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3019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0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XXXX项目经理部

二0年月日

 

ZNTJ-11标五分部发鸠山隧道无砟道床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隧道内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参考红岭隧道)

1.1.2《隧道设计图》(发鸠山隧道晋中南发鸠改施(Z)隧-04)

1.1.3晋中南铁路无砟轨道曲线超高设计意见

1.1.4《铁路综合接地系统》2009(9301)

1.1.5铁道部现行《验收标准》、《验收标准指南》。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

1.1.6我单位综合管理、施工技术和机械装备水平以及类似工程施工中的经验和工法成果。

1.2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晋中南铁路线D4K447+361~D4K454+915段的发鸠山隧道无砟轨道。

1.3编制原则

1.3.1执行验标,确保质量第一。

1.3.2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确保整体架梁工期。

2、工程概述

2.1主要技术标准

2.1.1线路等级:

国铁I级;

2.1.2正线数目:

双线;

2.1.3限制坡度:

瓦塘~汤阴东6~13‰;

2.1.4速度目标值:

120km/h;

2.1.5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1200m,困难800m,个别地段600m;

2.1.6牵引种类:

电力;

2.1.7机车类型:

客车SS9,货车SS4系列、HXD系列;

2.1.8牵引质量:

10000t,部分5000t;

2.1.9到发线有效长:

1700m,部分1050m;

2.1.10闭塞类型:

自动闭塞。

2.2工程概况

发鸠山隧道起讫里程为D2K440+342~D4K454+915,隧道全长14573米。

ZNTJ-11标五分部负责D4K447+361~D4K454+915(7554m)的施工任务。

发鸠山隧道D4K447+361~D4K453+000为4.5‰的上坡(5639m),D4K453+000~D4K454+790为-3.6‰的下坡(1790m),D4K454+790~D4K454+915(125m)为-11.0‰的下坡;D4K447+361~D4K447+866.7(505.7m)位于半径8000m曲线上(超高值暂定10mm);出口端D4K454+915~D4K454+835.73(79.27m)位于半径1400m曲线上(超高值暂定55mm);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在D4K453+000、D4K454+790两处变坡点设置半径为10000m的竖曲线。

隧道电缆槽之间净宽7m,线间距为4m,道床宽度2.8m,高度0.395m道床横披1%。

中心每隔50m设置一个检查井,道床距离电缆槽侧壁距离为10cm,左右线道床中间距离120cm。

2.3施工现状

2.3.1目前发鸠山隧道二衬,水沟电缆槽已经施工完毕,3#和4#斜井已经封闭,但是3#斜井预留罐车通行条件,4#斜井预留测量通视条件,发鸠山出口部分段落已经按照原设计完成仰拱填充混凝土浇筑(内轨顶至填充面573mm);其余地段受变更影响,目前预留二铺填充混凝土未浇筑(内轨顶至填充面743mm)。

依据《30t轴重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综合试验大纲》,内轨顶至填充面的结构高度设计为647mm,所以发鸠山出口段1600m需要将填充混凝土面下凿74mm,其余地段需要补浇二铺混凝土96mm。

2.3.2由于业主已经确认发鸠山隧道(我分部管段)基底软弱地段长度为940m需进行加固处理,计划按照注浆加固处理。

2.3.3第三方检测发鸠山隧道存在部分质量缺陷(拱顶脱空和欠厚),脱空部分采用注浆处理,欠厚段落采用人工凿除,补做防水后补浇混凝土(预埋接茬筋)。

2.3.4发鸠山隧道沉降观测已经与2013年4月8日开始,测量观测周期3个月。

2.4水文、气象

地表水一般水质较好,对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可以直接利用。

冬季漫长且严寒,平均气温9.9℃,极端最低气温-12.6℃,季节最大冻土深度75cm。

隧道贯通后,隧道口500m范围与外界气温相差不大;需要注意施工时间,避免施工现场进行冬季施工。

2.5材料及交通运输

弹性支撑块采用厂位于山西省洪洞县预制场,运距约160km;工程用砂主要由东洪驿砂场供应,距隧道进口约15Km,石料主要由曹家沟石料厂供应,距离隧道出口约46Km。

