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区中考语文.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346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实验区中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省实验区中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省实验区中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省实验区中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省实验区中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实验区中考语文.docx

《山西省实验区中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实验区中考语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实验区中考语文.docx

2005年山西省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10分)

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文:

“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美景;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我们呈现边塞风光;“海内存知己,”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真诚劝慰,“但愿人长久,

”是苏轼对相隔两地亲人的深情祝愿;

杜甫《望岳》抒写“ ,一览众山小”之豪情,王安石《登飞来峰》悟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哲理;

当“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孟子主张“ ”,在国家受侮、生灵涂炭之际,文天祥悲壮地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

2.根据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句子。

(2分)shēnghuósh ìy īb ěnwúz ìsh ū

3.“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1分)

上联:

轻风细柳

下联:

淡月隐梅花

4.班里开展读《水浒》活动,下面是检查阅读效果的两个步骤,请一一完成。

(5

分)

分类:

《水浒》人物

编号(8)

人物姓名:

性格特点:

(1) 从梁山好汉中任选一位,填写人物知识卡片(人物相关故事名称不能少于两个)。

(2)从卡片上相关故事中选取你喜欢的一个,在班上交流。

将交流内容写在下面。

要求:

叙述简明,情节概括。

5.《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最受公众喜欢的校徽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人大校徽主体构思是三个并列的篆书

“人”字图形,寓意“人民”“人本”“人文”,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成众”之意。

右图是北京大学校徽,中间的“北大”二字由三个篆书“人”字图形组成。

认真读图后回答:

三个“人”字图形的特点是

,校徽突出的办学理念是

(2分)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0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 录毕,走.送之()

(2)腰.白玉之环()

7.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余幼时/即嗜学B .益慕圣贤/之道

C .无/鲜肥滋味之享D .烨然/若神人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分)

9.第②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 作对比,体现作者

的精神追求。

(2分)10.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

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11分)

竹叶青酒

①竹叶青酒和名盛千年的汾酒,同产于汾阳杏花村汾酒厂,在第二、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许为全国十八大名酒之一。

该酒色泽金黄透明而微带青碧,看汾酒和药材浸液形成的独特香气,芳香醇厚,入口甜绵微苦,温和,无刺激感,余味无穷。

②竹叶青酒远在古代就享有盛誉。

当时是以黄酒加竹叶合酿而成的配制酒。

梁简文帝萧纲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诗句,北周文学家庾信在《春日离合二首》诗中有:

“三春竹叶酒,一曲鹍鸡(古书上指形状象鹤的鸟)弦”的佳句。

《水浒》中写道:

西门庆说……那酒是个内臣送我的竹叶青。

可见,竹叶青,很早以前就成了宫廷御酒。

③现代的竹叶青酒用的是经过改进的配方,据说这一配方是明末清初的爱国者、著名医学家傅山先生设计并流传至今的。

傅山先生关心民间疾苦,精通医道,他寓良药于美酒,使竹叶青酒成为今天名冠全球的佳酿。

竹叶青酒以汾酒为底酒,保留了竹叶的特色,再添加砂仁、紫檀、当归、陈皮、公丁香、零香、广木香等十余种名贵中药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蛋清等配伍,精制陈酿而成,使该酒具有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补血、顺气除烦、消食生津之多种功效。

④解放以后,杏花村汾酒厂的广大职工进一步发挥了聪明才智,从精选药材,浸泡兑制,到勾兑陈酿等工序都建立了完整的竹叶青酒生产工艺,使竹叶青酒具有酒体完整,谐调匀称,虽有多种药材香气,但其中的任一种香气成份均不吐露的特色,在全国配制酒类中独树一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年平均出口量近千吨,远销五大洲,在海外一些国家被誉为“仙酒”。

1975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到杏花村汾酒厂推广优选法,对浸泡工艺等进行了反复试验和优选,改进了操作规程,使竹叶青酒的优质率由百分之三十二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二。

