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考点.docx
《军事理论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理论考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军事理论考点
一、中国国防
1.国防主体:
国家
2.国防对象:
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
3.国防手段:
进行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多方面活动
4.国防目的:
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5.国防根本职能:
维护国家生存发展
6.中日甲午战争时间:
1894~1895
7.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取的领土:
辽东半岛(营口)、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
8.《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
主权、政权、领土、居民
9.《国际法》规定的国家领土包括:
领陆、领水、底土、领空等(领海)
10.我国现行国防政策的性质:
防御性
11.我国新安全观: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12.十八大明确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13.《联合国海洋公约》对各国凌海、毗连区。
。
。
宽度如何规定:
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分别对应12、24、200、200~350海里
14.为什么把“武装颠覆”而不是“颠覆”确定为国防对象?
一是反颠覆是国家职能,制止武装颠覆是国防职能
二是武装颠覆活动是威胁我国安全地主要因素之一
三是武装颠覆是常常是内外勾结的行为,而不是单纯的国内势力的行为
四是苏联、南斯拉夫等国家分裂造成的灾难极为惨痛
2、世界新军事变革
1.战争形态的演变:
人类战争先后经历了冷兵器战争、火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三种形态,正在向信息化战争演变
2.武器装备的新飞跃,军事理论的新发展,编制体制的新变化,作战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
3.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
4.信息化武器制胜的关键是精确快速打击
5.海湾战争是世界新军事变革全面展开的标志
6.美国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7.“三非作战”是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和非对称作战
8.俄罗斯军队正在激进转型,强力重塑大国军事体系
9.日本把防卫厅更名为防卫省,企图突破后束缚
10.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规划
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信息化
2020年前,我军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
2012年,我军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入列
11.目前,我国武器装备已形成二代为主体,三代为骨干的装备体系
12.为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我军正加快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信息攻防,远海防卫等新型作战力量建设
13.强军梦是强国梦的重要支撑
当代中国大学生如何为实现强军目标做贡献
三、航天技术
1.航天技术:
是指将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利用外层空间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空间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主要包括航天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航天测控技术
2.常用的航天器运行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极轨道
3.卫星绕地球运转的基本条件:
速度条件第一宇宙速度7.9km/s和高度条件
发射方式:
多级火箭、航天飞机、飞机
4.航天飞机在军事领域应用成果:
军事航天运输系统、军事航天载人系统、军事卫星系统、航天作战系统(空间武器系统)
5.侦查卫星特点:
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适用广
用途:
侦察战略目标、准确测图、侦察武器数量、质量、侦察部队部署、侦察战场情报
军事通用卫星特点:
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机动性能好、生存能力强
6.全国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GLONASS(俄)、“伽利略”(欧)、北斗系统
7.我国七大卫星系列:
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风云气象卫星、实践科学探测、资源地球资源、北斗导航定位、海洋卫星
航天技术过了六大关:
上天、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太阳同步、载人航天
8.未来军事航天技术发展趋势:
a.军事卫星系统以直接支援部队为主,加强战术应用能力
b.军事卫星系统将逐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以争夺信息权为目的
c.发展更加实用的小型卫星和更加经济的运载工具
d.建立更加完备的载人航天体系和
e.军事航天活动将向多极化发展
四、国防法规
1.国防法规:
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我国国防法规体系层次构成:
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3.我国兵役制度:
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
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主要形式:
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训
4.我国国防活动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积极防御、全民自卫、协调发展、统一领导
5.学生军训的意义:
公民旅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五、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1.中国在陆地上与周边14个国家接壤
2.中国海岸线长1.8万千米
3.中国与印度路上领土争议面积为12.55万平方千米
4.中国与日本存在东海大陆架划分与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
5.中国南沙海域存在争议有6国7方
6.中国对南沙问题的立场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7.中国管辖的海洋国土面积有300万平方千米
8.联合国海洋法规定中,海域划分:
间线划分,相向国按大陆架划分
9.联合国海洋法规定了领海12海里
10.中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始于1979年
11.目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是和平、稳定
12.陆地接壤国唯一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不丹
13.朝鲜半岛问题目前的症结是核问题
14.海上防空识别区作用是保卫本国防空安全
15.中国与日本海上争议海域面积为21万平方千米
六、信息化战争
1.信息化战争是运用信息、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得战争
2.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
3.信息化战争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空间进行
信息化战争与信息战,信息作战有何不同?
