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堤生产路规划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马堤生产路规划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堤生产路规划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堤生产路规划路施工组织设计
新乡高新区马堤生产路、规划支路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安阳市市政工程处
2011年2月23日
1、编制说明
2、工程概况
3、施工方案—施工部署
4、总体施工次序安排
5、主要工序施工和方法
6、确保工程工期的保证措施及人员分配计划
7、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
8、冬、雨季施工措施
9、确保工程安全的保证措施
10、确保工程文明施工的保证
11、环境保护措施
12、工期进度计划
13、机械设备计划
14、检验、测量设备配备计划
15、劳动力计划
1、编制说明
1.1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施工工期、招标合同条款以及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
(2)合理安排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采取平行与流水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
各项目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3)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工序间的协调和配合,根据施工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施工中各个工序的施工安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临时工程。
(5)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过程控制的方法按动静结合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
1.2编写依据:
1)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答疑纪要。
2)相关图纸、设计说明
3)现场勘察资料及我单位在相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4)我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机械装备状况。
5)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及质量验收标准: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建城2002-22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
2..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新乡市高新区,马堤生产路规划道路等级为:
临时生产路;规划支路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2.1工程规模及特点:
(1)马堤生产路(德源路—马堤跨线桥)施工范围北起德源路,南至马堤跨线桥。
工程全长570米,道路宽度为6米。
(2)规划路(牧野大道—新中大道)施工范围西起牧野大道,东至新中大道。
工程全长571.21米,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
工程包括:
车行道、人行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照明等工程。
(3)工程特点:
分项工程多,工期短,质量要求合格。
2.2招标要求工期:
要求工期均为45日历天。
2.3设计概况
2.3.1马堤生产路道路工程:
平面设计:
道路呈南北走向,道路沿线有两处平曲线。
本次设计范围内马堤生产路分别与德源路、马堤跨线桥相交。
纵断面设计设计原则是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以德源路道路工程和马堤跨线桥高程为控制点,结合现状地形并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设计。
全线最大纵坡2.7%,最小纵坡0.1%;道路最小凸曲线半径1100米,最小凹曲线半径2500米。
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形式为6米的车行道,道路路拱采用直线型路拱采用直线形式,横坡为1.5%,两侧各设置一米土路肩。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总厚36.5厘米,沥青砼面层厚4.5厘米(AC-13c),下设16厘米水泥碎石基层,16厘米水泥石灰土底基层,路床碾压。
路基填筑前,清除原地表植物根系及腐殖质土,清扫干净,然后进行原路面碾压。
土质路基压实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中有关规定执行,路基填方土壤应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分层填筑,碾压。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路面沥青混凝土的沥青均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6.2的要求;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选用硬质,耐磨碎石,其石料磨光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表3.2.8中二级公路的要求。
基层材料中的水泥应采用优质硅酸盐水泥;石灰等级高于III级。
水泥碎石7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298.1(1/100mm)。
2.3.2规划路工程
(1)道路工程
平面设计:
道路呈东西走向,道路线型顺直,全线不设平曲线。
本次设计范围内规划路与牧野大道相交叉。
按照规划要求不对道路进行渠化展宽设计。
纵断面设计:
设计原则是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以已建道路高程及相交道路的规划高程为控制点,结合现状地形并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设计。
道路全线纵坡0.06%。
