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 课程结业论文 酒精成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0600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心理学 课程结业论文 酒精成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健康心理学 课程结业论文 酒精成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健康心理学 课程结业论文 酒精成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健康心理学 课程结业论文 酒精成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健康心理学 课程结业论文 酒精成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心理学 课程结业论文 酒精成瘾.docx

《健康心理学 课程结业论文 酒精成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心理学 课程结业论文 酒精成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心理学 课程结业论文 酒精成瘾.docx

健康心理学课程结业论文酒精成瘾

课程结业论文

 

课程名称:

健康心理学

题目:

青少年人格与酒精成瘾之间研究的综述

学生姓名:

刘HM

学号:

院(系):

教育科学系

专业班级:

心理学S111班

授课教师:

王家奇

时间:

2011年10月26日至2011年11月5日

 

青少年人格与酒精成瘾之间研究的综述

姓名:

刘HM学号:

____----

【摘要】青少年酒精成瘾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但我国对酒精成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和生理机制方面,对其产生原因和心理机制的分析很少。

本文系统地归纳了国外关于酒精成瘾与人格间关系的研究,介绍了酒精成瘾研究的方法和三种研究策略,分析了刺激缩减、精神质和神经质等人格特质在酒精成瘾的产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依据人格特质对酒精成瘾亚类型进行了划分,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此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酒精成瘾人格刺激缩减精神质神经质

1引言

近几年,涌现了大量有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而对成瘾研究的早期热点,比如药物、酒精成瘾等领域则研究较少。

实际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酒精成瘾状况也13趋严重,不容忽视。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酒精成瘾的患病率明显上升。

有资料统计,我国88%的男性曾经饮酒,其中20%的人是问题饮酒者,5%的人已经出现酒精依赖[1]。

星一等人2005年对北京市中学生使用烟草、酒精等成瘾性物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17%的中学生重度饮酒(过去曾饮酒1㎏以上),11.3%的学生醉酒(过去一天中至少喝醉过一次),这一现象在男生群体中尤为严重(23.4%重度饮酒,14.8%醉酒)[2]。

我国的酒精成瘾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和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对其产生原因和心理机制的分析很少。

本文就从人格特质人手,系统地阐述国外关于酒精成瘾与人格间关系的研究,介绍人格在酒精成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国内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2酒精成瘾人格概述

2.1酒精成瘾界定

对酒精成瘾的定义非常多,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Jellinek在1960年提出的疾病概念(diseaseconception)[3]:

酒精成瘾指个体饮酒量过多或者因饮酒模式不当导致严重问题。

酒精成瘾者不能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尽管每个人提出的概念各不相同,但几乎每个定义都会提到病态的饮酒行为(比如连续2天饮酒),功能减弱(比如无法工作或学习)或者生理依赖(产生酒精耐受性或戒断反应)。

尽管很早就有关于酒精成瘾的大量研究,但直到1979年,才出现两篇有关酒精成瘾与人格间关系的文献综述[4]。

这两篇综述的结论相似:

治疗中的酒精成瘾者表现出一种共同的人格模式——神经质、自我强度弱、感觉寻求和场依存性[3][6]。

直到现在,这几种人格特质还在酒精成瘾的研究中被经常应用。

2.2研究策略

现在的酒精成瘾研究者主要采取三种研究策略来探讨人格在酒精成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3]:

第一种研究策略是使用大规模的纵向研究,比如后面将要提到的Winnipeg健康和饮酒调查,以此来研究人格和酒精成瘾之间的一般关系。

这种研究采用大量的、各年龄段的被试,进行纵向追踪,以观察他们的人格因素和潜在的饮酒和酒精滥用模式之间的关系。

研究往往会用多种问卷进行测量,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线性模型等方法来分析数据。

