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2922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化学能与电能。

化学反应与能量是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着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决定了本节学习的重要性。

 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又是为学习“电化学基础”奠定必要的基础。

2、内容选取

课程标准关于化学能与电能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在本模块中只要求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认识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本节根据学生对“电”的感性认识及其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转化问题产生的兴趣,通过看“鸟巢和水立方”的夜间照片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研究之中,并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原电池概念。

在学生认识原电池概念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发现原电池的部分构成,根据各对比组不同现象对比得出相应结论。

然后综合结论发现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3、教学策略 

⑴.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节教学中采用了“自学——引导”和“演示探究——分组探究”等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学严谨态度,合作团队精神。

 ⑵.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

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⑶.学生发现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后,自制水果电池,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

4、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常见的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方式;

⑵理解原电池原理;  

⑶发现原电池构成部分。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精神

⑶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⑵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勇于探索问题的本质特征,体验科学过程及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构成部分。

教学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

预习、实验探究、讨论、启发、讲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工具

实验仪器、多媒体教室,另附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看“鸟巢和水立方”夜间照片(幻灯片),问如果没有电能,“鸟巢和水立方”有这么漂亮吗?

再举例说明生活中电能的应用。

在前面我们学了“化学能与热能”知道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那电能是怎样的能源呢?

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吗?

这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吧!

(幻灯片)

板书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阅读教材第39页资料卡片了解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设疑电能既然是二次能源,那哪些一次能源可以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电能呢?

大家看2001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幻灯片)。

火力发电估计在2050年前后仍将居于首位。

火力发电(火电)的原理是怎样的呢?

解释火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幻灯片)

学生讨论火力发电原理,分析火力发电利与弊。

启发思考其中燃烧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那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有没有联系呢?

电流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剂与还原剂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电子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同时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

如煤的燃烧、铝与盐酸反应放热。

但它们都是氧化剂与还原剂直接接触发生反应。

电流的形成条件是电子定向流动。

引导思考如何让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得失的电子定向流动,形成电流?

使  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使其间的电子转移,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电流。

我们可以设计出这样的一种装置吗?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板书一、化学能与电能

演示探究1、把铜片放入稀硫酸,看现象;接着把锌片放入稀硫酸,看现象。

 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幻灯片)     

学生板演离子方程式

演示探究2、把铜片和锌片放入稀硫酸用导线连接起来,看现象;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幻灯片)

演示探究3、 把铜片和锌片放入稀硫酸用导线把电流表连接起来,看现象;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幻灯片)      

分享实验结果看(幻灯片)解释,学生相互交流。

然后完成(幻灯片)表格内容。

找学生板演,共同得出原电池定义。

学生板演

共同总结见(幻灯片)

板书

(一)、演示探究原电池

原电池的定义: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原电池 的电极名称、电极反应 

学生板演锌片:

Zn-2e-==Zn2+   (氧化反应) (负极)

铜片:

 2H++2e-==H2↑ (还原反应)(正极)

评价鼓励加表扬。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的设计,这种装置就叫原电池,那么原电池到底有哪些部分构成呢?

下面看大家能不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找到答案。

分组要求各小组先自己探究,如实填好相应表格;然后按大A组与小a组合作探究,大B组与小b组合作探究,大C组与小c组组合作探究,大D组与小d组合作探究分别比较得出相应结论,共同完成表格所有内容。

学生探究适时给予指导。

找学生代表展示表格,进行比较,然后归纳总结,学生代表发言。

归纳总结原电池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

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很多技术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板书

(二)、原电池构成部分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形成闭合电路。

④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设疑通过大家对原电池的定义以及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已经有所了解,那自制一套水果电池装置行吗?

(幻灯片)

水果电池展示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预习本节后续内容,完成与本堂课内容有关的习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离子方程式:

Zn+2H+==Zn2+ +H2↑  (学生板演)

(一)、演示探究原电池

1、原电池的定义: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 的电极反应、电极名称 (学生板演)

锌片:

Zn-2e-==Zn2+   (氧化反应) (负极)

铜片:

 2H++2e-==H2↑ (还原反应)(正极)

(二)、学生探究原电池构成部分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形成闭合电路

④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教学反思

一.公开课如时装表演,代表了平时课堂的发展方向。

当然,公开课的准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非一般课堂所比拟。

公开课的主导思想是以最新的理念做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设计课堂,以师生互动为重要特征。

这种主导思想正是我们平时课堂的发展方向,平时课堂虽然不必那么绚丽多彩,但至少在主导思想上应该向着公开课努力,。

例如,《化学能与电能》这一节课,实际上它的主导思想就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探究学习,积极建构知识。

平时上课也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知识,在主动探究中获得学习的快乐而不是满堂灌,君不见还有多少课堂还在给学生从头到尾在灌输?

二.创新是公开课的追求,也是课堂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

《化学能与电能》这节课第一次对学生分组探究作了创新。

这次让学生分为两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分别探究不同的实验。

然后大A组与小a组合作探究,大B组与小b组合作探究,大C组与小c组组合作探究,大D组与小d组合作探究分别比较得出相应结论。

最后综合各大组的结论归纳出原电池的构成部分。

对与学生自己没有亲自探究的实验,可以到其他同学去看,为了方便观察与交流,特意设定固定的组别方阵。

三.把公开课摄制成录像课,又好比把剧本拍成电影。

它具有更多的创新成分,更多要注意的细节。

客观条件需具备:

多媒体教室,好的摄像机,专业拍摄人员,还要对本堂课的重点镜头在哪里要清楚。

例如,学生探究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还是不偏转,镜头很难全部体现出来;还有镜头为了跟踪教师又忽略了大屏幕内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