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3465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docx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docx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

中考复习练习题(实验)

一、仪器的使用规则:

1.任何物理测量仪器的使用都有如下共同的使用规则:

(1)使用前要观察、

、。

(2)使用时,被测的量不要超过。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

(1)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要写。

3.调节天平平衡时。

(1)把天平放在。

(2)把游码移到。

(3)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

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

(1)要联在电路中。

(2)让电流从流进。

(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

(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电流表的电阻很小)。

5.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是:

(1)要联。

(2)让电流从流进。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

6.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的电压、电流时:

变阻器要联。

接线柱要。

闭合开关前滑片要移到。

通过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

二、规律探究:

完成下列填空。

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得到的结论是。

8.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使用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

(2)取两根等大的蜡烛,一根点燃立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另一根在玻璃板后慢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们完全重合为止。

取两根等大的蜡烛的目的是。

(3)本实验还用到刻度尺,目的是。

(4)拿开未点燃的蜡烛,拿一张纸放在像的位置处,观察纸是否被照亮,这是为了证明像的。

(5)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6)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8)使用(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效果较好

9.某科技小组研究光在水和玻璃中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时,得到如下数据:

表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表2: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入射角

150

300

450

600

反射角

150

300

450

600

折射角

11.3

22.10

35.40

40.90

入射角

150

300

450

600

反射角

150

300

450

600

折射角

9.90

19.50

28.10

35.30

(1)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

B..

(2)对比表1、表2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烛焰、凸透镜、光屏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

(2)得到的规律是:

u>2f时成、、像。

f<u<2f时,成、、像。

u<f时,成、、像。

(3)物距变小时,像变,

像距变。

(4)如图示,光屏上恰好能成清晰的像,则

该像是、、的像。

与这一规律相对应的应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1.在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中,

(1)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是、。

(2)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晶体一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热,温度。

非晶体熔点,熔化过程,温度。

(3)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12.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实验中,

(1)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是、。

(2)沸腾现象可以这样描述:

(3)水在沸腾过程中热量,温度。

(4)沸腾的条件:

、。

(5)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6)水在沸腾过程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13.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

1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15.把少量的碘放在烧瓶里,对瓶底微微加热,可以看到有紫色的气体产生,有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是碘发生了、现象。

16.辨别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方法有:

(1)定义法。

如果所有元件是逐个顺序首尾相连,这个电路就是。

若各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就是电路。

(2)跟踪电流法:

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所有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若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就是联;若电流有多条通路,用电器是联。

(3)假设法:

假设去掉某个用电器,看是否影响其他用电器正常工作,若去掉这个用电器后电路没有电流通过,就是联,若其他用电器仍然正常工作,就是。

17.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中,肖敏同学使用两只规格相同的小灯串连接入电路中:

(1)请画出用电流表测量A点电流的电路图

(2)通过实验记录到下表数据:

被测点

Ia

Ib

Ic

电流大小(A)

0.3

0.3

0.3

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

(3)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串联电路。

18.小明和小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利用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学生电源(有多个电压档位)、四个阻值不等的电灯以及若干条导线,进行了大胆地探究。

如图5-15所示是他们的实验电路图。

(1)他们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15

(只写一种猜想)。

[进行实验]

 

(2)小明按照电路图正确地进行实验,得到了表1中的实验数据。

小明在实验中,

是靠只改变________而得到实验数据的:

(3)小强也按照上述同样的器材和同样的电路进行了实验,却得到了表2中的数据。

小强在实验中是靠只改变________而得到实验数据的。

[分析论证]

(4)从表1、表2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

19.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测得串联的两只灯两端电压Uab、Ubc和总电压Uac的大小如下:

被测点

Uab

Ubc

Uac

电压大小(v)

1.6

2.8

4.4

(1)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你认为这个结论可靠吗?

为什么?

