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4236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教案.docx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教案.docx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教案

【篇一:

儿童社会性发展全套教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性、儿童社会性的概念及意义。

2.能够掌握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1.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2.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儿童社会性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

第一节概念界定、研究起源与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就已经开始,而我国则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一)社会性概念

东西方学者对社会性概念界定的差异:

西方:

伯根(1976)认为儿童的社会性是由其稳定的内部结构和通过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那些特性。

——不注重下准确的定义,而侧重研究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

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包括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社会认知、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六大系统。

我国:

1.广义与狭义说(陈会昌)

2.先天与后天合成说(傅安球,1953)

3.杨丽珠、吴文菊从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角度看,认为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社会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性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幼儿心理特性。

定义:

社会性是指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认识,如

果通俗的理解就是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行为总和。

(教材)

(二)社会性与社会化二者的关系

谈到社会性必然涉及到社会化的问题。

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行为模塑过程,是从生物实体成长为社会实体的过程,儿童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认识。

可见社会化是社会性形成的过程,而社会性是指社会化这一过程的内容与结果。

所以,社会性与社会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的。

(三)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始于20世纪初,起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因为人们对儿童本身的兴趣使然;

一个是对发展的关注,对发展的性质、过程及结果感兴趣。

二、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首先,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开展充实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对儿童的认识更为全面。

其次,从人文视角来看,研究儿童的社会性使我们承认对儿童的认识更为人性化,将儿童视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个体,而不仅仅是智慧发展和知识的容纳器。

第三,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童年期的经验可能对人的一生都存在影响,是成年期某些心理疾病和障碍的“始作俑者”。

最后,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为深入认识儿童心理学理论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论据。

第二节儿童社会性研究问题的选择与研究层次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

(一)理论:

理论存在的一个就是提出新问题并用研究加以验证。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

心理学传统的研究方法不适合于年龄小的儿童。

(三)社会的需要:

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结果之一是新问题的诞生。

(四)知识本身:

由于理论、方法和社会需要等种种原因使我们有了研究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结果,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层次

任何研究都是不断深入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层次。

描述是心理学发展初期的主要研究层次,目的在于了解心理现象的基本事实和表现,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描述心理现象之后是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知道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预测特定条件下的人的行为表现具有什么特征。

如果我们对心理现象产生原因有了清楚地认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干预或控制。

第三节研究设计

一、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进行考察研究的设计。

二、纵向追踪研究

纵向追踪研究是指对同一个体或同一群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考查的研究设计。

三、聚合式交叉设计

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设计,即包含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一种研究设计。

第四节收集资料的技术

一、自然观察

(一)自然观察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

就是通过对儿童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最大的优点是情景真实,所以儿童的行为表现也就更真实。

这种研究方法所得的结果生态消毒高;同时观察法还可以读儿童发展进行描述,弥补了实验室研究只有数据没有“人”的不足,能看到研究中活生生的人。

(二)如何通过观察获得高质量的资料

观察信度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观察研究的信度一般包括三种类型:

1.不同观察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同观察者对同一观察时间的复合程度;2.稳定系数——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事件观察的符合程度;3.信度系数——

不同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内观察的复合程度。

(三)观察法的种类

1.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2.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

(四)观察资料的编码

获得了观察资料之后的工作是对观察结果的处理——编码,这一环节是科学结论得出的一个重要保障。

二、个案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个体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可以使用追踪观察和回溯调查的手段。

日记法和传记法是研究儿童个案最常用的方法。

三、调查访谈法

调查访谈法是通过谈话的途径来了解研究问题获得资料的方法。

四、测量法

测量法就是通过心理测验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测验材料一般采用标准化量表,也可使用自编测量工具。

五、实验法

严格的实验法是实验室进行的,通常严格控制各种变量,操纵自变量,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控制条件,考察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研究方法的多元取向

一、实证研究的性质与不足,表现出如下特征:

经验证明性;系统性;控制性;定量性;公开性;方法的局限;取样的局限;时间的局限;伦理的局限;研究者效应。

二、研究方法的多元取向

(一)什么是质的研究?

又译为定性研究。

值得研究是以作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

【篇二: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1

2

【篇三:

幼儿亲社会活动教案】

篇一:

小班社会活动魔法亲亲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魔法亲亲》

活动目的:

1.倾听故事,观察画面,感知小浣熊母子真挚深切。

2.体验与妈妈互送亲亲,产生喜爱上幼儿园的情感。

3、在故事的体验中初步树立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活动准备:

绘本《魔法亲亲》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下阅读

(一)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一:

1、观察画面:

它是谁?

怎么了?

猜测发生了什么事?

2、结合自己经历,回忆刚上幼儿园的情形,进行分享。

3、谈谈那时候哭的原因。

(离开家、不能见到朋友、和妈妈分开等。

片段阅读二:

4、倾听故事:

妈妈和奇奇述说上学乐趣。

5、奇奇在学校的同学有谁?

