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6.《化石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德育目标
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2.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设想】
1.教学时要注意诗的韵律,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思想感情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联想想像法。
要联系生物学知识,充分调动思维活动,要注意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起来。
3.讨论点拨法。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诗歌的内容要点和首尾圆合的结构美。
教师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维以突破重难点。
4.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在课前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走访有关专家,请教生物老师,或通过图书馆和因特网,查找有关古生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5、教师在备课前,也要搜集一些有关资料。
多媒体课件
6.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沧海桑田: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
“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
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
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这就叫化石。
展示化石图片(鱼、始祖鸟、恐龙等)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是什么原因使这石头一样的东西令作者张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乃至要为之写下一道诗呢?
听读课文,感受诗的大体内容。
注意节奏、重音。
二、整体把握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的字注音。
奇huàn(幻) guǒ(裹)藏 cōnglóng(葱茏) zhuóyuè(卓越)
骸(hái)骨 潜(qián)行 躯壳(ké) 档(dàng)案 猛犸(mǎ)
①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幽雅) ②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悄然)
③称赞而且佩服。
(叹服) ④(草木)青翠茂盛。
(葱茏)
⑤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
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海枯石烂)
★在下列横线上选填恰当的修饰词语。
奇幻的神话 平凡的真理 冰冷的骸骨 珍贵的密码 高明的魔法师 卓越的雕刻家
2.学生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大体感知诗歌内容。
①《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②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诗歌1、2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
连续不断的问句(排比),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③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是紧承问句之后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
④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
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你”指代苏醒的化石,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
⑤摘录出诗中4、6两节的比喻句各一例。
化石: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
⑥化石重视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生命的起源。
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
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天空中赤日炎火,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
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
海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生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的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植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
这些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
人类的出现。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
后来,地球上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燥了,森林减少了。
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来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人类。
仍然生活在森林里的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有的灭绝了,有的就逐渐进化成现代的类人猿。
(3-6)节是化石说的“话”。
⑦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
诗歌在结构上是“总一分一总”;诗歌共七节,可分三层。
其中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引发读者想像。
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问有答。
3.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4.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5.这首诗歌是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
①诗歌以四个问句开篇却并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进化的历程,诗行中提到的几个“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么?
请结合你所搜集到的生物学知识,谈谈有关生物进化的话题。
依次指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助读:
鱼类的进化
鱼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一个类群。
它的出现,标志着从低等、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它的发展、演化又提出了脊椎动物进化的明显谱系。
最早的鱼类化石距今已有大约四亿年的历史。
原始的鱼类浑身布满硬甲,具有扁平的前背甲。
由于它们没有颌,所以被称为无颌类。
泥盆纪是鱼类初生时代。
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是鱼类中兴时代。
新生代时,各种古今鱼类共同生活于海洋和地球上的其他水域,鱼类家族达到全盛。
▲▲恐龙是指古代爬行动物中的两大类,一类叫蜥龙类,另一类叫鸟龙类。
“恐龙”一词的原来意思是:
“恐怖的蜥蜴”。
因为初期发现和记述的这些爬行动物个体都比较巨大,看上去有点“恐怖”。
其实,现在知道,恐龙有大有小,大的体长数十米,小的体长不到1米。
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生活在陆地上或沼泽附近。
两亿多年前,恐龙——这一奇特的生命曾经是地球上高傲的主人。
它们生存了上亿年之久,在中生代繁盛称霸一时,足迹遍及世界角角落落,又突然间全部消亡,只留下无数令人伤感的化石和供人们猜测探索的谜团。
该历史时期出现的许多有特色的事情,人们在化石研究中去探索、去找寻、去思索,其中如最为凶猛的巨龙,身形秀丽、行动敏捷的食肉恐龙美颌龙,脖子最长的马门溪龙,是现今大象体重10倍的最重的恐龙震龙,奔跑速度较快的似鸡龙,聪明的伤齿龙,以及愚笨的剑龙和食量最大的腕龙等。
恐龙家族之最:
最聪明的恐龙有:
伤齿龙 美颌龙 空尾龙
跑得最快的恐龙有:
鸸鹋龙 似鸡龙 棱齿龙
体重最重的恐龙有:
震龙 腕龙 虚幻龙
脖子最长的恐龙有:
马门溪龙 长颈巨龙 梁龙
最凶猛的恐龙有:
巨龙 霸王龙 跃龙
食量最大的恐龙有:
腕龙 虚幻龙 达玛拉龙
尾巴最为强劲的恐龙有:
甲龙 蜀龙 梁龙
吼声最大的恐龙有:
拟栉龙 巨龙 美颌龙
②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特点。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
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1、2节的回答,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③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第5节的前两句写“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
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这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的道理。
但是作者并不是写人,还是在写化石。
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
“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
至此,作者的感情达到高潮。
6.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三、情感体悟:
诗歌是要表达感情的,诗歌当中哪些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呢?
