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二首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7234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二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唐诗二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唐诗二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唐诗二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唐诗二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诗二首教案.docx

《唐诗二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二首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诗二首教案.docx

唐诗二首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杜甫的这首借景抒情的诗,从内容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在深入理解体味本诗和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方面,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2、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3、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

4、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5、课时: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师: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

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战鳌头,被誉为“诗圣”。

上次布置了同学们回去预习,查找有关杜甫的作品。

生:

学生背诵中学语文教材中学过的《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水槛遣心》、《春夜喜雨》等九篇作品。

师:

以幻灯片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背景和作者的掌握。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杜甫(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鉴赏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现在大家默读这首诗,参看提示、注释,读懂诗句的含义。

生:

(阅读课文揭示,边诵读课文,边参看注释,有的查字典,有的翻阅资料,有的互相询问、讨论;教师在学生行间查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

师:

“茅屋”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园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

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

《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去,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

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杜甫草堂至今犹在,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

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圣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颂的诗篇。

多少名人大家为此作诗题联,咏志赞叹,现在,我们以名家的诗作题联及诗人自己相关的诗句作引子,来共同欣赏学习这一名篇。

请问,诗人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写这首诗的?

生:

在安史之乱的社会动乱中写下的。

师: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学过的杜诗中是怎样描写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

生甲:

《石壕吏》写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可以看出,战争残酷,死伤惨重,民不聊生,衣食无着,就连老妇人也被逼上战场。

生乙:

《月夜》中写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在逃亡中和在长安俘虏营中所写的。

痛诉上战争给诗人带来妻离子散的痛苦。

师:

针对这样的现实,有人为杜甫草堂写了一副楹联,(板书)“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

道出了诗人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个人际遇和目的。

“十年幕府悲秦日”概括了诗人747年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安史之乱的暴发,致使他不愿再作一筹莫展的华州司功参军的官儿,因而于759年,弃官西行,带着家小,离开了饥民遍野的关中,经陕西、甘肃逃到四川成都。

“十年幕府悲秦日”正是诗人对十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惋叹息的总结;“一卷唐诗补蜀风”指出诗人希冀用一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胸臆,企求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实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自我牺牲的精神,实现当初赴长安“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现在我们共同研读诗文,看看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思想愿望的。

请同学们欣赏动画FLASH诵读,把握其中的情感。

生:

(欣赏)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饱含感情在朗读一遍,注意读出诗歌的停顿、节奏等。

生:

齐读。

师:

请几位同学朗读一下,比比看谁读得最好。

生读。

师:

结合课文,疏通文义,用最简炼的词句概括出各段内容,考虑好后回答。

生:

(诵读、琢磨、窃窃私议,在笔记上概括各段内容。

师:

(行间巡视、指点、解疑。

生甲:

第一段,写狂风破屋;第二段,写群童抱茅;第三段写屋破雨漏。

生乙:

第一段应概括为秋风破屋,既能点明时令,又能与题目照应。

生丙:

第三段应概括为娇儿恶卧。

生丁:

第三段就概括为长夜沾湿。

(各执己见,意见不一)

师:

第三段这三种概括,各从不同的角度概括的,都简炼、正确;但是如果我们从诗人“归来倚仗自叹息”的心境,和“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处境的角度来分析,都是写诗人秋风破屋后雨夜的痛苦,所以“长夜沾湿”为宜,请同学们概括出前三段内容。

生:

前三段,记述秋风破屋,诗人长夜沾湿的痛苦。

师:

诗人只为哀惋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长夜沾湿而写这首诗吗?

请看四幅图画,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这首诗深沉地概括出诗人杜甫茅屋在“雨卷风掀地欲沉”的恶劣环境中所遭的劫难,但表白的是他忧国忧民的感情,现在我们再次诵读前三段,体会诗人的感情。

生:

(齐读或齐背前三段)

师:

前三段是叙事,写出了诗人在秋风破屋,大雨连绵中的痛苦,后一段是抒情。

诗人的感情浓烈,想象奔放,思想跨越的步子大。

诗句由“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其中包含着诗人许多没有说出来的思绪,你能说出来吗?