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一块板,其中车行道12米,隔离带2×1米,人行道2×2.5米,红线20米。
道路路拱采用直线型路拱形式,横坡为1.5%,人行道横坡2%(反坡)。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车行道:
上面层3厘米细粒式沥青砼(AC-10c)
乳化沥青粘层油(PC-3)
下面层4厘米中粒式沥青砼(AC-16c)
乳化沥青下封层(PC-1)
乳化沥青透层油(PC-2)
基层16厘米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16厘米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16厘米4%水泥石灰土
人行道:
厚6厘米混凝土荷兰砖(本色)
2厘米厚1:
3水泥砂浆
基层1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
15厘米厚4%水泥石灰土
为使路基获得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充分保证路基、路面的综合服务水平,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路基填料最小强度CBR值及压实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压实度(%)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cm)
备注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95
5
10
下路床
30~80
≥95
3
10
填方路堤
上路堤
80~150
≥94
3
15
下路堤
150以下
≥92
2
15
零填及挖方路基
0~30
≥95
5
10
30~80
≥95
3
10
管道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不低于填方要求,否则要求采取防止沉陷的措施。
地下水位较高、土质不良或含水量过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施工时对于路基范围内的表层耕植土和生活垃圾及其他不良土质应予清除,对于清除的草皮、树根和粒径大于10cm的建筑垃圾等杂物不得作为路基填土。
土基回弹模量值不小于25Mpa,若达不到要求,应掺入10%消石灰或水泥进行综合处治,厚度另行确定。
填方边坡坡度采用1:
1.5,挖方边坡坡度采用1:
1.5。
路基横坡机动车道、人行道为1.5%。
基层材料中的水泥:
采用优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碎石7天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
基层施工后必须喷洒透层由,透层油采用乳化沥青PC-2,用量可按每平方米1.0升通过试洒确定,透层厚度不小于5mm,然后铺筑乳化沥青PC-1下封层,乳化沥青用量每平方米0.9升,集料采用S14(公称粒径为3~5mm),厚度6mm,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喷洒粘层油PC-3,用量每平方米0.4升。
透层、粘层及下封层技术要求及施工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相关规定。
新建路面和原有路面搭接部分,挖成台阶型。
各专业管线过路沟槽回填未作设计的用12%石灰土满沟回填。
沥青混凝土油面的接缝应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执行,保证质量和外观要求。
需特别注意,当半幅施工或因特殊原因而产生纵向冷接缝时,宜假设挡板或加设切刀切齐。
本工程根据道路等级、气候及交通条件,沥青混合料选择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施工单位应通过各种沥青材料试验,使其达到沥青混凝土混合材料的技术指标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抗辽级配不宜超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表5.3.2-1和表5.3.2-2的级配范围,并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半刚性基层集料的颗粒及级配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要求,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混合料配合比通过实验确定。
(表2水泥碎石集料级配组成)。
水泥碎石上基层施工完毕后,需对其顶面进行横向切缝,切缝纵向间距为20m,缝深为6cm,缝宽为0.3-0.5cm,然后用热沥青灌缝,灌缝后采用100cm宽的土工布居中贴缝。
土工布纵向接头需平接,平接处涂满粘层沥青并压实,土工布单位质量140g/m2(要求小于200g/m2),极限抗拉强度大于8KN,耐温性200度以上,铺设场地应清扫干净,土工材料要拉紧,平整顺直,具体施工方法和要求参照有关规范和资料。
表1沥青混合料骨料材料级配组成
结构类型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10
100
90-100
45-75
30-58
20-44
13-32
9-23
6-16
4-8
AC-16
100
90-100
70-92
60-80
34-62
20-48
13-36
9-26
7-18
5-14
4-8
表2水泥碎石集料级配组成
结构
类型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
37.5
31.5
26.5
19
16
9.5
4.75
2.36
1.18
0.6
0.075
水泥稳定碎石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路基填筑前,清除原地表植物根系及腐殖质土,然后进行原路面碾压。
土质路基压实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中有关规定执行,路基填方土壤应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分层填筑,碾压。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路面沥青混凝土的沥青均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表44.1的要求;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选用硬质,耐磨碎石。
基层材料中的水泥应采用优质硅酸盐水泥;石灰等级高于III级。
水泥碎石7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3.0MPa.
