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盐社第1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4081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盐社第1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光盐社第1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光盐社第1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光盐社第1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光盐社第1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盐社第1期.docx

《光盐社第1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盐社第1期.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盐社第1期.docx

光盐社第1期

目录

序言…………………………………………………………………………1

从孙真坟看全真教的发展…………………………………………………2

望仙坪的守护神——刘明庆(1897——1998)…………………………3

玉阳观遗址采访

(一):

寻碑记

——《终南山重阳万寿宫创建下院玉阳观记》碑出土记…………4

玉阳观遗址采访

(二)八个神像在哪里?

——玉阳观遗址公园之我见…………………………………………5

重阳故里大魏村考…………………………………………………………5

重阳性命双修知要…………………………………………………………6

重阳真炁开示录……………………………………………………………7

高66级青春几何?

——高66级一班解俊明“文革”访谈录…………………………7

1966年户县优秀学生赴京代表团之一

——刘永智访谈录……………………………………………………8

丢失的乡村文明……………………………………………………………10

俯首甘为孺子牛

——记古水堡大儒李洋源……………………………………………12

革命火种——杨世豪………………………………………………………13

我心中地“怪”爷爷

——访陈王景龙之孙女王美佳………………………………………14

全真道书法

——书道奇人赵义学…………………………………………………15

神奇石井镇…………………………………………………………………16

十八美景壮户县……………………………………………………………18

 

序言

  光盐社的名字来自于“作光作盐,服务社会”。

光盐社成立已经1年多了,开始时力量单薄,今年石头先生等加入后,不仅光盐社的力量加强了,而且新设了重阳真气研究所为下属机构。

在石头先生的指导和策划下,做了大量的采访,形成了若干成果文章。

光盐社成员从2013年开始时20多人,到2014年的449人,不断发展壮大,大家非常高兴。

在2013年7月7日申请了光盐社的QQ群,想把热爱地方史的人聚拢在一起,为大家搭建一个平台,方便大家交流。

2014年是光盐社迅速发展的一年。

由于社长经常去户县图书馆读书,4月被户县图书馆评为优秀读者,5月经图书馆推荐,被户县政协的李养森副主席发现,参加了户县政协文史工作重点县的验收活动。

到了7月,决定加大光盐社的宣传力度,除了印刷传单张贴外,还做了文化衫穿在身上,在报纸《时尚城市》上刊登10期交友广告。

通过这些活动,结识了许多热爱地方史的朋友。

在广大社员的支持下,如中国人寿的石波等,开展了许多调查活动。

这些调查报告写成后,发表在光盐社的新浪博客以及户县人民网上。

近三年计划研究有关全真教的遗址、传说,重阳功法的访谈、考证、挖掘和整理。

在光盐社共同研究下,决定赶在2014年重阳节前把研究成果编辑成册,给光盐社社员一个交代,做一点有益于地方史发展的事情。

是为序。

光盐社社长:

聂忠凯

2014年9月7日21:

21

(左一为光盐社长,聂忠凯,男,1981年6月生,陕西户县穆家庄人,2003年毕业于陕西理工学院历史系,现就职于户县第八中学。

在《历史教学》等杂志发表过多篇有关历史的文章。

 

