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3389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docx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docx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

浅谈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

第一节、项目质量管理

一、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现在施工企业的重要性

靠质量树信誉,靠信誉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已被目前施工企业各级领导所认同。

内抓现场质量领先,外抓市场名优取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经营战略已被广泛采用,建筑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工程质量的竞争。

而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是企业形象的窗口,因此抓工程质量必须从施工项目抓起。

而项目质量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深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建设部提出抓工程质量要实行“两个覆盖”(即:

要覆盖所有的工程项目和覆盖每一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也是着重强调了抓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标就是确保项目各个节点、各个分项、分部工程均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领域实行项目质量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期、节约资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质量管理的关键

1、项目质量管理必须覆盖所有的工程项目

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每个施工项目质量的总和代表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优质工程是企业市场竞争取胜的法宝,也是企业形象的金字招牌,劣质工程损害企业形象,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质工程的正面效应与劣质工程的负面影响并不是一比一的对等关系,对企业信誉的影响可以说是“十誉不足,毁一有余”。

企业为维护自身的形象,必须重视抓好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企业、项目部必须抓工程质量管理,企业必须坚持“两个一个样”(即:

工程大小一个样,重点非重点一个样),这样才能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2、项目质量必须注重质量保证体系覆盖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质量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覆盖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并有效运行,关键也在企业和项目部两个层次。

企业要注重提高各级一把手的质量意识,发挥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的重要作用,建立以经理为第一责任、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各级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实施的监管体系,培养一批内审和管理、监督专家队伍。

经常通过监督检查、内审和管理评审等手段,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其所有质量活动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和改进措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作为项目部层次的质量管理层,项目经理要在对企业质量方针目标提供保证的同时还要依据合同对业主提供保证。

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员、班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网络,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

在施工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自检、专检制”和隐蔽验收制度,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都严格按照国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

使施工现场事事、处处、时时、人人都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规程办事,确保质量体系覆盖从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三、质量管理的重点

1、抓项目质量必须实行目标管理和质量预控

质量目标一是要满足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二是要满足企业质量计划的要求。

比如有的工程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质量等级为优良,而企业为满足市场需要确定其为创局、部级优质工程或创“国家级大奖”工程,那么该工程的最终质量目标就应定在局、部优质工程或“国家级大奖”工程上,按照这个质量目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设计。

首先按照“分项保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原则,把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定出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

然后针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

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写出详细的书面交底和质量保证措施,召集施工主要负责人及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和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职责清楚。

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施工经验不足的分项工程,还应事先对人员进行培训。

对质量控制的难点,组织群众性的TQC小组活动进行攻关。

在施工管理中还要坚持“典型施工引路”,即在各分项工程全面施工前,首先组织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人进行典型施工,典型施工后及时总结,确认能达到质量目标和规范设计要求时,组织施工班组全体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使各施工班组有直观的质量标准,进一步向班组做较深层次的技术交底,从而达到质量预控,少走弯路,一次成优。

2、抓项目质量必须安排好交叉作业,注重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

在施工中,往往是多工种、全方位交叉作业,管理难度大。

俗话说“优不优看细部”,就说明细部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对实现项目总质量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细部处理”,是一种习惯说法,它包含两层意思:

“细部”一般是指大面积施工以外的细小部位、各分项工程接合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交接处。

例如预埋铁件、预留孔、沉降缝等部位的质量,在规范和标准中难以用定量的方法进行描述。

但这些部位都是影响观感质量的重要部位,体现施工管理水平和操作技术的关键部位,这些细部做好就能够对整个工程质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处理”二字说明了这些部位一般设计无规定、或规范要求不太明确,要靠现场施工管理者、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进行恰当的处置。

在这一阶段,除各分项工程要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外,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交叉作业,抓好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上。

合理安排交叉作业,一是要合理安排工序,解决好各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不影响施工质量;二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保证各分项工程必要的技术问歇;三是要合理安排人力以保证工期。

四、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因素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是指工程项目经理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

