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080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0710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080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080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080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080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080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0804.docx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08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0804.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0804.docx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汇报稿0804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汇报稿)

 

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

二00五年十一月一日

 

目录

 

第一章发展的基础和环境3

第一节发展的基础3

一、区位概况3

二、运作体制4

三、开发进展4

第二节发展的环境6

一、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6

二、面临的挑战8

第二章发展的定位和战略10

第一节指导思想10

第二节功能定位和主要目标10

第三节发展战略和原则12

一、发展战略12

二、发展原则12

第三章空间布局13

第一节两大功能区域14

第二节五个空间板块15

第四章产业建设重点17

一、现代装备制造业18

二、现代物流业18

三、航运服务业19

四、城市服务业19

第五章基础设施建设重点19

第六章社会事业建设重点20

一、科技和教育事业21

二、卫生与体育事业22

三、文化事业23

四、人口管理及社会保障23

第七章制度建设和创新24

第八章政策需求和相关建议29

一、政策需求29

二、相关建议30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港口竞争机遇、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作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港新城是上海按照中央要求推进四个中心(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

体工程之一,也是上海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依托洋山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枢纽港,临港新城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综合型新兴滨海城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现代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

第一章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发展的基础

一、区位概况

临港新城位于长江与杭州湾交汇处,通过东海大桥与大、小洋山连接,是上海通向沿海各大岛屿的重要“门户”和中国沿海大通道的节点。

其规划范围北至大治河,西至A30公路—A2公路—南汇奉贤区界,东、南至滨江沿海;规划总面积为296.6平方公里(目前成陆约209平方公里,现状用地中建设用地占13.6%,耕地、水域等占57.9%,滩涂占28.5%),城市建设用地164.8平方公里,总人口规模83万人。

临港新城主要分为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区两大功能区块。

其中城市功能区由中心区(主城区)和四个城市社区组成,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区(主城区)规划面积为74.1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50—60万。

芦潮港、泥城、书院、万祥四个城市社区,分别规划6至8平方公里。

产业区是以产业开发为主的功能区块,规划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为120平方公里。

产业区分为主产业区、装备产业区(包括重大装备、中型装备和高科技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综合区和四个产业配套区(万祥、泥城、书院和芦潮港)。

规划初期人口1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万人。

二、运作体制

上海市人民政府2003年第16号令《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对临港新城的规划范围、发展方向、优惠政策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创新地提出了“市区联手”的运作模式,即由临港新城管委会负责制订、修改、实施临港新城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负责临港新城内投资项目、土地使用的审批;负责临港新城内基础设施和建设工程的行政管理,协调临港新城的各项经济开发事务;南汇区政府负责临港新城区域内社会事业和财政、税务、工商、公安、劳动保障及农村和社区等公共事务管理。

临港新城实行多区域、多主体、多形式开发。

目前,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着重进行临港产业区重装备区的发展、建设、管理和招商;港城投资开发(集团)公司着重进行主城区一期的开发建设;临港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则着重进行临港新城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三、开发进展

临港新城于2004年启动建设,同年1月市政府正式批准《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使临港新城建设、发展和管理有了重要的指导依据。

按照市委、市府2005年关于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临港新城实现“港开、桥通、城用”阶段性目标的要求,编制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税港规划、重装备区控详规划、临港四镇城市社区和产业配套区规划、GIS信息系统、BRT公共交通系统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共性配套区规划、岸线港口规划深化及生态、防汛防灾、商贸金融、市政服务等专项规划,主产业区和综合区规划方案、数字港城等专项规划也开始启动研究。

至2005年底,主城区一期扇面1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

为满足洋山港集疏运和保税港启用管理要求,完成港区辅助作业区及保税港一期规划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重装备产业区1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土地开发任务完成。

两港大道一期、沪芦高速公路临港段、浦东铁路临港段、南滩围垦、污水处理厂一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竣工。

芦潮港、泥城、万祥、书院等城市社区和配套产业区动工,其中芦潮港社区动迁基地一期总建筑面积24.62万平方米,可安置3000人;泥城社区一期动迁安置基地总建筑面积23.35万平方米,可安置6500人;万祥社区一期动迁安置基地总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可安置3000人;书院社区一期动迁安置基地总建筑面积22.39万平方米,可安置6300人。

基本完成重装备工业和现代物流业项目导入前期准备。

引进上海电气集团临港园区、临港普洛斯国际物流中心、新经济标准厂房园区一期、卡尔玛港口机械、中船集团临港沪东重机、卡特彼勒北亚汽车配件中心、中集临港装备园、瓦锡兰柴油机等项目。

