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清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3026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清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清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清单.docx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清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清单.docx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清单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  血 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3.内环境:

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内环境作用:

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考点:

(1)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血红蛋白,消化酶、呼吸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2)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血浆。

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淋巴和组织液。

4.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Cl-),蛋白质(血浆蛋白),血液运送的物质

血液运送的物质  营养物质:

葡萄糖 甘油 脂肪酸 胆固醇 氨基酸等

         废物:

尿素 尿酸 乳酸等

         气体:

O2,CO2 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 维生素

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6.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渗透压:

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

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

pH在7.35~7.45之间;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缓冲物质的存在,例如:

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作用原理:

若内环境酸性增强(中和酸性物质)时,如:

C3H6O3+NaHCO3→H2CO3+乳酸钠(随尿液排出体外)

└→CO2+H2O

(3)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

7.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毛细淋巴管堵塞

(2)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3)长期营养不良;

(4)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5)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

8.O2在红细胞中到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穿过6层膜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3.维持稳态的基础: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4.稳态的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5.直接参与稳态维持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如:

血钙含量降低会影响骨自主的钙化,导致儿童患佝偻病、成人患软骨病。

血钙含量过高会引起肌无力等疾病。

7.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整理人:

史伟霞)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1)低等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无神经调节

(2)高等动物(昆虫、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及人有神经调节。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1)反射: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的种类:

①非条件反射:

先天的,低级的,大脑皮层以下中枢控制的(eg:

膝跳反射,眨眼反射)

②条件反射:

后天训练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的(eg:

望梅止渴)

4.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1)反射弧的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5.反射的条件:

①有完整的反射弧、②适宜的刺激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1.兴奋:

是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神经冲动:

是指在神经系统中,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即在一个神经元上):

(1)形式:

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

(2)传导过程:

①静息时内负外正;(产生机制:

K+外流)

②兴奋时内正外负,(产生机制:

Na+外流)

③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3)膜内外兴奋的传导方向

①膜外:

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②膜内:

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4)局部电流的方向

①膜外:

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②膜内:

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5)传导特点:

双向性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

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相接触所形成的结构。

2突触的结构: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胞体膜或树突膜)。

3.传递过程: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4.信号形式:

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5.传递特点: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是单向传递,原因:

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因为兴奋通过突触时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也是单向的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①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②小脑: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

有调节呼吸运动和循环的中枢

④下丘脑:

内分泌活动的调节中枢(血糖平衡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⑤脊髓:

调节身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如婴儿排尿、排便、膝跳反射、缩手反射中枢)

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的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3.大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最高级部位。

具有感知外部世界(所有的条件反射;痛觉,渴觉,饿觉,温觉,冷觉)、躯体运动中枢、语言、学习、记忆和思考等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

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听、说、读、写。

(3)语言中枢功能障碍:

①W区功能障碍:

不能写字;能看懂文字,能讲话,能听懂话。

②V区功能障碍:

不能看懂文字;能写字,能讲话,能听懂话。

③S区功能障碍:

不能讲话;能看懂文字,能写字,能听懂话(运动性失语症)。

④H区功能障碍:

不能听懂话;能写字,能看懂文字,能讲话。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体液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调节:

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进行调节一种方式。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一、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下丘脑: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重吸收)等。

2.垂体:

分泌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性腺激素等。

生长激素分泌异常:

幼年分泌不足:

患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

患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

患肢端肥大症

3.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合成需要碘。

4.胸腺:

分泌几十种胸腺素。

5.胰岛:

分布在胰腺组织中,主要由A、B两种细胞构成。

胰岛A细胞:

主要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

主要分泌胰岛素

6.肾上腺:

分泌肾上腺素

7.性腺:

分泌:

性激素(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睾丸分泌雄性激素)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

人体正常血糖浓度:

0.8-1.2g/L(80-120mg/dl)

2.血糖平衡起作用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及肾上腺素。

3.调节过程

4.有关糖尿病知识

(1)病因:

①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不足

②胰岛素分泌正常,但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受损

5.反馈调节

(1)概念:

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体调节机制,它对于集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

意义。

(3)类型:

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如下图所示:

 

2.过程:

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

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反馈调节: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这是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故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注意:

激素一经靶器官、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

激素等化学物质(激素、CO2、H+、乳酸,和K+,组织胺,等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其主要内容)。

2.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比较表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体温调节

1.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其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

2.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产热量=散热量

3.调节过程

(二)水盐平衡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

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

甲亢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婴儿时期分泌过少:

呆小症

第4节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地方,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2.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发挥防卫功能的三道防线:

(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第一道:

皮肤、黏膜。

第二道:

体液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吞噬细胞(伤口化脓)。

(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

主要由免疫细胞—B细胞、T细胞进行免疫。

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方式: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抗原:

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主要是外来物质,如病毒、细菌表面的蛋白质等。

3.抗体:

指浆细胞分泌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功能: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从而抑制抗原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并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4.淋巴细胞的产生过程(了解):

5.体液免疫过程:

(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6.细胞免疫过程:

(抗原进入细胞)

效应T细胞作用:

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7.免疫失调疾病

(1)过敏反应:

①概念:

是指已免役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是免疫系统过于强大的结果。

②特点: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损伤。

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自身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3)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AIDS)-HIV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二)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和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及癌变的细胞

四、免疫学的应用

1.①免疫预防:

注射疫苗,种痘,注入抗原激发产生抗体(人工免疫)

②免疫治疗:

注入抗体,淋巴因子,胸腺素等,

③移植器官:

器官被认为是抗原,起排斥作用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手术成败关键取决于供者与受体的HLA(糖蛋白,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相同.一半以上相同就可,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排斥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引起的

2.有关艾滋病的知识点(AIDS)

(1)HIV病毒,攻击人类的T淋巴细胞,最终导致人类的免疫系统几乎全部丧失,而最后直接死于病毒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2)病毒存在于:

精液,血液,尿液,乳汁,泪液等体液中.