结构层名称
抗压模量(MPa)
劈裂强度(MPa)
机动车道
厚度(cm)
弯沉计算
弯拉计算
细粒式沥青砼(AC-10c)
1400
2000
1.4
3
中粒式沥青砼(AC-16c)
1200
1800
1.0
4
水泥粉煤灰碎石基层
1500
2700
0.5
18
水泥粉煤灰碎石基层
1500
2700
0.5
18
水泥石灰土基础
550
1150
0.25
18
结构总厚度
61
路面结构设计材料参数表
路沿石250×300×1000mm,路平石495×495×120mm用Cc35混凝土预制,便道砖为6*10*20cm荷兰砖,抗折强度为5.0MPa,防滑等级为R2,便道砖铺好后用干石灰细纱扫缝再洒水封缝,缝宽0.2cm。
路沿石之间、路平石之间以及路沿石与路平石相接处用1:
1水泥砂浆勾缝,缝宽为1cm
(2)污水工程
污水主干管沿道路单侧布置,收集周边沿线和相交道路污水支管流量。
本段污水干管全长538.44米,管线位于道路中心线南侧8米处。
管道材料:
管径采用d500钢筋混凝土圆管,管道级别为Ⅰ级管(GB/T11836-2009)。
管道基础:
d500管道采用«图集04S516—16页“D=600~3000钢筋混凝土管(Ⅰ级管)120º混凝土基础”其余基础做法见95S516-5页“120º混凝土基础”施工(C15)。
管道接口:
详见“污水管道接口结构图”管道接口采用«图集»95S516-18页“120º混凝土基础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沟槽回填:
路面范围内用10%灰土回填至管上平;路基下半米范围内用10%灰土回填,路面范围外用素土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密实度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
(2)雨水工程
雨水全线双侧干管总长1106米(顺路方向),干管管径采用d800。
管线位置:
沿道路敷设在道路外侧机动车道两侧路沿石处。
管材:
采用国标钢筋混凝土圆管,管道级别为Ⅰ级管(GB/T11836-2009)。
管道基础:
采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4S516-16页“D=600~3000钢筋混凝土管(Ⅰ级管)120°混凝土基础(C15)”。
雨水沟槽回填:
路面范围内全部用10%灰土回填至管上平;路基下半米范围内用10%灰土回填,路面范围外全部用素土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密实度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
(4)照明工程
路灯采用交错布置,路灯两排设在两侧人行道上距行车道路边1.1米处,路灯为单臂结构,灯杆高度8.5米,选用半截光灯具,灯具仰角15度。
。
低压照明电缆采用地面下穿CFRP碳素电缆护管敷设,电缆埋深0.8米,通过行车道处采用φ100镀锌管保护。
3施工方案-施工部署
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本工程拟组建项目经理部(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见附表),建立强有力的生产调度、技术质量、物质保障管理机构。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3.1.1.项目经理负责工程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质量。
3.1.2工程技术部位日常施工指挥调度中心,负责工程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机械设备调度;劳动力配置;负责日常技术问题处理;施工技术交底。
办理设计变更。
协助项目经理控制施工进度。
3.1.3.质检部负责各环节的工序质量验收工作;负责工地试验工作;负责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
3.1.4.材料设备部负责工程材料的采购和管理,机械设备生产状态及分配状态管理。
3.1.5经营部为工程合同管理及支付的管理部门。
负责合同管理及解释,完成实物工程量统计;工程进度报表的上报及工程结算,对外合同支付及工程预、决算,工程索赔。
3.1.6.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对外宣传接待,安全文明施工。
3.2.施工准备
3.2.1施工现场准备
①制作安全文明施工标识牌,搞好现场临时设施建造,做到“三通一平”,沿线勘察,掌握地下、地上施工障碍等情况。
②在业主的协助下,接收好所有控制点工作,根据提供的测量资料组织测量班组对主要控制桩、水准点、道路基线、原地面标高等进行复核,并将测量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进行测量放样。
对关键控制桩、水准点要护到安全位置,加以保护、标识。
布置施工现场,搭设施工临时设施。
解决施工用水、用电。
在道路附近安装一箱式变压器,欲做施工电源,需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全线单侧架设三相五线用电线路,工地备用发电机组一台,确保工程施工时用电,各种防触电保护电器均按规定设置。