生:

(默然)

师: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因此彻夜难眠,请同学们回忆在课外阅读或电视、电影中看到的有关安史之乱的画面、诗句,谈谈当时的社会面貌。

生甲:

《咏怀五百字》里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生乙:

《春望》里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由于战乱山河破碎,人烟稀少。

生丙:

《垂老别》里写到“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这是一个在战乱中子孙死尽的老汉,愤而参军与老妻告别的场面。

生丁:

《无家别》里写到“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这是连年战争重被征召当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毫无生气的社会缩影,是朝廷无能,百姓遭殃的见证。

师:

很好,同学们课外阅读充实,引用课本学过的和课外阅读得来的材料印证了安史之乱中国家的破败,人民的苦难,充实了这首诗的蕴含。

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个人“长液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呼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

(板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生:

(齐读全文)

师:

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已是一排排平房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经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年代变为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了。

(板书):

 

叙事抒情

秋风破屋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圣杜甫)推已及人

顽童抱茅叹

心忧天下

屋破难眠忧

忧国忧民

大厦庇寒愿

[教后记]中学语文课本选入了杜甫诗作九首。

杜甫是诗坛之圣,《茅》诗是传世之作。

《茅》诗所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抒发的是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高尚思想情操。

教育意图通过对《茅》诗的教授,串缀起同一时期、反映同一主题的其它诗作,使学生联想显现当时动荡不宁的社会面貌;使学生体味连年穷兵黩武给社稷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学生受到爱国爱民的思想教育,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爱民、恤老怜弱的思想感情。

课堂上,学生回忆了过去学过的杜诗,使之对杜甫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对杜诗意蕴的体会更形象更丰满。

既温故而知新,又以新而带旧,使学生的感知向深层发展。

教学过程中,以诵读为主,用诵读把整节课串联起来,使整节课以诗教诗,以诗学诗,师生沉浸在诗的氛围中,学生受到诗中意境的感化,诗中语言的熏陶,在学诗中提高了认识,愉悦了身心,得到美的享受,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卖炭翁教案

青浦区大盈学校成慧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白居易诗进长安》视频导入,了解其人其事。

师:

(顺势导入)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PPT),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同学个读课文,教师从旁指导。

3、播放PPT,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5、默读课文,思考:

这首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三、读读品品

再读诗歌,圈画诗中描写卖炭翁的词句,简单说说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略)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这位老人的生活状况?

(其间穿插朗读)

“苦”:

烧炭苦: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外貌描写:

年老体弱、劳动艰辛)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为贫苦生活所迫)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心理描写:

艰难无奈)

卖炭苦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炭被抢更苦: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无可奈何、悲愤辛酸)

四、迁移理解

除了卖炭翁,诗中还刻画了两个人物,他们是谁?

这两个人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

宫使:

强取豪夺。

师:

其实他们的行为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读课下注释“宫市”)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

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五、主旨探索

之前我们说道:

白居易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同学们想想看,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布置作业

1、抄写并背诵《卖炭翁》

2、用自己的话把卖炭翁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卖炭翁》教学反思

青浦区大盈学校成慧

《卖炭翁》是七年级第一学期“唐诗精华”单元中的一篇。

这首诗选自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描写一个烧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要使学生理解这首诗,就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一贯的诗歌主张。

白居易写诗是为老百姓而写,写作《新乐府》也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卖炭翁》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寄托着诗人对人民的同情。

学习这首诗就是要使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一步步感悟到这一点。

一、层层铺垫,深入挖掘主题

这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反复诵读,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为了一步步达到这个目标,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是选择了一段“白居易诗进长安”的动画视频,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氛围,又初步了解了白居易“要为老百姓写诗”的志向。

接着,我有意识的在介绍白居易时加入了他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初步铺垫。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抓住自己阅读时的第一感受——“卖炭翁苦!

”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因为我觉得这是读完这首诗最直接最深刻的感触,学生应该也不例外。

因此,在教学中我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简单说说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果然,学生纷纷踊跃发言,认为他是一位生活很艰苦、很悲惨、很可怜的老人。

这次教学经历让我明白:

打动我的地方就是打动学生的地方,从这个角度着手找准突破口,会使我们的课堂激荡起思想的浪花。

苦!

难!

这是我们对卖炭翁的第一印象,但是真正理解这首诗,我们不能简单停留在这里。

如何加深印象、领会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卖炭翁可怜可叹的遭遇呢?

于是我引导学生进一步从老人外貌、心理等描写入手,通过反复诵读,从烧炭、运炭、卖炭以至最后失炭,使老人的形象以一个个画面凸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年老体迈仍奋力“伐薪烧炭”、衣衫单薄却渴望天气寒冷、天没亮就赶着沉重的牛车艰难行走在雪路上、看着“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绝望神情……

那么,这首诗是不是仅仅为了写卖炭翁之苦呢?

苦之根源又是什么呢?