20.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画出电路图

(2)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3)实验的主要操作是:

保持不变,,记下三组电流电压值。

(4)某次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电阻R=5欧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大小(v)

1.5

2.0

2.5

电流大小(A)

0.15

0.20

0.25

分析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21.小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的a是表,b是表。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两表均有示数,但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表示数均保持不变,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即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5Ω的电阻两端电压为1.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

(4)再分别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表中数据,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保持电压不变时,导体中得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比。

(5)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得主要作用是。

(6)利用此实验电路图,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探究有(写出一个即可)

21.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使用的器材、实验电路跟上题相同,

(1)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2)实验的主要操作是:

换用,移动滑片,保持不变,记下三组电流电阻值。

(3)某次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电压U=3.0V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大小(Ω)

5

10

15

电流大小(A)

0.6

0.3

0.2

分析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22小明在进行“测量小彩灯的电阻”的实验时,试验台上给他提供的器材有:

6V的蓄电池,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1.5A),额定电压为3.8V的小彩灯,(估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Ω左右),开关等各一个,导线若干。

(1)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的量程。

(2)他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但还有两根导线没接好,同组小聪同学补接后又画出该电路的电路图如图乙,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这两根导线连接好。

(3)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_______端(填“C”或“D”)

(4)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小彩灯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6V,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中哪一些?

__________(只填序号)

A.小彩灯短路B.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C.小彩灯的灯座接触不良D.小彩灯的灯丝断了

(5)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小彩灯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彩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

(1)实验的原理是。

(2)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3)实验中使用的滑动变阻器有什么作用?

(4)测量时,先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灯的额定电压,记下电流电压值,再移动滑片,逐次(升高、降低)灯两端的电压,再记下几组电流电压值,分别算出小灯的电阻。

你认为在不同电压下小灯的电阻是否相同?

为什么?

是否要算出小灯的电阻平均值?

23.在测量小灯电功率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与上题相同,不同的是:

(1)变阻器的作用是。

(2)为了测出小灯的额定功率,应该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灯的电压。

24.通过对比发现,电学实验有很多共同的操作规则: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

(2)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要移动到。

25.电路的故障大概有如下几种:

(1)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就亮了,原因是

(2)电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原因是。

(3)电表的指针偏转过小或过大,原因是。

(4)闭合开关后,灯很亮(或很暗),移动滑片时灯的亮度不改变,原因是。

(5)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没有示数,原因是。

(6)闭合开关后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原因是。

26.在一根导线的下方平行放着小磁针,当导线通电时,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改变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改变。

这个实验的名称叫做,得到的结论是

,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效应。

26题图

27.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

(1)我们是通过观察来比较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2)把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起来,通电后观察它们吸引大头针的多少。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的关系。

(3)由乙、丙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由丁图得到的结论是

 

28.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

(1)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

通电螺线管中有无铁芯

无铁芯

有铁芯

线圈匝数

50匝

50匝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A

0.8

1.2

1.5

0.8

1.2

1.5

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枚

0

0

0

3

5

8

 

同学们发现无铁芯组实验中没有吸引起大头针,那么通电螺线管到底有没有磁性呢?

他们通过其他方法验证了这几次都是有磁性的。

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3)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时,另一组的同学提出一个新问题:

“当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是否还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粗细)有关?

”现有大小不同的两根铁芯,

请根据你的猜想并利用本题电路,写出你验证猜想的简要操作方案:

▲。

28.把导体放入磁场中,通电后导体会运动起来,改变电流方向时,导体运动的方向也相反。

这个实验证明: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的方向跟和方向有关。

这一现象中,能转化为能,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29.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方向和方向有关,能转化

为能,根据这个原理制成机。

30.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实验中,记录到如下数据:

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m/v(g.cm3)

铁块1

79

10

7.9

铁块2

158

20

7.9

铁块3

237

30

7.9

铝块

54

20

2.7

根据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1)

(2).

31.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接着在不同材料的表面上运动,发现小车停在不同距离的位置上。

(1)为什么要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

(2)。

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了什么?

(3)从这个实验可以推出什么结论?

