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检验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0832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血液检验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临床血液检验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临床血液检验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临床血液检验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临床血液检验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血液检验试题.docx

《临床血液检验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血液检验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血液检验试题.docx

临床血液检验试题

(1)人体内具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

  A.红系祖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粒系祖细胞

  D.巨核系祖细胞

  E.T淋巴系祖细胞

  

(2)末梢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准确指标是

  A.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

  B.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D.出现有核红细胞

  E.红细胞内出现豪焦小体

  (3)下列细胞中不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是

  A.早幼粒细胞

  B.中幼红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晚幼粒细胞

  E.早幼红细胞

  (4)早期缺铁性贫血的形态学多为

  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5)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检查不可能出现的改变是

  A.骨髓增生活跃

  B.巨核细胞减少

  C.粒红比例降低

  D.粒细胞系统成熟停滞于早期阶段

  E.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及网状细胞增多

  (6)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Ph’染色体存在

  B.NAP活性降低

  C.巨脾

  D.白血病裂孔现象

  E.血清尿酸值增高

  (7)有关PNH,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早晨第一次尿呈暗红色,这是由高铁血红蛋白所致

  B.尿沉渣用铁染色可见含铁血黄素

  C.引起红细胞减少,但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正常

  D.观察患者血液在轻度酸性时的溶血情况有助于诊断

  E.重症病例有时合并有血栓症

  (8)下列哪项不是B细胞的免疫标志

  A.CD10

  B.CD19

  C.CD68

  D.HLA-DR

  E.CD22

  (9)不符合霍奇金病的所见是

  A.发热

  B.末梢血中淋巴细胞增加

  C.Coombs试验(+)的溶血性贫血

  D.R-S细胞可见

  E.带状疱疹

  (10)下列物质中属于舒血管物质的是

  A.儿茶酚胺

  B.TXA2

  C.肾上腺素

  D.前列环素

  E.纤维蛋白肽A

11)一患者术后伤口渗血不止,临床疑有DIC,你应选择下列哪组筛选试验

  A.BT、束臂试验、CT

  B.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测定

  C.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BT

  D.CT、PT、APTT

  E.PT、APTT、血小板计数

  (12)关节出血的常见疾病是

  A.ITP

  B.过敏性紫癜

  C.白血病

  D.血友病

  E.大细胞性贫血

  (13)下列哪项不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早期的实验室指标

  A.红细胞形态正常

  B.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

  C.骨髓小粒染铁正常或减少

  D.铁粒幼细胞正常

  E.血清铁减少

  (14)下列哪项不是溶血的实验诊断依据

  A.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

  B.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

  C.间接胆红素升高

  D.尿胆原增高

  E.血清游离血红蛋白〈40mg/L

  (15)男性,50岁,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血红蛋白上升达135g/L.为补充体内应有的铁贮存量,需继续给予小剂量铁剂。

下列何项实验室检查最能反映体内贮存铁

  A.血清铁

  B.血清总铁结合力

  C.血清铁蛋白

  D.骨髓内铁粒幼细胞计数

  E.红细胞内游离原叶琳测定

  (16)男性,15岁,头昏乏力,牙龈出血半年。

体检:

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瘀点,肝、脾、淋巴结不肿大。

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列何项最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A.周围血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

  C.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D.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E.骨髓细胞培养集落生长能力降低

  (17)下列哪项是干细胞和早期细胞的分化抗原

  A.MPO

  B.CD13

  C.CD3

  D.CD41

  E.CD34

  (18)骨髓和外周血中分叶核粒细胞的NAP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时常呈明

  显降低

  A.严重化脓性细菌感染

  B.淋巴瘤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9)女性,14岁,低热、关节疼痛、鼻出血1周。

体检:

两侧颈部腋下淋巴结均肿大(1cmX2cm),肝、脾肋下1cm,胸骨轻压痛。

检验:

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4X10的9次方/L,分类示中性粒细胞0.3、淋巴细胞0.2、原淋巴细胞0.5,血小板20X10的9次方/L.诊断可能是