4.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信息战是一种作战样式,是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信息战就像作战领域的空战,海战,坦克战等一样,信息作战是敌对双方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行动)
5.信息作战是敌对双方在战争上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行动
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
战争的内涵在逐步拓展,信息资源主导战场,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作战空间超大多维,战争行动控制性强,非接触交战为主要样式
6.信息化战争同以往战争相比,交战的样式不同
7.信息化战争可以有效地对战争的规模和时间的控制
8.信息化战争是双方作战系统对抗,整体较量
9.信息化战争在战场上首先打击的主要目标是对方的指挥控制系统,信息网络和夺取信息优势
10.信息化战争的主体是:
战争主体多
11.信息化战争能有效控制战争规模和时间的原因之一是战场信息流动加快,作战行动快速进行
12.在信息化战争中,争夺信息权将成为敌对双方对抗的焦点
13.信息化战争中信息空间主要有:
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心理空间
14.在信息化战争中,电磁空间的争夺主要体现在战争的全过程
15.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的因素内涵主要向智能型发展
七、国际战略格局
1.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的类型
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大格局”等。
2.历史演变
▲1、维也纳格局(1815—1865年)
▲严格意义上的“世界格局”形成于19世纪初。
以拿破仑战争失败、维也纳会议召开为标志,第一个国际战略格局正式形成。
▲2、欧美列强瓜分世界的殖民掠夺格局(19世纪末—1914年)
▲3、两大欧洲军事同盟瓜分世界的战争格局(1914—1917)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与法西斯集团之间的战争格局(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中期)
▲5、社会制度不同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
▲6、三个世界格局
形成第三世界。
在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的发达国家,则与美苏两霸既有矛盾又有联系,成为第二世界。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走上争霸道路,成为第一世界。
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
▲7、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
●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彻底终结。
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
3.特点和趋势
▲1、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谋求建立单极世界
▲2、欧盟势力影响日益扩大
▲3、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
▲4、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
▲5、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
▲6、地区大国不断壮大
▲7、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将继续呈现总体和平与局部冲突、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总体发展与局部混乱并存的局面
4.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将继续呈现总体和平与局部冲突、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总体发展与局部混乱并存的局面
▲●1、保持“总体稳定”
▲●2、“逐利竞争”激烈
▲3、“因时谋势”多变
▲●4、“新老互动”明显。
▲●5、“区域合作”活跃
▲6、“多边协调”增强
1美国前总统(A老布什)在海湾战争期间提到,现在正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机会”。
2.下面哪个国家,不是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力量结构:
(C加拿大)
3.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政治层面上的实力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不包括:
(D国际文化格局)
4.综合国力是由有形的硬实力与无形的软实力组成的,有形的硬实力包括:
(D军事力量)
5.综合国力是由有形的硬实力与无形的软实力组成的。
无形的软实力包括:
(B民族性与凝聚力)
6.近500年世界上大国的兴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B经济能力)。
如19世纪英国充当欧洲霸主与经济事务主宰,其主要因素是产业革命以后的经济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20世纪前期,美国崛起为新的国际战略力量时,也有类似的情况。
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上升为新的国际战略力量,又是一例明证。
7(D科技力量)的作用一般更多地反映在经济、军事等因素上,以及国民素质等方面,它是影响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更深层次的因素。
8美国凭借其超一流的实力,构架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及(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构成,从而形成了战后国际经济秩序。
9(A单极格局)是指由某一个主要的大国(霸权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
10(B两极格局)是指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种格局中,两个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形成一种势力均衡的状态,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影响国际事务,主导国际进程。
11(D多极格局)也叫均势格局,是指在某一国际体系中多个政治力量相互制约,在国际事务中各自对立,大体平等,相互间不存在结盟或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2(A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它一直不满于“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现状,力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同时也在向军事大国迈进。
美国的未来学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将它称为“一条腿的国家”,它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
(托夫勒:
《力量转移》,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457页)
13俄罗斯著名的自由派经济学家亚辛曾说,“俄罗斯想奉行与西方实现一体化的政策,但我们敲西方的门,他们却要我们走开。
”可以说,(B“欧洲属性”)的困惑伴随了俄罗斯几百年。
14(C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是发展中国家里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15世界金融体系中出现了美元、(A欧元)、日元三足鼎立之势。
八、中国武装力量
1.我国武装力量构成:
解放军现役、预备役、武装警察、民兵。
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2.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兵力230万。
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主要力量。
组成:
现役:
陆海空、第二炮兵
预备役
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组成:
内卫部队(主要组成部分)、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
4.民兵:
强大的后备力量,在中央军委领导下,由总参谋部主管
5.陆军:
1927.8.1建立基础
6.海军:
1949.4.23建立战略军种
组成:
潜艇部队、水面潜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等
7.空军:
1949.11.11建立战略军种
组成:
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
8.第二炮兵:
我国核力量主题
使命:
威慑和实战(实施核反击)
9.我国战略武器:
地对地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核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