从孙真坟看全真教的发展

光盐社

孙不二是全真七子之一,她在青一村西修行7年,后到洛阳。

她的弟子,后来在此地修建修真观。

修真观在今重阳宫西南6公里处,属于重阳宫的下院。

青一村以前叫孙真坟,后来读转音,成了孙真坊。

在毛顺和老师的带领下,心几、石头先生一行三人实地考察了孙真坟的旧址,现在是一片麦地,东高西低。

《户县地名志》一书认为孙真坟与孙不二无关。

《重阳宫志》也对今天在修真观旧址上兴建的三皇庙中的碑文进行了记载。

据说,今天三皇庙的墓碑,原来在孙真坟下。

据毛老师回忆,1977年进行了平坟,对孙真坟两侧的沟进行了填埋。

挖开的坟墓,有一些瓦罐。

神仙路的位置在三皇庙门口。

青石桥在三皇庙西侧,今天青石桥上已经被垃圾填埋,这也许能保护青石桥。

太白庙在三皇庙北侧约100米处。

三皇庙两侧原来各有一股泉水流下。

三皇庙西侧,原来有一颗皂角树,树洞可容纳四、五人,可惜被人为用包谷杆塞进树洞点燃,树被烧死。

是孩子们在看电影回来后做的事情。

三皇庙的东侧,原来有一个大柳树。

孙真坟的位置也可以从风水上确定,枕山,两边是水。

据毛老师回忆,孙真坟的直径大概30到40米,比季王陵要大许多。

通过考察,也知道了青一叫孙真坟,青二叫白杨泉,青三叫毛家岭。

任递瞻墓碑

孙真坟现在的位置

望仙坪的守护神

——刘明庆(1897——1998)

光盐社

2014年6月24日,多云,我与石头先生再上甘峪口望仙坪。

原计划抄录位于王母殿墙壁上的《重修望仙坪集仙观碑记》,巧遇刘作全,我们看到王母殿前的功德碑上有刘明庆等人,向其请教。

刘老先生说,刘明庆为其父,原籍四川炉县(?

),刘明庆是道名,俗名刘庆合、刘清和。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六月十六出生。

后流浪到周户山边一带给人打短工,维持生计。

他耳闻目睹社会黑暗,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遂萌生了出家的念头。

于民国元年(1912年)六月正式出家。

在望仙坪一直坚守到1998年仙逝。

出家后,刘明庆苦心修炼,深得全真心法,不问人间烟火,日中一餐。

解放后周至县人民政府根据《共同纲领》于1952年颁发给土地房产所有证,当时望仙坪集仙观的规模:

田地14亩,南殿10间,地基1亩2分。

1950年代合作化后,刘明庆被迫还俗,转为甘峪坡社员。

1974年春,村上拆南殿盖学校,不顾刘明庆生活在南殿这一事实,强拆南殿,刘明庆无处安身,刘作全请其到自己家中,主动承担赡养义务。

刘明庆背上馍,携带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后因故遗失),和儿子刘作全步行道户县财政局抢救性护庙,遭拒,磨破嘴皮,仅仅保留了三间老君殿,千年古庙毁于一旦。

1974年秋,生产队需要饲养室,拆除北殿,在原址利用原建筑材料盖起饲养室。

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消失了。

“东有水陆庵,西有望仙坪”不复存在。

1982年生产队解散,饲养室分给三家农户,刘明庆多方筹资,善男信女集资,从三家农户手中买回饲养室,有当时买卖协议为证。

饲养室经过修缮改造,重塑王母金身,就是现在的王母殿。

殿内有周至县书法家杨隆山书写的对联“王母赐桃汉武帝,万仙虔祷瑶池宫”。

刘明庆在望仙坪的坚守,使得望仙坪的文物得以保存,也使得全真修炼之法得以传承。

今有刘明庆的徒弟石头先生根据师傅传授整理出重阳功法系列:

一、《重阳心法》,二、《命功》,三、《参禅法要》。

(左图为被采访者刘作全在王母宫前,右图为1990年代刘明庆旧照)

玉阳观遗址采访记

(一):

