别在海南岛和台湾;越人的一支在今港、澳地区等等,以他们辛勤的劳动,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221年),标志着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

在此后的两千年历史发展中,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或者在边疆地区建立政权,或者入主中原,成为统治民族,他们都为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秦代北方的匈奴、西北的西域各族都建立过自己的政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两晋的短暂统一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曾建立过23个政权,其中匈奴族建立过前赵、北凉、夏3个政权,鲜卑族建立过代、北周、前燕、后燕、西秦、西燕、南凉、南燕等政权,羌族建立过后秦,巴氐族建立过后汉,汉族建立过前凉、冉魏、西凉、后蜀、北燕5个政权。

隋唐后,经五代十国到宋、辽、金,我国又一次经历割据,形成各民族政权对峙的局面。

如宋朝先后与契丹族的辽、女真族的金朝对峙等,此后蒙古族人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元、明、清时期,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元朝在内地和各少数民族地区是实行“行省”制度,密切了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

满族建立的清朝,曾坚决抗击沙俄、英国等殖民主义者在我国东北、新疆、西藏等地的侵略,捍卫了国家的统一。

综观中国的历史,虽然政权有分有合,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势。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各族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1851年在广西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有壮、瑶、回、苗、蒙古、彝、白、傣、哈尼、傈僳等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进行斗争。

鸦片战争后,沙俄强占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英军和法军分别侵略我国西藏和西南地区,从而激起各族人民的奋起反抗。

达斡尔、鄂伦春、赫哲、鄂温克和西北、西南地区的各族人民积极组织抗战,英勇抗击侵略者。

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使各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团结和统一。

民国时期,各地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统治者,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

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各族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族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

民族的名称,简称为族称。

我国自古以来就生活着众多的民族。

在几千年的岁月里,各民族之间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发展成现在的56个民族。

据2000年统计,我国人口约有12.96亿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有11.87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6%。

少数民族是人口比汉族少的民族的泛称,我国共有少数民族55个。

少数民族人口约有1.09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

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为:

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二)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国家。

汉族人口众多,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汉族多聚居在人口稠密的东南部,少数民族多住在人口稀疏的边疆地区,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界线。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汉族居民,从而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分布地区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

这种居住格局决定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相依赖的密切关系。

(三)中国民族的语言文字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除汉、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大语系。

我国是汉藏语系的发源地,使用汉藏语系语言的人绝大部分在中国。

第二节汉族和少数民族

一、汉族情况

(一)汉族因朝代而得名

汉族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周围的部分荆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

其先民经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时已形成为以“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体,以与周边各族相区别。

汉以后,周边的各族即以“汉人”称为中原人。

由此开始汉族逐渐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百世不易的族称。

汉族是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形成的统一与稳定的民族。

又经秦汉以来两千余年的繁衍生息、众多人口的民族。

汉族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二)汉族语言简称汉语,属汉藏语系

汉民族虽说是形成于秦汉,其民族自我意识的萌芽却很早。

这种民族自我意识萌芽于战国,秦、赵、燕三国筑长城拒匈奴即是这种民族自我意识的表现。

汉民族的先民华夏族,在春秋战国之前,主要是分散在各个诸侯国中,到春秋之际,诸夏联盟“攘夷”,便朝汉民族的形成跨出了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再到战国,散居于各诸国的诸夏,彼此间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来往更加密切,彼此间的融洽也加快。

加上外族的入侵,共同抵御外族就使得各诸侯国走向统一成为必然。

这样,随着秦灭六国,诸夏联成一体,汉民族便首先以国家的形式出现了。

关于汉民族的形成,历来有许多种说法。

最普通的一种说法,是汉民族秦汉形成说。

秦统一中国后,汉民族形成了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状态。

而秦的“南戍五岭,北筑长城,以备胡越”等一系列国防措施,无疑就是在汉民族与周边民族之间,特别是与北方匈奴族之间筑起了一道藩篱。

这样,汉民族便在长城以内的广大疆域初步确定了一个共同活动区域。

不过,此时这个民族疆域还不十分牢固。

秦末,匈奴族趁农民起义之机,大举南侵,占领了河套以南。

于是汉一建立,就面临与匈奴的疆域之争。

汉民族为了巩固其疆域,不断加强对边防,尤其是长城这道藩篱的经营。

西汉大规模的抗击匈奴和修筑长城,是汉武帝时进行的。

与秦一样,汉朝筑长城是伴着谪民戍边和屯田同时进行的。

长期大规模的向长城沿线移民屯田,使长城沿线以内的地方渐渐产生了许多汉民族的居民点。

结果改变了长城纯粹是战争防御线的局面,而成为名符其实的南北民族区域分界线。

于是,汉民族在形成了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状态的同时,又形成了以长城以南为广大疆域的共同地域。

至此,汉民族的形成也就宣告完成。

因此,汉民族形成于秦汉之际,是中原农业民族在共同抵御周边异族的长期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秦汉长城的建造,无疑是汉民族形成完成的重要标志。