32.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

(1)测量摩擦力的原理是。

(2)。

在操作中应该拉动弹簧测力计。

(3)实验记录到下列数据:

a.木块与木块接触

木块

木块上不加砝码

木块上加100g砝码

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

测力计示数F/N

2.0

2.5

3.0

b。

保持木块的质量不变

接触面

木块与木板

木块与粗布

木块与毛巾

测力计示数F/N

2.0

2.5

3.0

根据实验记录能得出什么结论?

33.在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步骤:

(1)在两个挂盘中放入质量相等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再让两边的钩码质量不相等,观察小车的运动的运动情况。

(2)把小车扭转某一角度,放开手以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这两个步骤是为了探究什么因素?

得到什么结论?

3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

小桌,钩码,海绵块。

(1)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我们应该控制不变,改变。

得到的结论是。

(3)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该保持不变,改变,操作的方法是,得到的结论是。

35.利用水槽、微小压强计、刻度尺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得到下表数据:

实验次数

深度h/cm

开口朝向

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cm

1

3.0

向上

2.0

2

3.0

向左

2.0

3

3.0

向下

2.0

4

6.0

向下

4.0

5

9.0

向下

6.0

(1)根据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A。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

B.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

C.在同一深度,。

(2)。

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应该增加的步骤是

36.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叫做

,测得的大气压大小为mmHg,等于pa.

37.利用溢水杯、小桶、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的实验中,先在溢水杯中盛满水,接着进行下列操作:

A。

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B。

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的重力G桶。

C.让小石块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

D。

用测力计称出的重力G.

(1)根据实验可知,小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2)被小石块排开的水重等于。

(3)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38.在研究动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

斜面,木块,质量不等的钢球A、B。

(1)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应该让钢球在

高度的斜面上自由滚下,观察来比较动能的大小。

得到的结论是。

(2)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跟速度的关系,应该让钢球在高度的斜面上自由滚下,观

察来比较动能的大小。

得到的结论是。

39.为了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选用的器材有:

沙子、质量不同的钢球两个。

(1)通过观察来比较钢球重力势能的大小。

(2)让同一个钢球在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下,观察钢球陷入沙子中的深度。

这一操作是为了探究重力势能根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3)为了探究动重力势能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得到的结论是。

40.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用两种不同的绕线方式进行组装来探究,得到下表数据:

实验

次数

滑轮组

物块重

G/N

物块上升高

度h/m

有用功

W有/J

拉力

F/N

弹簧测力计移

动距离S/m

总功

W总/J

机械效

率η

1

0.5

0.2

0.1

0.5

0.4

0.2

2

1.0

0.2

0.2

0.7

0.4

0.28

71.4%

3

1.5

0.2

0.3

1.0

0.4

75%

4

1.0

0.2

0.5

0.6

0.3

66.7%

(1)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

(2)分析数据可知,甲滑轮组中,拉动滑轮的绳子段数有段。

(3)比较实验1、2、3得到的结论是。

(4)比较实验2、4得到的结论是。

(5)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41.肖敏同学想要测量自己爬楼的功率,请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1)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

(2)需要哪些测量器材?

(3)主要的步骤有哪些?

(4)用测得的量来计算他爬楼的功率为:

P=。

42.根据下列现象写出相关的物理知识

例:

在手背上擦些酒精,手会觉得凉爽。

蒸发要吸热

(1)春天,花园里花香四溢。

(2)白糖在热水里比在冷水里溶化得快。

(3)固体很难压缩。

(4)压缩空气引火。

43.为了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四位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得到下表数据:

烧杯

液体

质量(g)

初温度(℃)

末温度(℃)

加热时间(min)

1

100

20

28

4

2

200

20

28

8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1)使用相同加热器的目的是。

(2)比较加热的时间实际上就是比较。

(3)比较1、2得出的结论是。

比较3、4得出的结论是。

比较2、3得出的结论是。

(4)综合上述实验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

(5)水与煤油相比,吸热本领较强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