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学习文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5249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学习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学习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学习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学习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学习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学习文档.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学习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学习文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学习文档.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学习文档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题号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

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2.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

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图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

B.图二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

C.图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

D.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3.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情况。

其中,导致C段到D段城镇人口减少

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的进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的影响  

D.国民经济的调整

4.在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如下规定: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影响上述宪法条文规定的根本因素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C.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D.正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5.1953年毛泽东批示:

“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特殊”“新式”是指(  )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形成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6.《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

……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直接因素是(  )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人民公社的建立

7.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

“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

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

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

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8.“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

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

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9.对1950—1956年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的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10.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

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后者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C.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作为世界上最出名的一只老鼠和鸭子,“米奇”和“唐纳”于1984年首次踏上中国大陆之旅,就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赢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卡通明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引进美国动画片。

这反映出(  )

A.中美文化互动更加频繁

B.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

C.中外文化交流障碍消除

D.对外开放触及文化领域

12.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较早地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A.上海B.广州C.南京D.厦门

13.观察下图,中国人民银行为纪念海南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发行的纪念金币。

该金币应发行于()

A.2019年B.2019年C.2019年D.2019年

14.从1978年10月起,四川重庆钢铁公司等6家企业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到1979年底,全国企业扩权试点达到4200家,到1980年又发展到6600家,占预算内全国国营工业企业总数的16%,产值的60%和利润的70%。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改革后这些企业不再是国营企业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改革提供了支持

C.城市改革由试点企业逐步扩展

D.很多企业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持观望态度

1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16.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说:

“资本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是有进步性的。

”“中国工人阶级还要忍受一个时期的剥削痛苦。

”刘少奇此语的出发点是(  )

A.发展资本主义以促进工业化

B.利用私人资本以克服财政困难

C.有序推进改造以缓和社会矛盾

D.发展多种经济以巩固人民政权

17.下表是1957—196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构成比例表。

对表中所示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②经济建设“左”倾错误严重

③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

④“八大”主要任务基本完成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8.“资本主义工业,经过国家几年来的利用、限制和改造,大部分已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逐步地加强了对资本主义工业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掌握……共产党组织或多或少地促进了这些企业的各项改革。

”这表明(  )

A.私营资本主义完全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

B.“共产党组织”对资本主义工业的监督和领导作用加强了

C.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社会国情相适应

D.通过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19.下表中“凤阳三大步”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凤阳农民的科学种田

C.凤阳县干部领导有方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下表为某同学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

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①②③的内容应该是(  )

A.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B.潮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C.福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开放区

D.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21.梁治平在《市场·国家·公共领域》一文中指出:

“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

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作用。

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材料反映新中国成立后(  )

A.商品贸易逐渐消失

B.“左”倾指导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计划经济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D.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22.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

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

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D.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2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是从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

A.阶级斗争 一国两制 无私奉献

B.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经济特区

C.市场经济 勤俭节约 休闲娱乐

D.和谐文明 注重环保 小康社会

24.建国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

“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国家对同仁堂这类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  )

A.走合作化道路

B.没收为国营企业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资本家自愿捐献

25.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

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

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

这一规定(  )

A.加速“左”倾错误的继续泛滥

B.违背农村经济的客观实际

C.部分突破人民公社体制束缚

D.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尝试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961年以后,因为饿死很多人了,就解散了大食堂,不再几个生产队一起吃饭,开始以生产队为单位。

从那时起,小岗就一直是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队”,衣食住行都靠国家。

——据“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的讲述

材料二 1978年秋天,严俊昌当了队长。

生存的巨大压力下,他偷偷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

村里老人们为严俊昌等几个干部担心,万一出了事,坐了牢,孩子和老婆谁来养?

小岗人决定开会盟誓。

腊月的这个冬日,傍晚。

严立华一家就着微弱的天光,刚刚埋头喝完稀饭。

队里没有公房,会议一般都在他家开。

18户人家,18条汉子,情绪激动,七嘴八舌。

会计严立学只顾闷头往纸片上记,没有标点符号,错别字也不少: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

后面,各家各户挨个写下姓名,按下手印。

材料三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时明确指出: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

‘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

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

这些地方将来会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解散了大食堂”说明造成小岗成为“三靠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18条汉子”所签协议追求的“分田到户”与材料一所反映时期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相比有何显著异同?

