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学习小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799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师风学习小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师德师风学习小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师德师风学习小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师德师风学习小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师德师风学习小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德师风学习小结.docx

《师德师风学习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师风学习小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德师风学习小结.docx

师德师风学习小结

我们能够做得更好

——师德师风学习小结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尤其,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升教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长远的意义。

在学习《昆山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教育读本》,特别是其中几个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的是:

一、爱岗敬业,做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常常感受到的是这份事业的繁杂、琐碎,似乎很难与“崇高”扯上,但是,看了霍懋征老师的事迹之后,我发觉,教师的崇高与责任是相互关联的。

霍老师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为了教好每一位学生,她总是坚守教育第一线,努力实行着教育教学的改革。

多年的心血,使她所教的毕业班的成绩轰动了当时的教育界。

霍老师的一句话说得好——教师工作虽然艰苦,但是最光荣、最幸福。

当看到学生一批批地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和欣慰,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到的。

二、热爱学生,做一个富有爱心的老师。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能够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霍老师成功转化后进生“何永山”的事例,是一位老师热爱学生的充分体现。

但是老师的爱,决非“溺爱”,更不是放纵。

从霍老师的转化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是霍老师的爱的智慧、爱的艺术,是爱之有方的。

于是,我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很多时候,我们以“爱”的名义,无心地做着“伤害”学生的事。

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的视线应放宽,在充分鼓励学生的自信、保护自尊的情况下,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做一个言行一致的老师。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

只有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用语言告诉学生该如何如何,如果在说“如何如何”的同时,我们也都在“如何如何”地做,那么,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

但是,一旦在学生面前出现言行不一致的行为,那么教育的效果几乎是零,甚至更糟。

这也正如孔子所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四、教书育人,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师。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所以,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却又了无痕地实行着。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由此可见,师德师风建设,看似一个大话题,实际是落实到我们每天工作的细小环节之中的。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自己的工作,持续加以改进与完善。

让我们循着优秀教师的足迹,做得更好吧。

师德学习体会

许嫣

这个阶段通过组织学习和自我学习,使我深刻感受到师德的博大精深。

特别是从网络上搜索到许很多多的老师的模范事迹,从教育部部长周济发表的《爱与责任——师德之魂》一文中的提示,立马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一书中学习了霍懋征、邹有云、黄静华、盘振玉、林崇德五位模范教师事迹材料,从网络上学习了谭世明、姜伯成、陈善知、傅六云优秀教师群体先进事迹,深深地被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感动不已。

从这些师德高尚的教师,无不是身体力行的楷模。

师德修养重在修炼,重在实践。

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过程,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持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实践过程。

实践的过程就是精神升华的过程,闪耀着人格魅力的光辉。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向这些优秀教师群体学习。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所以,师爱就是师魂。

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天天与小朋友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该即时加以制止并准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学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因难,也应该多加以关心和协助。

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

对此,我们的责任在于教育和引导,重在树立让学生满意的思想观点,努力实现学生合理的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还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持续丰富自身的学识,努力提升自身水平、业务水平。

随着“育人”时代的发展持续有新的内容,那么就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教学过程中,应开发多方面的智力。

总来说之,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从思想上行动上提升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努力使自己做一个师德优良、业务精湛、学生、家长欢迎的人民教师。

淡泊名利,敬业爱生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我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

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

”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持续增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点,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通过这段期间学校组织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

老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持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增强学习,持续提升素养。

本人系统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持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

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

我们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

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

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

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有的区别在于:

师生关系的变化。

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

所以,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

要做到对学生有爱心、耐心、细心,对工作有专心、精心、热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持续提升学习成绩。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持续提升自身素质,持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

怎样提升自身素质呢?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来说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升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提升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

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

只有持续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王芳

唐代韩愈以前为我们老师写过一篇文章,里面写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说的就是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

教育学生是不是多上几节思想品德课,让学生背诵日常行为规范就能够了呢?

不是的。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教师不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

所以,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发扬优良师风,弘扬崇高师德。

一、持续增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

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只有持续学习,才能够持续充实自己,才能持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

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

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

只有持续学习,才能持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增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不过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水准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

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

推动教育教学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这支队伍要全员有意识、人人有责任,人人都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

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

三、“心中有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牵挂。

在我们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每位教师要重视感情上的熏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自觉地把培养美好感情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

情是师生交流的纽带。

杜甫有诗句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说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不如说是教师的感情特点。

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

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

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它为学生共同生活的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对学生行为起着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

我希望我们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善于体察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将爱的雨露洒向每个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师益友。

协助学生理解自我,摆脱困境,完善自我。

叶圣陶先生“千教万教,认真求真,千教万教学做真人”说的是教师的追求是一个真实。

让我们大家一起向这同一方向共同努力,都能成为学校“师德”标兵。

师德师风学习体会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但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促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进一步提升了增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现将现阶段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持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升自身水平、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准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准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实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增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作者:

丫丫与哑哑

--  发布时间:

2006-4-2613:

25:

28

--  

       学习师德师风感想

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持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

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杨彦庄(儿童心理教育专家)具有素质教育水平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

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但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

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

我们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

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

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

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有的区别在于:

师生关系的变化。

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

所以,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  作者:

柏庐蔡慧

--  

如何成为学生行动的标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负有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民族素质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所以,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学习探讨新时期教师师德师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是一名年轻教师,从事教育事业才1年半。

从2004年8月走上工作岗位后,我肩负着教师的神圣职责,深感责任重大,不但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展开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能够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

长期以来,我所形成的座右铭是: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要出自内心的爱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待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并尽己所能授业于学生。

下面是我对上述体会的粗浅解释,望不吝指教。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在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

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教师切记不可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对学生像管家婆一样吆五喝六。

学生尊师为父,教师自己也千万不要把这当成是自己对学生有恩。

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念念不忘的。

在授业方面,师德师风不像其它有些事情,能够“以一挡十”。

不管在什么的学校里,越是有才能的教师,越是学术地位较高的教师,对别人的影响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得到别人的相信。

对学生更是这样,学生敬重教师,是希望能从教师这里学到更多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耐心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把自己所有的相关知识都教于学生掌握。

现实世界是极其复杂的,一个人不可能包打世界,尤其是在理论和技术领域,总存有着大量的自己不懂或暂时不懂的问题。

遇到学生提问,若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一定要对学生直言自己对该问题不懂或暂时不懂,许诺等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复学生或与学生一起探讨该问题,而且一定要言而有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为教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做,不但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会有助于提升威信。

千万不能环顾左右来说它,支吾搪塞,因为这样不但会误人子弟,而且实际上也是在贬低自己。

师德师风的传承。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极需要发扬光大和传承的,因为它往往是一个学校优良传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国内外的著名高校不乏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关于师德师风的经典例子。

而且,师德师风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它需要总结,需要丰富,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老中青教师间的传承,更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和传统,使学校一步步地走向更高层次。

在工作岗位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尽心尽责地做好每一件工作。

同时,教师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协助,并虚心向他们学习,虚心的接受他们的批评,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持续完善。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

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

教育是事业,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点,要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