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概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7223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概要.docx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概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概要.docx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概要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人口大规模的迁移是一个重要现象。

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和规模都在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网的数据,2001年全国外出打工农民达到7800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3%。

大量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反映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青壮年人口离土又离乡地持续外流,对于农村的家庭养老保障却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照料者缺乏,养老观念淡化等,使得农村家庭养老保障面临困境。

中国目前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人口养老问题逐渐从一个隐性问题变成一个显性问题。

按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实际上,中国在1994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量首次突破1亿大关,达到1.17亿,占人口总数9.76%,接近人口老龄化的警戒线;在1999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空巢老人问题日益凸现、养老模式如何探索……由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已经不可避免地摆在国人面前。

今年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老龄化问题,对这一严峻而紧迫的重大课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据全国老龄办预计,201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1.74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2.78%,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2008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为1.67亿,2020年将达到2.48亿,2050年将超过4亿,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其中农村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的70%左右。

农村老年人数量巨大,老化速度和绝对数量大于城市,但是农村老年人在目前的社会结构中显然处于弱势地位。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老年人没有国家保障,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就没有固定收入,不能像城市老人退休后领取退休金和社会医疗保险金。

从社会学视角看,社会弱者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贫困性、生活质量低层次性和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

农村老年人完全符合这一特征,而其心理和精神问题尤为突出,大部分农村老人都处于封闭性心理状态,存在着精神抑郁、生活空虚的问题。

现代人类长寿理论认为,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将直接影响生理健康,精神生活对于老年人具有显著的重要性。

[1]

现有的研究中,人们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与心理需求关注尚浅。

因此,对于老年人问题、老年人生活状况的研究来说,忽视了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研究是不完整的。

研究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现状,发现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困境,解决存在于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中的问题,对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和提高全民生活水平,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现状

精神需求是老年人需求的基本方面,他们的精神需求能否得到尊重和关注、在多大程度上被关注、通过何种方式来满足,这些都将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关系到代际关系和代际和谐,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其精神需求予以关注、引导和合理满足,对于促进其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显然是有价值的。

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尽管政府和社会以及家庭在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家庭在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整体状况却不容乐观,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不高,精神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的变动造成老年人精神空虚

大多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范围是在家庭之中,家庭是老年人的主要的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对老年人的心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老年人都会面临配偶、亲人、朋友死亡及自身行动不便等不利因素的产生,加之儿女繁忙、无暇或不愿和老年人交往,老年人之间的同伴交往也比较少,孤独寂寞就可能成为老年人所需面临的一个问题。

丧偶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是严重和剧烈的,有研究表明,老年丧偶者在配偶去世后前六个月的死亡率比平均死亡率高出40%。

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普遍的婚姻状态是“有偶同住”和“丧偶”两种类型在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下,农村老年人的婚姻相对年轻群体而言具有显著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对于他们的晚年生活尤为重要,在身体衰退、社会交往空间闭塞、精神互动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老年人与其配偶之间的心理支持和情感互动成为保障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基础。

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在配偶离去之后,仍然首先在家庭内部寻求精神支持,很少会同家庭以外的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

另外,在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情况下,子女对农村老年人的实际生活的照料尚且不足,精神生活的支持力量也明显薄弱。

丧偶则意味着老年人失去了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交流对象,这种损失对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着双重的消极影响。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对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扩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0岁及60岁以上中国公民进行了调查,[2]如下表显示,30.9%的农村老年人常常觉得孤独(城市老人的这一比例为18%),不觉得孤独的为59%(城市老人的相应比例为74.7%),性别差异不大;年龄越大,常常感到孤独的比例越高,高龄老年人中常常觉得孤独的比例接近四成(38.8%);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常常觉得孤独的比例差异比较大,独居老人中常常觉得孤独的比例最高,为51.0%;老年夫妇中常常感到孤独的比例相对较低。

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结果印证了这一点:

独居老年人的孤单感最强。

 农村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的情况(%)

项目

不好说

合计

年龄(岁)

60-6427.063.89.2100.0

65-6929.160.110.8100.0

70-7931.158.910.0100.0

80+38.850.410.9100.0

居住状况

独居51.039.89.1100.0

老年夫妇户25.368.36.4100.0

两代户32.156.811.1100.0

三代户30.257.012.9100.0

隔代户30.063.86.2100.0

其他22.867.210.0100.0

合计30.959.010.1100.0

注:

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西方学者认为,孤独可以分成社会性孤独和亲情性孤独两类。

社会性孤独主要指朋友或朋友间交流的缺失,亲情性孤独则主要指亲情交流的不足。

对于中国老年人来说,后者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前者[3]。

老年人的孤独状况和子女孝顺情况密切相关,子女越孝顺,农村老年人的孤独感比例越低。

认为子女很孝顺和比较孝顺的老年人,感到孤独的比例分别为23.7%和27.5%,而认为子女比较不孝顺和很不孝顺的老年人,感到孤独的比例分别达到40.5%和54.1%。