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保证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在全部施工过程中,每个部分项目工程的质量随时受到操作者、施工技术、原材料、施工环境等影响。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

现场施工质量监督可采用以下手段:

1)指令文件控制,即以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分包单位提出其所需完成的建筑任务,指出分包单位存在的问题,明确分包单位的责任;2)施工现场监督控制,在施工现场中观察工程的变更过程,及时处理有质量隐患的事故,对有危险苗头的项目予以重视并上报;3)实验控制,试验员判定材料和各工程项目在品质是以现场实验数据作为评判标准的,分部工程中的每道程序所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的抗拉、压、弯各项强度及拌料的配合比,通常需利用现场实验所得数据来评判质量、情况;4)测量控制,施工前技术人员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对建筑实体所能出现的容许误差作出严格的控制;5)利用支付手段控制,分包单位未能全部按总包指令进行施工,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达不到要求的标准时,总包有权拒绝支付工程款,显然这种控制是直接有效的手段。

2、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

从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到施工结束清理现场为止的全过程所进行的材料管理,均为现场施工材料管理,其内容包括:

材料计划管理、材料进场验收、材料的储存与保管、材料领发、监督材料使用和材料的回收。

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

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根据进料计划、供料凭证、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并且严格按照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验收完后要对材料作好详细的记录,并办理验收手续。

进场的材料需要验收入库,现场堆放的材料应做好防火、防潮、防变质等措施。

施工设施用料应根据工程定额用料计划领取材料,凡超限额用料领取需办理相应手续,在填制领料单时注明超耗原因。

供应人员对定额或超定额领料单进行保护、核算。

现场管理负责者对施工过程材料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程变接手续,是否按规定图堆料等进行监督。

3、方法因素:

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

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执行,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现问题了才去处理。

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五、怎样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1、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监控对于每一位现场工程师要求做到“五勤”:

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

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现场工程师必须全天候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项目部每次浇砼时,施工员都亲自在施工现场测定砼坍落度是否稳定;试块抽取、制作是否符合要求,甚至还要亲自取样;监督后料台上料的计量,工人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队整改,消灭质量隐患。

2、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必要管理的项目。

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次砼,绑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时,工程师要到现场去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称计配合材料重等,对于工程重点部位,如梁柱节点处,悬挑结构,结构错层标高、偏轴线等部位,要认真细致检查,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

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3、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工程师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

如轴线、标高有误差,轴线偏多少,标高低还是高;钢筋绑扎少了几根,规格绑错多少,砼浇筑完后蜂窝、孔洞各多少,蜂窝多大、孔洞多深,在什么部位等等。

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4、质量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我们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①、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总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

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②、针对重要分部项工程同工序根据施工工艺存在的和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如浇筑柱、梁板砼的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时出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

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工程师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的责任的原因。

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工程师忽视的地方,与各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六、用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来实施项目管理

一个项目的成功已否取决于我们对工程质量的把握,取决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有没有出现过任何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问题。

项目的质量管理是指围绕项目质量所进行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项目按规定的要求圆满的实现,它包括项目所有的功能活动能够按照原有的质量及目标要求得以实现。

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创造必要的资源条件,使之与项目质量要求相适应。

项目各参与方都必须保证其工作质量,做到工作流程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实现项目质量的最佳化,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对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还是对项目的某一个质量问题所进行的管理,都需要经过从质量计划的制定到组织实施的完整过程。

即首先要提出目标,也就是质量达到的水平和程度,然后根据目标指定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包括为实现项目质量需要采取的措施。

计划制定后,就需要组织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计划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对项目质量状况作出判断。

针对质量状况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这个过程可归纳为PDCA循环。

(P:

计划PLAN,D:

实施DO,C:

检查CHECK,A:

处理ACT)。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只有过硬的工程质量才能创出优质工程,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工程质量的好坏要以人为本,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素质,而且要靠他们开展全面项目质量管理活动,对整个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企业内部必须加强管理,应该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保证工期诸方面狠下功夫,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有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及施工技术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

