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8课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6102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8课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8课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8课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8课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8课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8课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docx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8课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8课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8课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docx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8课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

第十八课、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我国古代的五种建筑,有典雅端庄的厅、严整瑰丽的堂、体形不一的楼、造型各异的阁、形式多样的亭,这些多姿多彩的建筑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匠心。

阅读这些文章,有助于提高沉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本课字词,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抓住事物的特征逐一说明的方法。

2、概括课文所介绍的几种建筑的功用和制式上的特点。

3、领会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艺术效果,并为此而引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抓住事物的特征逐一说明的方法。

2、领会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

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建筑,是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但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学生来说,却是非常陌生的。

因此在上课时,都是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这些建筑物的录像,全方位、立体地展示这几种建筑物的特点,让学生对这些建筑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在这个基础上阅读课文,效果会好得多。

课前准备:

1、准备能展示这几种建筑物特点的不同角度的图片。

2、多媒体

教法与学法:

引导、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播放这几种建筑物的录像)同学们,我们在前边已经见识过了或壮观或美丽的

中国桥,也见识过了秀丽、别具一格的苏州园林,更见识过了宏伟的故宫博物院,同时,在上一课我们也“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屏。

这节课,我们将要再来看看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

(二)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幢  夯  憩  肆  脍炙人口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计量房屋的量词(     )②旧时对官宦世家居住的房屋和辽东的统称(     )

③古代店铺的名称(      )

3、“留得枯荷听雨声”是  代   (作者)《       》一诗中的最后一句。

4、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解题:

历史悠久、艺术传统独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及思路。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课文中共提出了哪几种中国古代建筑?

2、各种建筑的功用特征和制式特征是什么?

3、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说说你对这种建筑的总体印象。

解题:

厅、堂、楼、阁、亭。

建筑

  功用特征

    制式特征

会客、宴请宾客、观赏花木

体量往往是最大的,门窗等半个也是最考究的;造型典雅端庄,前后移置花木、叠石

长者居住的地方,家庭重要庆典场所

多位于居住建筑群的中轴线上,体形严整,装修瑰丽

有作为商业建筑的茶楼酒肆,或作为卧室、书房和观赏风景之用

体形繁简不一,有较简单的型式,有体形非常复杂的

收藏贵重文献

长方形平面,二层楼,正面满开门窗,其余三面都是实墙

供游人在内停留小憩,供游人自外观赏

常把它们的平面设计成三角、四面、六边、八边、扇面、圆形、梅花等不同的形式

学生自己发言。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采用小组读形式,回答问题

1、课文介绍每一种建筑,先说功用上的特点,再说建筑上的特征。

作者为什么按照这种顺序来介绍?

解题:

因为建筑的功用决定建筑的形式。

由于作者抓住了二者的内在联系来说明各种建筑的特征,因此不仅使人知其然,而且使人知其所以然。

如,先说厅是“用来会客、宴请宾客、观赏花木”的,这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厅的体量最大,门窗等的装修最考究,造型典雅端庄,前后多置花木、叠石了。

在介绍堂时,先说明堂“是长者居住的地方,也常作为举行家庭重要庆典的场所”,也就容易明白为什么堂的体型严整,整修瑰丽,室内有分隔空间的陈设了。

2、作者是如何抓住每种建筑物的特征加以说明的?

解题:

课文介绍的五种建筑,有些是彼此相近的,例如厅与堂、楼与阁,作者抓住各自的特征加以说明,而且将形式相近的建筑在篇章上也放在相近的位置上加以介绍,便于读者从比较中认识它们各自的特征。

如,把“厅”与“堂”放在相近的位置上,“厅”第一句是:

“厅在古典园林或宅第中,多具有小型公共建筑的性质,用来会客、宴请宾客、观赏花木,需要用较大的室内空间来满足接纳众多宾客的要求”。

“堂”第一、二句是:

“堂常常是对居住建筑群中正房的称呼。

它是长者居住的地方,也常作为举行家庭重要庆典的场所。

”这就从功用的角度把“厅”与“堂”区别开来了。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我国古代宅第和园林建筑,逐步形成了多种类型,它们各有特点,具有比较固定的制式。