要点:
吟、请、神往、惊讶……→对化石的尊重、珍惜、热爱、研究
《化石吟》让我们认识到化石是人类很好的老师,是一部极妙的教科书,是一本活生生的地球生物进化史和地球变迁史。
我们不仅要尊重、珍惜化石这样的自然文化遗产,我们也应该同样尊重、珍惜我们人类创造的人文遗产,比如:
敦煌莫高窟。
四、课堂小结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能吟,能唱,琅琅上口,又便于记忆等优点。
作为说明文的一种表述形式的科学诗是借助诗歌向人们传播知识和信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又焕发了艺术性。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
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秀水蓝天、花红草绿。
教学反思:
17看云识天气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内容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抓关键句,理清结构,把握说明事物特征。
一、激趣导入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
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
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
1794年深秋拿破轮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进的步伐。
正当拿破轮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
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
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荷兰首都。
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
除此以外,大家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气情况?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
竹根、蚂蚁、潮气、云……)
对,我们还可以云来预测天气状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说明文《看云识天气》,看一看,如何根据云来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
二、整体感知
1、题目是《看云识天气》,那么云具有什么特点?
云与天气是什么关系?
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加以说明。
(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2、听课文录音,思考:
作者看到了哪些云?
看云识天气的最基本经验是什么?
(用圈点勾画法划出答案,并给以分类。
)
(课文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睛天云和雨雪天的云,每大类下再各细分为四种,按云的光彩也可分为四种。
)
3、跳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段):
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
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
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文章第1段先概述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第2段是3、4、5段的“纲”:
“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
第3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第4、5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三、研读赏析
1、分角色朗读:
写云的形态及光彩部分由12位男、女学生个别朗读,除外段落由其他学生齐读。
2、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
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
“Hai !
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
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
晴天云简表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
很高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约二千米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
约二千米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图表
云名
变化过程
形状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
高层云变得更厚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在云山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更低
雷雨冰雹
云的光彩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华环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阳照在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四、体验反思
1、观看各种图片,请学生看图识云,并指出出现这种云的天气状况。
2、学习本文后,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品味语言美。
2、收集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
3、观察这一个月的云,并做好记录,来看看云与天气的变化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美,感受准确性;尝试仿句,积累佳句。
一、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科普小品的语言美:
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但也生动形象,尤其对云的描摹细致形象。
二、赏美句——生动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生动、优美的句子读一读,相互交流,并说明理由。
(侧重于比喻句)
2、变换表述,体会说明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的区别:
如:
把第三段中对卷云的表述转换为“天空中最高、最薄的云叫卷云。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
”好不好?
为什么?
(运用打比方,使卷云的形态更形象,让读者容易理解。
)
3、仿句练习。
示例:
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
月光照在地上,像……
三、析佳词——准确
请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认为运用得好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如:
①“招牌”指什么?
用在这里说明云有怎样的作用?
②把“往往”和“常常”去掉行不行?
为什么?
③“躲藏”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好在哪里?
④文中“一般”、“左右”、“有时”能否删去?
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等。
五、布置作业
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教学后记:
18绿色蝈蝈(法布尔)
教学目的:
①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②细节感悟,品味语言
③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
①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概述内容
②品味语言——体会美词佳句
教学难点:
概括内容,品味语言
教学课时:
一节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新课导入——猜一猜
猜谜语:
教师出示谜语:
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哥弹琴夜黑天。
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妹做饭香又甜。
(猜四种昆虫)谜底:
蝴蝶、蝈蝈、蜘蛛、蜜蜂
教师点明,课题并板书。
——绿色蝈蝈(法布尔)
二、研习课文——读一读
请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下面问题。
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
1、给加点字注音
2、看看哪段话的哪些句子照应了课文标题“绿色蝈蝈”?