扣件等配套材料由局物资站统一订购并进场。

距离省道326及古杜县乡道路很近,多数路段距离村庄不远,交通较为方便。

隧道施工高压线电力线仍正常使用。

2.6拌合站

各砼拌和站拌和设备配备表

名称

拌和设备配备

占地面积(m2)

位置

1#砼拌和站

90m3/h自动计量拌和站1座

20000

北寨村

2#砼拌和站

2×90m3/h自动计量拌和站1座

30000

刁黄村

每月完成2160m,每天需要混凝土量为2160×2×2.8×0.39÷30=158立方,拌合站完全满足混凝土供应要求。

2.7组织机构及分工

根据无砟轨道的总体施工安排,五分部设项目经理1名,书记1名,项目总工1名和安全总监1名。

项目部设置七部两室一所(工程部、计合部、财务部、物资部、机电部、安质部、办公室、试验室和修配所。

下辖1个无砟轨道施工工区、1#和2#拌合站。

现场施工总体负责:

赵继平

无砟轨道施工工区:

工区长:

黄波技术主管:

窦厅宝晁朝阳

1#拌合站职责:

负责D4K447+361-D4K449+219道床混凝土供应。

2#拌合站职责:

负责D4K449+219-D4K454+915道床混凝土供应。

3、施工组织安排

3.1总体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7月26日试验段施工,计划完工日期2013年12月10日,总工期137天(含试验段5天和转场时间10天)。

3.2施工组织安排

3.2.1隧道轨道变更导致填充处理:

a:

已按原设计浇筑填充面处理(高于变更后7.4cm):

采用铣刨机进行下凿,机械设备已经落实,计划铣刨时间:

2013年7月15日至2013年7月22日。

无砟轨道施工至发鸠山出口时间为2013年10月28日,不影响无砟轨道施工进度,但是要求半幅进行,保证材料运输通道。

b:

洞内未浇筑二铺填充面处理(低于变更后9.3cm):

要求采用立模浇筑道床板下部9.3cm厚C20混凝土,计划同时开3个工作面(3#以斜井分2个工作面,出口1个工作面)。

计划时间:

2013年7月12日至2013年7月26日。

无砟轨道试验段施工时间为2013年7月26日,不影响无砟轨道施工进度。

填充C20混凝土(道床板之间、道床板与电缆槽之间)应在道床板底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展开,避免今后混凝土难以运输。

注意在左右线道床板之间(隧道中心线位置)安装φ100mm钢管并固定,然后浇筑混凝土填充,人工收抹2%的横坡);道床与电缆槽之间应在原泄水孔位置安装PVC管,填充施工完成应采用土工布堵塞PVC管,防止进浆。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半幅浇筑,预留混凝土运输通道,左右线错开距离900m。

中间设置多处道路交叉(注意混凝土不得受损)。

c:

隧道缺陷整治(拱顶注浆)

依据第三方检测,发鸠山出现71处(合计270m)拱顶脱空,计划由原隧道施工单位负责进行整改(3#斜井施工队60处已经基本整改完毕)。

4#斜井注浆处里时间(11处)施工时间:

2013年7月15日至2013年7月20日。

欠厚处理时间为2013年8月5日(3处)。

d:

隧道基底软弱层加固处理

设计院初步确认发鸠山隧道940m隧道基底软弱,需进行加固处理,计划7月15日开始进行,预计工期25天,将以保证无砟轨道施工为主,集中力量由3#斜井往出口方向进行处理,确保无砟轨道施工有序、正常。

处理方案:

注浆孔按浆液扩散半径3m设计,注浆孔按梅花型布置,环、纵向间距200cm×200cm。

注浆孔采用风钻开孔,孔径52mm。

孔口管采用φ50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5m(深入仰拱下地层不小于3m),孔口管应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措施。

仰拱填充两侧范围内可斜向施做。

注浆采用普通纯水泥浆,注浆压力按1~1.5Mpa考虑。

注浆示意图如下。

e:

中心检查井和水管清理

原施工队已经展开隧道中心检查井和水管的清理工作,目前4#剩余100m,计划7月20完成;3#剩余500m(位于3#斜井往小里程方向,因为五局未贯通,水位较高不便清理,清理进度相对较慢,但是不影响无砟轨道施工),按照隧道8月10日贯通,下台阶在8月底贯通,计划9月20完成中心检查井和水管清理。

3.2.2无砟轨道施工安排

由于发鸠山隧道(五局管段)仍未贯通,考虑到贯通误差的测量和调整,将3#斜井至D4K447+361(与五局交汇点)段1839m暂缓施工。

根据发鸠山隧道施工进度整体安排情况,道床共分为2段组织施工,如下图所示:

a:

第一段施工计划

自发鸠山隧道D4K449+219(3#斜井交点向前13m,按照洞口进20m后,每6m一段安排)至发鸠山隧出口D4K454+895(5682m,946组),该段采用2套机具从左右线同时施工,2013年7月25日~7月31日开始进行机具调试组装,2013年8月1日施工D4K449+215~315段第一组100m试验段道床施工,邀请建设、设计、监理及各方专家对试验段道床整体施工工艺进行验收后,8月4日正式开始进行无砟道床施工,左右线同时推进,月完成4320m(折合双线2160m),至2013年10月24日施工至发鸠山隧道出口D4K454+915(暂按洞口里程考虑,施工以设计图纸有砟无砟过渡段分界里程为准)。

施工至发鸠山隧道出口后将无砟轨道施工轨排及龙门吊转场至3#斜井施工剩余无砟道床。

洞口段施工时气候条件满足施工要求,不需要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b:

第二段施工计划

发鸠山隧道3#斜井与ZNTJ-10标分界里程D4K447+361~3#斜井交点处D4K449+215(1854m),2013年10月25日~11月3日完成轨排及龙门吊的转场及机具调试安装工作,11月4日正式开始由分界里程D4K447+361向大里程方向施工,左右线同时推进,月完成4320m(折合双线2160m),至2013年11月30日施工至3#斜井交点处D4K449+215。

本段位于隧道中部,距离斜井口1km以上,隧道内温度高于5°C,施工现场不需要采取冬季施工措施;但是拌合站需要做好冬施措施。

3.3道床施工循环组织网络图

①隧底清洗、铺设道床底层钢筋3h②组装轨排、粗调12h

③安装侧模、上层钢筋6h④精调、锁定4h⑤浇筑道

床砼15h⑥抹面及养生20h进入下一循环施工组织。

3.4资源配置

计划加工72榀轨道排架,左右线各36榀,每榀6m,左右线每循环施工长度18(榀)×6(m)=108m(每循环均预留一榀搭接),左右线各安排2组轨道排架施工,单组施工循环时间为63h,每月施工进度为30(天)×24(小时)÷63×2×108=2469m,考虑90%的进度计划保证率,每月施工进度为2469×0.9=2160m。

7554÷2160*30=115天(包含转场时间10天),满足工期要求。

施工过程中主要占用循环时间为轨道板吊运、精调和混凝土施工等,其余工序时间不单独占用循环时间,加之施工人员熟练后配合后,将大幅缩短工序时间,本次计划编制暂按此编制。

4、双线隧道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工艺

4.1施工前准备工作

4.1.1切实做好施工图纸复核,重点是设计意图的领会和交底培训,编制审批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

对技术人员、测量工、捣固工、砼工、抹面工、轨排精调工组织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无砟轨道的特点、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质量控制要求等。

根据进场人员情况集中培训。

4.1.2尽快安排隧道内过轨管线的检查和埋设;组织水沟电缆槽盖板的运输进场。

4.1.3由于隧道道床结构变更,尽快安排隧道口已经进行二次铺底浇筑高程处理和其他未浇筑地段的填充浇筑(填充C20混凝土必须同步进行)。

隧道仰拱回填层或钢筋混凝土底板表面需拉毛或凿毛。

4.1.4根据无砟轨道沉降观测数据监理签认后,提交建设单位组织的专家进行评估,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经评估合格后,及时组织对CPⅡ、CPⅢ控制网交接和复测,并提交相关测量成果。

