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知识点.docx
《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知识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知识点
2013-2014-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知识要点
一、心理健康绪论板块
1、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自我探索板块
2、乔哈里窗
3、艾森克发展阶段理论
三、情绪管理板块
4、情绪的功能
5、情绪ABC理论
四、人际关系板块
6、TA的自我状态理论
7、建立界限的步骤
8、处理冲突的步骤
五、恋爱与性板块
9、爱情三角理论
10、依恋理论
11、处理有关性的问题的四个原则
六、生命教育板块
12、心理危机的种类
13、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典型表现
14、当身边的同学出现疑似危机时,我们能做什么
附:
知识点主要内容
一、心理健康绪论板块
1、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2)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3)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4)具有顽强的意志。
(5)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6)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二、自我探索板块
2、乔哈里窗
“乔哈里窗口”是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格拉姆在从事一项组织动力学研究的时候,就沟通的技巧和理论建立起一个以他俩的名字合并而成的“JoHari”——乔哈里模型。
它把人的心理分成四个部分,即:
公开我、背脊我、隐藏我、潜在我。
第一个窗口:
“公开我”,也就是透明真实的我,这部分特质自己很了解,别人也很了解,是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统一的部分。
第二个窗口:
“隐私我”,或“秘密的自我”,自己了解但别人不了解的自我特质,可能是自己隐藏的部分。
第三个窗口:
“背脊我”,或“盲目的自我”,别人看得很清楚,自己却不了解的自我特质。
第四个窗口:
“潜在我”,或“未知的自我”,别人和自己都不了解的潜在部分,通过一些方法可以认识到一些。
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也更开放,更能接纳自己。
3、艾森克发展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第一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从出生到十八个月左右是婴儿期。
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
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
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
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可以增强自我的力量。
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
"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
第二阶段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童年期。
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
个体在第—,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
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
例如,孩子由于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尿湿了裤子,成人就对其打骂,使孩子一直遭到许多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
"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第三阶段 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
四到六岁是学前期。
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
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
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
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
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阀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所谓内疚感,就是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做坏了事情),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
"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第四阶段 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
从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
学龄初期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
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
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
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埃里克森劝告做父母的人,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获得好成绩;还要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即使是参加赛跑,也会认为自己是跑得很快的。
总之,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埃里克森说:
"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
第五阶段获得同一感而克服角色混乱。
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青春期。
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同一性”这一概念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
它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是“真正的自我”,也可称为“核心的自我”。
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
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
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埃里克森认为,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
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
如:
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
同一性混乱,还表现在对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看不清,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等。
在两性问题上也会发生同一性的混乱,认识不到两性之间的同一与差异等。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
第六阶段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
从十七、八岁至三十岁是成年早期。
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
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
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
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第七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繁殖对停滞)。