厅的造型典雅端庄

堂多位于居住建筑群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整个瑰丽

解题:

制式,合乎某种规格的样式。

造型,创造出来的事物的形象。

体形,建筑体的形状。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提出问题讨论。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片断训练)

再放这几种建筑物的录象,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尝试给录象片写解说词,然后让学生当场配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的特点和功用,领会并学习到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说明事物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古诗文有关古代建筑的描写,或实地考查当地的古建筑,用文字描述其特点。

八、板书设计。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

特点:

历史久远、艺术传统独特

                       

      厅

            堂

            建筑样式  楼功用特征   制式特征

                 阁

九、课后反思。

配套练习二套

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挚友(zhì)气氛(fēn)胸脯(pǔ)扑朔迷离(shuò)

B.诧(chà)异字帖(tiě)晌午(shǎng)气冲斗牛(dǒu)

C.荒僻(pì)霹雳(lì)默契(qì)锲而不舍(qiè)

D.愧怍(zuò)污秽(huì)澎湃(bài)鞠躬尽瘁(cuì)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奠基抱歉鲜为人知深恶痛绝

B.卓越婉转熟能生巧锋芒毕露

C.狂澜烦燥家喻户晓大庭广众

D.懊悔斑斓微不足道妇孺皆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语言幽默风趣,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变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另眼相看。

C.岳池多风光,绿树葱茏的金城山、碧波荡漾的翠湖……令人目不窥园,流连忘返。

D.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

传递。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迁花十九年时间主编而成,它与《史记》合称中国的“史学双璧”。

B.《最后一课》是美国作家都德最为人称道的短篇小说之一。

小说歌颂了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无比深挚的爱国之情。

C.《木兰诗》是我国东汉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D.辑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散文集。

5.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8分)

(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

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

那辆车也真是可爱

,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

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

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

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B)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

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

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嗥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如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

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

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

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

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

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

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1)以上两段文字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小说《》。

(2分)

(2)A段写祥子意气风发,B段写祥子萎靡不振。

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

(3分)

(3)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

(3分)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2),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

(4)《逢入京使》中实写长路漫漫,烟尘蔽天,又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泪流满面的句子是:

,。

7.语言综合运用。

(8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积极参加“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下面是“经典阅读”活动倡议书,请阅读后完成问题。

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

②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

③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

④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为宗旨,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本期“经典阅读”活动推荐的名著是:

《童年》(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名人传》(罗曼·罗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阅读经典吧,经典著作会像雨露一样,滋润你干渴的心田,绽放你理想的花朵;,,。

(1)标序号的四句话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不必抄录原句)。

(4分)

A.第句,修改意见:

B.第

句,修改意见:

(2)为配合“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校刊《萌芽》将开辟专栏介绍这四部名著,请为该专栏拟一个能涵盖四部名著主题的名称。

(2分)

(3)仿照画线部分,在横线处补写语句。

要求:

语意连贯,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字数可略有增减。

(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8题。

(4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13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

然哉?

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

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3分)

(1)释担而立()

(2)尔安敢轻吾射()

(3)徐以杓酌油沥之()

10.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钱覆其口蒙辞以军中多务

B.康肃笑而遣之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七岁而能涉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问于没人

11.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甲】文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

的形象。

C.【乙】文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告诉我们求学也好,问道也好,必须踏踏实

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的道理。

D.【甲】【乙】两文分别运用议论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但却揭示了相同的道理。

12.这两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3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每题1分)

(1)以我酌油知之。

(2)康肃笑而遣之。

(3)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三)阅读《鲁迅自传》选段,完成14~16题。

(8分)

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

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

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

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

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

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②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

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

原因之一是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

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

终于,因为我底

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注】

底(de):

旧同“的”。

14.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鲁迅是个怎样的

人?

(4分)

15.“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中的“变故”能否换成“变化”?