推行项目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不断学习和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以期提高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项目管理最直观的概念是对项目进行管理,然而,随着项目及其管理实践的发展,项目管理的内涵得到极大的充实和发展,当今项目管理已是一重新的管理方式,因此真正的项目管理含义是:

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

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经济环境中,事务的独特性取代了重复性的过程,信息本身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灵活性成了新秩序的代名词。

人们发现项目管理在运作方式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内外资源,从根本上改善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项目管理知识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减少项目的盲目性,避免在项目执行期间反复变更。

如今现代项目管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将知识与项目管理的经验紧密结合,就能够使项目管理更加主动和规范化。

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就能进行全方位的规划,达到最理想的目标和效益,据国内外的许多组织的实践证明,有效地采用现代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至少可以在几个方面得到好处:

缩短项目的工期;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增加价值;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通过项目质量管理使公司取得了良好的信誉并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率。

总之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大。

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覆盖所有工程项目和每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节、建筑工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是指施工中人、材料、机械、工艺方法和环境等对产品综合起作用的过程的质量,又称过程质量,它体现为产品质量。

好的产品是通过一道一道工序逐渐形成的,要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每道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这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建设中,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

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

又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

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

在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要着重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定工序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管理点),实行重点控制。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现场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

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

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

1、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

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

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

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我认为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

全面、实时、有效。

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

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

下面我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过程来对质量监控提出对策:

1、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

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

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

这样使工程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

3)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

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

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

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

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

3、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

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

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

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

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

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

四、具体建筑施工项目关键工序的简单划分

1、测量放线

目的:

为使测量放线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建筑工程项目的测量放线。

职责:

计量员或施工员负责测量放线,主管施工员(或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负责技术交底、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验收的组织工作;质安员负责施工过程质量检查监督、施工安全工作。

1)工作程序。

施工前计量员或施工员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已有基准点进行测量放线。

测量完毕后,施工员及时组织质安员、计量员、工程监理等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相关文件。

《工程测量规范》

3)注意事项。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

在测量工作前,应对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校正。

仪器应安置在稳固平整的地面上,以减少仪器下沉和滑动。

每次仪器读数前,一定要使气泡居中,读数后还应检查气泡是否居中。

读数要准确,记录员要复述,以便核对。

记录要整齐、清楚。

记录有误不准擦去或涂改,应划去重写。

仪器一定要维护好,不能让雨淋或烈日暴晒,应撑伞遮挡。

测量结果必须进行复核。

丈量时,前、后尺手拉力要均匀、拉平、拉稳。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放线、找平;建筑物沉降与变形观测等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要采取措施保护好测量基准点和关键定位点。

2、基坑(槽)土石开挖

目的:

为使基坑(槽)土石方开挖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建筑工程的基坑(槽)土石方开挖项目。

职责:

计量员或施工员负责测量放线、标高控制,主管施工员(或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负责组织施工、技术交底、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施工后验收的组织工作;质安员负责施工过程质量检查监督、施工安全工作。

材料员负责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购,设备员负责现场设备的管理。

1)工作程序。

施工前计量员或施工员放好线、定好标高后,施工员、质安员向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在技术安全交底卡上签名。

班组长从仓管员处领到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的施工设备后,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要求带领工人进行施工操作。

质安员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记录后,及时通知班组长纠正。

施工结束后,施工员及时组织质安员,班组长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相关文件。

《土方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注意事项。

根据地质报告、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是否放坡,由坡顶有无静、动荷载确定边坡坡度,由计量员和施工员放线确定开挖范围。

开挖应连续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防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采用机械开挖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用人清理。

当土质不均匀且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标高进度,其挖方边坡必须加支撑,应随挖随加支撑。

在挖方边坡上侧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挖方边缘保持一下距离,以保证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

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材料应距挖方边缘0.8m以外,其高度不宜超过1.5m。

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

密切注意开挖施工安全,防止边坡塌方伤人。

3、地基验槽

目的:

为使地基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建筑工程的地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