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
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
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
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一旦一个人的繁殖比率比停滞高,那么这个人会以关心的美德离开这个阶段。
埃里克森把关心定义为“是一种对由爱,必然或偶然所造成结果的扩大了的关心,它消除了那种由不可推卸的义务所产生的矛盾心理”
第八阶段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
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
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
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
"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
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三、情绪管理板块
4、情绪的功能
(1)、自我保护的功能
每一种情绪都是有其功能的,即使像生气、痛苦等负性的情绪也有其重要作用。
比如,当人处于危险的境地,恐惧的情绪反应,能促使人在行为上更快地脱离险境;当人在工作或学习中承担的负荷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时,疲惫的情绪状态,会使人不得不放弃一些工作,而获得休息;在面对侵害时,愤怒的情绪会促使人奋起反抗,自我保护。
(2)、提醒和推动作用
基本上,任何一种情绪都是提醒和推动我们采取某种行动的一种动力。
比如:
愤怒:
心理学意义是:
给我们力量去改变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
生理学意义是:
心跳加速,肾上腺素激增,激发强大的力量。
引发的行动是:
愤怒时血液流向手部,抓住武器或攻击敌人。
恐惧:
心理学意义:
提醒自己要认真面对一种危险或威胁。
生理学意义:
血液流向大骨肌肉,因而使面部缺血而惨白。
引发的行动:
恐惧让人迅速远离危险或威胁。
悲伤:
心理学意义:
调适严重的失落感,如亲人死亡或重大挫折等。
人们利用这中退以自省的机会悼亡伤逝,与过去告别,重而获得新的开始。
生理学意义:
悲伤时精力衰退,兴趣全无。
引发的行动:
泪水、沉默、食欲降低,悲伤到近乎抑郁时甚至会减缓新陈代谢。
(3)、人际沟通和信息传递功能。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主要工具,而情绪是信息传递和人际沟通的重要补充。
情绪是通过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姿态变化所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和人际间互相了解的。
例如,微笑、轻松、热情、喜悦、宽容和善意的情绪表达,会促进人际的沟通和理解;而冷漠、猜疑、排斥、偏执、嫉妒、轻视的情绪反应,则会构成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又如,知己之间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能使对方心领神会;考场中,监考教师威严的目光,就足以使那些想投机取巧的人望而却步。
情绪还可以相互的影响和传播。
当一个人兴高采烈时,他就会将这种情绪感染周围的人;而当一个人沮丧、愤怒时,也会使这种情绪在周围传播开来,并且还会将这些负性情绪迁移到他人身上。
5、情绪ABC理论
(1)ABC理论的基本观点: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2)不合理信念的三大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
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
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
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
过分概括的评价:
是以偏概全,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
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糟糕至极的结果: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
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
四、人际关系板块
6、TA的自我状态理论
(1)TA理论介绍:
TA是TransactionalAnalysis沟通分析的简称,TA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是艾瑞克·伯恩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
该理论是在古典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艾瑞克·伯恩认为,大多数的心理失常实质是日常交往行为中交往态度的失常,TA理论认为两人在相互交往时都会处在某种状态中,根据研究发现,可以将这些不同的状态归纳为三种自我状态。
这三种自我状态分别是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
(2)五种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
每个人在生命的开始更多地像是处在一种空白状态中,婴儿通过不断地和周围的环境互动,慢慢发展出自我。
父母自我状态是个体是在生命早期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内化了和父母的状态而发展出来的稳定的特征。
父母在生命早期,在婴儿的抚养中,有两个主要的任务,一个是提供满足,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满足,在生理的层面,包括提供婴儿需要的食物、温暖等,而心理上的满足,包括提供安慰、安全感等;另外一个主要任务是,提供行为规范,告诉婴儿、孩子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父母在实现这个功能的时候,婴儿内化了父母这些状态,因此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自我状态,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和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
①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在人际沟通中主要着眼于对方生理、心理等需要,提供温暖、支持、帮助、理解。
②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在人际沟通中主要着眼于对方是否遵守规则、秩序等,是否符合社会规范、良心等。
比如说,你是个项目小组的组长,当你的组员在活动中出了一些纰漏的时候,如果你处在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你会关注对方是否感到羞愧、紧张等,你会提供安慰、鼓励支持。
当你处在养育型父母自我的时候,你经常使用的语言是“你需要---吗”,“我可以为你做什么”。
你的声音是温和的,你的姿势是支持的。
如果你处在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你可能会认为或责备你的组员准备不足,你认为他们应该更认真、更努力。
你可能会经常使用的语言是“你应该---”“你要---”,你的声音可能是要求性、指责性的,你的姿态是批评的、要求的、评判的。
两种父母自我状态也都是必须的。
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让我们可以去看到其他人的需要,并满足其需要,而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让我们适当地给予规则。
如果一个人只有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而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很低的话,他就不能给予恰当的规则和界限。
所谓“慈母多败儿”就是在描述这个情况。
反正,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过低,而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过高,他就过于僵化、刻板、严苛等。
③成人自我状态:
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与现实环境的不断互动,而发展出来的理性、根据现实做合理判断的状态,更是理性的,逻辑的等。
它反映出对环境要求的客观评价,是有能力区别父母所灌输的观念及自己所体验的观念,并建立思考观念的结果与过程。
在其形成初期是试探性的,并以“尝试错误”的方法慢慢摸索体会而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态度。
