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327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统计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统计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统计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统计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试题.docx

《统计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试题.docx

统计学试题

0907《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c)。

A.调查总体B.调查单位C.总体单位D.标志值

2、某市工业企业200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

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

5、抽样误差是指(C)。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C)。

A、微弱相关关系B、显著相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D、没有相关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2×4=8分)

1、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中(BCE)。

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

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3、计算变异指标可以(BDE)。

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程度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BC)。

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E环比指数

三、判断题(2×5=10分)

1、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2、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低。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

此指标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

5、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技术方法为3%×2%×7%×5%—100%。

(×)

五、计算题

1.2008年某月份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和销售量、销售额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件)

甲市场销售量

乙市场销售额(元)

105

120

137

700

900

1100

126000

96000

95900

合计

——

2700

317900

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解:

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

乙市场的平均价格为

2、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00件,其中废品4件,当概率为95.45%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

解:

不能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

3、某部门所属20个企业的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和销售利润(万元)的调查资料整理如下(代表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销售利润为):

要求:

(1)试建立销售利润依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直线回归方程,预测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8%时,销售利润为多少万元?

(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解:

(1)配合直线回归方程

(2)回归系数b的经济含义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增加1%,销售利润平均增加14.33万元。

2008年1月《统计学原理》

一、单选题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c)。

A.调查总体B.调查单位C.总体单位D.标志值

2.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A).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

3.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的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

4.调查时间是指(A).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的期限D.调查资料保送的时间

5.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

6.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B).

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

二、多选题

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E)。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

C.人的年龄是变量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

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8.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

A.职工按年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性别分组D.企业按地区分组

E.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9.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10.动态数列分析中,反映现象速度变化的指标有(BDE).

A.发展水平B.发展速度C.平均发展水平

D.平均发展速度E.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

三、判断题

11.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综合指数,需要采用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2.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

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13.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4.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15.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以称为次数分布.(√)

四、简答题

16.举例说明标志与标志表现的区别.

17.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五、计算题

18.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按成绩分组

学生人数(人)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4

10

25

14

2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

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

按成绩分组

学生人数(人)

组中值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4

10

25

14

2

55

65

75

85

95

220

650

1875

1190

190

-20

-10

0

10

20

400

100

0

100

400

1600

1000

0

1400

8000

合计

55

——

4125

--

--

132

(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要用变异系数的大小比较。

 

甲班

从计算结果知道,甲班的变异系数小,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19.某企业产品总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

产品

名称

总成本(万元)

产量增长个体产量指数

(%)K(%)

基期

报告期

100

50

60

120

46

60

20120

2102

5105

计算

(1)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

(2)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增减绝对额.

解;

(1)产品产量总指数为:

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

(2)总成本指数为:

总成本增减绝对额:

 

20.某百货公司各月商品销售额及月末库存资料如下:

3月

4月

5月

6月

销售额(万元)

150

200

240

276

库存额(万元)

45

55

45

75

计算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和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

解:

商品流转次数c=商品销售额a/库存额b

商品销售额构成的是时期数列,所以

库存额b构成的是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所以

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

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3*4.475=13.425

 

2008年7月《统计学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

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照数量标志分组(A)。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企业工人按性别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D、家庭按城镇分组

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

C、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

5、抽样误差是指(C)。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6、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BCE)。

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既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

A、职工按年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3、计算变异指标可以(BDE)。

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程度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BC)。

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E、环比指数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

(√)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当组限和组距。

(×)

3、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

4、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

5、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表现形式只能是绝对数。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2、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且举例说明。

五、计算分析题(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本题共50分)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264241364440373725

45294331363649344733

43384232343846433935

要求: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