计划7月15日前完成沉降观测资料整理上报及评审工作,为保证无砟轨道施工精度,将ZNTJ-11标与10标分界里程D4K447+361至3#斜井交叉口段1854m预留作为与10标贯通误差及CPⅡ调整段落,CPⅡ及CPⅢ测量分为两段实施,3#斜井交叉口至发鸠山隧道出口为第一段,该段CPⅡ测量由发鸠山隧道出口、3#斜井及4#斜井洞外设计院原有CPⅡⅠ点引入实施;3#斜井与10标分界里程D4K447+361至3#斜井交叉口为第二段,该段CPⅡ测量待隧道整体贯通后与10标进行联测并平差后实施,测量误差在3#斜井交口口位置以前调整完毕,同时控制桩高程必须进行精密二等水准测量。

第一段CPⅡ测量计划7月15日至7月22日完成,隧道CPⅢ测量计划7月20日至8月5日完成(分段进行测量),第二段CPⅡ及CPⅢ测量工作实施时间根据10标发鸠山隧道管段完工时间另行安排;隧道CPⅡ及CPⅢ测量工作计划由五公司精密测量队实施。

4.1.5材料准备

a:

弹性支撑块采用厂内预制,由于各个标段均需要供应,所以应提前提报供应计划,确保轨枕供应正常。

b:

两座拌合站内需要及时储存大量的砂石料,避免雨季供应紧张。

c:

为了减小加工误差,轨排采用60轨,需要提前计划正式扣件进场。

d:

提报钢筋计划,便于物资站招标采购。

4.1.6施工机具准备

施工的专用机具有精调小车(1台)、精密水准仪(1台)、轨道排架(72榀)、专用龙门吊(2部,含吊架),轨排组装平台(2部)和道床板模板已经与协调或落实等。

目前行走钢轨和精调小车已经落实进场,工装(门吊、轨排和模板等)正在紧张的加工之中。

4.2施工工艺流程

4.2.1施工机具现场布置

4.2.2施工工艺流程

道床板砼施工的基本工序为:

①隧底清洗、铺设道床底层钢筋②

组装轨排、粗调③安装侧模、上层钢筋④精调、锁定⑤浇筑道床砼

⑥抹面及养生⑦拆轨拆模,按流水作业完成无砟道床施工。

施工备料

机具准备

混凝土

配制、运输

清理整体道床基底

测设标桩

铺设整体道床钢筋网

吊装轨道排架

安装伸缩缝沥青板

调整、锁定组合式轨道排架

安装模板

浇筑混凝土、养生整体道床

清理

拆除轨道排架

一次铺设长钢轨

质量检查

竣工验收

4.3隧道无砟轨道作业主要工序施工

4.3.1凿毛、清洗、放样

道床板施工前,将道床板施工范围内前方100~200m隧底砼表面的杂物、废碴清除干净,用高压水(利用隧道中心检查井积水,采用水泵抽水加压)冲洗干净并凿毛,确保整体道床基底无杂物积水。

在铺设道床板钢筋网前再次对隧底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保湿2小时以上且无多余的积水,经过质检人员检查后应作好记录。

技术人员按照控制点测量线路中桩和高程,测点按照12m一个,标桩采用水泥钉,采用红油漆标示,测量后将书面交底给现场粗调人员(绷线和水平尺)。

便于轨排及轨枕组装完毕后就位,减少粗调工作量,加快施工进度。

组织钢筋和支撑块进场,每5榀轨排和钢筋和支撑块集中存放。

不得侵占运输通道。

4.3.2安装道床钢筋

首先施工预埋L型钢筋(距洞口0-206m范围和隧道的变形缝处,注:

道床连续浇筑地段因其他原因停工1天以上时设置的施工缝也需要设置L型钢筋)和安放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垫块每米15个,垫块强度不得低于C35。

然后方可绑扎钢筋。

第一步:

依据设计图纸底层钢筋,先铺设纵向钢筋,中线一根,两边对称布置,横向布置间距为18+20*4+18*3+20*4+18cm,然后横向量取20cm间距安装绝缘卡(20+16),然后在绝缘卡安放横向钢筋纵向布置间距为20cm(5根/m),注意横向钢筋弯钩朝上。

第二步:

依据设计图纸顶层钢筋,先铺设横向钢筋,横向钢筋纵向布置间距为20cm(3根/0.6m),上层横向钢筋与下层横向钢筋搭接长度为5cm,采用绑丝绑扎牢固,再安装绝缘卡(16+20)后铺设纵向钢筋,纵向钢筋横向布置间距为3*6+6*12+3*6cm。

第三步:

安装箍筋和架立筋,箍筋:

每个支撑块下3个;勾筋每排5根,(2排/0.6m,均位于支撑块两侧,便于固定箍筋)。

注意安装绝缘卡(20+12)

钢筋绑扎注意事项:

纵向钢筋连接的搭接长度全部为70cm,相邻主筋搭接接头错开距

离不得小于100cm(接头中队中),其中纵向接地筋搭接范围内需要焊

接接长度≥200mm,焊缝厚度≥4mm。

在纵横向钢筋交叉处及纵向钢筋

搭接处设置绝缘卡并用塑料带绑扎牢固,绑扎后剪去多余的塑料带。

注意钢筋的间距和位置,避免支承块安装时出现错位现象。

安装完成需要测量接地电阻,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步工序作业。

上下层钢筋安装过程较为困难,在优化施工方案(拟将上下层钢筋一体加工)未得到批复前不得更改。

现场应设置钢筋定位卡。

4.3.3组装轨排

采用第一台龙门吊或人工将弹性支承块吊装至组装平台之上,组装平台小车上按照弹性支撑块设计纵向、横向间距限位卡便于轨道排架组装,采用第二台龙门吊吊起空轨道排架移动至组装平台正上方,准确对位后落下,用标准的扣件将轨排架与支承块连接成轨排,由第一台龙门吊将轨排运至铺设地点,进行粗调就位。

轨排组装注意事项:

a:

支承块不得有损坏和掉角,套靴和胶带是否完好,预埋铁座完好,支承块上有文字标号的朝线路两侧。

b:

工地组装扣件时,螺栓扭矩为120Nm即可,现场采用扭力扳手上紧(扭力扳手使用前必须由技术员逐一检查扭力设置)。

C:

弹性扣件安放应准确,吊装前由技术人员逐一检查。

4.4.4轨排吊装、运输和粗调

龙门吊慢速移动到轨排正上方时,操作手缓慢下方吊架,吊架的四角(夹具)加紧轨排后,人工扶稳轨排,缓慢上升卷扬机,将轨排平稳提升后,向前移动门吊就位。

轨排吊装移动至安装位置后,由人工指挥门吊前后移动,对位准确后缓慢下放轨排。

施工人员配合摘除吊架挂钩后,根据交底数据进行粗调。

人工配合调轨专用扳手对轨排高低及中线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原则为先高程后中线,粗调完成后轨面高低允许偏差为0~-5mm,轨道中线允许偏差为±5mm。

粗调注意事项:

a:

轨排吊装过程,门吊要匀速提升或下降。

b:

门吊移动时应匀速,防止轨排发生碰撞和失稳,移动中应辅以人工配合。

c:

移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意避让。

d:

轨排就位前,支腿螺杆应及时安装PVC保护套管(底口用胶带密封,防止混凝土进入,PVC上口应高于混凝土面)。

e:

轨排高程粗调后,安装侧模,再调中线。

4.4.5安装纵向模板

轨排粗调完成后连接轨排间的道夹板并拧紧螺栓。

人工安装侧向模板和伸缩缝分隔板,并加固模板。

钢模板应固定牢固,模板安装前应对表面残余砼清除干净并使用专用脱模剂涂抹均匀。

钢模板与轨道排架分离,模板下方与隧底空隙应采用专用止浆条填塞密实,不得使用木条或碎布任意填塞。

安装纵向模板注意事项:

a:

侧模应打眼锚固钢筋定位。

b:

模板间应安装双面胶止浆条,防止漏浆。

c:

侧模和钢筋之间应安装保护层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d:

模板安装后,注意接地端子的设置,并在模板对应位置用红色油漆标示。

4.4.6施工缝

在洞口200m范围每隔12m设置1道沉降缝,缝宽20mm,沉降缝采用聚乙烯泡沫板材或泡沫塑料板,在表面30mm范围采用沥青膏密封。

其余地段连续浇筑,在隧道沉降缝处设置伸缩缝(考虑到连续浇筑易出现道床板混凝土开裂现象,现场施工时计划108m设置一道伸缩缝)。

伸缩缝模板注意事项:

a:

伸缩缝模板应位于两根轨枕之间(轨排缝处)。

b:

伸缩缝泡沫塑料板(2.8m*0.35m)两侧应采用支架固定,防止木板移位和扭曲。

c:

表面30mm采用竹胶板制作并固定,在混凝土收面后时拆除。

d:

注意施工缝预埋加强U型筋。

4.4.7精调轨排并固定

轨排精调是关键工序,对轨道的几何尺寸最终位置能否达到设计及验收标准的要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使用专用调整扳手对及精调小车测量系统进行轨道精确调整。

根据测量小车电脑显示数据(可显示到0.1mm),调整竖向支撑螺杆,通过转动竖向螺杆,垂直调整轨道高程,通过调整轨排两侧撑杆,实现水平调整。

在曲线地段,调整时可能产生水平位置和高度的冲突,因此必须在垂直及水平双方向同时进行调整,最终保证各项轨道高低及中线参数的偏差值不超过0.5mm,并且越小越好。

使用接头夹板将轨道排架连接起来,保证接头的平顺性。

排精调测量测点应设在轨排支撑位置,保证钢轨及其接头的平

顺。

⑵利用CPⅢ点,使用轨检小车和全站仪配套逐一检测每根轨枕处的轨面高程、轨道中线位置、线间距、轨道平顺度等几何状态,全站仪测角标称精度不应大于1",测距标称精度不应大于2mm+2ppm(百万分之二);高程测量按精密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精调后轨排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轨面高程以一股钢轨为准,与设计高程允许偏差:

±2mm;轨道中线以一股钢轨为准,与设计中线允许偏差为2mm;线间距允许偏差为0,+5mm。

4.4.8道床板砼的运输、浇筑及养护

a:

砼运输

第一段:

道床砼由2#拌和站进行拌合,砼运输罐车通过发鸠山隧道出口(4#斜井)达道床工作面,采用泵送入模;

第二段:

道床砼由1#拌和站进行拌合,砼运输罐车通过发鸠山隧道3#斜井到达道床工作面,采用泵送入模。

b:

浇注道床板砼

轨道精确调整和固定,施工验收合格后,安装支承块保护套后,方可逐段浇筑道床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前对轨道排架钢轨、扣件和轨枕表面必须进行覆盖,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受到污染;隧底表面、及弹性支撑块应洒水湿润,以利界面结合。

混凝土道床浇筑前,应复测轨道排架几何形位、保护层厚度,并由专业人员检测长轨排绝缘性能,每一块混凝土道床单元的钢筋网架绝缘指标,变形缝的传立杆设置等均需有检测、确认、签字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

道床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灌车运输,人工插入式振捣器捣固,抹面修整。

混凝土始终从起始端浇筑口浇灌,振捣密实后移至下一个浇筑口,并及时进行混凝土的振捣。

捣固时防止振动棒触碰轨道排架支撑系统,并在砼浇筑过程中跟踪监测轨排几何形位的变化。

道床板混凝土振捣密实后,道床表面需要抹平,高程允许偏差为±3mm,但弹性支承块周围的道床面必须低于橡胶套靴凸缘的底面1mm。

道床顶面和支承块轨面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抹面应形成设计的横向排水坡。

道床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顶面宽度

±10

2

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面相对高差

±5

3

伸缩缝位置

±5

4

中线位置

2

5

平整度

2(1m尺量)

道床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a:

混凝土入模温度应在5°C-35°C之间,否则应采取其他措施。

b:

混凝土入模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