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17周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2421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17周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17周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17周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17周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17周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17周音乐教案.docx

《三年级17周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17周音乐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17周音乐教案.docx

三年级17周音乐教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心理健康学科教学进度表

科目

心理健康 

教学年级

三年级

教科书名

及册数

三年级音乐下册

上课日期

2015.3.2 

每周节数

1.5

总授课节数

27

周次

时间

节数

起止

1

3.2—3.6

学习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1.5

2

3.9—3.13

表演《荫中鸟》

1.5

3

3.16—3.20

学习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1.5

4

3.23—3.27

表演《顽皮的杜鹃》

1.5

5

3.30—4.3

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1.5

6

4.6—4.10

学习歌曲《柳树姑娘》

1.5

7

4.13—4.17

学习歌曲《卢沟谣》

1.5

8

4.20—4.24

学习歌曲《只怕不抵抗》

1.5

9

4.27—5.1

学习歌曲《嘀哩嘀哩》

1.5

10

5.4—5.8

学习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1.5

11

5.11—5.15

期中测试

12

5.18—5.22

学习歌曲《我是小音乐家》

1.5

13

5.25—5.29

聆听《飞来的花瓣》

1.5

14

6.1—6.5

学习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1.5

15

6.8—6.12

学习常用音符与休止符

1.5

16

6.15—6.19

学习歌曲《剪羊毛》

1.5

17

6.22—6.26

学习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1.5

18

6.29—7.3

学习歌曲《童年的太阳》

1.5

19

7.6—7.10

复习总结

1.5

20

7.13—7.17

期末检测总结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教学目标:

1.从聆听《祖国祖国我们爱你》音乐作品中感受“爱祖国”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爱祖国”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赞颂教学重难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

1.聆听《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2.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

)3.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4.揭示曲名《祖国祖国我们爱你》,5.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

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6.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7.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8.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9.学习曲调:

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

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

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10.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11.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教学小结:

我们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了《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赞颂。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课时表演《荫中鸟》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荫中鸟》,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重难点:

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

春雷的声音?

春水的声音?

春雨的声音?

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荫中鸟》。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

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

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

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

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择其适合表演的节奏型。

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可以用打击乐器表演。

第三课时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目标:

1.复习所学音乐作品,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2.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重难点:

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

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2.课本上有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4.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5.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6.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7.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并可以用打击乐器表演。

《顽皮的杜鹃》教案(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

2.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低音掌握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唱好《顽皮的杜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问:

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

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

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

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顽皮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二、欣赏

1.聆听《顽皮的杜鹃》

2.再听: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3.师生讨论。

设问:

(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4.复听乐曲:

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

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三、教学小结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歌曲《顽皮的杜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唱好《顽皮的杜鹃》。

教学重难点:

试用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学习乐曲

1、轻声学唱:

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2、用口风琴找到1=F的“53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3、表演唱:

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

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

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

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音乐游乐宫”:

1.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2、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3、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

教师示范“567”的柯尔文手势。

4、手势游戏。

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尝试视唱。

5、听辨训练:

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

在什么时候出现?

(教师弹奏全曲。

)6、机动:

视唱全曲。

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音的高低有了基本认识。

第六课时《柳树姑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柳树姑娘》的学习,从诗、歌、画中感受柳树的形象,并由主题向速度、情感及审美的拓展。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3、通过“意境”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二声部合唱练习。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2、二声部合唱教学。

教学准备电子琴、头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注:

课前谈话激励:

(黑板上事先准备一幅没有叶子只有枝干的柳树图)

师:

小朋友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啊?

(生自由回答)这是一棵树,可是她只有枝干没有叶子,你们想不想帮帮她?

(生答)恩!

只要小朋友在音乐课上好好表现她就能长出新叶!

准备好了吗?

那开始我们快乐的帮助之旅吧!

一、猜谜语——导课3’

1、师生问好

2、猜谜语: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老师这儿有个谜语请你猜一猜,竖起你的小耳朵听好了。

(生答出就在柳树上长出一片叶子)

小姑娘,本事大,江南塞北都安家。

湖水替她照镜子,风儿帮她梳头发。

二、请柳树——附点四分音符渗透教学、重点句教学

1、唤柳树

情境创设):

师: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秋天,经过秋风吹拂、秋雨滋润的柳树姑娘变得更美了,小朋友想不想见见柳树姑娘啊?

那让我们一起呼唤她出来吧!

2、迎柳树

师:

咦!

怎么还不出来呢!