所以,亲情交流与天伦之乐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慰籍,缓解老年人孤独感是非常重要的。

2000年,农村老年人中,常常感到孤独的比例也高达32.6%,可见六年当中农村老年人的孤独问题没有获得多大的改善。

老年人习惯将现在的生活与过去艰苦的生活相比较,对物质生活往往没有太多要求,但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是他们所深切感受到的一个问题。

老年人如果长期处于孤独感的话,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而且还会进一步引发身体疾病,产生躯体障碍。

与此相对照的是,城市老年人的情形要相对好得多,常常感到孤独的比例为18.0%,比农村老年人低近13个百分点,74.7%明确表示没有孤独感。

人老了有好静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独,来自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在能满足温饱的今天,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亲情而不在乎子女的钱物,尤其是当子女外出务工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留守老人不但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连最后一点精神寄托也没有了。

大多农村留守老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很容易感到孤独;特别是独居老人,更是有心里话没处诉说,有时间没事打发,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严重的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二)、生活的艰难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雪上加霜

目前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都有儿有女,不是“五保户”,按政策不能享受民政救济,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障,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贴补,他们当中很多人多病缠身,又无钱治疗,处境更为艰难,这种情形时常需要子女或亲友的接济,但是物质社会中人们孝道观念的淡化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为艰难,农村老年人大多都处于自养状态,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农村老年人自养能力较低:

一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低,一年辛苦下来,除了必要的开支已所剩无几,特别是不发达的农村收入更低;二是给孩子成家和盖房子是农村人的最大开支,许多家庭把多年积蓄花光,甚至还背上外债;三是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农村老年人在劳动年龄阶段创造的财产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子女婚嫁及家庭投资,而不是靠自己的储蓄来养老。

因此,到了老年,经济上只能依赖子女,由于代际之间经济交流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老年人的赡养费用远远低于供养子女的费用。

为了改变生活和摆脱贫困的处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年轻人不满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大量向城市流动,进行务工和经商。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需要承担劳务和家务的双重劳动,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打工在外也较难实现。

留守在农村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绝大多数老人的生活要靠自己,处于自养状态,同时还要承担照料下一代和从事农活等体力劳动,这无疑又加重了自身的压力。

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于依赖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使老人深感自己无用,觉得自己是累赘,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三)、社会交往面狭窄,心里空虚无人关注

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各种信息被发出或接收,机体受到持续的社会性刺激,产生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心理反应。

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良好人际关系,能够起到相互之间的心理相容、互相吸引、互相依恋的作用,它促使老年人排解孤独与寂寞,让老年人共享人际间的幸福与欢乐,增添生活的乐趣。

相反,如果缺乏人际沟通,就会起到反作用。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种“感觉剥夺”试验:

将自愿者关在一个杜绝光线和声音的实验室里,自愿者身体的各个部位也被包裹起来,以避免与外界接触。

试验期间只给被试者必要的食物,不允许被试获得其他任何刺激。

仅仅3天,自愿者的整个身心就出现了严重障碍,甚至大动作的准确性也受到严重损害。

这一试验说明了沟通对于人是多么的重要。

人们还发现,许多因战争、自然灾害、事故等因素独居深山或孤岛的人,因为得不到正常的人际沟通,重新返回人间后,其身心素质方面总要比正常人差许多。

这更加证明老年人应该重视人际沟通。

著名的恒河猴“社交剥夺”试验从侧面说明包括人在内的动物都需要进行正常的沟通。

[4]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的经典名言,是科学的判断。

离开了一切社会关系,时间长了,人不能生存;在短期内,人会出现心理障碍。

产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关系的缺失、和谐社会关系的破坏是重要原因之一。

对老年朋友而言,维持必要的和谐的社会关系十分重要,可以说是老年心理健康的生命线。

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满足,既包括家庭成员提供的情感慰藉,也包括其自身通过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获得的精神支持。

后者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一定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动力,获得社会归属感。

三、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缺失的原因

(一)、身体状况的下降和自身局限性影响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人到老年后,生理机能会逐渐出现衰老趋势,身体器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老化,抵抗病菌的能力减弱;并且由于多年劳累、损伤,许多毛病逐渐反映出来。

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人中的慢性病患病率远高于其它的人群,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一种以上疾病。

长期受疾病困挠,则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精神状况。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其对晚年生活幸福与否的评价和感受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精神情绪和心理状态。