寻碑记

——《终南山重阳万寿宫创建下院玉阳观记》碑出土记

光盐社

2014年8月26日,阴历八月初二,多云,按照原来和石头先生的约定,早上7点40多来到了石头先生家。

简单收拾后,来到叶寨的叶超祖家汇合。

聊了一会,就去白龙的贾红桃家。

来到石碑出地处,贾红桃原来的毛桃园(猕猴桃),在叶大师的指引下,看到了当年的蓄水池(见下图)。

再贾大夫门口等了一会,他从庙上回来了。

贾红桃向光盐社叙述到,1997年麦子割后的7月,天大旱,三个月没下雨,地冒烟。

为了抗旱,贾在自己的毛桃地(村东)开挖蓄水池,计划4米宽、3米宽、3米深。

早上开始挖,刚刚挖了不到50公分,䦆头就碰见了硬东西,觉得是石头,也翘不下来。

圆棱子,越刨越大。

石头东西斜躺着,扣着,字朝下,根子埋的很深。

在斜面的下方,有祭祀用的碗扣在下面。

碑子周围有4米乘4米的地基,是石头根子,石头垒在一起。

碑子刚好在坑的中间。

据贾大夫对光盐社讲,他听村里住庙的老居士说怀疑碑子是清咸丰十八年甘河发洪水滑坡吹倒的。

参与挖掘的还有村里的高潮、贾的哥哥贾红权。

给他们当时都没有掏钱,担心破坏文物,所以挖的很小心,轻轻掏土,慢慢移动。

当天晚上,白龙村的文化人毛顺和老师、书画温希文先生实地考察了。

用了一礼拜才把碑子挖出来,放倒在池底,字朝下。

叶寨人叶超祖是贾的师傅,他迅速报告给重阳宫的刘道士,刘道士和祖庵北街的赵孟谦来看了。

因为要出钱,所以等了几年。

为了保护碑子,贾对光盐社说,他把碑子打在了池子底下。

建水池花费了五、六千元。

2002年重阳宫的黄道士找贾,叫了七、八个人,派了吊车把石碑拉走了。

因为黄道士是叶的熟人,所以只赔给贾1000元,是对蓄水池底部损失的补偿费。

移走石碑,毛桃树死了4棵,有七、八千元的损失没有赔偿。

重阳宫当时也没有给任何手续。

(被采访者贾红桃大夫)

玉阳观遗址采访

(二)

八个神像在哪里?

——玉阳观遗址公园之我见

光盐社

一、玉阳观的过去。

《终南山重阳万寿宫创建下院玉阳观记》碑立于蒙古宪宗八年(1258年),圆首,座佚。

碑额篆刻“终南山重阳万寿宫创建下院玉阳观记”16字。

碑中记“今崇义村玉阳观者,乃重阳宫之别业”。

以碑石出土地址推断,应该是今白龙村。

玉阳观经王志古二十年勤绩甫就而成。

二、玉阳观的推测。

根据白龙贾红桃猕猴桃园蓄水池的位置推测,8个神像就在蓄水池附近。

原来待在庙里的居士口口相传,清咸丰十八年甘河发洪水致滑坡遭埋淹。

三、现状之我设想。

把石碑发现地先圈起来,在原址建立玉阳观遗址公园。

挖掘神像及遗物,开发猕猴桃园的生态深度旅游和全真教体验旅游。

(《终南山重阳万寿宫创建下院玉阳观记》碑石出土处)

 

重阳故里大魏村考

光盐社

关注全真教王重阳是最近几个月的事,之前虽然在重阳宫边呆了11年,但是没有那个想法。

在整理浏览相关资料时,介绍籍贯时,用得都是咸阳大魏村人,具体大魏村在什么地方,各种书籍语焉不详。

自己也缺乏好奇之心,其实只需要XX一下即可。

最近,在翻阅《户县报》时看见了李养民老师写的文章,题目是《甘河遇仙》,1999年5月26日《户县报》第3版,他认为大魏村在今泾阳县。

我看后印象很深。

昨天晚上,登陆“陕西地情网”,进入“地情资料库”,打开“咸阳市志五”,进入“第一编人物转”查到了王重阳的介绍。

介绍说“金代京兆府咸阳县大魏村(今咸阳市秦都区双照乡大魏村)人。

”与李养民的介绍不同,我认同此说。

继续上网查找,XX百科认为:

“大魏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双照街道西端,西与兴平接壤,距离咸阳市区15公里,交通便捷。

”根据地图可知在西兰公里南边,也就是G312旁边。

在双照街道办事处的官方网站上,有文章《大魏村与全真教》(2009年3月16日)一文中说:

“咸阳秦都区双照镇大魏村交通便利,距312国道41公里在处(编者按:

原文如此,不知何意)1.2公里,距咸阳南北1号路500米,村街道路面及出村路全部油化。

就在这个小村子里出了个王重阳,为中国宗教史上铸了一块丰碑。

在“道门吧”中网友“创意自然”发表帖子“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的故乡——咸阳大魏村天圣宫的辉煌到没落”文中提到“从咸阳老城出发,沿西兰公路向西北方向,约28里处,有一个叫大魏村的地方。

这个村在历史上曾经出了一个石破天惊,誉满天下的大人物,他的名字叫王重阳。

”文后说到文章来源于“董学武《漫话大魏村“二月十五”古会》、《道教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

综上所述,王重阳的出生地大魏村应该在今天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双照街道大魏村,村子旁边有历史遗迹——天圣宫为证。

【参考】1.据三秦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的张鸿杰主编《咸阳碑石》记载,王重阳出生的咸阳大魏村原有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所立《重阳王祖师仙迹记》和明朝嘉庆四年(1525)所立《重修重阳天圣宫碑记》两块碑石,1963年移存于咸阳市博物馆。

2.《重修重阳天圣宫碑》明嘉靖四年(1525)十月立。

原存咸阳市双照乡大魏村(王重阳故里)。

1963年移存咸阳博物馆。

碑为蟠首,身首一体,通高280厘米、宽100厘米、厚25厘米。

额篆书“重修重阳天圣宫碑记”9字。

碑文正书26行,行56字。

翰林院检讨、经筵讲官鄠县王九思撰,辽东巡按监察御史邑人张纬篆额,江西道监察御史、邑人王献书。

本宫道人立石。

碑字书法健秀。

文记王重阳生平事迹及重修天圣宫始末,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撰者王九思为明“前七子”之一。

碑虽碎为五块,然碑字大部完好清晰。

3.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敕封王重阳为“全真开化真君”。

在王重阳出生地咸阳县大魏村修建天圣宫。

(来自咸阳市秦都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网站2011年8月24日,“道教”一文)

4.王重阳仙逝后,金世宗完颜雍(1161~1186年)十分敬佩王重阳所创的全真道,下旨在其村东建起了坐北面南的“天圣宫”。

(杨照林《天圣宫纪游》,《西安晚报》2013年3月5日)

 

重阳性命双修知要

光盐社重阳真气所 叶大师 石头先生

诗曰:

笑睹神州有妙玄,耳边切切细根传。

   凿开混沌寻金汞,劈破鸿蒙提水铅。

   黍米一珠含北海,蟾光万道照西川。

   若人采得吞归腹,何虑凡夫不延年。

真气运行管道是全身之经络,奇经八脉,十二经络,十五络脉。

其中以任督二脉为主要通道。

人之身后有三关:

尾闾、夹背、玉枕。

尾闾在脊柱尽头,其关内通肾之窍,上行是一条髓路,名曰:

漕溪,又曰黄河。

此阳气上升之路,直上第七柱与肾相对处谓夹脊关。

上至后脑谓玉枕关。

身前有三田:

浘丸、土釜、华池。

脑为髓海泥丸、上丹田、其穴在眉心内三寸处正中之地,眉心下为鼻柱,下向口中有两窍,即口中上腭谓鼻梁金桥,又曰上鹊桥,舌下有两窍,下通气管喉咙,乃内外气出入之所,下十二重楼于肺窍以至于心,心下有一窍,乃龙虎交会之处,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为中丹田。

藏气之所,炼用之鼎。

脐门为生门,中间有七窍,下通外肾,乃精气走漏之处。

脐后肾前中间一穴名曰偃月炉,又名气海、下丹田、内采药之处。

诗曰:

一孔玄关要露头,非心非肾最深幽。

   膀胱谷道空劳索,脾胃泥丸莫慢搜。

   神气根基常恍惚,虚无窟里细探求。

   原来只是灵明处,养丹还丹四海游。

   傀儡当场会点头,应知总是线来抽。

   抽他虽是依人力,使我又抽又熟谋。

   原赖主云常月白,期教到处好风流。

   炼丹若要寻冬至,须向灵台静里求。

   蛟龙练在火峰亭,猛虎擒来求水晶。

 

重阳真炁开示录

长期以来幸得祖师佑护,使功法秘笈(1——8)能重见天日。

重阳功法秘笈(1——3)已刊印。

重阳功法秘笈(4——8)也在整理之中。

预于2015成册面世。

重阳功法秘笈一《降心法》

重阳功法秘笈二《命功》

重阳功法秘笈三《参禅法要》

重阳功法秘笈四《修静》

重阳功法秘笈五《存神观想》

重阳功法秘笈六《觉悟》

重阳功法秘笈七《入道》

重阳功法秘笈八《正朝元》

重阳真炁研究所2014年9月于石屋

 

高六六级青春几何?

——高六六级一班解俊明“文革”访谈录

光盐社

一、被访谈人介绍

解俊明,男,1945年出生,户县人。

1966年上高三,即将毕业。

1968年10月回村当农民。

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陕西师大咸阳专修科,1978年春入学。

学制两年。

毕业后在宋村中学到2007年退休。

解老师是一位乐观豁达的人。

二、“文革”那些事

1.两次见毛主席

1966年国庆节后,为反映户县问题,通过胡耀邦的秘书戴云向中央团委提供材料。

解老师和同学李某及陈某凭借红卫兵证,开个条子,通过串联证,乘火车来到北京。

途中碰见兰州一个8岁小女孩也去北京,对解老师说:

“叔叔,把我引上。

”一天一夜后,来到北京,吃饭不要钱,有专门的接待处。

在列车上,工人有车票,学生有串联证。

最后,住在景山学校。

这次,属于毛泽东第3次接见红卫兵。

现在广场集合,站在路的两边。

第一车是毛泽东,第二辆车是文革小组,第三辆车是刘少奇等。

解老师他们站在长安街的两边,毛主席的车开得很慢,大概有五米的距离。

当然,北京的骑兵1师提前对学生们进行了训练。

当天凌晨3点起床,发了面包。

检查身上不能带钥匙等,到达指定地点一致等到下午2点,毛主席的车才来。

每一个方阵有一面旗帜。

上厕所的时候,把天安门广场的地砖解开,用苇席一围,就开始方便。

在北京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就回来了。

这是第一次去北京。

1966年12月与四个红卫兵伙伴,第二次去北京。

这一次本来打算去长春,因为长影拍摄抗美援朝的电影。

到了北京,天气太冷,东北更冷。

打算二、三月再去。

这次毛在城楼上,大家列队从城楼下走过,陪同的是文革小组,刘少奇已经被打倒了。

2.学生旁听(陪审团的作用)

1967年5或6月,户县法院审案,案情是森工一处发生一起鸡奸案。

在文庙(法院)宣判,法院听取学生意见,重判。

3.一中的派系

1966年,一中高中6个班,高三一班40多人属于革命造反队,13人左右属于东风战斗队。

高三二班,指点江山战团。

高二一班临委会是核心,高二二班从头越战斗队,高一一班遇某兵团,高一二班挺进队。

班上的班干部跟风比较紧,“文革”初期工作组进校后,紧跟工作组,工作组对文革是反对的态度。

后来革委会就没有干部,学生干部们认为根据巴黎公社原则,成立了文化革命临时委员会,简称临委会。

(2014年7月29日下午3点采访完成)

(上图为解俊明的高中毕业证)

 

1966年户县优秀学生赴京代表团之一

——刘永智访谈录

光盐社

刘永智,男,1949年出生,户县洪洞庵人。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没有什么社会背景。

1963年考上户县一中初中部,是初67级2班学生。

户县一中当时初中12个班,高中6个班。

1966年文革刚刚开始时,有幸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赴京受到毛主席的第7次接见。