公共事务管理功能开始体现。

启动建设南汇区行政中心、海关、商检、海事大学、航海博物馆、规划展示中心、外国专家服务中心及一批金融、贸易服务设施等标志性建筑;道路、通信、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基本成型,大市政配套建设、道路网格、绿化景观等配套工程起步;人口导入效应初显,形成20万左右的常住人口规模。

制度创新和基础保障方面,保税港政策开始试点,实现“境内关外”、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制度;闵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平台移植临港,实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落地;制定并落实临港新城专项发展资金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积极开展土地回收工作,收回滩涂土地、农场土地、临港四镇土地近9万亩。

第二节发展的环境

一、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

我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制度性安排将为我国带来更多贸易机会和发展空间。

“十一五”期间,上海面临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浦东综合改革试点、办好上海世博会、国家规划启动长三角城市群等重要机遇,给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外部机遇。

1、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机遇

上海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作为推动建设“四个中心”的突破口,战略意义十分突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必然要求加快港口建设和整合,发展具有东北亚航运中心地位甚至全球地位的深水良港,并继续加大国际航运和转运功能。

作为典型的临海经济发展模式,临港新城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城”因“港”而生而兴,是上海真正意义上连通世界的门户,成为上海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港口部分)于2005年底开港,建成5个集装箱泊位,码头通过能力为220万标准箱,保税港正式封关运作;二期工程也将于2006年底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营,码头通过能力合计将达500万标准箱。

规划至2020年,布置30多个泊位,最大通过能力超过1500万标准箱。

另外,浦东国际空港旅客运送量和货邮年吞吐量2005年分别达到3600万人次、150万吨以上;完全建成后货邮年吞吐量将达500万吨,旅客运送量达8000万-1亿人次,使临港新城在具备了发展临海型产业优势的同时也具备了发展临空型产业的条件。

2、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力量,与经济全球化加速、信息与生物等新技术兴起相伴相生,既体现在制造环节的转移,也体现在服务业外包和高技术产业的转移。

目前,这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势头总体上仍在继续,国际制造业重心仍在向东半球转移。

国际服务业外包方兴未艾,跨国公司开始加快对我国扩散研发活动,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已成为一个新趋势,高技术产业国际转移加快,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跨国投资的系统化倾向日益突出,产业链连锁转移显现,对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临港新城在产业定位上与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容相契合,给临港新城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国际背景。

临港新城位于洋山港和浦东国际机场之间的优越地理位置,在城市建设方面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居环境的营造,规划科学合理,具备海运、空运、内河航运、高速公路、铁路“五龙汇聚”的交通优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广阔,其中滩涂面积约84.5平方公里,开发成本相对较低,为临港新城把握机遇提供了保障具备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环境优势和成本优势。

同时,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还有两个重要的有利条件:

一是上海城市发展模式调整的有利条件。

“十一五”期间,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龙头,要实现人均GDP10000美元的跨越;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上海提出了“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理念,着力推进包括临港新城在内的“三城七镇”建设,并将滨江沿海城镇发展轴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轴线之一,为处于整个滨江沿海城镇发展轴“拐点”和重心区位的临港新城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是与浦东联动发展的有利条件。

市委市府在谋划全市的发展布局中明确:

浦东与南汇同属“大浦东板块”,要联动发展,共同支撑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构建。

“十一五”期间,浦东又面临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作为与浦东联动发展的区域,临港新城将接受浦东开发开放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延伸、扩展,借鉴浦东在政府职能、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利用浦东开发的放大效应、浦东巨额投入的释放效应,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新城开发建设。

同时,上海加快构建国际金融中心,为临港新城建设提供了金融方面的条件和优势。

临港新城背靠民营经济活跃的长三角腹地,民营资本不断拓宽在重工业、现代物流业等领域投资,增加了临港新城开发资金的来源渠道。

作为呼应世博会,典型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重要区域,世博会的筹办也将成为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的有利因素。

二、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而复杂的挑战。

全球整体经济发展放缓,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

上海作为沿海改革开放地区和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在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压力加大,加强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任务更加艰巨。

对后发展的临港新城地区而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竞争相当激烈,原有基础条件十分薄弱,特别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矛盾凸现,给开发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竞争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逐步放缓,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恶化,外资整体流入放慢,特别是WTO过渡期结束后,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大,出口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石油等不可再生性资源价格中长期不断走高,输入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压力不断加大。

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竞争愈发激烈。

国际上,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国家和地区都在争相吸引国际产业的转移,使临港新城在开发伊始就面临着巨大挑战。

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港口都加紧开展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或枢纽港的策划和运作。

在国内,众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等园区都将分流部分国际资本。

同时,产业同构现象和临海型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如天津的滨海地区定位为现代装备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和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已得到国家的认可。

