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MRCT型声波测试 使用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5804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RSMRCT型声波测试 使用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RSMRCT型声波测试 使用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RSMRCT型声波测试 使用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RSMRCT型声波测试 使用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RSMRCT型声波测试 使用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RSMRCT型声波测试 使用手册.docx

《RSMRCT型声波测试 使用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SMRCT型声波测试 使用手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RSMRCT型声波测试 使用手册.docx

RSMRCT型声波测试使用手册

RSM-RCT松动圈检测仪用户手册

●引言

本软件为松动圈检测仪器上的用于检测软件,集采样、分析于一体。

本软件的功能大致包括:

实时显示采样声波曲线;回退重采;保存采样数据的;进行采样数据的实时分析并显示分析曲线。

●运行环境

该软件运行环境说明如下:

硬件设备(最低配置):

CPU166M;内存64M;硬盘1.5GB;

操作系统:

windows2000,windowsXP;本机采用windows2000系统;

●参数设置

点击【设置】按钮即出现如下图所示对话框,该对话框为设置主对话框。

如果有历史设置数据,则显示的是历史设置数据,否则为默认设置。

用户可根据需要修改各个设置项。

设置界面各输入项说明如下:

『孔号』:

测试的当前孔号;

『移距』:

两个测点相间隔的距离;

『孔深』:

当前孔的深度;

『孔径』:

当前孔的直径;

该仪器为双通道,以下为通道的设置参数:

『通道』:

通道号;

『剖面』:

所测剖面号,显示为:

“发射点号-接受点号”;

『间距』:

发射管到接受管的距离;

『增益』:

显示波形的放大倍数;可以指定一个确定的增益,也可以选择自动增益。

当为自动增益时,软件会根据波形的幅值来自动的调节增益,而是波形的显示达到最佳的放大效果。

『延时』:

显示波形的延迟时间;

『高通』:

仪器设置;

『低通』:

仪器设置;

『校零』:

声时的校零值;

『下端探头为』:

当前使用的探头的下端为发射端还是接受2;

『开启FFT』:

显示波形的时候同时显示当前波形的频谱图.。

『判读算法』:

可选择自动判读或幅值判读。

『是否数字滤波』:

勾选后将对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

图4-37设置对话框

●测试基本信息

点击设置主对话框上的【测试基本信息】按钮会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对话框中所示各项信息。

图4-38检测基本信息对话框

●仪器参数

点击设置主对话框上的【仪器参数】按钮会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对话框中所示各项信息。

图4-39仪器参数对话框

●预采样

点击主界面上的【采样】按钮,进行预采样。

【采样】按钮上的文本变为【暂停】。

此时,调整可使用,可以采样同时调整波形。

图4-40预采样(主界面)

●自动判读

在采样过程中,可自动判读出当前波形的声时和幅值,并计算出声速。

●手动判读

 

在主界面中,在采样暂定时,点击波形显示区域,则会在当前位置绘制判读线。

并根据该判读线的位置,计算当前波形的声时、幅值及波速。

且该判读值会被记录。

判据线是可以手动修改的。

当阈值按钮显示文本为【CH1阈值】时,点击按钮【+】可上移通道1的判据线,点击按钮【-】可下移通道1的判据线。

点击按钮【CH1阈值】,改按钮上显示的文本变为【CH2阈值】,此时点击【+】【-】按钮可移到通道2的判据线。

图4-41阈值调整(主界面)

在分析界面中,点击波形显示区域,也可实现手动判读。

●调整

点击调整按钮,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

在采样时,修改增益值,波形的放大倍数实时变为当前修改的值。

同样的,修改延时也会实时修改当前波形的延时值。

且修改任一通道的延时值,另一个通道的延时值会同时改变成相同的值。

【调整】按钮可在如下几种情况下使用:

1、预采样过程;2、正式采样暂停时。

在正式采样暂停时,只能修改增益,不可修改延时。

图4-42调整对话框

●正式采样

点击【保存】按钮,弹出保存文件对话框,图下所示。

在保存文件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点击【保存】,回到主界面。

此时点击【采样】,则开始正式采样。

点击右下角的移测点,每点击一次根据依据记录一次数据。

图4-43保存文件对话框

图4-44正式采样的主界面

●重采

在正式采样暂停时,可点击【重采】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

输入重采高度,点击【确定】按钮,对话框消失,回到主界面,恢复到正常的采样状态。

并且波形图及波段图都回退到重采对话框中指定的重采高度。

小于此高度的测点的采样数据已被删除。

注:

重采高度必须不小于当前高度。

图4-45重采对话框

●浏览波形、波列

在主界面中,在采样暂停时或打开文件后,点击波列图区域(右侧),则波形显示区(左侧)中,会显示该点击位置的波列图所对应的波形。

当一屏不能显示完整的波段图时,可点击按钮【上翻】浏览波段图的上一段,点击按钮【下翻】浏览波段图的下一段。

图4-46浏览波形、波列(主界面)

在分析界面中,则可点击分析曲线(右侧),同样的,则波形显示区(左侧)中,会显示该点击位置的所对应高度的波形。

且可通过点击按钮【前波】来浏览当前测点的前一个测点的波形,点击按钮【后波】来浏览当前测点的后一个测点的波形。

图4-47浏览波形(分析界面)

●系统复位

打开文件后,或采样完毕后,需要重新开始一次采样,则必须先将系统复位。

复位的方式为:

点击【设置】按钮,根据具体需要修改参数,点击设置界面上的【确定】按钮。

复位后原来的采样数据将被全部清除。

●保存文件

所有测点采样完毕,或者正式采样暂停时,可点击主界面上的【采样完毕】按钮,结束采样。

点击【采样完毕】后,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询问是否保存。

点击【保存】,则启动进度条开始保存;点击【不保存】,则放弃保存数据。

无论是点击【保存】,还是点击【不保存】,都会结束采样。

以进入正式采样时用户指定的路径和文件名保存文件。

一次采样得到的文件有两个,分别为:

xxx.CHT和xxx.CHD,且这两个文件的文件名是相同的。

图4-48保存进度条对话框

●打开文件

点击主界面上的【打开】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打开文件对话框,选择要打开的文件,点击【打开(O)】,打开文件对话框关闭,出现等待提示对话框。

等待数秒钟后,等待提示对话框关闭,主窗体开始重绘重文件中读出的所有波形及波列图。

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只能看到.CHT文件,选中一个.CHT文件后,打开的其实是该.CHT文件及该目录下与其同名的.CHD文件。

故需保证这两个文件在相同的目录下。

图4-49打开文件对话框

图4-50打开文件后主界面

●分析

打开文件后或者采样完毕后,可点击主界面上的【分析】按钮,进入分析界面。

分析界面显示的内容包括:

两个通道的采样波形,分析得到的DVP曲线,DVP曲线的数据表。

分析界面上各按钮的功能说明如下:

【上翻】:

显示分析曲线的上一屏

【下翻】:

显示分析曲线的下一屏

【前波】:

如果当前测点的上一测点存在,则在波形显示区中显示当前测点的上一个测点的采样波形;

【后波】:

如果当前测点的下一测点存在,波形显示区中显示当前测点的下一个测点的采样波形;

【左移】:

左移波形判读线

【右移】:

右移波形判读线

【重读】:

更新、重绘分析曲线

【退出】:

退出分析界面

图4-51分析界面

●数据导出

现场测试完毕后,通过面板上的USB接口将数据导出来,插U盘或移动硬盘,打开“我的电脑”,过一会就会自动出现硬盘的图标,将保存的数据复制到U盘或者移动硬盘中,保存完毕后然后直接拔除u盘或移动硬盘,数据就导出了。

然后可以交由分析软件分析。

●程序退出

以鼠标或触摸笔单击主操作窗体上的“关闭”命令按钮,程序就会自动退出。

RSM声波测孔分析软件用户手册

程序简介

●程序特点

RSM声波测孔分析软件是为RSM系列智能声波仪中配备的单孔分析程序。

此程序在编程上强调了操作更灵活、界面更友好。

在功能上给了用户更大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显示状态设置:

可以显示多条数据曲线,波列也可以采用多种模式,方便用户观察。

同时可以采用数值放大和区间放大功能来显示波列。

对处理的当前波形也可以在不同的区域显示,同时对波形进行放大和凸显。

也可以对曲线进行高、低通滤波处理。

②程序界面设置:

考虑到计算机屏幕的分辨率、对比度各有不同,允许用户改变曲线的颜色、背景色以及坐标轴颜色,在输出的结果上采用不同的线型和线宽来区分不同的参数。

③打印版面设置:

可以灵活选择波列、波速曲线、波速直方图等为打印内容,并可选择输出的打印结果是否打印出每个位置的详细数据。

同时也可以灵活设置打印的版面:

可自定义组合打印结果的表头栏目;可指定打印纸张四周预留的空白,指定每页输出数据的组数、每组行数和每页的行数,指定打印份数,是否加入页码等。

④打印机设置:

直接调用WINDOWS的打印机设置功能。

支持多种规范,根据不同规范计算相应的平均值,标准差,临界值等。

5-1

程序的安装与运行

●程序的安装

在WINDOWS平台上,在光盘的声波分析软件中,找到RSM声波透射法安装程序。

在该程序名称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运行安装程序。

此时出现如图5-2所示的安装窗体。

图5-2程序安装窗体

①鼠标单击“下一步”命令按钮,进入下面的界面。

图5-3程序安装窗体

②在程序文件夹的输入框中可更改您希望出现在WINDOWS开始菜单的程序中的名称,如不需更改,点击下一步,进入下面的界面

图5-4文件路径选择

③在该界面下可选择要将程序安装后的文件位置,如无需改变,直接点击下一步

④当程序软件安装完成后则会出现如下界面:

该界面是询问是否安装RSM声波透射分析软件的支持库,勾选则会安装该支持库,不勾选则不会安装,推荐安装该支持库。

如不勾选,点击完成则完成了本软件的安装。

图5-5是否安装支持库

如勾选该支持库,点击完成,则出现如下界面:

直接点是,完成后则整个安装过程结束

5-3

●程序的运行

在桌面或菜单中点击快捷方式RSM声波透射分析软件,即可使程序运行。

而后进入程序的主操作窗体见图5-6,至此即可开始使用本程序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分析。

图5-6波列显示方式主操作窗体

图5-7数据表显示方式主操作窗体

5-4

程序主操作窗体

1.左上角“剖面信息”中显示发射和接收的位置示意。

2.左边“剖面信息”下面的显示框为通道信息栏,分为“检测值1”和“检测值2”用以显示当前点击所选中测点的两个接收通道数据,“检测值1”对应左边接收通道一数据;“检测值2”对应右边接收通道二数据。

包括:

H1:

当前选中测点所在的深度。

T1:

当前选中测点的首波声时。

A1:

当前选中测点的首波声幅。

V1:

当前选中测点的声速。

L1:

当前选中测点的跨距。

H2:

当前选中测点所在的深度。

T2:

当前选中测点的首波声时。

A2:

当前选中测点的首波声幅。

V2:

当前选中测点的声速。

L2:

当前选中测点的跨距。

3.左边“检测值”下面的显示框为“曲线光标数据”显示区域,用以即时显示鼠标在右侧曲线图区域移动或点击选中的测点的数据,包括:

深度:

当前选中测点所在的深度。

声时差:

当前选中测点的两个接收通道的首波声时差。

跨距差:

当前选中测点的两个接收通道的距离差。

单孔波速:

当前选中测点的两个接收通道的声速差。

4.波形波列图片框:

图片框位于主窗体中部,为主窗体的主体部分,主要显示两个接收通道的波列显示,同时点击可显示单个波形的显示框。

5.时刻坐标轴:

位于波形图片框组上方和下方,显示当前波形图片框内波形的时间坐标轴。

7.深度坐标轴:

位于波形图片框左方,显示当前波形图片框内波形的深度坐标轴。

8.右侧曲线图:

显示深度波速差曲线。

9.顶部快捷按钮:

a.“打开”:

打开一个检测原始数据或一个分析结果文件。

b.“快存”:

打开一个分析结果文件后该图标亮起,针对分析结果的处理点击快存后无需选择文件名,直接保存进当前打开的结果文件中。

c.“保存结果文件”:

将当前打开的一个检测原始数据或一个分析结果文件保存为分析结果文件。

d.“打开结果文件”:

直接打开一个结果文件。

e.“显示设置”:

可设置波形波列的显示方式和显示参数。

f.“波列显示与数据表模式切换”:

用以波列显示界面和数据表模式界面切换。

g.“自动判读”:

点击后可全自动判读当前显示剖面的数据。

h.“曲线调整”:

可调整右边曲线图的波速曲线显示的比例关系。

i.“转到分析与输出”:

处理完所有剖面后,进入分析界面,在分析界面中可查看所有剖面的曲线图和计算结果,并可输出结果到word,Excel和BMP图像。

5-5

●菜单情况

一.文件下拉菜单下面的栏目如下图,包含以下功能:

1.打开:

打开一个检测原始数据或一个分析结果文件。

2.保存:

打开一个分析结果文件后该图标亮起,针对分析结果的处理点击保存后无需选择文件名,直接保存进当前打开的结果文件中。

3.打开结果文件:

打开后缀为cha的结果文件,无需选择文件类型。

4.保存结果文件:

保存为后缀名为cha的结果文件,无需选择文件类型。

5.另存为:

将当前打开的检测原始数据或一个分析结果文件另存为另一个文件或另一个位置。

6.单波读取:

读取一个单波保存后的单点数据。

7.单波保存:

将当前鼠标选定的某一深度测点的数据单独保存成一个文件。

8.导出测点波形:

将当前鼠标选定的某一深度测点的数据单独提取到内存中,以备其它操作。

9.合并文件:

将SY5的数据转换成cht文件进行分析

10.打印:

根据打印设置的内容将结果输出到打印机打印出来。

主界面不可用,进入分析界面后可用

11.打印预览:

根据打印设置的内容,将打印的真实效果显示在屏幕上,以便调整打印设置,输出理想的结果。

主界面不可用,进入分析界面后可用。

12.打印页面设置:

可设置需要输出的结果,可选择打印曲线图、波列图和数据表、及设定各个图的参数,并可设置页边距、曲线的粗细、设定页眉页脚等。

13.打印机设置:

可选择用哪个打印机打印等。

14.退出:

关闭整个程序

15.近期打开数据显示区:

显示近几次打开的数据路径。

二、查看下拉菜单的栏目如下图,包含以下功能:

1.检测参数:

显示读入的文件现场采集时所设置的相关参数。

2.前一测区:

显示上一个测区的三个测点的波形。

3.后一测区:

显示下一个测区的三个测点的波形。

三、视图下拉菜单的栏目如下图,主要是勾选是否显示工具栏、状态栏和剖面信息栏,数据表/波列则是在波列显示模式和数据表显示模式进行切换。

四、波形处理下拉菜单的栏目如下图

1.数字滤波:

输入高通滤波和低通滤波参数,可对所有剖面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处理。

2.声时修正:

可对当前显示剖面的延迟时间进行调整。

3.曲线调整:

可调整右边曲线图的波速曲线显示的比例关系。

4.区域放大:

可以对显示的深度进行拉升,即主界面波形显示区内显示的深度变小,同时出现滚动条方便拖动,对应快捷键Ctrl+D

5.区域缩小:

可以对显示的深度进行压缩,即主界面波形显示区内显示的深度变大,对应快捷键Ctrl+B。

五、工具下拉菜单:

主要功能为:

1.自动判读:

自动判读当前剖面所有数据的首波声时和声幅。

2.分析输出:

所有剖面处理完后可进入分析输出界面进行输出结果和打印等处理。

六、分析和输出下拉菜单:

主要功能为:

1.导出到Excel:

将整桩的各个深度数据导出到Excel中。

2.报告输出到Word:

将依据打印设置输出的结果输出到Word中

3.报告输出到BMP:

将依据打印设置输出的结果输出为BMP图片

4.返回主界面:

由分析界面返回到主界面。

主要窗体说明

●检测参数状态

该窗体主要是用来显示当前读入的数据现场采集时所设定的参数。

如下图所示:

图5-7检测参数状态

5-6

●合并

如图5-8所示

图5-8合并数据初始窗体

合并数据过程如下:

1、择原始数据所在的位置(相应的硬盘和文件夹)。

如下图

2、双击所要合并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1“当前打开”里是当前双击选择文件的相关信息,“剖面”栏目下是现场采集的时候所保存的剖面号,“并入”栏目下面可选择期望将原剖面数据合并到哪个剖面。

2右侧曲线图显示的是当前点击选择“剖面”下的一个剖面的数据的深度声速和深度声幅曲线。

3当选定好将现场采集的剖面并入哪个剖面后,点击合并。

在“合并”的剖面下就会显示已合并进入的剖面。

4点击保存,则会弹出提示保存框并输入需保存的文件名,点击保存则结束整个合并过程。

5-7

●显示设置

图5-9显示设置窗体

“图形显示方式”中,可选择当前界面是显示波列曲线图还是频谱曲线图。

还可以选择检测探头的发射和接收的对应关系,如发射在上或发射在下。

“当前曲线参数”中,可选择当前波列中点击的凸显波形的位置,分为上端,中端和下端,设置当前要看的波形在屏幕上放置的位置。

“上端”表示不管看哪个位置的波形,波形的显示位置始终在波列的最上端。

“下端”表示不管看哪个位置的波形,波形的显示位置始终在波列的最下端。

“中端”表示显示的波形跟随深度变化,即点击哪个位置,波形就在哪个位置显示。

波形放大可将当前显示的测点波形放大,方便查看和判读。

凸显区间则可调整当前波形显示区间的显示宽度。

“频谱参数”可选择频谱的细化参数。

“位置”处可选择当前主界面显示的深度以哪个位置显示,可选:

发射,接收1,接收2和中心。

其中中心位置是指接收一和接收二的中间位置。

“波列参数”中可对当前波列的显示进行设置:

曲线反向选择时,所有的波形都将反向。

当前波形选择时,主界面上将显示当前测点的波形。

声时曲线选择时,在波列界面上面将会有一条波形初至时间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声幅曲线选择时,在波列界面上面将会有一条首收波声幅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波列模式里面有:

“曲线”、“正相”、“线段”、“涂黑”四种显示模式,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自由选择。

数值放大在每个波形在显示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对波形幅度高低进行调节。

会出现消波的情况。

区间放大对波形的可显示空间进行放大,同时波形也作相应的放大,会出现互相重叠的情况。

注:

对采集的波形很小的情况下,先对波形进行区间放大,则波形的可显示区间会变大。

再进行数值放大,则波形的幅度会放大,可得到比较好的波列显示效果。

会同时出现消波和重叠的情况。

数值放大和区间放大只适合于显示模式为“曲线”“正相”“涂黑”的情况。

正相阈值表示波形正相涂色的多少,阈值很大时,则只显示波形。

5-8

●分析处理

图5-10分析窗体

1、可对工程名称,检测单位,检测人员,孔号,孔口高程,钻孔深度,孔位坐标X,孔位坐标Y,钻孔日期,测试日期,依据标准等进行修改。

2、在标尺处可修改当前显示比例。

3、中间区域分为钻探资料区和声波测试成果区。

其中钻孔资料包括岩性,柱图和层底深度。

分层的操作步骤为:

(1)在钻探资料区域移动鼠标,会有红色横线跟随,点击右键弹出如下界面:

(2)点击添加分层,则以当前鼠标深度为该分层结束深度。

(3)删除分层为删除当前鼠标位置的分层。

(4)点击修改分层,则进入如下界面:

在该界面中,分层开始为上一层分层深度,分层结束可输入,输入分层结束后点击“添加层”按钮,则可快速分层。

利用此功能可批量进行分层。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添加分层时,分层间隔不能小于0.5米。

删除分层会删除当前鼠标停留位置的分层。

创建分层后在中间下拉框处可选择土层信息,选择后在左边会自动显示该土层的示意图,在下方的岩性描述处可输入对该层的一些描述信息。

(5)点击应用,则在界面上会立即显示当前的处理,如图所示:

如所有操作结束后,点击确定则会关闭该界面。

4、在声波测试成果处可进行声波分层,每个分层可在“样式一”处输入计算参数,计算方式可选两种,计算方式一和计算方式二。

勾选样式一:

选择计算方式一或计算方式二,输入计算参数。

计算方式一和计算方式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方式一通过输入平均横速来计算动泊松比和动弹模量,而计算方式二则是输入动泊松比来计算动弹模量。

(1)在声波测试结果区移动鼠标,有红色横线跟随。

点击右键弹出以下界面:

(2)点击添加分层,则在红线处位置标示出该分层的深度,和计算出该层的平均波速差。

此时在上面说到的计算方式一中填入相应的“平均横速”,“芯样密度”,“岩块波速”。

则可计算出”动泊松比”和"动弹模量Ed”

(3)点击修改分层,则弹出以下界面,其中分层开始为上一层截止位置或孔口深度,分层结束处可输入,输入分层结束深度后,点击添加层可快速创建一个声波分层。

利用该功能可批量添加和删除声波分层。

(4)点击删除分层,则可删除当前鼠标位置处的声波分层。

5-9

 

●显示与打印设置

图5-13显示与打印设置

1、曲线图处可选择打印曲线时曲线线条的粗细。

2、线型中选择打印时边框和中间网格分割线的粗细。

3、页边距中可选择打印时距上下左右的边距,以及是否打印装订线及装订线的位置。

4、可选择需要打印的内容,分别为结果表,曲线图和波列图。

其中:

格式一和格式二的变化分别在于不同的表头。

5、右边还可设置页眉,页脚及页码等。

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