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是汉民族形成的准备阶段,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春秋、战国时期。

此时主要是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

第二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时候,民族迁徙出现了对流,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第三是宋辽金元时期。

这一时期民族的融合主要是在边疆区进行,不仅有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而且有大量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

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是在清代。

这一时期,融合而成的民族,汉民族形成之后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1.分布格局变化较大

秦汉已出现汉人往边疆迁徙、边疆民族往内地迁徙人后的现象。

到南北朝,就形成了中国各民族大杂居的基本格局。

2.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活

自古以来,汉人一直是农耕民族,如战国时汉人的农耕已兼有淮河以北旱地农耕与淮河以南水田农耕的特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整个汉民族最基本的经济成分,并延续了2000多年。

3.政治文化上发展较快

一方面,汉文字得到统一与规范。

在南北朝时期楷书成为通行的主要字体,汉字至此已规范化。

另一方面,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得到确立。

汉武帝完成了儒法合流,推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政策,确立了孔孟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这一思想的大变化,不仅对汉人社会历史而且对整个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都发生极深刻的影响。

4.汉人的信仰风俗大致相同,宗亲观念浓重

汉人的信仰观念以敬天祭祖为核心,同时也相信万物有灵与风水观念。

多种宗教与万物有灵崇拜兼容并包的态势,是汉人宗教发展的一大特点。

西汉末年从印度通过西域传入佛教,其中的佛教经典、教规、仪式与教派,影响到汉人和其它各民族的文化、思想、风俗等各个方面,为唐代佛教中国化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东汉时道教在汉人社会中形成,到南北朝时在许多民族中得到了传播。

总之,汉族既重视全民族、全国的历史,又重视宗姓的谱牒。

南北朝许多内迁的民族已融入汉人之中,因而同样形成根深蒂固的、同姓同宗的宗亲观念。

二、少数民族概况

(一)56个民族的认定与民族自治

1947年5月,中国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已有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其中吉林1个,甘肃2个,青海6个,新疆5个,湖南1个,湖北1个,四川3个,贵州3个,云南8个),8个盟,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

此外,还根据散杂居住的民族实际状况,在各地建立了1000多个民族自治乡。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边疆各省、自治区,但基本上全部都是交错杂居。

各少数民族除了都有一定的聚居地区外,还有近2000多万人口散居全国各地。

全国97%以上的县、市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共同居住。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二)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与宗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都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不仅如此,党和政府还尽最大努力,帮助有语言无文字或者文字但不完备、不通用的民族创立和改革文字。

1949年以来,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以及相应的民族风俗习惯,得到了政府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在少数民族散居的地区,他们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中国少数民族中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门巴、普米、纳西7个民族。

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的有傣、布朗、德昂等民族和部分佤族。

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保安、撒拉、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10个民族。

信仰基督教的有彝、苗、拉祜、景颇、傈僳等族的一部分。

俄罗斯和鄂温克族的一小部分人信仰东正教。

独龙、怒、佤、景颇、高山、鄂伦春、珞巴等一些少数民族,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种信仰。

(三)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尽管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分布却十分广泛,少数民族自治地的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比较,差距悬殊。

总的来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有两个特点:

第一,小聚居和大杂居,交错居住。

我国民族分布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局面。

一方面是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都有或多或少的汉族居民;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又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在汉族集中的地区又聚居或散居有少数民族,和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

即使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除有汉族居民外,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第二,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或靠近边疆地区。

中国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很不平衡,不仅汉族和少数民族十分悬殊,各少数民族之间相差也很大。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各民族平均分布在30个省区,有29个民族分布在全国所有的省区中。

全国拥有56个民族的省区有11个,占全国31个省区的35.5%。

尽管少数民族分布范围很广,但其人口仍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

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广西、云南、贵州、新疆4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之和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在加上辽宁、湖南、内蒙古、四川、河北、湖北、西藏、吉林、青海、甘肃、重庆和宁夏,以上16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91.32%。

我国陆地边境线全长2万多公里,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

第三节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

一、什么是民俗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定地区内的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并沿袭下来、由民众世代传承、相沿习成的生活模式。

民俗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具有世代相习的文化传承属性。

民俗也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民俗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是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群体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一种生活现象,是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精神和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的反映和折射。

二、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概述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民俗文化是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民俗文化具有非常丰厚的历史,我国早在春秋时期的国别史中,就有关于民俗的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就开始系统记述各地的民俗及其产生的背景。

此后的历代正史,都有很多关于民俗的记载。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历代地方志,更保存了大量有关民俗、民风的资料。

(一)民俗的范围及其复合性

民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其范围包括岁时、节日、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内容。

按照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物态民俗、行为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

如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建筑形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等习俗,通过物态的载体表现出民俗特色,就属于物态民俗。

婚丧习俗、节日风俗、礼仪、祭祀、民间艺术等民俗形式,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行为模式为载体表现出来,就属于行为民俗。

民俗文化中的信仰、精神崇拜、祈祥禁忌等等,是通过一定的模式逐步形成的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和群体心理习俗,就是属于精神民俗。