3.2.2资源准备
资源包括人、材料、机械。
各种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进场考核、按时到位,订购工程材料,确保原材料保质保量按规定时间进场。
确定进场机械设备数量、类型。
检修机械设备,确保完好状态。
3.2.3技术准备
①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开展图纸自审、会审工作,对不详不明有问题的及时与业主、设计部门取得联系得到解决,对一些缺少的资料现场实地考察,会同有关部门沟通补充。
②编制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③进场后,先组织试验人员对各种施工用的原材料进行试验,选好满足合同规范要求的各种材料,,为各道工序能同时、及时开工做好准备。
④及时办理开工手续。
⑤协调好与业主、监理的关系,明确工作流程。
4.总体施工次序安排:
管道工程制约其它工程的开展必须周密安排先行施工。
第一步:
定点放线,排水工程施工。
第二步:
在地基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路基施工。
第三步:
进行道路基层及路面的施工等。
4.1总体施工次序安排:
污水管道→雨水管道→行车道道→人行道→路灯及其它。
4.2主要分项分项工艺顺序
4.2.1污水管道:
沟槽开挖—→垫层平基—→安管接口—→检查井—→管座—→抹带—→闭水实验—→回填夯实。
4.2.2雨水管道:
沟槽开挖—→垫层平基—→安管接口—→检查井—→管座—→抹带—→回填夯实。
4.2.3行车道:
处理路床(填,挖路基)—→水泥石灰土基层—→水泥碎石基层—→侧石安装—→沥青面层。
人行道:
碾压路床—→12%灰土基层—→水泥碎石基层—→2cm1:
3水泥砂浆—→6cm厚本色混凝土荷兰砖铺砌。
5.主要工序施工和方法
5.1污水工程
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图
5.1.1沟槽开挖
本次污水管道需从现有原地面挖深2.76~3.2米左右,沟槽开挖用挖掘机施工,人工配合清底修坡,按1:
0.67两面放坡,单侧出土。
沟槽开挖前要调查地下障碍情况,地下障碍要提前排除或采取防护措施。
5.1.2沟槽
A.沟槽底宽及边坡设计:
沟槽底宽:
B=D0+2(b1+b2+b3)
式中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
D0—管外径(mm);
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按表4.3.2选取;
b2—有支撑要求时,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取200mm;
b3—现场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渠一侧模板的厚度(mm)。
B、采用机械开挖,沟底15厘米人工配合清底,不扰动沟槽原土。
C、开挖中若发生超挖,应用石子、砂回填。
D、开挖时如遇汛期多雨天气,沟槽边应设排水设施,沟槽内若积水,应及时排出淤泥应全部清除。
5.1.2管沟回填
路面范围内用10%灰土回填至管上平;路基下半米范围内用10%灰土回填,路面范围外用素土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A、回填土的含水量一定要达到最佳范围左右,否则要洒水和晾晒。
B、回填土要土质均匀,管顶以上50厘米内不得回填大于100毫米的石块、砖块等杂物。
C、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
D、每层虚铺厚度不得大于20厘米,夯至要求的密实度,按规定自检、抽检。
E、井周回填应同时进行,两个施工段不同步回填时,接茬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并夯实。
5.1.3污水管道基础采用《图集》04S516-16页“钢筋混凝土120°混凝土(C15)基础”;接口具体做法参见《污水管道接口结构图》。
(1)检查管材、成品质量,有裂纹、露筋、缺边等现象不允许使用。
基础砼强度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且不小于5Mpa时方可下管。
(2)高程控制:
污水干管混凝土平基施工前打平装,施工时水准仪跟踪测量。
安管时高程控制用坡度板,沿管线每15米设一坡度板,利用坡度板上高程钉进行控制。
(3)轴线控制:
采用边线法,在管子一侧钉一排边桩,高度接近管中心处,在桩上打轴线平行线控制钉,稳管时在控制钉上挂直线,使管外皮与控制线平行。
5.1.4管道安装
A、检查管材、成品质量,有裂纹、露筋、缺边等现象不允许使用。
基础砼强度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且不小于5Mpa时方可下管。
B、下管采用机械吊车吊卸,人工配合施工;正管时根据测量人员打出的中线进行调整,确保直顺度相邻接口高差,管道正好后,必须垫稳。
C、安管时高程控制用坡度板,沿管线每15米设一坡度板,利用坡度板上高程钉进行控制。
D、安装完毕后,由模板工按技术人员提供的参数,进行钢模板安装,保证模板稳固,尺寸达到设计要求.