第二种研究策略是选取酒精成瘾患者来进行临床研究。

研究者将普通人群、普通人群中筛选出的酒精成瘾者和住院治疗的酒精成瘾者三组进行对比,以发现对酒精成瘾有预测作用的人格因素。

另外,通过对住院酒精成瘾者的追踪,可以探讨人格因素和疗效之间的关系。

第三种研究策略是家族谱系分析法,考察家庭环境、每个家庭成员的人格特质,通过追踪和分析,研究成瘾倾向人格。

这类研究也包括领养家庭研究、双生子研究等。

3人格与酒精成瘾间的关系

3.1人格对酒精成瘾的预测作用

很多研究者关注是否存在某些特定的人格特质能够预测酒精成瘾的产生,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一些纵向研究。

Jones等人使用加州人格调查表(CPI)对起初没有饮酒问题的青少年进行纵向测量。

对比后来产生饮酒问题的的男孩和没有类似问题的控制组,发现男性酒精成瘾者在开始饮酒之前就比其他人表现出更多的叛逆性和外向性。

但是,在女性被试中,重度饮酒者在青少年时比轻度饮酒者表现出更多的悲观、内向和依赖性[3]。

Cloninger等人使用三维人格问卷(TPQ)对431名被试进行了长达16年的纵向追踪,该研究对阐明人格特质和酒精滥用之间的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

Cloninger等人在被试11岁时对其进行行为评定,考察其人格特质;然后在被

试27岁时,对其酒精成瘾状况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高感觉寻求和低伤害回避足酒精成瘾的风险特质,童年期具有这两种特质的被试,成年后患酒精成瘾的比例是不具有这两种特质的被试的20倍。

Hagnell等人1986年在论文中指出,在1957年具有高风险人格特质的被试,15年后发展成为酒精成瘾者的人数是具有低风险人格特质者的12倍[8]。

Labouvie等人选取年龄为12岁到21岁的被试进行纵向研究,再次证明了人格可以预测酒精和物质滥用,那些很早就药物滥用的青少年,在成就感、认知结构和回避伤害方面得分低,同时,在关系、独立、压抑、冲动和玩

耍上得分高[9]。

Bates等人基于该数据再次进行分析,指出高冲动性和感觉寻求也是酒精成瘾的高危因素。

即使在很小的年龄对个体人格进行测量,其结果也对后续的酒精滥用行为有重要的预测作用旧1。

Pulkkinen等人招募了196位男性和173位女性被试,在他们8、14和26岁时分别进行测量。

男性被试中,8岁时的高攻击性、低焦虑、社交和学业成功等因素可以预测后来的饮酒问题。

女性被试中,8岁时的高焦虑和低学业成功因素与成年期饮酒问题有更高的相关。

Masse等人对大量6岁和10岁的儿童进行人格评估,之后测量他们在11至15岁时是否产生酒精和物质滥用情况,这一研究为证明人格与酒精滥用之间存在联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研究结果表明,即使人格特质是在6岁时测得的,但还是能看出高新异性寻求和回避伤害能力差与酒精和物质滥用的产生有关。

Caspi等人进行了一次大型研究,发现3岁时测得的人格就可以预测21岁时的高危健康行为方式(包括酒精滥用),这些后来具有高危健康行为方式的儿童在3岁时被称为控制不足儿童(undercontrolled)[10]。

但是也有些研究报告认为人格和酒精滥用之间不存在关系,如Vaillan等人1982年对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研究等隋]。

但这些研究都在被试取样、所测特质的信效度、样本量等方面受到了质疑。

G1antz等人在1992年编著的书中,总结了一系列关于药物使用到药物滥用的转变过程的纵向研究。

他们得出结论:

药物使用更多是因为社会和同伴因素的作用,而药物滥用则更多足一种生理和心理过程的作用[11]。

Jessor等人进一步支持了这个观点[12],他们进行的横断研究发现了环境对物质滥用的预测作用。

但是,当他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纵向分析时,并没有发现环境的预测作用,人格特质才是预测行为问题(包括酒精滥用)的主要危险

因素。

Dorkin等人进行的儿童性格领域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6岁时表现出分裂型人格(比如好斗、活动过度等)的孩子,在13岁时更多地报告饮酒和使用药物。