说说你的看法。

(2分)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叙述了鲁迅从出生到留学归来的情况。

B.从鲁迅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饱经挫折、半途而废的人。

C.“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一句表现出作者的无奈、失落、孤

独和惆怅的心情。

D.从鲁迅

的人生道路选择中我们懂得了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在人生的转折点处要

做出明智的选择。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15分)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天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

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图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

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

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

我和老伴对它几平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

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至责骂。

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

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

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

我们高兴极了。

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

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

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

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

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

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

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

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

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17.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

(4分)

A_____→B_____

→C_____→D_____

18.本文的②~⑤段写了什么?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分)

 

19.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

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20.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

(4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1.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

我最棒

(2)少年的世界里,有欢乐,也有烦恼;少年的世界里,有好奇,也有想象;少年的世界里,有探索,也有思考。

少年所做的事总是真实的,少年所做的梦总是多彩的,他们那颗探求的心永远是那么强烈……

请以“少年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2)要表达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30分)1.(2分)C2.(2分)C3.(2分)A4.(2分)D5.

(1)(2分)老舍《骆驼祥子》

(2)(3分)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好不容易结了婚,老婆又难产死了;大病几场,原本强壮的身体也垮了。

(3)(3分)参考示例1:

老舍善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如“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亲切自然,俗白易懂,活泼流畅,朗朗上口。

示例2:

老舍的语言充满感情,细致准确、生动形象。

如“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

”“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这些心理描写,十分切合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示例3:

老舍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用拟人手法描写车子,把车子写得很有感情;好像成了又一个祥子,也和祥子一样愉快,一样积极,一样强健有力。

又如把拉车比为“骑着名马”,十分贴切地表达了祥子拉自己车的感受。

6.(6分)

(1)弹琴复长啸

(2)杨花榆荚无才思(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故园东望路

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每空1分,错1字该空不得分)7.(8分)

(1)A.第③句,将“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改为“我校在‘书香校园’活动中”。

(或:

在“被”前加“我校”)B.第④句,删去“为宗旨”。

(将“为了”改为“以”亦可)(4分。

每句2分,找对、改对各1分。

第③句搭配不当,第④句结构混乱)

(2)示例1:

梅花香自苦寒来示例2:

在磨难中成长示例3:

逆境·成才(2分,“磨难”“成长”两个要素各1分)(3)示例1:

会像阳光一样,照亮你前行的征途,融化你航程的坚冰。

示例2:

会像弯月一样,点亮你夜行的灯盏,停泊你漂泊的心灵。

(2分。

比喻贴切1分,句式基本一致1分。

语意不连贯扣1分)

二、(40分)

一8.(4分)

(1)示例: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悠扬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个角落。

(2分)

(2)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分)

(二)9.(3分)

(1)放下

(2)轻视(3)慢慢地10.(2分)A11.(2分)D

12.(3分)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

必须下苦功夫,多思勤练,才会取得好成绩。

13.(3分)

(1)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2)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3)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

(每题1分)

附【乙】文参考译文: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

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

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

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

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

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就算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

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被淹着的。

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

(三)14.(4分)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效力。

(1分)他发现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

(1分)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2分)15.(2分)不能。

变故是发生了大的不好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不出是好的还是坏的。

16.(2分)B

(四)17.(4分)憧憬→沮丧→痛恨(憎恶、厌恶、厌弃)→惊喜18.(3分)写了三角梅在栽下的三年里毫无变化、毫无生机。

(1分)为下文写三角梅的盛开做铺垫;与下文写三角梅的盛开形成对比,

突出了三角梅盛开的美丽,欲扬先抑,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2分)19.(4分)

(1)描写的角度:

花的颜色和形态,写出了三角梅花色的美丽和花朵形状的动态之美;(2分)

(2)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朵比作张开翅膀扇动、奋争、翩飞的蝴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角梅的花形、动态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之情。

(2分,意近即可)20.(4分)“奥秘”指高深神秘不易了解的事理,“潜能”指潜在的还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或能量。

文中三角梅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有时并不被我们察觉,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静静地等待;只有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积蓄、不断地拼搏,才能够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三、(50分)21.略

配套练习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