2、基础条件的制约

临港新城存在自身基础条件的制约:

一是原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区位远离中心市区,几乎没有对外道路体系;水利、市政设施、绿化等均为空白,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和重新布局,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气等问题。

二是临港新城产业基础十分薄弱。

原有的产业对临港新城未来产业发展难以起到支撑作用。

三是临港新城发展所需建设用地、资金、人才资源短缺。

临港新城成陆面积206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94平方公里,占成陆面积的近一半,建设用地面积偏小,对扩大招商引资和加大城市建设用地产生压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受到影响;建设资金不足,影响着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科研、教育资源短缺,造成人力资源储备严重不够。

新城管理机构和事业单位急需管理人员和规划建设人员,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

3、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矛盾加剧

临港新城建设开发用地主要为农业用地和滩涂,城市化率很低,在开发任务重、时间紧、城市化进程快的情况下,土地回收工作量大,需要动拆迁的农民数目多,要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十分突出;政府城市公共管理职能面临较大的挑战,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很重。

“十一五”期间,临港新城需要开发的建设用地约66平方公里,动迁的居民在5万人以上,如何在国家和上海市关于征地动拆迁统一规定下,结合临港开发的实际,建立健全配套政策,妥善解决农民征地安置、社会保障、培训和再就业问题,完成由农民向社区居民、城市市民的顺利过渡,是关系到临港开发建设和稳定大局的关键因素。

第二章发展的定位和战略

第一节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临港新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市主战略,发挥优势,抢抓机遇,以港兴城,创新机制,围绕“两区域五板块”的空间布局,夯实城市基础设施,营造城市人居环境,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凸显海洋文化特色,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力争到2010年,初步形成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布局合理、以港口物流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海洋新城轮廓。

第二节功能定位和主要目标

临港新城力争建成功能强、规模大、起点高、模式新、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和国家级新兴装备制造业基地,打造成为经济繁荣、体制开放、社会和谐、生态优越、风貌别致的“海洋新城”,生动体现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成为上海对外沟通和展示新的门户——上海之门和上海未来二十年的主要经济增长极之一。

主要功能有:

——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

——现代装备产业集群功能;

——海洋文化特色展示功能;

——和谐人居和休闲旅游功能。

“十一五”将是临港新城建设全面起步的重要时期,是以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为主的时期,新城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步伐,到2010年,新城的总体构架基本成形,中心区(主城区)初具金融、商贸、科教、旅游、休闲、居住功能,城市社区的基层服务功能得以加强,重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初具规模,具体目标如下:

到2010年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的主要指标和形象目标为:

——实现地区增加值235亿元;年均增长50%左右;

——实现工业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58%左右;

——实现财政收入30亿元;年均增长40%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200亿元;

——人口规模35万人;年均增长12%;

——新城开发面积66平方公里,其中:

完成中心区(主城区)2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服务和生活配套功能。

完成重装备产业区1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土地开发,初步形成现代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形象;

完成保税港和物流园区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洋山保税港封关运作,初步形成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航运管理体制和强大的航运辐射能力;

实施主产业区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局部项目开工建设;

实施轴线大道区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若干产业和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

完成4个城市社区1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实现每个城市社区1平方公里左右产业配套区的有序发展。

第三节发展战略和原则

一、发展战略

依港建城战略。

要充分利用商务成本较低、毗邻深水港和航空港两个国际性大港的比较优势,加快要素集聚。

以服务配套洋山深水港为重心,以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为目标,以形成新型产业高地为导向,通过港口的辐射和集聚作用,加快发展能吸纳国际资本和现代技术转移的临海、临空型产业。

以依托港口发展的项目和为港口服务的重大项目为龙头,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区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显现,推动临港新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化、国际化,实现港城联动发展。

科教兴城战略。

以科教兴城作为临港新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战略,高举“两个第一”方针,以科技引领临港新城的各项建设和管理,坚决避免粗放开发模式。

积极与科技部门结成战略联盟,创建上海四大科技示范区之一,形成“智能临港”雏形。

依托临港新城开发建设所汇集的巨大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政策扶持,加快现代装备技术、光仪电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进和转化,不断增强自身研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逐步建立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政府机制创新、企业科技创新、社会观念创新的临港新城。

二、发展原则

1、两个优先原则。

集中体现新世纪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以现代装备制造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和以现代物流、航运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以提升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产业整体附加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由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延伸,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构建上海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2、集约发展原则。

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集约发展之路。

落实“三个集中”政策,推动农民向城市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集约利用和规模经营集中。

重视城市生态安全,突出生态功能区划,积极营造城市科学的生态系统;通过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强化再制造、再利用功能,把新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建立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3、突出重点原则。