纵向分析表明,人格可能通过影响他们对同伴的选择,来对物质滥用产生作用[13]。

研究者使用风险因素进行研究,支持了人格可以预测酒精和药物滥用这一观点[8]。

Newcomb等人对994名12到14年级的青少年进行药物滥用风险因素的测量,他们发现共有包括低自尊和感觉寻求等特质在内的十种不同的风险因素与多种酒精和药物滥用有关。

他们指出,这些风险因素还可以显著地预测一年之后药物使用量的增加情况。

在另一个应用风险因素进行的纵向研究中,Scheier等人考

察了行为控制不足、抑郁/焦虑、控制点和自尊等一系列心理风险因素的作用。

该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因素在预测酒精滥用的形成中具有巨大作用。

人格疾病领域中的纵向研究也支持了人格在预测酒精和药物滥用中的重要作用,人格疾病发病的过程常常是伴随着药物使用的,Kwapil研究了精神质特质和不顺从人格在10年后对物质滥用的预测作用,结果证实了精神质和不顺从人格在物质滥用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

3.2与酒精成瘾有关的人格特质

要探讨人格特质和酒精成瘾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界定研究采用的人格结构。

Barnes在1979年的酒。

精成瘾人格研究中,首次使用了对酒精成瘾人格进行分类的方法,这一分类是建立在当时对人格结构了解的基础上的。

他把人格分为四种基本特质:

刺激增减性(stimulusaugmenting—reducing)、自我强度(egostrength)、神经质和场依存性。

而现在的人格结构因素分析法则指出有三到七种主要的人格维度,如现在酒精成瘾人格研究中常用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就把三种主要的人格维度描述为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

下面将使用传统的框架来分别探讨各人格特质与酒精成瘾之间的关系。

刺激增减性与艾森克提出的内外向有关,可以被描述为好交际、活泼、积极、果断的、感觉寻求、无忧无虑、有统治欲、热情的和爱冒险[8]。

很少有研究证据支持外向性和酒精成瘾之间存在关系。

但是,用MacAndrew酒精成瘾量表和各种感觉寻求量表进行测量,可以得出包含在外向性维度中的感觉寻求与酒精成瘾有关。

Cloninger在他的纵向研究中,就指出了感觉寻求是酒精成瘾的一种高危因素,11岁时具有高感觉寻求特质的被试,16年后存在严重的酒精滥用行为[7]。

神经质维度在酒精成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神经质得分被描述成为焦虑、抑郁、高负罪感、低自尊、紧张、不理性、喜怒无常和多愁善感。

研究数据一致报告高焦虑、高神经质与酒精成瘾间存在相关,酒精被认为有降低紧张感的作用。

现在还缺乏证据证实神经质是一个前酒精成瘾人格特质,但是有研究指出,酒精成瘾者童年时和青少年问题饮酒者可能在神经质上得分较高,这些高危被试可能沉迷于用酒精来缓解紧张的效果中[8]。

第三个维度被称为自我强度。

研究一致认为,临床酒精成瘾和低自我强度有关[8]。

在Barron自我强度量表和NEO量表的责任心上,酒精成瘾者得分低于控制组。

一些证据表明,与非酒精成瘾者相比,酒精成瘾者自尊较低,且有更多的性别角色认同障碍。

Jessor等人的研究发现,饮酒量少与一些人格特质有关,这些特质包括更多的个人控制、更强的信仰和高成就动机,这与高自我强度的特质是一致的[12]。

而现在的研究指出,低自我强度特质包括低挫折耐受性、易冲动等,它与艾森克指出的精神质类似。

高精神质得分被描述为攻击性、冷酷、自我中心、去人性化、冲动、反社会、冷漠、有创造性、实际。

这个维度相反的极端,表现为宜人性和责任心。

大量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临床酒精成瘾者表现出更多的精神质及其相关特质[8]。

第四个酒精成瘾人格特质是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

这一维度包括智力和认知风格的方面。

在Barnes的理论中,与场独立性个体相比,场依存性个体更容易变成酒精成瘾者。

而Zuckerman等人则表示同意艾森克的观点,智力或者其非认知方面都不应该被看成是人格的一个基本维度H引。

所以其它对酒精成瘾人格这一概念的综述都不包括这一维度。

3.3人格特质发挥作用的途径

大部分相关研究的结果都一致表明,高精神质、刺激减少性、神经质的被试表现出较多的酒精使用和滥用情况,另外,酒精成瘾还和焦虑等特质有关。

但仅仅通过这些相关研究,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些性格特质是先于酒精成瘾出现并导致了酒精成瘾,还是仅仅是酒精滥用所引起的一种后果。