猜测奇奇所在的学校是怎么的?

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区别?

他们的老师会是哪种动物?

片段阅读三:

6、倾听故事:

感受温暖的“魔法亲亲”。

7、妈妈所说的有魔法的亲亲是什么?

8、奇奇说:

“妈妈,把你的手给我”后,会做什么呢?

为什么?

9、奇奇妈妈看着奇奇离开时,做的手势是怎么样的?

学一下,说一说是什么意思?

片段阅读四:

10、观察画面,揭示答案:

森林学校在大树上,学校老师是猫头鹰,学生都是啮齿动物和小型食草动物,上课时间在晚上。

1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二)完整阅读绘本

音乐衬托下完整欣赏绘本。

二、魔法亲亲互动环节

(一)妈妈送我一个亲亲吧

1、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都非常能干,都已经不哭着来幼儿园了,不过有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因为有一些事情不得不和妈妈短短的分开下,那么这时候我们妈妈要怎么做呢?

2、请家长送给孩子一个亲亲,并学说这句话:

(在ppt中展现次对话)

3、其实妈妈和宝贝分开的时候妈妈也会想宝贝的,那么我们宝贝需要怎么做呢?

(二)说说我为什么爱上幼儿园(拍幼儿园的生活及活动照片作为铺垫)

1、出示新小朋友上幼儿园哭的照片,引导幼儿跟弟弟妹妹诉说幼儿园的好。

2、你最喜欢幼儿园的什么?

(幼儿园部分活动的照片)

萧山区新塘第一幼儿园沈利佳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四日

故事梗概:

1、小浣熊奇奇站在森林边缘,哭泣着跟妈妈说:

妈妈,我不想去学校,我想和你在家里。

和我的朋友玩游戏,玩我的玩具,看我的书,荡我的秋千。

2、妈妈抱着奇奇,用鼻尖碰碰他的耳朵说:

奇奇,有时候我们必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就算那些事是刚开始看起来很陌生,又令人害怕,可是只要你去上学,就会爱上学校。

3、我知道一个很棒的秘密,会让你晚上在学校,可以和白天在家里一样温暖又舒服。

4、秘密?

什么秘密啊?

一个非常古老的秘密,是我外婆告诉我妈妈,我妈妈在告诉我的,它就是魔法亲亲。

什么事魔法亲亲?

详细流程:

p1(先问再看图)

1、小朋友今天沈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位刚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看看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2、看图片

2、你认识他吗?

他是什么小动物?

教师介绍:

他是一只小浣熊,他的名字叫奇奇。

3、他怎么了为什么哭?

4、那请小朋友跟着沈老师一起来来听听故事,看看奇奇到底为什么哭?

5、讲故事

6、反问:

奇奇为什么哭?

p2—6

1、你们看谁来了?

她在干什么?

我们一起来听听奇奇妈妈跟奇奇说了些什么?

2、讲故事。

p2—6讲完。

3、妈妈说什么?

奇奇幼儿园都有些什么动物同学?

那你猜猜看奇奇的幼儿园是怎么样的?

他们的老师会是什么动物?

p7(先问再看图)

1、这时候,奇奇妈妈告诉了奇奇一个秘密,说是能让奇奇在幼儿园想妈妈的时候,不再害怕和孤单?

你们猜猜是个什么秘密?

2、我们一起来听听是个什么秘密。

3、讲故事

4、这个秘密是什么?

p8—9(先问再看图)

1、有了亲亲后的奇奇是怎么样的了?

2、讲故事

3、有了亲亲后,当奇奇想妈妈的时候他可以怎么做?

洗手的时候会没有吗?

4、你觉得奇奇会喜欢这个魔法亲亲?

p10—11

1、讲故事

2、他喜欢这个魔法亲亲吗?

p12—13

1、那天晚上,奇奇站在幼儿园门口,他说他也要送妈妈一个礼物,你猜猜会是什么?

2、讲故事

3、奇奇送了妈妈什么?

4、有谁发现奇奇的幼儿园是怎么样的?

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5、你们看看妈妈的手是怎么做的?

是什么意思?

p14

1、我们一起来学一下。

这是我爱你的意思。

做个手势送给后的妈妈吧。

p15(先问再看图)

1、现在奇奇已经能高高兴兴去学校了,那我们一起跟着奇奇去他幼儿园看看吧。

2、看图片,你找到齐齐了吗?

同学都有谁?

老师是谁?

p16(先问在看图)

1、故事已经看完了,你们猜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看图片

3、接下来我想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

篇二: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社会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

《我是班级小主人》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是班级小主人,并乐意为班级服务。

2、学会简单的劳动方法(如擦桌子、椅子、玩具等)。

3、通过亲自参与,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习简单的劳动方法

活动难点:

知道自己是班级小主人,并乐意为班级服务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教师事先给幼儿分配劳动

物质准备:

每人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

小朋友,我们每天都能看见妈妈打扫房间,看见清洁工阿姨在打扫人行道,还有我们的徐老师每天打扫班上的卫生,多么的辛苦呀!