  A.风湿热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恶性淋巴瘤

  E.结核病并类白血病反应

  (2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有意义的是

  A.外周血中出现幼粒细胞

  B.外周血中出现幼红细胞

  C.Ph’染色体阳性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E.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

21)血友病A、B分别缺乏以下凝血因子

  A.Ⅳ、Ⅷ

  B.Ⅲ、Ⅴ

  C.Ⅷ、Ⅺ

  D.Ⅷ、Ⅺ

  E.Ⅺ、Ⅸ

  (22)即将分娩妇女,患右下肺炎。

体检:

高热,血压下降80/40mmHg,全身皮肤、粘膜严重出血,四肢及躯干皮肤呈大片状瘀斑。

检验:

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4.0X10的9次方/L,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最低30X10的9次方/L;粪隐血H);PT20S(对照13s),APTT56s(对照31s),3P试验

(一),血FDP1:

512(十),纤维蛋白原1.7g/L,ELT50min;外周血涂片见盔形及三角形红细胞(占3%)出血原因为

  A.ITP(急性型)

  B.DIC

  C.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型)

  D.肝功能损害凝血障碍

  E.脾功能亢进

  (23)骨髓干细胞不产生下列哪项

  A.CFU-TL

  B.CFU-E

  C.CFU-Meg

  D.CFU-Eo

  E.CFU-GM

  (24)下列疾病中通过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不能确诊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缺铁性贫血

  E.多发性骨髓瘤

  (25)男性,50岁,5年前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

近1年来渐感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气急。

检验:

红细胞1.5X10的12次方/L,血红蛋白55g/L,白细胞3.2X10的9次方/L,血小板65X10的9次方/L,网织红细胞0.10%,MCV129fl(129UM的立方),MCH

  36pg,MCHC34%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骨髓病性贫血

  (26)下列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由小变大

  B.核浆比例由大到小

  C.核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

  D.核仁由无到有

  E.胞质颗粒从有到无

  (27)正常骨髓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的比例大约是

  A.1:

1

  B.1:

2

  C.1:

4

  D.2:

1

  E.(2~5):

1

  (28)体内的铁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一项中

  A.血红蛋白

  B.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贮存铁)

  C.肌红蛋白

  D.转铁蛋白

  E.其他组织中铁(各种酶)

  (29)男性,36岁,半年前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半月来发热、牙龈出血。

体检:

重度贫血貌,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

检验:

红细胞1.8X10的12次方/L,血红蛋白55g/l,白细胞2.5X10的9次方/L,血小板32X10的9次方/L,网织红细胞0.2%。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肝病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脾功能亢进

  D.巨幼细胞贫血

  E.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30)下列哪项组合错误

  A.肝病时出血倾向——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缺乏

  B.过敏性紫癜——毛细血管壁变态反应

  C.DICh-一消耗性凝血障碍

  D.ITP——感染性骨髓抑制

  E.血友病A因子见缺乏所致凝血障碍

(3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型)时存在下列哪项

  A.Ph’染色体阳性

  B.粒系细胞可见白血病裂孔现象

  C.是白血病中并发DIC最常见的类型

  D.NAP活性增高

  E.POX染色阴性

  (32)不符合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是

  A.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T细胞受累的淋巴细胞白血病

  B.外周血和骨髓出现花瓣状核淋巴细胞

  C.非特异性酯酶阳性,且不能被NaF抑制

  D.白血病细胞体外培养可见C型逆转录病毒颗粒

  E.常与骨髓纤维化并存,骨髓穿刺时“干抽”

  (33)止血机制的基本因素为

  A.凝血活酶、凝血酶与纤维蛋白的生成

  B.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或栓塞、凝血功能

  C.纤维蛋白生成与溶解的平衡

  D.凝血与抗凝系统的平衡

  E.正常的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过程

  (3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的实验室筛选试验,其主要阳性结果可以是

  A.血小板减少,BT延长,束臂试验(十)

