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散文学习辅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3487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74 大小:17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两汉散文学习辅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先秦两汉散文学习辅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先秦两汉散文学习辅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先秦两汉散文学习辅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先秦两汉散文学习辅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两汉散文学习辅导.docx

《先秦两汉散文学习辅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两汉散文学习辅导.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秦两汉散文学习辅导.docx

先秦两汉散文学习辅导

先秦两汉散文学习指导

刘永良编写

自学进度

《先秦两汉散文》自学时间共计60课时。

具体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章先秦历史散文18课时

第二章先秦诸子散文18课时

第三章汉代散文10课时

第四章司马迁与史传散文14课时

第一章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历史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一、甲骨卜辞

远在商代,人类就层在龟甲兽骨上刻字记事,这些记事文字今天称为甲骨卜辞。

甲骨卜辞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祭祀、畋猎、畜牧、农业、战争等的占卜记录。

这些甲骨卜辞虽然记事简单,有的只言片语,最长的也只有百余字,但是它们都记叙出了事件片段,有的竟然记叙出一个事件的完整过程,句子完整,表达出一定内容和一定的感情,饶有韵味,因此可以看作记叙散文的雏形。

二、卦爻辞

甲骨卜辞稍后,可以看作上古散文发端的,是《易经》中的卦爻辞。

《易经》是巫卜之类编著起来的卜筮书,它通过8种符号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64卦,解释阴阳变化,判断吉凶祸福。

每卦有说明吉凶的“卦辞”,每卦由六爻组成,每爻又有说明吉凶的“爻辞”,卦爻辞总计444段短文。

这些短文,少数协韵,多数不协韵。

内容涉及到当时的婚姻爱情、出征打猎和宗教祭祀等,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三、铜器铭文

同样未经过加工的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商周时君王、公侯、臣子都可作铜器铭文,君王所作铜器被视为国之重宝。

铜器铭文有长有短,广泛记述了社会生活。

商代铭文记事简单,形式一律。

周代铭文字数增加了,内容复杂了。

不仅有记述文字,还出现了与《尚书》诰命类似的记言文字。

第二节《尚书》和《春秋》

一、《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

它不仅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哲学的重要文献资料,而且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兼记事和论说的散文集。

(一)《尚书》的名称

《尚书》原本称《书》,汉代以后被列为儒家主要经典“五经”之一,故又称之为《书经》。

一般认为,“尚”与“上”通,所谓《尚书》即“上古之书”。

(二)《尚书》的性质

《尚书》是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其所载典、谟、训、诰、誓、命之文,乃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

其主要内容不外乎政府的文告,主上的誓言,君王的命令和贵族的诫词。

(三)《尚书》的编订

《尚书》是汇编而成的典籍,它辑录了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在流行过程中,难免有所增益和删改。

其成书年代难以确定,但是在《国语》、《左传》《论语》、《墨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典籍中,已见称引,或直称《书》,或称《虞书》、《夏书》、《殷书》、《周书》,或只引篇名,可见此书在先秦时以多种形式广为流传,非只一种,其文字也不尽一致。

至于由何人辑为定本,亦难确知。

孔子也许是“编次其事”者之一,但未必是最后的定稿者。

(四)《尚书》的今、古之分

从汉代以来,《尚书》有所谓今文、古文之分。

今文《尚书》是秦始皇焚书之后,有汉初京师故秦博士济南伏生所保存、传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有28篇。

古文《尚书》则是汉武帝时陆续发现,因用秦汉以前的“古文”书写,故名。

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后皆亡逸,现仅存篇目,佚文见《汉书·律历志》等。

至于今本《十三经注疏》中所载《古文尚书》实属伪造,断不可信。

(五)《尚书》的思想特点

1、由“天命神授”到“敬天保民”的政治观念的演变。

《尚书》的思想核心是商周时代的神权政治观念。

殷商时代强调“天命神授”。

到了周代,殷王朝被推翻的无情事实,给周初统治者以深刻教训,使之逐步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对传统的宗教神学作了修正,其重要标志是提出了“德”,强调“敬德保民”,认为“德”体现上天意志,“敬德”即“敬天”。

从“天命神授”到“敬天保民”,体现了神权政治观的发展和演变。

2、重视总结历史教训,借鉴前代统治经验。

《尚书》的一大思想特点是重视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这在《周书》中反映最为突出。

周代统治者从殷末周初的动乱中深受震动,认真思考前代盛衰兴亡的原因。

(六)《尚书》的文学价值

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尚书》远远说不上是文学作品,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尚书》中确实存在不少文学的因素。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集,其本身就有奠基的意义。