要不让我们和她的好朋友—春风、春雨一起来迎接她的到来吧!

1=D16122︳36122︳

春风:

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

53566︳53566‖

春雨:

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三、赞柳树3’

1、配乐欣赏柳树图片。

师:

听到小朋友这么美的声音,柳树姑娘终于揭开她的面纱出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瞧瞧。

2、欣赏后用音乐的方法来赞美柳树。

(语言、动作、旋律…)

师:

柳树姑娘怎么样?

谁能用你的语言和动作来赞美她!

(指名3-4名回答)

四、诵柳树——歌词教学4’

多媒体出示歌词

师:

柳树姑娘这么美,连诗人也忍不住来赞美她!

1、指名朗诵:

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朗诵呢?

你能来试一试吗?

2、师按节奏念

师:

刚才这么多小朋友念了,现在该轮到我了,能给了老师一个机会吗?

3、老师按节奏念和生齐念

五、唱柳树——歌曲教学

1、初听感受歌曲师边唱边表演歌曲

师:

小朋友念得真优美,就像一个个小诗人。

柳树姑娘也有一份礼物送给大家,是什么呢?

(出示歌谱)

2、学唱歌曲旋律

师:

听到这么优美的声音,柳树姑娘的好朋友秋风、秋雨也忍不住加入我们的队伍,让我们也成为阵阵秋风来唱一唱歌曲!

也可手随音乐划动(如:

划圆、划波浪、弧线…)

六、二声部教学

1、风声雨声唱二声部

师:

秋风秋雨听到柳树姑娘唱起了自己的歌。

(生唱柳树姑娘师分别用“呼“和“沙”唱第二声部),用“啦”唱二声部。

2、顿音教学(跟琴唱啦)

师:

我们的啦啦歌上面是什么啊?

(生答)为了音符唱得更听,我给她戴上了一顶顿音帽子,戴上帽子的柳树既活泼又调皮。

七、舞柳树6’

师:

请我们班的小柳树们自由组合,找你的好朋友或老师一起来舞一舞!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通过对《柳树姑娘》的学习,从诗、歌、画中感受到了柳树的形象,并由主题向速度、情感及审美等方面得到拓展。

第七课时《卢沟谣》

课题

《卢沟谣》

课型

唱歌

课时

1.5

知识与能力:

通过歌曲的学唱,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品味它经历的百年沧桑。

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丰富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

体验、模仿、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忘历史,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

通过歌曲的学唱,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

难点

把握歌词的内涵。

演唱的表情及和声的协调。

教具

钢琴,触控一体机,电视,光碟。

学具

课堂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预设

一常规训练:

1)组织教学

2)发声练习《欢乐颂》

3)复习歌曲《留给我》

4)拍球游戏四四拍的声势练习

二新歌教学

1导入:

本节课所学的歌曲《卢沟谣》以孩子的视角,用童谣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别样的的卢沟桥,请大家来欣赏。

2介绍歌曲,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把握歌词的内涵: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方向的永定河上,是一座古老的石造多拱桥,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第一抢。

3按节奏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童谣风格。

了解歌词内容。

学生提问歌词的不懂之处,再作以解答。

解说时出示相关图片,听看结合

4带着这首童谣的理解再来欣赏歌曲,播放同时为歌曲分段。

(两部分)

5学唱歌谱

(1)按乐句学唱

(2)分析歌曲两个部分旋律上的变化再进行学唱。

(3)分析歌曲速度、力度变化和声安排上的特点

速度:

中速

力度:

渐强,减弱等

声部的安排:

高低声部

6演唱歌词

(1)读低声部的歌词,由教师填词演唱,注意声音的和谐与均衡

(2)结合曲谱演唱中力度、速度变化和歌词表达的情感进行整体填词演唱。

(3)小组合作:

表现歌曲

教师要善于运用指挥的手势提示动作让学生提前做好唱歌的准备。

四处理歌曲

(遇到分声部时,先分声部、再合唱。

三拓展:

介绍这首作品在全国的影响力。

 

 

欣赏《卢沟谣》

 

体会歌曲的童谣风格

 

学生提问歌词的不懂之处

 

学唱,注意咬字,吐词

 

注意速度、力度变化和声安排上的特点

演唱时加以运用。

 

演唱歌词

注意声音的和谐与均衡

 

体会演唱中力度、速度变化

 

提前做好唱歌的准备

板书

 

设计

卢沟谣

速度力度声部的安排

 

教学

 

反思

 

通过歌曲的学唱,学生能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演唱的表情及和声的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