据北京大学李建新等进行的调查,疾病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显著的,没有疾病的老人较有各种疾病的老人,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老年人由于衰老以及其他多方面原因,会普遍产生一定的“精神疲乏感”,“出现无用感和排斥感、内心空虚和厌烦感、孤独感和害怕”。

这种不良心态将对老年人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老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和自身发展。

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每况愈下,据调查,老年人患病的主要病种为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老慢支和白内障等。

而且几乎所有的农村老年人都没有医疗保险,即使在城镇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无法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因此在遇到疾病时难以保证能得到较好的治疗。

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年龄越大,生命系统越脆弱,健康状况越不佳,疾病越多,就越易导致老年人精神状态的恶化。

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老年人口一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

61.6%的农村老年人没上过学,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7%,特别是农村老年女性,从没上过学的高达82.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2%,这种文化素质现状必然限制其精神文化生活的层次。

精神需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产物。

同时,它又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老年人在基本物质需要满足之后,如果其精神需求不能得到社会的关怀和引导,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那么其精神生活就可能陷入无序状态。

积极向上的精神需求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消极有害的精神需求则是阻碍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

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从总体上看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消极现象。

由于认识和相关物质设施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缺乏必要的组织引导,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精神需求没有得到很好满足,从而导致部分老年人在宗教活动中寻求精神寄托,消极的、反面的甚至反动的东西就会乘机而入。

老年人中信仰宗教的在农村达到15.5%,其中51.5%信仰佛教,5.1%信仰道教,34.9%信仰基督教,2.0%信天主教,4.7%信伊斯兰教,1.6%信其他宗教;甚至有9.5%的老年中共党员也信教。

另外,还有30.9%的农村老年人相信“风水”,封建迷信思想在农村老年人中颇为流行。

有调查研究表明,在“法轮功”修炼者中,老年人占到了约60%的比例,[5]这是令人深思的。

(二)、家庭环境的好坏对于老年人精神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老年人对家庭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与归属感,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亲情是老人的精神依托,家庭关系特别是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精神状况,家庭关系和睦、亲情融融、没有纠纷、子女孝顺,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老人必然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相反,如果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矛盾突出,这对极其重视家庭和睦,把人生价值主要寄托在子孙辈的老年人的精神状况是一种严重的损害。

家庭关系好坏,与经济条件有关外,还与家庭成员子女的道德水平有很大关系。

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但子女道德水平低,不愿赡养老人,甚至歧视老人,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老人往往会因被歧视、虐待而在精神上倍受摧残;有的家庭环境条件较差,但子女孝顺,尊重老人,这照样使老年人感到精神愉快,生活幸福。

老年人感觉一生最不幸的事是子女不孝、家庭不和;他们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极大。

孝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孝文化中,注重家庭和睦,尊敬老人,孝顺和侍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这种孝悌观念深深植根于老年人心中。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许多新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难以让老人接受,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在青年中日趋淡化,崇老文化衰退,代沟现象日趋明显;再加上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子女忙于工作和事业,无暇顾及老父老母,这使得孝文化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从而也影响了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6]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推行,以及农村城镇化使得一部分农村老年人的子女数量减少并且向城市流动,农村劳动力的输出使得农村老年人与他们的子女在居住空间上距离拉大了,许多农村老年人的儿女都外出打工,留下年老的父母独自在家,空巢老年人的精神支持网络普遍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即使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由于工作压力以及生活的事宜,许多的子女忙于自己的生活,无暇顾及已经年老的父母亲。

子女们一般只关心老年人物质生活,对于他们的精神生活往往忽视。

在我国,由于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负担的担忧,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物质赡养上,老年人在物质供养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方面,问题则显得越来越突出。

市场经济对年轻人道德观念的冲击、因子女流动而导致的留守老年人的增多、活动场所及设施的缺乏等多方面因素和力量使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因此,建立老年人精神保障机制无论是对老年人群体生活质量的改善,还是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是必要的。

家庭在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整体状况却不容乐观。

活动场所缺乏、社区组织引导不到位以及老年人自身文化素质较差等因素导致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参与率低,闲暇生活单调,很多老年人有孤独感。

在城市,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内没有老年活动室的占47.7%,没有运动场所的占58.2%,没有老年大学的占77.7%。

农村相应的比例为79.4%、85.6%和94.9%。

由于条件的限制,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和被动,看电视、打麻将(牌)成为闲暇生活的主要方式。

再加上子女工作生活紧张而无暇顾及或者由于流动而难以顾及老年人的精神与情感需要,很多老年人倍感孤独。

23.8%的城市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而农村的比例则高达35.1%。

这说明我国农村老年人在精神慰藉方面的问题还较为突出,也体现出提高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经济方面的匮乏是老年人精神生活缺失的主要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现代的新农村建设,政府的眼光已经投向农村,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在这些看得见的改善之外,还有一部分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物质生活还是不能得到满足。