主要写的是蝈蝈的哪个方面?
3、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爱之处?
请选择其中一点或二点为蝈蝈写一份求职自荐表。
学生读课文,并讨论。
教师列出生字词和自荐表。
1、把你认为要注意的字音上黑板来写一写。
参考:
狩猎shòu 喧嚣xiāo 喑哑yīnyǎ
静谧mì篡夺cuàn喙huì窸窣xīsū作响
2、讨论哪段话的哪些句子照应了课文标题“绿色蝈蝈”?
主要写的是蝈蝈的哪个方面?
明确:
第4段“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写的是外形。
3、填写蝈蝈自荐表。
[让学生读得有趣,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有所收益。
]
蝈蝈自荐表
姓名
美称
特长
主要事迹
自我评价
所求职业
三、品味语言——说一说
1、《昆虫记》叙述生动流畅,文笔诙谐幽默,一出版即风行世界,不但为小读者喜爱,成年读者也啧啧称赞。
你能从文中体会到这一点吗,总的来说是体现在使用修辞方法和运用优美的词语。
请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一读,选出你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形式来说:
“我喜欢这……个句子,因为……”
[老师给同学们举个例子:
我喜欢“绿色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这个句子,因为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而且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流露纸上。
或不举例,以免学生思维被束缚]
学生先写好后发言。
2、对蝈蝈的称呼:
如"绿色蝈蝈"、“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你还可以再送给蝈蝈其它的称号吗?
讨论明确:
拟人手法:
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充满喜爱之情。
四、课堂练笔——写一写
请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喜爱的动物,看谁介绍得好。
要求:
你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用生动的语言;
先不要说出这种动物的名称,然后,再请你的好朋友来猜一猜你写的是什么。
五、课外延伸——做一做
1、假如一只蝈蝈要去找工作,请你根据它的特点,为它写一份推荐书。
2、请同学们收集几个有关昆虫的成语、俗语或诗句。
3、请同学们再猜一个谜语:
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
三姐点灯不做活,四姐做活不点灯。
六、板书设计:
绿
色介绍:
声、形、斗、食、居
蝈语言:
描写生动,拟人形象
蝈
教学反思:
19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方法
1.快速阅读法。
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
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延伸拓展法。
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关于报道人类登月的文章如自读课本中的《登陆月球》进行对比阅读,充实有关细节,培养探索太空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及胶片、月球地貌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文章,用圈点勾画和记录摘要获取要点信息、概括课文内容。
分析文章表现手法,如恰当的描述、叙述中有议论等。
利用课堂实践活动,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探索月球的奥秘。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
(一)(多媒体显示月球地貌、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的资料)
(教师简要解说图片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
对,是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
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
让我们一起学习朱长超的《月亮上的足迹》。
(板书课题、作者)
设计
(二)(多媒体播放一段人类探访月球的短片)
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人类探访月球的全过程,那么作者朱长超是怎样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一段真实历程的呢?
今天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1969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设计(三)(背景音乐:
贝多芬的《月光曲》、阿炳的《二泉映月》)
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伴着这熟悉的儿歌,我们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孩提时代,的确,如洗的碧空、如盘的圆月有着太多的光彩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丰富的内蕴尽在神话传说、文章词赋、民风民俗之中。
长舒广袖的寂寞嫦娥、吴刚砍伐月桂的坎坎之声,无不诱惑人们去设想月球上的情形,奇妙的幻想终于在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今天,让我们在朱长超的引领下去重温那一刻。
(板书文题、作者)
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
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投影:
(1)观测:
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2)畅谈(chàng):
尽情地谈。
(3)里程碑: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4)昂首挺立:
仰着头笔直地立着。
(5)遥遥在望:
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6)可望而不可即(jí):
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即:
靠近、接触。
2.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
(1)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用示意图标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注明时间、距离、速度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明确:
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
明晰的时间线索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
3.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
在文中标记出来。
教师明确: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