民俗还是一个复合性的文化。

其中精神民俗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仪式表现,而行为民俗也需要一定的物态载体。

物态民俗、精神民俗和行为民俗,也都需要语言作为传承、交流的工具。

因此,物态民俗往往是精神民俗和行为民俗在发展中逐步固化的一种物态载体,而行为民俗中又渗透着深刻的精神民俗内涵。

而语言民俗(方言和民间文学艺术),发挥着记录、传播、传承物态民俗、行为民俗、精神民俗载体的作用。

(二)中华民族的民俗发展史

中华民族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地貌类型千姿百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中华民族民族众多,有56个民族。

许多民族本身都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一方面由于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民族、宗教文化的不同表现出多元化特色;另一方面,由于中华民族历史上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深远影响,各族人民对中华精神故乡的共识,在民俗文化的许多要素中,又表现为趋同性。

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统一信念的文化特质,是维系民族团结、和睦、统一的精神根基。

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五千年文明史相伴生。

黄帝、炎帝、蚩尤文明肇兴时代的图腾信仰和图腾崇拜,以及炎黄部落群体内部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习俗,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根。

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对民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至如今,在许多民俗文化要素中,浸润着历史文化的乳汁,留下了历史沧桑的烙印。

原始民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蒙昧时代。

奴隶制国家产生之后,民俗就被赋予严格的等级制和阶级压迫的属性。

在殷商时期一系列文化遗址和奴隶主贵族墓葬中,都发现埋有殉人的祭祀坑,证明奴隶制社会在祭祀中存在过相应的殉活人风俗。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解体,丧葬礼制中殉葬活人的习俗逐步根绝。

但传统丧葬中对殉人的精神需求仍然存在,于是产生了殉佣的习俗。

而民间则形成了2000多年绵延不绝的利用纸人纸马殉葬的民俗。

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使各诸侯国内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质的民俗文化。

此时出现了民俗文化的多元地域化。

秦始皇统一之后,构建了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体制,尤其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统一举措,强化了对民俗文化的整合,削弱了战国时期民俗文化的多元分裂格局。

两汉时期,进一步加强了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整合。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下,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民族。

而汉民族的民俗文化无疑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经历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多民族战争,汉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相交融,民俗文化在继承与变革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盛唐时期,政治的开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兴盛,不仅导致国内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而且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外来文化对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譬如唐太宗时期酿制葡萄酒技术的传入,逐步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节庆民俗文化之中,并对后世酒文化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辽、金、西夏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多民族政权的长期并存,导致民俗文化区域特征的强化。

尤其是一些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民俗文化,在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地区,出现了巨大差异。

经历元朝不足百年的统一之后,元末明初的天灾、战争和王朝更替,导致民族迁徙、人口锐减。

明朝灭元之后,强化民众与土地耕作的密切关系。

这不仅把移民紧紧与土地结合起来,而且把大部分军队与土地结合起来,从而强化了重农固本、守土抑商的民风。

清朝以来,华北的农耕经济优势越发明显。

但农本意识所形成的自给自足、不善游商的民俗,把这一方人囿于小农经济的圈子内,限制了他们对外界的了解,商品经济观念因而显得比较淡漠。

此时,南北的人文观念、民俗文化差异就体现在商品生产领域内。

第四节中国的传统节日

世界其他文明古国都经历过大幅度的文明断层,甚至盛极而衰。

唯有中华人民,虽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

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

春节中秋阖家团圆,清明扫墓祭祖,端午悼念爱国先人,每过一次传统节日,都是爱国爱家、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次加强。

一、春节

春节俗称“新年”,即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汉武帝太初元年始定夏历(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这一天称为新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春节活动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

春节活动因时因地而异,主要有以下内容:

操办年货、做新衣、掸尘、祭灶、祀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等,节日期间人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饺子、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

除夕之夜,即年三十晚,家家团圆,吃团圆饭,闭门团坐待旦,谓之守岁。

贴春联、挂年画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拜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相互走访祝贺春节,表示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

年节是民众娱乐狂欢的日子,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群众因地制宜,竞相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及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加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来历。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活动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来自农业。

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如《说文·禾部》曰“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

年的名称从周朝开始出现,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公历纪元的决议。

当时就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二、元宵节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出现了,其又名上元节,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即农历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因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它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和结束。

在元宵节之夜有放灯、观灯、赏灯、耍灶火、猜灯谜等娱乐活动,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关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初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元宵佳节除了观灯之外,还要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三、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聪明节、踏青节。

为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与全国各地。

节期在农历三月间,即公历四月五日前后。

清明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演变成为节日。

清明节前后两天为寒食节。

传说约在春秋时期,人们为纪念介子推而禁火寒食,因此有了寒食节。

由于两者只相差一天,至唐代两节日称为清明寒食节。

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

其中扫墓秦以前已有,唐代成为定俗,宋代得到沿袭,一直廷续至今。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起源于唐代。

荡秋千习俗盛行于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