(3)传播途径;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未消毒的品具.母婴传染.

(4)HIV病毒:

RNA病毒。

突变率高,不易找到药物

第二章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整理人:

杨鹏)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

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就可以给下边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是胚芽鞘出现向光性生长。

2、鲍森•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试验结论: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5.总结: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有光无光都产生生长素)。

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植物向光性原理:

单侧光(外因)照射后,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横向运输后再极向运输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2.⑴、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吲哚乙酸(IAA)

⑵、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也都具有生长素效应。

3、⑴、生长素合成部位:

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

⑵、运输:

表现为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另外还有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

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

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和非极性运输:

自由扩散,在成熟的组织,生长素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⑶、分布:

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4、植物激素:

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方式:

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生长素的作用:

表现出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

(1)生长素浓度:

一般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

幼嫩细胞的敏感度大于老细胞。

(3)器官种类:

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生长素反应不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作用效果不同。

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不同:

茎>芽>根,敏感度不同:

根>芽>茎

(4)植物种类:

双子叶植物的敏感度大于单子叶植物。

4.两重性的具体实例

(1)根的向地性

 

原因:

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都积累在近地面,D点和B点和生长素都高于C点和A点,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D点浓度高抑制生长,长的慢,而C点浓度低促进生长,长的快。

根向下弯曲(两重性)。

而茎不敏感,所以B点促进生长的快,而A点促进生长的慢。

所以向上弯曲。

(2)顶端优势

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附近积累,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受到抑制,顶芽不断生长,侧芽被抑制的现象

应用:

棉花摘心促进多开花,多结果.园林绿篱的修剪.

解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棉花摘心)

(3)根的向地性与顶端优势中的生长素的作用原理相同,都是体现两重性。

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向光性中的生长素的作用原理相同,不能体现两重性。

5.应用

a.促进果实发育(培养无籽番茄:

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b.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c.防止落花落果,(喷洒水果,柑,桔)

  d.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甚到杀死植物)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1.赤霉素(GA):

合成部位: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2.脱落酸(ABA):

合成部位:

根冠、萎焉的叶片

分布:

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主要作用: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抑制种子萌发。

3.细胞分裂素(CK):

合成部位:

主要是根尖

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

4.乙烯:

合成部位:

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的成熟

5.植物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6.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4-D,NAA,乙烯利)

人工合成的、具有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生长素类似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整理人:

申耀斐

第1节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种群:

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

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

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2、种群密度:

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有哪些?

⑴、样方法: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生物)

常用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

取样关键:

随机取样

样方大小:

取决于调查对象;(草本植物:

1m2,灌木:

16m2,乔木:

100m2)

⑵、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生物)

计算公式:

N=M×n/m(M为第一次捕获的个数,n为第二次捕获的个数,m为第二次捕获的总数中被标记的个数)

(3)、灯光诱捕法:

趋光性的昆虫。

4、种群密度调查有什么必要性?

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捕捞强度的确定、草原载畜量的确定等都依赖种群密度的数据。

5、种群的特征

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死亡率:

a、定义: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

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的直接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

a、定义:

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

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的直接因素.

(4)年龄组成:

a、定义:

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类型:

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

c、意义:

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

(5)性别比例:

a、定义: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b、意义:

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空间特征: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的数量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⑴、环境因素:

食物、生存空间、气候、敌害等,所以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还会下降或消亡。

⑵、内部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

3、种群增长曲线:

⑴、“J”型增长曲线:

条件:

理想状态或实验室条件下,生物生存空间、食物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生物新迁到一个新的环境中。

与密度无关

计算模型:

;其中N0为种群初始数量;t为时间;Nt为t年后种群数量;λ为种群年增长倍数

增长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

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

即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

也可以用切线斜率表示。

因此,“J”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而增长速率是要改变的。

(自然界中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的形式)

⑵、“S”型增长曲线: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条件:

在自然条件下,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与密度有关。

曲线“S”型分析:

ab:

表示适应环境;bd:

呈指数增长;e:

稳定期,激烈斗争期,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会停止增长或动态稳定(生存斗争的结果);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由于环境阻力导致种群个体数实际增长与理论值的差异或由于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整个过程均存在环境阻力。

K值:

又称为环境容纳量。

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K/2点: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刻。

渔业捕捞、森林采伐的理想时期是在刚刚超过C点,并使其最后数量稳定在C点处。

害虫防治应在此点到来之前开始b点前。

NK/2时,种群增长率降低。

S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不断降低,增长速率先增加后降低。

第3节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特征:

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其中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生物群落:

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丰富度:

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群落中物种越多,丰富度越高。

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冻原的丰富度很低。

3、群落的空间特征:

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1)垂直结构:

是指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是因为与光的利用有关。

动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食物有关。

 

意义:

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2)水平结构:

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带现象。

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以及动物和人的影响有关。

它们呈镶嵌分布

4、种间关系比较

关系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互利共生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地衣;大豆与根瘤菌

寄生

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竞争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图a: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

图b:

生存能力相同

(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

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