在城市中,老年人普遍有养老和医疗保险,并且有退休工资,老年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都能得到满足,所以他们对于生活有进一步的要求,例如,在一些社区中开设老年大学,供城市老年人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增强文化修养。

但是在有些农村,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乏,老年人在经济上还是要依赖子女,而对于自身的精神生活要求,一部分老年人是茫然的。

由于经济上的压力,农村老年人无暇顾及其精神生活。

代际和谐与代际公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随着生理上的衰老,他们逐步退出了社会生产领域,也逐步成为所谓的“纯”消费者。

他们遭遇了与衰老伴随而来的一系列的变化:

收入减少或中断,社会地位降低,家庭生活单调,朋友和同事的疏远,个人智力和体力的退化等等。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型社会,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越来越多,公正对待老年人问题逐渐凸显。

迪尔凯姆在其《社会分工论》中曾说: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小孩,生命都是平等的”。

老年人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力量,理应得到社会保护。

这是老年人的基本生存权利,也是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年人群体是社会各年龄群体中最为脆弱的人群,他们自身特点决定了他们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最为薄弱,社会必须为他们创造必要的生存条件,建立一个相对完备的老年保障体系,这也是一个健康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

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也影响着老人精神状态,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收入相应会减少,经济上对家庭的依赖性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从总体上看,在我国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排序中,57.07%的老年人主要靠子女或其它亲属提供经济帮助,24.83%的老年人靠自己的劳动收入(见下表),这表明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在经济上对家庭依赖较强。

中国老人在观念上习惯认为在经济上扶养老人的义务应该由子女来承担,除了单位外,不习惯依靠家庭以外的成员,也不习惯依靠政府与社会。

因此,家庭经济状况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如果家庭经济状况好,老人晚年生活得到很好的保障,其精神状态也较好;相反,如果老年人愁吃愁穿,由于经济状况产生了许多冲突矛盾,这必然会使老年人产生一种晚景凄凉、活着很累的感受,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精神状况。

1994年我国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构成

经济来源

全部老年人口

城市

农村

退休金15.8249.314.46

劳动收入24.8314.0029.06

子女与亲属57.0734.5364.26

其它2.282.162.22

注:

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尤其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不普及等,没有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只能依靠子女的补贴,而这种补贴方式缺乏稳定性,补贴标准表现为偏低。

[7]由于各种原因,现行的老年物质保障不是很完善,农村这方面的问题更突出。

如果再缺乏精神保障,就可能导致压抑情绪的非制度化排泄,给社会和谐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看,政府和社会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状态,并从制度层面上提供满足其精神需求的稳定机制,通过政府、社会、社区和家庭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精神保障机制,帮助老年人营造一个充实、温馨的精神生活世界。

(四)、社会交往逐渐变少使老年人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

刚离开职业岗位的老人们,往往陡然之间少了约束,不知如何打发时间。

由于新的生活平衡点尚未建立起来,他们整天浑然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常常躁动不安,难以有好的心情去进行广泛的社会活动和人际接触。

另外由于脱离了广泛的社会接触,老人们自己又不主动进行积极的人际沟通,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变少了,信息沟通的方式简单了,用于信息沟通的时间或许大不如从前。

因此,老人们所接收到的信息比以前减少了,有些人甚至与社会产生了隔绝之感。

随着身体的每况愈下,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差。

而这种情况导致了老年人无法外出进行社交活动等,结果在心里上产生了孤独感;而且由于担心无法自理时没有人照顾而产生了焦虑感。

农村社交场所范围狭小,使老年人之间没有共同的活动地点,那么他们地磁交流的机会就变得更少了,最多的就是与家庭的内部成员或者是邻里之间的交流。

造成农村活动场所狭小的原因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

一是文化活动室地方较小,不能容纳村里所有的老年人;其次文化活动室距离老人们的家有一定距离,老年人去活动室不方便。

我们知道,在城市中,普遍都设有健身器材,可以提供给老年人一个运动、锻炼身体的地方;而在农村中,老人却没有相应的锻炼场所被提供。

除此以外,在农村,统一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少;在城市中,老年人都生活在社区之中,每个人都有所属的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被社区中的工作人员所关心。

社区会统一组织老年人开展一些活动,像上海等地社区有专人负责老龄事物,而在农村中却缺乏类似的组织。

四、解决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缺失的对策

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与人的物质需求和物质生活是相互联系的。

一般说来,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管子》云: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孟子也说: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唯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

他们都承认物质生活的优先性。

物质需求的满足能推动和促进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和提升,但精神需求和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