老师想问你们想不想为我们中一班做点什么?

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今天老师就教你们一个新本领,这样我们以后都可以把我们的环境卫生保持干净,那我们需要保持哪里呢?

二、知道自己是班级小主人,并乐意为班级服务。

1、师:

刚刚小朋友们说了许多需要保持的地方,现在老师想请你们来说说怎样才可以让我们的桌子、椅子变干净?

那我们要怎样来擦呢?

2、师:

老师想情一些小朋友来做示范,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谁擦得最干净?

师:

刚刚老师请了小朋友们来做示范,现在老师教你们如何来做?

师:

在擦桌子时,要先擦桌面,再擦桌腿。

在擦小椅子时,先擦椅背,再擦椅面,最后擦椅腿,从上到下的顺序擦。

三、让幼儿自己尝试,体验集体劳动的快乐。

1、师: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将自己的桌子和椅子擦干净,为我们中一班服务。

2、师:

小朋友们,打扫卫生时,一定要按照老师示范的方法来擦桌椅。

(老师巡回指导)

四、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结束:

师小结:

经老师检查后,发现小朋友们都擦得很干净,小朋友们都很棒。

所以老师希望一直将桌椅保持干净。

活动延伸:

师:

小朋友回家后为,为爸爸、妈妈做点家务。

做作家里的小主人,爸爸妈妈会很高兴的。

篇三: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公开课教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2013-11-21

授课教师:

学科:

《学期儿童社会教育》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学期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方法,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儿童社会教育基本方法的适当选择。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一)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答:

1、随机性和无意性:

无处无时不有

2、长期性和反复性:

漫长的过程

3、情感驱动性:

情绪性

4、实践性:

生活,交往,探索,游戏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答:

1、情感支持原则:

投入积极情感,激发良好社会情感

2、生活教育原则:

善于抓细节,长期一贯坚持

3、正面教育原则:

积极提要求,创积极环境,树榜样,表扬为主

5、一致性原则:

教师自身言行一致,协同内部力量

二、新课学习: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

1、陶冶法:

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期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

随机性和无意性

注意事项:

利用的是整个环境,要有目的有计划,潜移默化让行动说话.

2、共情训练法:

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期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

讲故事、续编故事、情景演示、生活情景体验

案例分析:

荡秋千

这样一种谈话帮助孩子明白了妹妹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而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由此,这个孩子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妹妹的感受,并且会好好想一想,认真对待。

共情训练法。

3、角色扮演法

是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景,让学期儿童扮演其中相应的社会角色,使学期儿童体验角色的情绪情感,并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社会行为的方法

如扮演白雪公主、小小邮递员、交警叔叔等

(二)以观察、实践为主的方法

1、参观法: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期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的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如商店、邮局,学校等。

2、实践法:

指老师创造一定条件,组织学期儿童亲自参与某项活动,感知体验或者学习某种社会实践技能的社会教育活动

3、行为练习法:

指组织学期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使学期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三)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

1、谈话法:

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期儿童围绕一个生活中的主题,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的方法。

2、讲述法:

教师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帮助学期儿童了解某一知识,道理、规则,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讨论法:

指教师指导学前儿童就某些社会问题,现象,事物相互启发,交流意见的方法。

4、行为评价法:

教师对学期儿童的社会行为表现给予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以增强和巩固其好的行为,消弱、消除其不好的行为的方法。

三、随堂讨论:

学习了这么多种学前儿童教育的方法,哪些方法用得比较多?

你认为哪个效果最好?

比如说要教育学期儿童逛街的时候不可以随便拿人家的东西,要付款。

(参考:

参观法、角色扮演法等)

比如说要教育学期儿童交通规则。

(角色扮演法、讲述法,共情训练法)

或者是你们生活工作中经常用哪些方法教育学期儿童什么内容?

案例分析:

压岁钱

四、课后作业:

完成形考册相关练习

篇四: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微笑

2班28号

陈黎芳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妈妈、爱同伴的情感。

并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协调的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情,让幼儿懂得微笑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4个图形娃娃的头饰

2、课件:

《各行各业图片》各种图片若干

3、录音机、磁带:

《歌声与微笑》

活动过程:

1、请戴头饰的小朋友出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1)、教师: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请了表情娃娃来做客,我们请它们做自我介绍。

并和你最喜欢的表情娃娃玩。

(2)、幼儿自由选择表情娃娃玩。

(3)、教师提问:

哪个表情娃娃最受欢迎啊?

(4)、请另外的几个娃娃变魔术,也变成微笑娃娃,这些表情娃娃都变成了微笑娃娃,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