随着社会和生产的发展,竹叶青酒将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11.文章①~③段说明竹叶青酒具有色泽青黄、 、

的特点;第④段概括说明解放后竹叶青酒的 。

(4分)

12.第②段的三则引用,作用不同。

请从中任选一则,谈谈其对说明事物的作用。

(2分)

13.文中加线句中的“据说”一词不能去掉,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

(2分)

14.杏花村汾酒集团曾用杜牧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作广告。

请你为竹叶青酒设计一则广告。

要求:

语言简明,有一定创意。

(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

(12分)

和而不随谢逸

①这里所说的和,就是彼此推心置腹,谦虚友善。

随,即跟着前辈的脚印亦步亦趋,依照别人的样子画自己的葫芦。

②和而不随的人倒也不少。

侯外庐同志从前和郭沫若同志私交很好,彼此尊重和帮助,但在社会史分期问题上争论了一辈子,互不相让。

宋朝的苏轼和王安石、司马光友情甚笃,书函来往,你唱我和,而在变法问题上与二人的见解都有不同,当时的士子不师荆(王安石)便随温(司马光),但苏轼却和而不随,尽管他对新法的态度亦有不当之处,但却不是全无道理的。

③一提起文人就很容易想到文人相轻,这是古已有之于今仍存。

但在学术领域里,许多问题都还无法做出完满的结论,谁也不敢拍起胸膛说真理已全在他手,别的都是异端邪说,离经叛道。

因此还需要大家相互切磋,左右探讨,上下求索,群策群力,方有所成。

(a)研讨时自以为是,互不服气,甚至争个面红耳赤并无不好。

当然拍台摔椅,对别人的精深见解就听不进去,这对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就有害无益了。

(b)不过,和与随也常常是一步之差,如果太强调彬彬有礼,以名气辈分定是非高下,对别人的见解视为天衣无缝,毫无破绽,或震慑于对方的地位官职,谨小慎微,官.命.是.从.,放弃独立思考,人云亦云,随声附和,那也会走入歧途。

(c)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是有点道理的。

一种事业之所以成功,学术上之所以取得硕果,要依靠真知灼见,精益求精,如果拾人牙慧,拿别人的成果来为自己化装,画地为牢禁锢自己,那不是自毁又是什么?

④但是,随与不随也不能一概而论,年轻时你不跟在老师后面,就很难找到科学门径;即使你学有所成,已是一代师表了,但在你的同学以至高足面前,对你所不长的某个学术问题,有时也得随他一步;如果对别人的优秀成果一律否定,恣意贬损,那只能促退。

唐代的李白名满天下,过黄鹤楼时感到“崔颢吟诗在上头”,自知一时无法超越,因而不敢吟咏。

白居易过三峡时秭归县令请他题壁,他知道刘禹锡在白帝城三年而未写成一诗,自己没有高于别人的新意,因而停笔不写,只吟诵沈诠期等四人的佳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李白与白居易当然都是高手,名气和成就都比崔颢和沈诠期大得多,但在黄鹤楼上和三峡舟中却有自知之明。

古人论及这类事时称之为“服善”。

在佳作面前服随一时,借鉴求进,以便超越,这和坠入油滑庸俗的“毁”坑之“随”是全然不同的。

⑤我们现在讨论问题,有的是披肝沥胆,各抒己见,互相促进的朝气蓬勃的景象;但独创者少,附和者多,互不交锋,冷冷清清的不景气现象也时有所闻。

为了繁荣祖国的科学文化,在学术领域里,还应该提倡和而不随。

15.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2分)

和.而不随()随声附和.()

16.“在学术领域里提倡和而不随”是作者的观点,“和而不随”的意思是

(2分)

17.加点的“官命是从”是从 一词仿造而来的,这样妙用的效果是

第④段中 一词也是这种用法。

(3分)

18.下面的句子是从第③段中抽出来的,它的位置应在a、b、c中的()处。

(2分)

和气不仅生“财”,更能生“才”,在友好的气氛中磋商,必定增长才干。

19.第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