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3717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整体说明]

教材简析:

本单元先出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

先出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

同时,由于笔算乘法,如12×3,在计算时要算2×3和10×3,这就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

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

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出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但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

(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

在进位中,先出不连续进位的,再出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

这样编排重点突出,分散了难点,便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从而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

二是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4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

笔算乘法…………………………9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及练习。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法,在这儿,以表内乘法为基础,过度到整十数乘一位的口算,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活动。

创设“当一家公司经理”的情境贯穿整节课的始终,首先代借助教材的主题图,为学生营造愉悦的、轻松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的练习设计“连环幸运算”、抽奖等,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

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这一数学学习方法,探索学习,由学生在主题图中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这样设计,能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在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

预设学习目标: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经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2、能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

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学习难点:

能发现口算乘法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例1又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

由于学生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小节的口算知识的,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方案

(一)、复习

1、口算:

6×48×59×34×37×86×97×59×9

2、口答:

3个十是多少?

30是几个十?

4个百是多少?

400是几个百?

5个千是多少?

500是几个千?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情景图: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到儿童游乐园游玩,有的玩旋转木马,有的玩碰碰车,玩得很开心。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坐碰碰车的图片:

1、指名学生回答从图中获得的信息,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四)巩固提高

(五)课内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数学问题?

(六)布置分档作业

板书设计

2×9=18(元)

2×10=20(元)

出示口算题。

师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9=18(元)

师:

如果10人坐要多少钱?

用什么方法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10

 

请学生在练习本中完成。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解决比较快。

 

1、请同学们根据这幅情景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全班同学讨论交流。

 

请学生独立解决这道问题。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小组合作讨论:

(鼓励算法多样化)

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0页例题2以及练习。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估算。

课伊始,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航天科技馆,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门票每张8元,带450元钱,够吗”这个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有时不需要知道精确的结果,只要估算就行了,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并通过介绍“神州六号”实现飞天梦想,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估算的方法。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把因数中任意的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探索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生活中需要用估算解决的数学问题。

并请生解决问题。

课外延伸,学以致用,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预设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使学生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点:

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学习难点:

把因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来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学情分析:

例2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方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航天科技馆):

师:

今天我们一起去航天科技馆参观,瞧!

这是“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机,实现了中国的飞天梦。

如果每张门票8元,老师带了450元,够吗?

 

学习小伙伴29人参观,老师带200元够吗?

 

二、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比一比,看谁估得又对又快。

2、完成练习十五的第4题。

开火车对题,并说说怎么估算的?

 

3、解决问题。

完成练习十五第5、6、7、10题。

 

四、总结质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数学问题?

五、布置分档作业。

板书设计:

 

 

师小结:

像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准确计算吗?

我们就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怎样才能知道51×8大约得多少?

 

师:

你们都很会动脑筋,懂得把两位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计算。

 

巡视指导学生的交流情况。

请生猜一猜,并说说怎么想的?

(有的准确计算、有的估算。

 

(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

(启发学生把51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让学生交流估算方法。

个别说、同桌互说。

(把51看成50,50×8=400,所以51×8≈400。

400元<450元。

学生交流算法。

 

(1)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边做边想:

如果因数是三位数要看成什么?

(最接近的整百数。

(2)交流估算的方法。

 

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找出生活中用乘法估算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并自己请同伴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口算乘法和乘法估算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2-73页练习及补充题。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加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乘法的估算,提高口算计算的正确率。

学习重点:

加强乘法口算和乘法估算的练习。

学情分析:

本单元先出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

先出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

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出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课前准备:

有关乘法口算、估算的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方案

一、基本练习:

(开火车进行)

1.口算:

20×330×55×60200×340×2300×220×76×50050×83000×4

2.估算:

12×342×669×4467×3121×448×5234×6295×5321×789×7

二、综合练习:

1.儿童三轮车每辆的价钱是90元。

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了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么想的?

应该怎样计算?

2.完成课本第73页第10题。

3.有8箱草莓,每箱42个,一共大约多少个?

4.第73页的第10题。

三、拓展练习:

1.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

(越多越好)

 

2.完成课本第73页的第12题。

 

出示口算和估算的题目。

 

师小结:

只有4个,因为120×2和240×1中120和240已经超过了整十数的范围。

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帮助学生区别2个月和第2个月的说法。

请学生进行口算和估算的练习,其他同学帮助评一评是否正确。

 

让学生说说题目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说说这道题该用什么方法做?

为什么?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目的意思的。

 

第四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4页例题1以及练习。

设计意图:

创设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伊始,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美术课堂,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发现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计算,感受乘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乘法(不进位)计算的方法。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切实经历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

尤其是笔算的竖式计算方法,先让学生自学,再在小组里交流,给学生一个体验、思考和交流的机会。

2、注意把估算、口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估算促笔算,以笔算带估算。

预设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亲身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学习重点:

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学情分析: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把估算放在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

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方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美术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算法。

 

师:

从刚才地讨论中,大部分同学认为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第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

自学课本P70,看看学习小伙伴是怎样列竖式的?

10×3=301212……因数

2×3=6×3×3 ……因数

30+6=36636 ……积

30

36

练习:

完成“做一做”3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堂练习第1、3、4。

独立完成第2题,写在作业本上。

四、总结质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①12+12+12=36(枝)

②10×3=30(枝)

2×3=6(枝)30+6=36(枝)

③8×3=244×3=1224+12=36(枝)

④7×3=215×3=1521+15=36(枝)

⑤6×3=1818+18=36(枝)

师:

瞧!