这次去是县上组织的,户县的八所中学先进行文化课考试,四门功课,分别是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才有资格参加竞赛。

其他的条件有政治背景好(如贫下中农)、共青团员、有威信等。

这次去北京是户县县委组织的,不是串联的。

团长是白秉伟,县委书记。

代表团人数在300人左右,占全县中学生数量的10%。

一中(当时1000多学生)占100多人,二中70多人,老八中(现在南关中学)40人左右,其他中学记不清了。

因为11月多,天冷,所以自带被褥。

户县医院派了注射科的医生作为随团医生。

刘永智老师告诉光盐社,他自己所在的初67级2班共有60多人,开始预选了6个娃,最后走了5个。

1966年11月16日早上,打着红旗,在一中集中。

6点天未亮就出发了,步行到户县火车站。

背上被子,不带干粮。

吃喝国家解决,火车上学校组织,自己掏钱。

在户县坐的火车。

老师统一收钱买干粮。

吃得是饼干、苹果。

坐了21个小时的火车。

在西安火车站下车后,在广场上站队等了1个多小时。

上了北京的火车,开始受罪了。

人山人海,座位坐满了人。

整个车厢无下脚地方。

上厕所很困难,许多人都尿了裤子。

火车走到郑州时钢板被压坏了。

修了一个多小时,修好后重新上路。

下了火车,来到国务院接待站,被安排在先农坛体育场。

接见前住了6、7天,白天观光首都,等待毛主席的接见,天天盼,盼得不行。

住的是席棚,下面是麦草,背着被子用上了。

临走前刘老师的哥哥在生产队借了15元。

总共呆了十多天,去两天,回来两天,住了7天,见完毛主席后耍了1天。

回来买的皮球蛋、柿子等。

11月24日下午,中央公布毛主席明天接见,大家激动万分了,喊“毛主席万岁”。

到北京后,吃的是米饭,用汽车拉来,用铁锨从车上给下铲,杠子馍一个半斤。

当天晚上不能睡觉。

来了解放军把大家编成排。

一个排的方阵,解放军前面8个,后面8个,中间是要被毛接见的人。

当晚练习正步走。

如何喊口号都进行训练。

全场人与人的胳膊都要交叉在一起走,防止意外发生。

凌晨4点,领礼品、一个馒头、两截香肠。

指甲刀、钥匙等铁器都要上交。

发两截绳子,把鞋绑起来,害怕扔鞋子,或者鞋掉了。

早上6点,唱着《大海航行考舵手》、《东方红》行进了。

整队来到天安门广场后,各省按区分布。

陕西省户县在从东数第五座白石桥旁边。

等了4、5个小时,都很疲惫,早上带的香肠等不到中午就吃完了。

11点放《东方红》,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红的海洋(大家在举毛主席语录本)出现了,大家变的很严肃。

但是,半个小时后去了,没有出来。

大家都很饿,没有精神。

领导知道毛主席要来,要打旗子的人把红旗打起来。

但是原来的人跑掉了,因为旗子很重,没人愿意打。

白团长就叫刘老师:

“那个大个子,红旗打上,头头去。

”这样,刘老师就跑到前面去了。

前面的解放军携带手枪,刘老师站在解放军屁股的后面。

下午1点30分左右,先是警卫车,陆海空三军,接着是林彪,后面是毛泽东,最后是周恩来。

没有文革小组,我们喊:

“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呼喊:

“学生万岁!