(3)材料三与材料二所反映史实有何密切关系?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开放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 “包字万岁!

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这是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材料三 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WTO”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材料四 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

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

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4)对于上述漫画所报道的内容,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有人则持相反意见。

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可选择任意一种观点)

2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毛泽东统一了中国,给予人民一套新的道德观,提高了工农的地位,并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廉洁的政府。

……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

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

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到要改革的对象。

——加拿大记者马克·盖恩

材料二1956年底,第一个到“红色中国”的北美记者、美联社的兰卡什尔在游历8000公里后,发表了关于中国的预见性报道:

“中国就像一部由6亿个零件组装的超级机器,以最快的速度运转着。

”兰卡什尔写道,“6亿中国人忘我地埋头苦干,要把他们落后贫穷的祖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蚂蚁山”上的理想与奋斗》——西方媒体的六十年“中国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是怎样开展的?

有何成就?

与西方的工业革命相比,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有何特点?

造成这一特点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这部“超级机器”高速运转中的成功与失误。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

(1)材料一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时候我去广西火车站坐车,车站上就挂着大幅标语,写着‘坚决抵制来自广东的资本主义倾向’。

”郭华雄回忆说,当时很多人认为搞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有很多名词,如“苏修”“资本主义”“搞复辟”等,“一开始,特区的建设只是作为一个试点,当时珠海景山路的左边是特区,右边就不是了,它的区域最开始只有8平方公里,后来扩大到10平方公里,最后才慢慢扩展到整个珠海。

——《“珠海经济特区好”》

材料二 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3月,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把这些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既可以加快其自身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内地的发展,并使沿海与内地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局面。

——摘编自《影响中国之60大事件: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材料三 从浦东的地区增加值指数可知,若以1990年为100,2019年至2019年增加值指数由735.5提高到1492.2,增加值指数翻了一番。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指数由589.1上升至1187.6,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由1259.6上升到2591。

全区财政收入由144亿元增至587.49亿元,年均增长32.47%。

内外贸易增长迅猛,外向型经济层次全面提升。

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由297.83亿美元提高到1073.1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9.22%。

——周轶昆《浦东新区开发开放17年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1)材料一反映了珠海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什么问题?

你对此有何认识?

(2)材料二表明了我国对外开放怎样的发展历程?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浦东地区的什么变化?

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大跃进高潮出现于1958年,不是对联出现背景,故A项错误;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着手恢复经济时间为1971年,故B项错误;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并于1961年正式提出八字方针,同对联精神一致,故为上述对联背景,故C项正确;中共八大1956年召开,离对联时间相去甚远,故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分别提取图片中粮票、“有点钱买不着东西”、“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以及时间限制等信息。

图三时间为上世纪80年代,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时间不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故选C项。

3.【答案】D

【解析】C段到D段的时间是1960~1965年,城镇人口呈下降趋势。

这是因为从1961年春开始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变农业与工业的比例关系,减轻城市人口众多给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压力,以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

4.【答案】D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一五”计划主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题干中的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其主要内容,不能成为影响上述宪法条文规定的根本因素,故A项错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然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是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而不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中国借鉴的是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是允许私有制存在,对于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有制约作用,故C项错误;从题干可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逐步建立起全民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体现的是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我国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要求,故D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的,与题中的“1953年”不符,故A项错误;“特殊”“新式”应当指的是一种生产资料而不是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56年才形成的,故B项错误;1953年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形成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故C项正确;1953年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只是改造方式的一种,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于帝国主义和四大家族的资本主义经济则采取没收的手段,故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农村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与私营企业“集体消亡”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私营企业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部分,直接导致其“集体消亡”,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包括工业化和三大改造两个方面,不够准确,故C项错误;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时,私营企业早已消亡,故D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海南岛确定为经济特区是在1988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经济特区只享有特殊的经济政策不享有高度自治权,故B项错误;对上海浦东的开发是在90年代,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摸出规律就是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故D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题干的时间是196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是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9.【答案】C

【解析】194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