很多人格特质可能并不能预测酒精成瘾,而仅仅是过度饮酒引发的结果。

Barnes等人在加拿大进行了针对酒精成瘾人格的一系列大型研究[8]。

该研究的第一阶段称为温尼伯健康和饮酒调查,简称WHDS。

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大量18—65岁的成年被试,进行了时隔两年的前后测。

研究的第二阶段中,新加入了一部分临床酒精和药物成瘾者,以补充WHDS的数据。

研究的第三阶段则是对大量的家庭进行调查,来检验家庭环境和成瘾倾向人格的发展之间的关

系。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显示,饮酒和酒精滥用的形成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应分开讨论。

该研究的数据支持了酒精成瘾的双通道模型,即刺激缩减性可以预测个体是否饮酒,而精神质则预测了个体是否会酒精成瘾。

刺激缩减性因素是由Vando刺激缩减性量表上的高得分和自我强度量表上的高得分组成。

Cloninger等人在1988年就指出了感觉寻求在物质滥用发展中的作用[7]。

Zuckerman认为,感觉寻求在最初的物质使用中非常重要,但是可能对个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后是否还继续使用物质并不产生太大的影响[6]。

Barnes等人的研究表明,刺激缩减性,也就是感觉寻求,确实会导致饮酒,继而引发更

严重的饮酒情况,最终导致酒精滥用。

刺激缩减性更能有效预测年轻被试的酒精滥用情况,所以该因素可能是在酒精滥用问题发展的早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精神质因素是由艾森克精神质维度上的高得分、低社会赞许性和MacAndrew量表上的高得分组成的。

很多纵向研究表明,与P维度有关的高冲动性[3]、控制不足[10]、反社会人格[8]、低宜人性[10]、精神病倾向、不顺从[4]、多动、行为问题[3]等特质和酒精滥用之问存在强相关。

纵向分析的结果显示,高精神质的个体更倾向于产生酒精成瘾问题,精神质可以直接导致酒精滥用。

在控制了先前的酒精滥用情况后,精神质还可以预测后来的酒精滥用状况,这说明它可以预测酒精滥用模式的变化。

温尼伯健康和饮酒调查的第三阶段表明,家族史对酒精使用和滥用的影响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其中最主要途径就是通过精神质因素发挥中介作用。

在酒精滥用的高发家系中,高精神质是很流行的,这可能是遗传的结果。

高精神质可能会破坏家庭环境,导致对孩子较少的关怀和很差的抚养,这可能会使孩子形成成瘾倾向人格。

在这个结构方程模型中,性别效果也是通过人格中介发挥作用的。

男性在刺激缩减性和精神质上得分较高,这使他们很容易饮酒并形成酒精滥用。

3.4人格特质对酒精成瘾治疗的影响

温尼伯健康和饮酒调查的第二阶段把临床酒精成瘾者、药物成瘾者、酒精药物同时成瘾者与普通人群中的酒精成瘾者、非酒精成瘾者和治愈后的酒精成瘾者进行比较,并对正在治疗中的酒精成瘾者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追踪研究,来考察人格和疗效的关系[8]。

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可以预测洒精成瘾的程度、是否接受治疗和疗效。

接受治疗的酒精成瘾者在神经质及其相关特质上的得分远高于不接受治疗的酒精成瘾者,这说明神经质可能在酒精成瘾后期加剧了成瘾的发展。

神经质是区分临床酒精成瘾者和其他成瘾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现在没有研究能证明临床酒精成瘾者的高神经质到底足先于成瘾问题出现还是在成瘾问题之后出现,很可能临