”这是文革中唯一一次。

毛下了车的位置刚好在户县方阵的面前。

之前播放了《大海航行靠舵手》,就下来了。

距离刘老师2米远。

刘永智告诉光盐社,毛主席紫铜色的脸,红光满面,神采奕奕。

自己见毛主席后,高兴一生,骄傲一生。

军地三轮摩托车开路,毛绕场一周,上天安门城楼,讲话。

大会结束后,大家分省分县回。

当时14岁的刘老师对天安门的厕所印象特别深,给光盐社讲,比当时县委办公室高级得多。

是地下厕所,洁白的大理石。

专门有人发卫生纸。

在先农坛住的时候,国家把学生照顾的很周全。

每个席棚住两个北京市的老太婆,负责照顾学生们的起居,比如晚上盖被子等。

当时北京没有面条吃,刘老师肚子疼,随团医生检查后,开了照顾餐,才吃上了面条。

接见完后,参观了故宫、广场、人民大会堂、动物园、长城等地。

在回家的路上,坐火车和同学走散了,什么东西都没带。

刚好和陕西乡党,咸阳的学生坐在一起。

他们4个人给吃面包、香肠。

一路上吃咸阳娃的饭,也吃美了。

回来后,全校高中学生作报告,班上开座谈会讲当时见毛主席激动的心情。

刘勇智老师一再强调,优秀学生代表赴京团和红卫兵是不一样的。

(2014年9月12日18点采访刘永智先生)

 

丢失的乡村文明

光盐社

一、水堡的地理环境

圭峰山下,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被水包围,烟雾缭绕,它就是水堡。

水堡的位置在碗状地形的碗底中央突出的高地上。

宋村、黄堆相当于碗的高沿,水堡相当于碗底。

水堡四周地下水旺盛,自流井特别多。

西南的王泉、东南的葫芦泉,还有凉水潭等。

主要与太平河关系密切。

据《户县地名志》第71页记载,1987年前后,水堡村辖125户,610人。

特产生姜、莲菜。

水堡位于乡政府(现在为草堂镇)驻地西南约0.5公里。

相传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前,宋村有人迁居西南侧水田中之高台上,繁衍成村,取四面环水之意,故名水堡。

村北有初小一所。

(上图:

被拆迁后一户人家的门前“出入平安”依稀可见)

水堡周围的稻田属于水堡的并不多。

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养鸭、鱼。

解放前,种植水稻时,主要是点水稻。

原因是地下水旺盛,水田中部分地方是沼泽地,特别软。

解放初的水堡南北长,东西短。

有护城河环绕。

南门是小城门,北门是大城门。

小城门只能通过一辆大车,有一条曲折小路通向高力渠东边。

北门是大城门,有三间到五间房宽。

水堡在解放初,有村南的老爷庙,村北的土地庙,还有娘娘庙。

二、乡村文明——耍戏

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水堡村独特的文化。

解放前,耍戏是水堡及周边村庄独有的娱乐节目。

以唱为主,和小品类似,不完全相同。

有时穿戏装,有时不穿。

目的是助兴、热闹。

解放后绝迹。

耍戏与自乐班、秦腔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是群众参与,装饰简单,剧目来自生产、生活,自导自编自演。

乐器简陋,无舞台,围个圈子即可。

有踏跳,带有体育性。

和热鳖是否有关系?

未考据。

可能是水地多,仿青蛙动作活动。

有御寒、取暖、娱乐的功效。

有一种乐器,叫甩子,贯穿始终。

另一种乐器钱串子,用长约1.2米竹竿的两端横穿铁丝,铁丝从两端穿过,铁丝上有很多铜钱,摇起来有特别的声音。

耍戏中的剧目有《万花灯》讲述正月十五孩子们打灯笼情境。

《妹妹回娘家》讲述哥哥把妹妹往回接。

历史现实是姑娘一般在婆家不顺心,受到拘束、歧视甚至虐待。

尤其富家不顺心居多。

《磨豆腐》也是其中的剧目之一。

耍戏很受村内人的欢迎。

有时还出村演出。

演出结束后,会收到响炮、点心等礼物。

三、现状与抢救

因为比亚迪项目,2010年水堡开始拆迁,村民散居周围村子的亲戚朋友家,给人钱让人租房,水堡人为了户县的发展做出了牺牲。

2012年新房竣工后,村民搬迁,进入新房。

新房在西太路转盘的东南方向。

从新村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