5.1.5污水混凝土管道接口施工是关键工序:
A、待安管平顺后调理每个接口间隙1.0厘米左右。
B、用扁铲将直2~3厘米粗的石棉绳嵌进接口,凹进20毫米左右,用1:
1水泥砂浆嵌缝和管子外表面压平。
C、待砂浆凝固后,将接口处清理干净、晾干、刷冷底子油一层沥青,宽12厘米,然后用浸过热沥青的玻璃丝布油毡(宽12厘米)紧绕三道,边绕边熨烫。
D、当管径不大于DN700时用8#铅丝紧固两圈,当管径为DN800以上时,用8#铅丝紧固三圈,间距均为40毫米。
E、待管座浇筑后将油毡边缘剁齐,然后用喷灯将两边烫熨压实。
F、在接口上刷一道水泥素浆,然后用1:
2水泥砂浆分两遍抹至设计尺寸,压平压光,严禁出现裂缝。
G、管带用薄膜覆盖,洒水养护7天。
5.1.6污水检查井:
污水检查井做法:
做法见《新乡市规划路(牧野大道——东环路)城市道路污水工程》“φ1000㎜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盖板式)”。
A、井底砼标号、厚度要保证,砼震捣密实
B、在井室砌筑时,应同时安装踏步,位置应准确,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或混凝土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不得踏踩。
C、在砌筑检查井时应同时安装预留支管,预留支管的管径、方向、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预留支管管口宜低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D、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接入管径大于300毫米时,应砌砖圈加固。
E、检查井砌筑或安装至设计高程后,应及时浇注或安装井圈,盖好井盖。
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注。
检查井内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砌筑。
F、雨季砌筑检查井,井身应一次砌起。
为防止漂管,可在检查井的井室侧墙底部预留进水孔,回填前应封堵。
G、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拌合,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
砌筑砂浆要饱满。
井壁水泥砂浆抹面分两遍抹成,第一道抹成后刮平并使表面造成粗糙纹,第二道砂浆抹平后,分两次压实抹光。
H、检查井允许偏差(mm):
见下表
井室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平面轴线位置(轴向、垂直轴向)
15
每座
2
用钢尺量测、经纬仪测量
2
结构断面尺寸
+10,0
2
用钢尺量测
3
井室尺寸
长、宽
±20
2
用钢尺量测
直径
4
井口高程
农田或绿地
+20
1
用水准仪测量
路面
与道路规定一致
5
井底高程
开槽法
管道铺设
Di≤1000
±10
2
Di>1000
±15
不开槽法
管道铺设
Di<1500
+10,―20
Di≥1500
+20,―40
6
踏步安装
水平及垂直间距、外露长度
±10
1
用尺量测偏差较大值
7
脚窝
高、宽、深
±10
8
流槽宽度
+10
路面范围内的圆形井盖采用《图集》97S501-1-41页“Ф700(ZQ)重型球墨铸铁井盖”,支座相应采用《图集》97S501-1-43页“Ф700(ZQ)重型球墨铸铁支座(A)”;车行道范围外圆形井盖及井圈采用再生树脂复合材料井圈井盖,井盖设计荷载为城—A(总重700KN,后轮轮压100KN),井圈内径尺寸为Φ700㎜。
5.1.7闭水试验
①闭水试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管道的质量合格,预留管洞应封堵不得漏水,管道两端的管堵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