床酒精成瘾者的高神经质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说,可能是他们从一系列饮酒问题中感受到了压力,就会通过加大饮用量来缓解这种压力,进而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但是,有研究发现神经质及其相关特质会随着治疗呈下降趋势,与临床的酒精成瘾者相比,治愈后的酒精成瘾者在神经质及其相关特质上的得分与普通被试更相近。

刺激缩减性、感觉寻求因素在接受治疗的酒精成瘾者中效应并不显著,这汪实了Zuckerman的观点,即感觉寻求及其相关特质在成瘾问题形成的早期阶段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人格与疗效间关系时,人格因素并不能直接预测治疗效果,但是精神质维度可以通过影响最初酒精滥用情况的严重程度,间接地影响疗效。

4酒精成瘾的亚类型

酒精成瘾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领域是依据人格类型对酒精成瘾者进行分类,其中影响最大的分类方式是Cloninger在1987年提出的分类方法[9]。

他依据对酒精成瘾者家庭寄养子的纵向研究,把酒精成瘾者区分为两类:

I型和Ⅱ型。

I型酒精成瘾者,也叫神经型酒精成瘾者,表现为低新异性寻求、高奖赏依赖和善于回避伤害。

这种酒精成瘾者发病较晚,大都在25岁之后。

他们有较多的负罪感,很少有打架或被捕的历史,表现出较少的反社会行为。

这种酒精成瘾者靠饮酒来降低紧张感,并受环境限制,也就是说,这种酒精成瘾者仅仅在大量饮酒对自身有利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而Ⅱ型酒精成瘾者则表现出高新异性寻求、回避伤害能力差和低奖赏依赖。

他们发病较早,通常是在25岁以前,常常打架和被捕,并伴随反社会行为。

种酒精成瘾者常伴随血清、多巴胺和代谢物水平低[10]。

该类型只见于男性,且无论周围环境如何,都有很大的酒精成瘾危险性。

很多研究支持Cloninger的分类方法[8]。

VonKnorring等人探讨了酒精成瘾亚类型和疗效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的被试是30名接受治疗的酒精成瘾者和39名未接受治疗的酒精成瘾者。

结果显示,与I型相比,Ⅱ型酒精成瘾者药物使用和犯罪情况要更普遍。

在未接受治疗的酒精成瘾者中,Ⅱ型所占的比例要更高一些,这说明Ⅱ型酒精成瘾者可能更容易控制他们的饮酒行为,或者不那么想戒掉酒瘾。

Donovan等人把酒后驾车的被试定义为五种类型,其中三组具有高冒险性,可以与Cloninger的Ⅱ型相对应;另外两组具有低冒险性,可以与Cloninger的工型相对应。

另外一种相似的分类方法足Babor等人对大量酒精成瘾被试进行研究,继而提出的[3]。

他把酒精成瘾者分为A型和B型。

A型酒精成瘾者与I型相似,发展阶段较长,依赖性较弱,很少出现与饮酒相关的问题,也很少患有其他精神疾病。

B型酒精成瘾者则与Ⅱ型类似,开始得较早,童年时表现出更多的风险因素,有酒精成瘾的家族史,并更多地患有精神疾病。

该分类方法也用其他的酒精成瘾者样本检验过。

比如,Barnes等人的研究表明,普通人群和临床样本中有两种酒精成瘾类型。

一种在神经质和精神质量表上得分极端高,他们占普通人群中酒精成瘾者的29%和临床样本中的53%,这就类似于B型酒精成瘾者,且所占的百分比与Babor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5结论与展望

综合上面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些人格特质可能既是酒精成瘾的成因,又是酒精成瘾的结果。

刺激缩减性可以预测个体是否饮酒,该因素可能是在酒精滥用问题发展的早期发撺了较大的作用;精神质直接导致酒精滥用,可以预测个体是否会酒精成瘾以及个体酒精滥用模式的变化,酒精成瘾家族史也主要足通过精神质维度为中介对个体酒精使用和滥用产生影响的;神经质是区分临床酒精成瘾者和其他成瘾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在酒精成瘾后期加剧了成瘾的发展。

人格因素并不能直接预测治疗效果,但是精神质维度可以间接地影响疗效。

刺激缩减性和精神质这两个因素可以有效地预测普通人的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情况。