更何况《尚书》的文章独具特色,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其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1、体现了初步的艺术技巧和一定程度上的形象性。

(1)多样的表达方式

《尚书》之文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记叙简明扼要,描写用墨不多而颇见生动,议论大多要言不烦而剀切中肯,抒情则直抒胸臆而富有感染力。

(2)适当的修辞手段

《尚书》的一些篇章,已经能够适当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段,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取喻设譬贴近现实,富有生活气息。

运用排比则力求简古紧凑,大体整齐而又错落有致。

(3)质朴的文章风格

《尚书》文章,风格质直古朴。

其文多属“记言”往往直抒胸臆,慷慨陈词,不事雕琢,亦少修饰,迥别于后代之文。

2、佶屈聱牙的语言特点

文字古奥艰涩,语句拗口难读,即所谓“佶屈聱牙”,是《尚书》文章在语言上的突出特点。

词汇的古僻,句法的别扭以及不用或少用虚词和关联词,乃是形成着一特点的主要标志。

(1)文字古奥艰涩。

《尚书》文字古奥,语句拗口,韩愈所谓“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进学解》),指出了《尚书》语言这一特点。

(2)语句拗口难读。

3、古老的文体。

《尚书》的文体自成一家。

所谓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实为我国古代散文体式的最早形态。

这种文体自春秋末年以后,虽然已经不在社会上流行,但是它对汉代以后的官方文告的撰制显然还有影响。

在文体上,《尚书》有其特殊的地位。

二、《春秋》

《春秋》是现存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

它以年为经,以事为纬,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史实。

对这一时期的史实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

(一)《春秋》的名称

《春秋》一名,本为周代史书较为通用的名称,鲁国史书即名《春秋》。

相传孔子据此修订而成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亦以《春秋》为名,于是《春秋》变为专名。

因属于儒家所谓“六经”之一,故又称《春秋经》。

(二)《春秋》的体例

《春秋》开创了编年体的先河。

它按鲁国国君“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的顺序,分年记事,“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严格地系统地表现了史实发展的时间关系。

它以鲁国为主体,兼及他国。

记事不仅清晰地展示了时代背景,而且揭示了同一时代此一史实与彼一史实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一体例的产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三)《春秋》的作者

历来认为孔子是《春秋》的作者。

而实际上,今所见《春秋》乃鲁国之《春秋》,为鲁国不同历史阶段之史官集体所撰。

孔子在此基础上作了较大的加工修订,使之成为授徒的教本,从而开创了私家著述的先例。

因此可以说,《春秋》是孔子依鲁史修订而成的著作。

(四)《春秋》的时代

《春秋》既然经过孔子修订而成,自然应该属于孔子时代。

一般认为,《春秋》应该为孔子晚年之作。

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春“西狩获麟”,传说孔子“绝笔于获麟”(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则《春秋》当在孔子逝世前二年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五)《春秋》的特点

1、内容:

“微言大义”

《春秋》既然经过孔子修订而成,必然体现孔子的思想倾向。

具体而言,便是遵循周制,维护周礼,明王道,重人事,褒善贬恶,反对“邪说暴行”,志在“拨乱世反之正”。

这种鲜明的政治意图和浓厚的政治色彩,便是后儒所称道的“微言大义”。

2、叙事:

简要严谨

《春秋》叙事“简而有法”,既简明扼要,又谨严有方,历来被文章家奉为典范。

这不仅是私家著述简练有序的体现,而且是在写作上有了长足进步的明显标志。

3、语言:

凝练含蓄

《春秋》不过18000余字,却记载了242年的史实,其语言之凝练含蓄,历来为人称道。

所谓“一字褒贬”,即《春秋》语言特点的集中体现。

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出爱赠情感,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为“弑”等。

第三节《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典范。

它大约与《国语》同时或稍后成书,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出现不少新的特点,标志着历史散文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家杰作。

一、《左传》的名称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除此之外,它还有《左氏春秋》、《春秋古文》、《左氏》、《左氏传》、《古文春秋左氏传》和《春秋内传》等诸多名号。

二、《左传》的性质

《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一部春秋时代的历史提纲,只是简要地记载每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没有详细地写出每一事件的原委。

他在讲学时,以口述方式传给学生。

孔子以后,传习《春秋》的人,因观点不同、解说角度不同,就产生了不同学派。

这些学派尊崇孔子,称《春秋》为《经》,而把自己解释《春秋》、补注《春秋》具体事件原委的著作称为《传》。

“传”是转述流传的意思。

其中成就较大的有三家:

齐国有公羊高的《公羊传》,鲁国有谷梁赤的《谷梁传》和左丘明的《左传》。

《左传》之被称为《春秋左氏传》,据《汉书》所记,乃始于汉哀帝时的刘歆。

按儒家经学传说,先师所言为“经”,后师所言为“传”;以“传”解“经”,乃汉代学官之通例。

于是此书被认定为解《春秋》之“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同一性质,故并称为《春秋三传》。

关于《左传》性质,历来多有争议。

现在看来,此书“不传《春秋》”,并非经学著作,而实为一部自成一家的编年记事体史书,但是其记事之详赡多有助于说明《春秋》。

三、《左传》的作者

《左传》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作。

左丘明大约与孔子同时。

究竟谁为作者,实难确指。

它与《国语》一样,并非成于一人之手。

它的大部分史料可能出与左丘明的传诵。

四、《左传》的成书年代及其流传

(一)《左传》的成书年代

《左传》大约成于战国初年,与《国语》之成书同时或稍后。

(二)《左传》的流传

《左传》成书之初,即已流传于三晋之间。

汉兴,《左传》流传于民间。

平帝时,《左传》开始立于学官。

五、《左传》的思想特点

民本思想更加鲜明突出。

(一)民为神之主,民为邦之本

在《左传》的记事中,明确地表达了民重于天、神的观念,提出了民为神之主的见解,并且以不少生动的史实,表达了民重君轻、民为邦本的观点,与孟子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接近。

(二)得民则兴,失民则亡

恤民者兴,残民者则亡。

民心向背关系着战之胜负、国之兴亡。

(三)尊重民意,重视舆论

《左传》不仅多处借历史人物之口论述了尊重民意、重视舆论的重大意义,而且还在史实的记述中不时引用一些当时广为传诵的民谣、民谚,借以表达民情。

(四)思想矛盾及其局限

维护旧的礼制,非议革新。

如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初税亩”,作者斥之为“非礼也”称道鬼神占卜,宣扬迷信。

六、《左传》的艺术价值

《左传》之文,洋洋达观,历来倍受推崇。

就散文艺术而论,它的确已经趋于成熟、完善,无论叙事、写人、证言,都有不少新的成就,达到了它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标志着历史散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叙事:

简洁生动,工巧严谨

《左传》散文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长于叙事,其叙事文约而事丰,简洁而生动,构思精巧严谨,结构细致完整。

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精而腴、简而奥的辩证统一。

1、出色的叙事技巧

《左传》善于叙事,精于剪裁。

它叙述复杂的历史事件时,真实生动,委婉周详,有条不紊。

有伏线,有照应,重点突出,富于故事性。

叙述方法不拘一格,多种多样。

有正叙、顺叙、倒叙、补叙、插叙、陪叙、明叙、暗叙、带叙等等,“离合变化,奇正相生,如孙吴用兵,扁仓用药,神妙不测。

”(章学诚《文史通义》)。

2、卓越的战争描写

《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作者写大战,总是围绕战争的起因和性质来写,侧重展示战争的背景,战前的准备,双方兵力的部署,力量的对比变化,将帅士兵的活动,战略战术的运用,胜败的因果关系等等。

围绕某一主题来选择、组织材料,使文章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事件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而又中心突出。

《左传》还善于在战事叙写中,穿插细节材料,以交代重大契机。

这些细节写得情景生动。

(二)写人:

形形色色,百态千姿

全书有姓名可考者,几近3000之众。

其中形象较为鲜明,具有一定个性的人物,为数不少。

作者往往能够如实地把这些人物摆在矛盾斗争的旋涡之中,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外交活动的描述,刻画出了一个个各具性格特征的动人形象,如郑庄公、楚灵王、子产、叔向、晏婴、重耳等,都是血肉丰满、型神毕肖的生动形象。

《左传》在描写人物形象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标志着散文艺术的新发展。

1、善于突出人物的鲜明个性。

2、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

3、善于揭示人物心理。

4、善于通过故事情节的补叙来表现人物。

5、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

6、善于运用细节描写。

如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

‘美而艳!