  B.血小板减少,CT延长,血块退缩时间延长

  C.血小板减少,束臂试验(十),PT延长

  D.血小板减少,束臂试验(+),CT延长

  E.CT、PT、TT及KPTT延长

  (35)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A.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过程

  B.激活因子Ⅻ

  C.提高ADP

  D.提高PF3(磷脂)

  E.稳定纤维蛋白

  (36)下列不符合血细胞从原始到成熟发育过程中的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A.胞体由大到小

  B.核染色质由粗糙到细致

  C.核仁从有到无

  D.颗粒从无到有

  E.核浆比例由大到小

  (37)下列为骨髓稀释的标志,但哪项除外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

  B.未见到骨髓小粒和脂肪滴

  C.杆状核粒细胞比例小于分叶核粒细胞

  D.镜下见到浆细胞、肥大细胞等

  E.涂片中以成熟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

  (38)缺铁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表现为

  A.小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大细胞性贫血

  (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造血祖细胞培养,可发现两者BFU-E和CFU-E均减少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是T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

  C.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现象常出现于MDS患者

  D.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辅助性诊断

  E.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均为骨髓增生性疾病

  (40)血象示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象示增生低下,三系造血细胞减少。

这样的血象和骨髓象符合

  A.脾功能亢进

  B.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

  C.严重的缺铁性贫血

  D.骨髓纤维化

  E.再生障碍性贫血

(51)女性,30岁,妊娠32周,平时有偏食习惯。

检验:

红细胞1.6X10的12次方/L,血红蛋白62g/L,MCV130fL,中性粒细胞有分叶过多现象。

疑为巨幼细胞贫血。

下列何项最有诊断意义

  A.红细胞减少比血红蛋白下降明显

  B.MCV、MCH增高

  C.周围血全血细胞减少伴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D.胃酸分泌量减少

  E.骨髓幼红细胞巨幼样变

  (52)下列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描述正确的是

  A.骨髓涂片检查是本病确诊的主要依据

  B.外周血红细胞形态不规则,可见泪滴状红细胞,并可出现幼红、幼粒细胞

  C.NAP积分多为0分

  D.Ph’染色体检查85%以上呈阳性结果

  E.PAS染色阳性反应产物减少

  (53)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OX染色阴性

  B.红血病——幼红细胞PAS染色阴性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片分类计数中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粒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血倾向严重

  (54)诊断温抗体型溶血性贫血的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是

  A.Ham试验

  B.CoombS试验

  C.Donath-Landsteiner试验

  D.免疫球蛋白测定

  E.血红蛋白电泳

  (55)女性,31岁,面色苍白,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半年。

检验:

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15X10的9次方/L;分别在髂前上棘及髂后上棘进行骨髓穿刺,均有混血,胸骨柄穿刺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以晚幼红细胞及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全片未见巨核细胞。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纤维化

  C.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D.SLE

  E.巨幼细胞贫血

  (56)不是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特征的是

  A.常共同累及髓系和淋巴细胞系

  B.依白血病细胞来源和表达不同可分为双表型和双克隆型

  C.具有Ph’染色体的成人混合细胞白血病预后差

  D.多数患者有t(4;11)染色体易位

  E.POX染色和PAS阳性即可诊断

  (57)男性,40岁,因发热就诊。

检验:

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25X10的9次方/L,分类示中性中幼粒细胞0.1、中性晚幼粒细胞0.1、中性杆状核细胞0.3、中性分叶核细胞0.3、嗜碱性分叶核细胞0.02、淋巴细胞0.1、单核细胞0.03,血小板95X10的9次方/L;NAP积分为0分。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严重细菌感染

  B.严重病毒感染

  C.类白血病反应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白血病

  (58)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下列哪项是错

  误的

  A.该抗体属于IgM

  B.该抗体与正常人血清中Forsman抗体不同

  C.该抗体可被含有Forsman抗原的组织吸收

  D.该抗体在起病后第l~2周出现,高峰为2~3周,持续时间为3~6个月

  E.该病患者血清绵羊红细胞凝集的滴定度≥1:

224

  (59)下列哪项不符合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A.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