酒精成瘾人格研究虽然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MacAndrew量表来区分个体是否酒精成瘾的,该量表是基于中年白人男性样本,从MMPI中选取了49个项目编制的,所以对于女性、青少年和少数民族群体的酒精成瘾者来说,效度相对较低。

该量表会把大约15%的非酒精成瘾者误判为酒精成瘾者,而把15%的酒精成瘾者判断为非酒精成瘾者。

这个量表也没有进行精神病学控制,一些精神病患者会滥用药物,而一些酒精

成瘾者会伴随着精神紊乱的症状,该量表无法区分这两种情况[3]。

所以,对测量酒精成瘾情况的量表进行完善或者编制新的酒精成瘾测验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尽管有很多关于人格特质和酒精成瘾间关系的研究,但针对人格特质对酒精成瘾具有预测作用这一观点还存在很多争议。

原因之一是因为大部分研究采用的都是横断设计,只对酒精成瘾者的临床样本进行测查,缺少匹配控制组。

显然,要达到预期效果,使用纵向研究设计要更好些。

实际上,要考察人格特质和酒精成瘾之间关系的最好方法足做一个大型的纵向研究,在个体还没有接触过酒精之前,就做一个综合的人格评估。

但这种研究设想并不是很实际,所以可以采用另外一种研究方式,就是聚合交叉设计,最近的研究大部分都足采用这种方法。

研究可以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行若干年的追踪,观察这一阶段人格和酒精滥用之间的关系。

使用这种设计既可以观察某一时段人格和酒精滥用之间的横断关系,也可以检验这些特质和酒精成瘾在不同年龄组中的纵向关系。

最重要的是,研究的目的在于干预,很多研究结果都已经应用于酒精成瘾的预防和治疗中。

家庭环境在成瘾倾向人格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低关怀、父母成瘾倾向人格特质得分高的家庭抚养出来的后代也具有成瘾倾向人格。

这一结果说明,进行适当的环境干预,比如教会父母如何抚养孩子,可能足降低后代酒精成瘾易感性的一种手段。

在加拿大,政府已经推行了一些抚养计划,有效地

改变了父母的抚养方式,使他们更少地强迫专制,给孩子更多的关怀[7]。

另外,我们也可以关注那些在酒精成瘾倾向问卷或其他相关问卷上得分较低的个体,及早进行预防,防止酒精成瘾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田成华,郑晓华,赵慧俐等.酒依赖高发家系成员的人格特征——三维人格问卷初步测试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4):

220—222

[2]星一,季成叶,潘永平等.北京市中学生使用烟草、酒精等成瘾性物质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

(1):

18—19

[3]JohnJung.Psychologyofalcoholandotherdrugs:

aresearchperspective.ThousandOaks:

SagePublications,Inc.,2001.3—11,79—115

[4]OakleyRay,CharlesKsir.Drugs,society,&。

humanbehavior(4thed.).St.Louis:

TimesMirror/MosbyCollegePublishing.1987.8—15

[5]BarnesGE.Thealcoholicpersonality:

areanalysisoftheliterature.JournalofStudiesonAlcoh01.1979,40(7):

571—634

[6]CoxWM.Thealcoholicpersonality:

areviewoftheevidence.InMaherB.Progressinexperimentalpersonalityresearch,V01.9.NewYork:

AcademicPress。

1979.

89—148

[7]CloningerCR,SigvardssonS,BohmanM.Childhoodpersonalitypredictsalcoholabuseinyoungadults.Alcoholism:

ClinicalandExperimentalResearch,1988,(12):

494—505

[8]GordonEBarnes,RobertPMurray,DavidPatton,eta1..Theaddiction—pronepersonality.NewYork:

KluwerAcademic,PlenumPublishers,

2000.3—67,213—283

[9]LabouvieEW,McGeeC.Relationofpersonalitytoalcoholanddruguseinadolescence.JournalofConsultingandClinicalPsychology,1986,54(3):

289—293

[10] TeresaMM,张莹,田本淳,等.中国初中生饮酒行为与其他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