在美术课上,你看到了什么?

(有3个小朋友在画画,每个小朋友身边都有一盒彩笔,每盒彩笔12枝。

师:

如果要知道准确地枝数,该怎么算呢?

 

师:

如果要知道准确地枝数,该怎么口算呢?

(先自己想想,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师:

在这些口算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

 

师强调书写的步骤和书写的位置。

说出每步计算的含义。

 

教师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

根据这些信息,请提出用乘法解决地数学问题吗?

(引出解决“一盒彩笔有12支,3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枝?

”这个数学问题。

先请同学估算一下,3盒彩笔大约有多少枝?

12×3≈30(枝)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求3个12枝大约是多少?

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算法:

①12+12+12=36(枝)

②10×3=30(枝)

2×3=6(枝)30+6=36(枝)

③8×3=244×3=1224+12=36(枝)

④7×3=215×3=1521+15=36(枝)

⑤6×3=1818+18=36(枝)

学生自学课本,学列竖式。

学生汇报。

讨论:

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指名说一说。

 

请3生板书,学生评价。

说一说笔算的过程。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6页例题2及练习。

设计意图:

1.创设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伊始,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购物情境----买体育用品,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发现并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计算,感受乘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乘法(进位)计算的方法。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切实经历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索笔算的方法,体会哪一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3.把估算、口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估算促笔算,以笔算带估算,三算互相促进,培养学生的数感,达到共同提高。

预设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亲身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学习重点:

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体会个位相乘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教学准备:

课件。

学情分析:

重视创设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

组织好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切实经历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各种计算方法,尤其是笔算的竖式计算方法,都要让学生有一个体验、思考和交流的机会。

练习形式要多样化,练习要有一定的量,加强计算中各种情况的混合练习与比较练习,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如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习惯等,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方案

(一)、创设情境,探索算法。

谈话导入:

如果老师要买3个篮球,大约需要多少钱?

你们能帮我估算吗?

18×3≈60(元)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求3个18相加的和?

 

如果要知道准确的钱数,你们会算吗?

 

问:

你们在练习时,有没有遇到什么数学问题?

 

 

练习:

比一比,看谁算得都对。

完成“做一做”3题。

 

(三)、巩固练习。

1、解决问题:

完成练习十七第2、3、4。

 

四、总结质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

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18

×3

5

4

出示购物情境图:

师:

体育节快到了,咱们一起到育兴商场买体育用品,好吗?

在这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如果学生喊出得数,就让学生猜猜某某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是54的?

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算法。

8×3=24

10×3=3030+24=54

笔算:

你们都会笔算吗?

板书:

18

×3

6

4

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教师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

问:

哪一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该怎么办?

师:

谁想提醒大家,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提出要求:

C档同学提一个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自己解答,A、B档的提两个问题,并解答。

(都写在课堂练习本子上)

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先自己想想,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请学生尝试练习,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请一生板演,并说说怎么算的?

学生评价。

他做得怎样?

重点讨论:

个位8乘3等于24,积满十,该怎么写?

(在积的个位写4,向前一位进“2”,进上的“1”写在横线上,与十位对齐。

请3生板书,并说说怎么算的?

(向前一位进几。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个位相乘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等等)

 

请一生读题,学生独立解答,学生对题,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独立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笔算)看情境图提问题,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笔算乘法(两次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8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主要解决进位问题。

在具体教学中采取做法如下:

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

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二是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预设学习目标: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两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两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主题图

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学笔算乘法(一次进位)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从而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引导。

学生的探索可能有多种形式,如画图、列表、摆学具(如小棒)、应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等,应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展示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创设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比一比、找一找、算一算等的探究情境,多给学生一些提问质疑、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来学习数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方案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情境图

师:

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

你能帮助他们吗?

每箱有24瓶矿泉水,9箱一共多少瓶?

 

二、新授

1、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师:

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准确地算出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你能列式说明吗?

生:

(列式)24×9=216(瓶)

24

×9

————

216

出示算式:

137×6=

 

三、巩固知识

1、完成教材78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80页1、2拓展学生思维

 

四、全课总结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次连续进位的乘法,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完成教材80页3、4题

五、布置分档作业:

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教师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估算。

 

指导学生根据列式说说运算顺序、掌握算法、理解算理。

利用已有的知识,发展学生知识迁移类推能力。

 

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有目的地指导学困生。

1、引导学生观察图。

2、师生共同理解题意。

3、你能估一估吗?

生:

10箱是240瓶,9箱就比240瓶少一些。

生:

用减法可以算出来。

240—24=216(瓶)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指名上台板演,交流算法。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列式算一算

集体讲评、订正

(1)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讲评

 

对自己今天的学习情况做评价。

教学追记:

 

第六课时: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

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79页及做一做

教学意图:

先通过练习一些口算和笔算乘法题的计算,让学生回忆笔算乘法的方法,(不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相应的结论),重在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在教学中创设运动会这一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加深印象,让学生自己试算,用乘法估算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建立估算意识的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而后让学生说一说做这类题目的计算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学习目标: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突破连续进位叠加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例题4进一步增加了计算的复杂程度,出现了三位数乘一位数、需要连续进位的乘法。

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主题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方案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12×2=50×6=34+29=

120×3=400—80=

24×3=80×5=64—38=

3×8+5=6×9+8=

2、笔算

434×4=51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