’”这个细节把华父的好色和存心不良写得淋漓尽致。

(三)记言:

典美博奥,委婉含蓄

《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蓄而畅达,曲折而尽情,言之有“文”,独具风格,极富表现力。

因此刘知己《通史》卷十四《申左》谓之“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1、人物语言

人物语言能够曲尽人情,切合人物身份、处境,恰当地表现出人物性格。

如《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语言,《曹刿论战》中曹刿的语言,都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来。

2、叙述语言

叙述语言,委婉含蓄,简练生动。

如“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晋侯梦大厉”等人物事件的叙述,都逼真地传达出了声请意态。

3、外交辞令

特别是大量的外交辞令,更是充分显示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度能力。

如《崤之战》的三段外交辞令,都含蓄隽永,各具特色。

第四节《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也是《春秋》之后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

一、《国语》的作者和成书

《国语》的作者究竟是谁,至今不可确知。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

《国语》主要来源于春秋时期各国史官的记述,它可能与左丘明的传诵有一定关系,后来经过熟悉历史掌故的人排比润色,在战国初年或稍后编写。

二、《国语》的名称、体例和性质

(一)《国语》的名称

《国语》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史事,而以记言为主,故名《国语》。

(二)《国语》的体例

《国语》始创国别史之体。

全书共21卷,分国记载周(3卷)、鲁(2卷)、齐(1卷)、晋(9卷)、郑(1卷)、楚(2卷)、吴(1卷)、越(2卷)八国的史事。

它上起周穆王征犬戎,下迄鲁悼公,韩、赵、魏灭智伯,包括的时代大体为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前976——前453)。

(三)《国语》的性质

《国语》分国记载一些政治、外交活动中的对策谏说。

从语言方面看,比《左传》详明丰富;记事则不如《左传》委曲完整。

《国语》所记的多为政治谏辞,只重点记若干事件和人物对话。

《国语》所涉及史实比《左传》长200多年,有些史事是《左传》所没有的。

如周穆王、共王、厉王、幽王等10个天子的大事,齐桓公、管仲的霸业,各诸侯国的祭祀活动,吴、越之争的背景等,可补充《左传》的缺遗。

三、《国语》的思想特点

《尚书》多记训诫之文,《春秋》多寓褒贬之言,而《国语》则多记教诲之语。

在思想内容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重民

《国语》在讲民、神关系时,基本上是民神并重而先民后神;在减号君、民关系时,则以为主。

这种“重民”的思想特点,较之商周时代的神权政治观念——由“天命神授”到“敬天保民”——无疑是一个较大的进步。

如《周语》中的《召公谏厉王弭谤》,就勾勒出一幅西周末期王虐民怨的时代画面。

作者通过召公的谏辞指斥了“防民之口”的独裁专制,张扬了“民言不可壅”的民本思想。

(二)尚礼

所谓“礼”,乃指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包括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等。

《国语》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尚礼”思想,反映了思想观念,体现了它的基本倾向。

(三)崇德

“德”的规范与核心,则如《周语上》记内史兴之说:

“成礼义,德之则也。

”《楚语上》记申叔时说:

“教之语,使其明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

”“语”的主旨就在“明德”,故《国语》所记突出“德”的重要。

《晋语六》记范文子之言说:

“唯厚德者能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

”并明确提出:

“天道无亲,唯德是授!

”《郑语》记史伯之言曰:

“夫国大而有德者近兴。

”《楚语上》记白公子子张讽灵王宜纳谏,谓齐桓、晋文“以德有国”。

这些都说明国君能否“树德于民”,乃是决定国家兴衰、事业成败的一大关键,必须予以重视。

四、《国语》的文学价值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国语》具有不小的价值。

它在一定程度上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那个时代政治变化的轮廓,并且也注意写人,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当时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的精神面貌。

总的看来,《国语》的文学成就尚不及《左传》,但是其少数篇章则又有所过之。

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国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长于记言,言中见人

《国语》重在记言,也长于记言。

与同以记言为主的《尚书》相较,《国语》以能够于记言中见人取胜。

(二)情节结构,有所创新

《国语》全书包括243则长短不一的故实,各含繁简不等的情节。

其中尚有不乏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体现了《国语》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创新。

(三)语言畅达,风格不一

然而《国语》各篇文章的风格却并不一律。

《周语》、《鲁语》颇重文辞,较为典雅,略与《左传》风格近似;《晋语》多记谋略,事胜于辞,但不乏幽默风趣之笔;《楚语》则讲究修饰,文章较有气势。

而尤为特异的是《吴语》、《越语》,文笔恣放,描写精彩,刻画战争场面有声有色。

第五节《战国策》

《战国策》不仅是战国之史,而且是纵横家之言。

它既是一部历史著作,又是杰出的散文汇编。

它的出现,标志着历史散文的发展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战国策》的名称、作者和成书

《战国策》在未经过编校成书之前,尚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不同名称。

西汉成帝时,刘向受诏领校秘书,乃将所见各本加以整理、汇编,除去重复,得33篇,集为一书,并定其名为《战国策》。

刘向乃《战国策》编校者而非作者。

此书并非出自一人一手,一时一地,故其作者不可确指。

二、《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较为驳杂,儒、墨、道、法、兵各家的思想都有所反映,但是亦有明显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崇“计”、重“利”、尊“时”,反映了鲜明的纵横家的思想特征。