卖炭翁烧炭、卖炭,最终却只换来“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结局是偶然吗?

在学生们一个个思维碰撞中,画面不断的闪现,心里不由为像老人一样的劳苦人民掬一把同情的泪,有同学情不自禁的说“太惨了,那两个宫使真可恨!

”他的说法马上得到了同学们一致的赞同。

这时,我马上意识到,学生已经沉浸到文本当中了,但是仍然不够!

打铁要趁热,“你们觉得这两个宫使是什么样的人呢?

”同学们气愤的说:

“强盗、无耻之徒、剥削者……”“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两个宫使的行径却是当时社会制度无法割裂开的。

”白居易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为事”即为反映社会现实。

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什么?

我们从课下注释很轻易的找到——《卖炭翁》题注云“苦宫市也”,就是要反映宫市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宫市”是唐朝宫廷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方式。

本来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归官府向民间采购,到了德宗贞元末年,改用太监为宫使直接采办。

宫里经常派出几百人到长安东西两市和热门的街坊去,遇到他们看中的东西,只说一声是“宫市”,拿了就走,谁也不敢过问。

有时撕给你两三尺破旧的绸纱,算做报酬;有时候不但不给任何报酬,反而要你倒贴“门户钱”和“脚价钱”。

所以每逢宫使出来的时候,连卖酒卖烧饼的小店铺都关上店门不敢做生意了。

由此,诗歌主旨呼之欲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更上一层楼。

他们纷纷指出:

这首诗就在反映宫市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白居易写这首诗也表现了他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以前在教诗歌的时候,往往觉得请学生来概括主旨太难,可是现在看来,只要引导得当,浸入文本,我们就可以明白诗歌所蕴藏的内涵了。

二、随文学习,品读语言滋味。

语文课堂上离不开品读,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将朗读及语言的品味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希望通过反复的朗读使学生能够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

歌德曾说: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卖炭翁》语言较为浅白,但要想读透,就要体味浅白诗句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比如有同学在品读诗歌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时候读得清清淡淡,他虽然明白:

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卖炭翁身上的衣服很单薄,可是为了使炭能够卖个好价钱,他仍然希望天气寒冷。

这样的理解当然正确,但显然仍不够到位,因为他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到老人那份矛盾的心理是何等强烈,自然也读不出这种味道!

怎样读出味道呢?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要“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学习诗文,就是以读带品,以品促读的过程。

诗句之间绝不是单列的平行线,而是相互关联的,需要我们从整体上结合上下文感悟。

于是,我追问:

“卖炭翁这么想让自己的炭卖个好价钱,换来的钱他会用来做什么呢?

”有同学马上就找到“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将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读看,卖炭翁是为了赚钱营利呢?

显然不是。

诗人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用设问自问自答,使我们清楚地看到:

老人辛辛苦苦在终南山熬了一年积攒下的一车炭,是他全部的心血,就仅仅是为了能够有衣穿,有饭吃!

这时,刚才谈想法的同学迫不及待的举手,要求继续他未完的品读:

寒冬里,人们都恨不得裹得严严实实,希望天气赶紧暖和起来,身着单衣的老人更应该如此!

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个“愿”字是强烈的盼望,他冷不冷?

肯定冷!

可能冷得身子发抖、牙齿打颤,但是这和他生存唯一的、迫切的希望相比算得了什么呢?

这一次,当他再读这两句诗的时候,同学们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我再一次追问:

“你们觉得他读的最好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答:

“他这次很明显的在‘可怜’和‘愿天寒’两个词上加了重音,感情更加强烈。

他读出了作者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

不错,我们朗读诗文,就是在还原诗文的原滋原味,把自己当成作者去理解诗文的内涵。

他的朗读启发了同学们的思考,有学生马上发现了后面的“半匹红绡一丈绫”,这是老人根本用不上的东西,更不是值钱的事物。

“千余斤”的一车炭换来的是不能吃、不能穿的废品,老人今后怎样生活,实在令人担忧,更是无尽的“可怜”!

至此,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诗歌的主旨,课堂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这堂课我上的很投入,学生也很激动,他们在课堂上回溯到千年前的那个社会,更感受到诗人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

但一堂课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诗歌中对比作用突出,如果我能适时抓住契机,梳理出几组对比并在品读中强化理解对比作用的话,效果应该会比我在练习中单独讲解要好得多。

另外,虽然课堂上我注意了朗读,但朗读的方式显得有些单一。

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一步步使我的课堂更具深度,教学更加有效,我将继续在语文教学的漫漫长路上踏踏实实的求索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