“十一五”期间,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有机结合中远期与近期建设重点,以阶段性发展目标为节点,2010年前集中力量和资源开发建设面积66平方公里,初步显现城市功能形象和产业集聚能力。

以主城区一期扇面、重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建设新城道路、航道交通网络体系和中心区(主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和航运物流业。

4、市场导向原则。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要注重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多元建设主体、多元经营主体,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运作的资本运营机制,吸引国内外、市内外各种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

建立国际网络化招商体系,深化与产业集团建立的战略联盟;学习跨国公司经验,提升资源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形成现代装备制造业、港口物流业集群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空间布局

作为上海新世纪规划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临港新城以洋山港为依托,突出城市综合功能的培育,将临港新城297平方公里规划区作为一个整体,以城市经营的全局意识和塑造典范的精品意识,围绕“两大功能区域,五个空间板块”的空间布局,科学处理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发展区的关系。

按照整体协调、分工明晰、功能互补的原则,对中心区(主城区)、重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主产业区及综合区五大板块进行有序开发,使临港新城发展成为港口产业发达、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越的综合型海洋城市。

第一节两大功能区域

一、城市功能区域

由“一主四分”的城市布局构成,即形成以中心区(主城区)为核心,四个城市社区和部分综合区区域为支撑的城市格局。

城市功能区域是突出现代城市服务功能的区域,要满足各层次公众全面需求,发挥临港新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对外展示作用,为深水港和产业区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城市服务。

“十一五”期间,城市功能区域以中心区(主城区)和四个城市社区为开发建设重点,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航运交易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体现航运服务功能;营造城市氛围,积极发展商贸、会展、金融、文化、房地产、城市观光旅游产业。

中心区(主城区)要初步塑造成居行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备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服务区形象的海洋新城轮廓。

芦潮港社区要初步建成体现海洋文化和桃文化的现代化休闲海港城镇;泥城社区要发挥为重装备一期提供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和物流延伸服务功能;书院社区要建设成体现生态农业特色的“都市田园型”理想居住社区;万祥社区要初具上海中心城区进入临港新城的主要门户雏形。

二、产业功能区域

以四个各具产业特色的产业区(重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主产业区和综合区)为主体,四个城市社区的产业配套区域为辅助补充的功能区域。

产业功能区域是依港兴城,体现产业实力与水平的区域。

作为上海“市抓实力”的五大园区之一,临港产业区要充分发挥现代港口集聚经济要素的优势,集中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高科技产业和都市工业。

“十一五”期间,临港新城产业区按照“统一规划、滚动开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依据区域规划和产业发展导向,优先启动重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稳步推进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为主要内容的主产业区,发挥对整个产业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开发体现高新技术特征和知识技术产业创新的综合区,发挥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

要率先启动芦潮港产业配套区,积极发展集疏运加工产业,为重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提供配套服务;泥城产业配套区要重点发展装备零部件制造、物资供应、运输服务等产业;书院产业配套区要重点发展与主产业区和综合区配套服务的制造业和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万祥产业配套区重点发展项目营运总部经济,积极发展先进制造配套产业、都市型农业及生态林业。

第二节五个空间板块

一、中心区(主城区)板块

中心区(主城区)围绕滴水湖以环状和放射状形式向外扩展,形成以滴水湖为核心的“水中涟漪”扩散,规划面积74.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5万人,到2010年,规划常住人口15万人,是集中体现滨海都市魅力和活力、展示新世纪城市建设水平和都市生活环境质量的上海新地标。

“十一五”期间,中心区(主城区)主要开发西部扇面,建设大学园区,营造城市氛围,建成体现海洋特色的南汇区新政治文化中心。

要大力发展航运服务和城市服务业,塑造以海洋文化为特征的城市风貌,配套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项目,实施积极的人口导入政策,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人口的协调发展。

重点建设南汇区行政中心、中国航海博物馆、云塔、卫生医疗、邮政电信等标志性建筑,形成得天独厚人文景观,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商业、金融业、文化产业、城市观光旅游业。

二、重装备产业区板块

重装备产业区是上海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泥城和芦潮港两个城市社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发展重装备工业的同时,注重与滨海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重装备产业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政策落实、项目落地、首发带动、产业集聚,重点发展龙头性、总成式、整机型的大型专用成套设备制造项目,积极发展装备制造共性配套产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和污染集中处理。

三、保税港和物流园区板块

保税港和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总体面积为18.7平方公里,包括保税港、非保税物流园区和自营物流园区,其中保税港陆域面积6平方公里。

作为首个获得国家保税港政策和上海最大的物流园区,保税港叠加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与洋山深水港区的保税港部分遥相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