(一)崇“计”——策略至上的战略思想

1、崇尚计谋,贬低战功。

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

策士的计谋策略成了决定一切的因素。

2、重视外交,讲究游说。

纵横家的计谋策略主要施之于外交,因而又突出地宣扬外交的重要性,并特别讲究游说艺术。

3、颂扬以腾说而至富的纵横家。

作者对策士们的活动淋漓尽致地加以描绘,以赞赏和歆羡的情调,记述纵横策士的言行,着重突出他们定义腾说而致富贵的经历和情景。

(二)重“利”——争利求名的人生哲学

纵横家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的思想,奉“利”“名”为追求的目标,载“千斤”为游说的资本,以“实力”为诱人的钓饵,求“扬名”为杀身的报偿。

这与儒家的重“义”非“利”针锋相对。

这显然是战国时期纵横家一种新的人生观。

(三)尊“时”——明时审势的处世方针

战国纵横家以计谋、游说为资本,以求名得利为目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明时审势。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要高于史学价值。

(一)姿态各异的人物群像

1、书中出现较多的是“士”、“国君”、“太后”等三类人物系列,尤其是一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3、利用用虚构的方式来写人。

4、善于利用波澜起伏的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

5、《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类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了先河。

6、《战国策》往往是一章一事,一人之事又往往分在各章。

7、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二)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战国策》文章艺术风格,前人概括为“辩丽横肆”(王觉《题战国策》),铺张扬厉,气势纵横,可以说是《战国策》说辞的主要风格。

1、生动形象:

巧用比喻,博引史事。

2、铺张扬厉:

雄隽奇伟,明快犀利,气势横放,辩丽恣肆。

3、明畅通俗:

叙事简明条达,语言明白如话。

(三)独树一帜的寓言文学

《战国策》还用大量的语言故事、逸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战国策》有近70则寓言故事,散见于各策之中。

虽然只是各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又无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倘若分离出来,未尝不是形完神备的文学佳作。

如《齐策三·齐欲伐魏》中的《韩子卢逐东郭逡》,写犬兔相逐,各死其处,而田父得其利,情节精彩,故事生动,寓意显赫。

与此相似还有“两虎相斗,一举而兼”、“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分别见《秦策二》、《燕策二》)。

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

如《燕策二》苏代以鹬蚌相争来劝说惠王不能伐燕,以免强秦坐收其利。

此外如“画蛇添足”(《齐策二》)、“狐假虎威”(《楚策一》)、“南辕北辙”(《魏策四》)、“亡羊补牢”(《楚策四》)、“惊弓之鸟”、“骥服盐车”、“土偶与桃梗”、“三人成虎”等,大都即事编撰,独出心裁,比附现实,以表情达意。

用具体的形象概括抽象的道理,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

《战国策》中所载的70则寓言故事,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富于经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数量较多,涉及面广,取材不拘,随物赋形,即事寓意,长短适度,灵活多样,不愧为基本成熟的寓言文学。

第六节历史散文的影响

一、历史散文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启发

先秦历史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

《史记》体例是在先秦编年史、国别史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而《汉书》、《资治通鉴》等,则是《春秋》、《左传》编年体史书的直接继承。

先秦历史散文记述历史事件时直书其事、褒贬鲜明的特点,《左传》、《战国策》高超的写作艺术,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记》就吸收了《左传》、《战国策》的写作技巧,对其中的一些史实略加改动,便加以运用。

少数特别精彩的篇目,甚至不加改动就直接录入。

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等继承了《左传》开创的既叙述故事,又描写人物的形象生动的写史传统,他们不仅是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其作品既是历史著作,又是文学著作。

《左传》的叙事艺术,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发展过程的重视,对历史事件故事化的描写,历史事件的叙述条理井然而又富于变化等特点,在后世史传文学中都有充分发展。

《左传》简练蕴藉的语言风格,为后代史家所继承,而《史记》的奇谲风格,显然与《战国策》的辩丽恣肆有直接的关系。

二、历史散文为后世散文创作树立了楷模

先秦历史散文在散文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

秦汉以后,《左传》是文章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唐宋以来的古文家,都非常推崇《左传》,并把它当作学习的对象。

三、历史散文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

先秦历史散文的叙事艺术,对我国古代小说的产生发展及其独特的艺术个性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先秦历史散文叙述历史事件中表现出的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