  B.血红蛋白降低

  C.血液间接胆红素增高

  D.尿胆红素阳性

  E.骨髓有核红细胞增生活跃

  (60)正常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下列哪项正确

  A.始动因子见的被激活,止于FDP的形成

  B.因子Ⅸa、V和PF3、Ca2+组成凝血活酶

  C.凝血酶激活因子称为凝血酶的自我催化作用

  D.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激活始于纤维蛋白的多聚体形成

  E.外源性凝血过程第一阶段不需要PF3参与

(61)出血后促使血小板发生凝聚的重要物质之一是

  A.ATP

  B.活化素

  C.因子Ⅻ

  D.PF3

  E.ADP

  (62)人体最早的造血器官是

  A.肝脏

  B.脾脏

  C.卵黄囊

  D.骨髓

  E.胸腺

  (63)胞体直径12~20um,呈圆或椭圆形;胞核大,位于中央或偏位,核染色质开始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内含大小、形态或多少不一的紫红色非特异性天青胺蓝颗粒。

POX染色阳性。

这是

  A.原粒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幼淋巴细胞

  E.幼单核细胞

  (64)哪一项疾病的血象、骨髓象中血小板、巨核细胞均减少

  A.脾功能亢进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van’s综合征)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巨幼细胞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65)女性,20岁,反复下肢紫癜伴鼻出血及月经量增多1年。

检验:

血红蛋白82g/L,白细胞4.2X10的9次方/L,血小板26X10的9次方/L,网织红细胞16%;抗球蛋白试验直接(十)、间接

(一),ANA

(一);骨髓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0.56(56%),巨核细胞123个/全片,以颗粒型为主。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EVAn’s综合征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SLE

  (66)男性,17岁,发热,皮肤瘀点、牙龈出血10d.检验:

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X10的9次方/L,分类示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25、单核细胞0.5,血小板31X10的9次方/L;骨髓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32%,早幼粒细胞占18%。

最可能的诊断是

  A.MD

  B.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性白血病

  D.急性非白血性白血病

  E.类白血病反应

  (67)下列与戈谢细胞形态学特征不符合的是

  A.胞体大,胞核小,常偏位

  B.核染色质粗糙,偶见核仁

  C.胞质中充满大小均匀、透明的脂滴,形似桑葚状

  D.胞质丰富,染淡蓝色

  E.胞质中含有许多波纹状纤维样物质,排列如葱皮样

  (68)血小板粘附功能与下列何项无关

  A.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皮下胶原蛋白

  B.需有vWF

  C.需有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

  D.需有血浆纤维蛋白原

  E.需有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

  (69)有一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在门诊用具有抗凝作用的小复方治疗(内有新抗凝片),1个月后出现皮肤片状瘀斑,腰部疼痛,有深部肌肉血肿及肉眼血尿。

入院后检查,除有轻度贫血外,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肝功能正常,血小板功能检查正常,APTT及PT均延长,纤维蛋白原2000mg/L,3P试验

(一),ELT>120min.引起出血的原因为

  A.DIC

  B.血友病(A型)

  C.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

  D.血小板功能缺陷病

  E.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70)女性,45岁,确诊胃癌后行冒大部切除术。

手术止血完善,次日出现血腹。

检验:

血小板、BT、CT正常,阿司匹林耐量试验延长3min,A.PTT58s(正常对照36s),血小板粘附功能降低,因子Ⅷ:

Ag活性为1%,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无聚集反应。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血友病A

  B.血友病B

  C.因子Ⅺ缺乏症

  D.血小板无力症

  E.血管性血友病

(71)下列物质中对骨髓所有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都有调控作用的是

  A.IL2

  B.IL3

  C.IL4

  D.IL6

  E.thCSF

  (72)原始红细胞的特征是

  A.核染色质呈较粗粒状,不太均匀,着色较深,在核膜及核仁周围较浓,核仁1~3个;胞质呈深蓝色,浓稠,不均匀的油画蓝感,核周淡染,常有伪足

  B.核染色质呈细致颗粒状排列,均匀,核仁2~5个;胞质淡蓝色,着色较均匀,浅淡,如水彩画感

  C.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排列紧密,分布不均匀,有明显厚实感,核膜清楚,核仁1~2个;胞质呈亮蓝色,量少,仅环于核周