表现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试图通过寻找事实,处理数据,估计可能性和展开针对事实的讨论,来更新决策。
儿童自我状态:
是一个人从婴儿时就有的自我状态,我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保留了这些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也有两种,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和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
④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是指个体保留了自身儿童愉快、自由、创造性的天性,关注于自身的兴趣、需要等。
⑤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是指,个体在儿童时期和父母互动中,为了维持和父母的关系,而采取了某种互动方式,做父母认可的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保留了这一点。
人在投入地运动、娱乐、创造性的活动中会体验到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这种感受往往是关注于自身、无拘无束、自由地想象和行动,不太关注于他人的需要和规则等。
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往往体现在对权威的尊重,做其他人认可的事情,遵守社会规范等。
比如说,一个人参加一个聚会,一个更多地享受自己的时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较少地考虑其他人,更多地是处在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
而如果一个人更多地考虑自己应该做什么才是对,才是被大家认可的,他则更多地是处在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
自由型儿童自我的内在语言往往是“我想要----,我认为----”,他的身体语言往往是无拘无束,甚至是旁若无人的。
而适应型儿童自我的内在语言往往是“我应该---,我必须---,我要做到----”,他的身体姿势往往是顺从的,谨慎的,尊重的。
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让我们能够释放自己的天性,满足自己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造性的发挥等,但是如果太过,就容易过于自以为是,自我中心等。
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让我们能够适当地遵守规则,接受限制,但是,过之则会过于谨小慎微,忽视自己的内在需要和感受等。
(3)五种自我状态的优劣势:
①养育型父母高的人优势表现为:
亲切、友善、和蔼、仁慈、助人为乐、富有爱心、体谅他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等等。
劣势表现为:
过于干涉、唠叨、溺爱孩子、操心过度、感情用事等等。
养育型父母低的人通常表现为:
冷漠、不体谅他人、不关心他人、自私、人缘不好等等。
②控制性父母高的人优势表现为:
志向远大、信念坚定、道德观念强、有责任心、领导能力强、爱憎分明、遵守纪律等等。
劣势表现为:
好高骛远、固执己见、对人苛刻、攻击排挤他人等等。
控制性父母低的人通常表现为:
缺乏远大的理想、缺乏责任心、容易妥协、软弱无力、优柔寡断等等。
成人型高的人优势表现为:
聪明能干、善于思考、实事求是、客观冷静、做事有条理、考虑问题周全等等。
劣势表现为:
斤斤计较、缺乏人情味、生活单调、考虑问题机械等等。
成人型低的人通常表现为:
不善于思考分析、缺乏客观性、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做事无计划、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等等。
自由型儿童高的人优势表现为:
开朗、活泼、爽快、幽默、热情、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思路开阔等等。
劣势表现为:
喜怒无常、任性、顽皮、自我中心、好出风头、缺乏毅力和耐力等等。
自由型儿童低的人通常表现为:
缺乏激情和热情、没有朝气、生活单调乏味等等。
适应型儿童高的人优势表现为:
老实纯朴、协调性强、适应能力强、遵守纪律、服从领导、谦虚诚实、有毅力等等,劣势表现为: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主见、依赖性强、沉默寡言、害羞、缺乏挑战精神等等。
适应型儿童低的人通常表现为:
争强好斗、不服从领导和管教、不听劝、协调性差等等。
7、建立界限的步骤
界限是想象中的“边界”,是你所需要的情感和身体空间,用以帮助你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护自己。
界限是你决定什么可以容忍、什么不可以容忍,界限教会别人如何对待你。
建立健康的人际界限的步骤:
(1)识别你什么地方界限最弱。
罗列清单,哪些情景或人让你感到生气、挫败、侵犯、怨恨、震惊或者惊骇。
比如说,当别人强迫你做一些你并不认可的事情的时候,你会特别生气。
这就是你界限最弱的地方。
(2)建立给你尊严的小界限。
确定在界限最弱的地方你能接受的程度和范围。
(3)当他人的行为或表达让你无法接受时,要提醒对方,非常具体地要求他们停止这样说或这样做。
你并不是要为了和对方对抗,你只是要心平气和地告诉对方哪些是你不喜欢、不想要的。
比如说,寝室的室友不断地让你为他做一些他自己可以做却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可以说:
当你让我做这些你自己做的事情的时候,我心里会不舒服,这影响了我和你的关系。
为了我们关系更好地发展,我决定不再为你在做一些你可以自己做的事情,我们可以一起做,这样会更好。
(4)让人们知道他们在尊重你界限的方面做得如何。
“谢谢你不再说/做------”、“我已说过我觉得哪些是不合适的,请不要再-------,我是认真的”。
(5)如果人们总是忽视你尊重界限的要求,准备好正式地对峙或者远离关系。
(6)确保你永远尊重他人的界限。
8、解决冲突的步骤
人际冲突是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冲突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生活背景、教育、年龄和文化等的差异,而导致对价值观、知识及沟通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增加了彼此相互合作的难度。
解决冲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
(1)下决心找到解决办法。
记住关系的重要性;
(2)冷静下来,思考是什么让你生气。
避免情绪化,避免冷战
(3)直接与对方解决冲突,不说闲话,不向他人抱怨
(4)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2、解决冲突:
(1)肯定关系的重要性
(2)解决受伤的情感。
为自己做错的地方向对方道歉。
原谅对方,无论对方是否道歉。
(3)解决问题。
清楚地从你的角度阐述问题,倾听对方的阐述,反复倾听和分享,直到对方完全明白。
开放、接纳、谦虚的态度。
(4)将来的做法。
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法,而不只是你喜欢的。
达成“可以不共识”的共识。
3、事后行动
(1)不再提起,彻底原谅
(2)如果对方不愿意解决这个冲突,你只能为你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负责任。
五、恋爱与性板块
9、爱情三角理论
(1)爱情三角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该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
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地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
就是见了对方,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方相处,有一种兴奋的体验。
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其它自尊、照顾、归属、支配、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验的源泉。
亲密:
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承诺:
承诺由两方面组成:
短期的和长期的。
1.短期方面就是要做出爱不爱一个人的决定。
2.长期方面则是做出维护这一爱情关系的承诺,包括对爱情的忠诚,责任心。
也就是结婚誓词里说到的“我愿意!
”,是一种患难与共、至死不渝的承诺。
(2)爱情的类型
①喜欢式爱情:
只有亲密,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觉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
没有激情和承诺。
②迷恋式爱情:
只有激情体验。
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