  D.核染色质呈纤细网状,有起伏不平感,薄而无厚实感,核膜不清楚,核仁1个;胞质呈灰蓝色,似毛玻璃状,边缘轮廓不清,量较多。

E.核染色质呈深紫褐色或浓紫红色,粗大网状,排列紧密,可见核仁2~3个,染淡蓝色,且不清晰;胞质量少,不均匀,染深蓝色,核周淡染,边缘不规则,常有泡状突起。

  (73)女性,26岁,2年前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就诊。

粪便镜检找到钩虫卵,经驱虫及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无明显改善。

近因症状加重而来诊。

体检:

中度贫血貌,肝、牌均肋下2cm.检验:

血红蛋白85g/L,网织红细胞5%;血清胆红素正常;骨髓检查示红系明显增生,粒红比例倒置,外铁(+++),内铁正常。

B超显示胆石症。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铁粒幼细胞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巨幼细胞贫血

  E.慢性炎症性贫血

  (74)下列关于造血祖细胞培养的临床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PNH时,CFU-E和CFU-GM集落数均减低

  B.缺铁性贫血时,CFU-E和CFU-GM集落数均减低

  C.再生障碍性贫血时,CFU-GM、CFU-E和CFU-E集落数均减低

  D.巨幼细胞贫血时,CFU-GM集落数正常或增高

  E.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时,CFU-E的集落明显减低,而

  C.FU-GM集落数常正常

  (75)脾切除对以下哪种溶血性贫血疗效最好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PNH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红细胞G6PD缺乏症

  (76)男性,50岁,腹泻1d,水样便3~4次。

自服呋喃哩酮(痢特灵)6片,次日感畏寒、发热、头昏,并解茶红色小便1次。

体检:

重度贫血貌,巩膜黄染,肝、脾未扪及。

检验:

血红蛋白60g/L,网织红细胞20.1%;尿隐血阳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十)20年前因发热服磺胺药后有过类似症状发作,未治疗,1周后自愈。

此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G6PD缺乏症

  B.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C.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药物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77)女性,22岁,头晕乏力伴皮肤黄染2周。

体检:

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

血红蛋白65g/L,网织红细胞11%(0.11)拟诊溶血。

下列哪项检查是诊断溶血的直接证据

  A.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

  B.网织红细胞升高常>5%(>0.05)

  C.骨髓红系明显增生常>50%

  D.红细胞寿命缩短

  E.尿胆原强阳性,尿胆红素阴性

  (78)男性,22岁,头昏乏力,鼻粘膜及牙龈出血1周。

检验:

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42X10的9次方/L,血小板23X10的9次方/L,外周血片中有成熟细胞;骨髓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50%,早幼粒细胞占21%,POX染色强阳性,NAP染色

(一),NSE染色部分呈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

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FAB分型是

  A.M1

  B.M2

  C.M3

  D.M4

  E.M5

  (79)男性,70岁,低热、乏力、消瘦半年。

体检:

两侧颈部可触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质中,脾肋下3cm.检验:

血红蛋白130g/L,白细胞98X10的9次方/L,分类示中性粒细胞0.12、淋巴细胞0.88,血小板11.2XIO的9次方/L;血尿酸416.36umol/l(7mg/dl)骨髓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幼淋巴细胞占2%,淋巴细胞占80%。

应诊断为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80)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有利于血管内溶血的诊断

  A.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

  B.血液间接胆红素增高

  C.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D.尿中原胆原增高

  E.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81)使纤维蛋白分解为FDP的物质是

  A.因子Ⅻ

  B.活化素

  C.凝血酶

  D.纤维蛋白单体

  E.纤溶酶

  (82)下列哪项结果是不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所做的实验室检查

  A.BT延长

  B.血小板计数减少

  C.PT延长

  D.血块收缩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