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代谢专题 第2节 ATP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0466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代谢专题 第2节 ATP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代谢专题 第2节 ATP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代谢专题 第2节 ATP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代谢专题 第2节 ATP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代谢专题 第2节 ATP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代谢专题 第2节 ATP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代谢专题 第2节 ATP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代谢专题 第2节 ATP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代谢专题 第2节 ATP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代谢专题第2节ATP含答案

第2节ATP

1、下列关于ATP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A表不的是腺嘌呤

B.ATP分子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

C.T表示胸腺嘧啶,因而ATP的结构与核苷酸很相似

D.lmolATP水解,能释放出30.54kJ的能量,这些能量储存在两个高能磷酸键中

2、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嘌呤

C.③─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D.④─腺苷

3、如图为dATP(d表示脱氧)的结构示意图,dATP水解后能参与DNA的合成。

欲使新合成的DNA分子被32P标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用32P标记位置Ⅲ处的磷酸基团

B.dATP在DNA合成时既能作为原料,也能提供能量

C.dATP中的"T"指的是d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D.dATP中含有高能磷酸键,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4、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合成ATP

B.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合成ATP

C.在有光条件下,叶绿体中才能合成ATP

D.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总是与ATP的合成相关联

5、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如图是ATP和ADP、AMP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TP、ADP、AMP和核糖体中都含有核糖

B.甲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用于C3还原或细胞分裂

C.催化乙和丙过程的酶应该是同一种酶

D.部分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6、下列生命活动中,需要ATP提供能量的过程是()

A.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B.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

C.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

D.洋葱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

7、如图是生物界中能量通货ATP的“循环”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M”指的是腺苷,N指的是核糖

B.食物为ATP“充电”指的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C.图中不同来源的ATP均可用于胞吞和胞吐

D.ATP的“充电”需要酶的催化,而“放电”不需要

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ATP的合成过程均发生在生物膜上

B.ATP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腺嘌呤、磷酸

C.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培养的细胞,ADP的生成量减少

D.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9、下列生命过程中需要消耗ATP的是()

A.组织液中的Na+进入神经细胞

B.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C.细胞质中的水进入细胞核

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10、ATP是细胞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化合物,细胞内还有与ATP结构类似的GTP、CTP、UTP等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能反应常伴ATP等的合成,而吸能反应不一定伴随ATP等的水解

B.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伴随着体内贮存的ATP的水解

C.ATP和UTP等分子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的产物是某些酶的基本组成单位

D.与ATP相同,GTP、CTP、UTP分子中均含有2个髙能磷酸键

1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生成ATP

B.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远高于其合成速率

C.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向是由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常伴随着ATP的水解

12、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

①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②部分32P标志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下列与ATP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ATP所含化学能主要储存在腺苷与磷酸基团之间的化学键中

B.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在ATP中都能找到

C.若如图纵轴表示ATP的生成量,横轴表示呼吸作用强度,正确表示两者之间关系的曲线是c

D.若如图纵轴表示细胞中ATP的含量,横轴表示运动时间,则某同学百米赛跑过程中,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曲线最接近于b

14、如图,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F1(头部)和嵌入膜内部的F0(尾部)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

用尿素破坏该结构,将F1从含F0的膜上分开,经检测处理后的内膜不能合成ATP。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F0-F1颗粒物中F1具有亲水性,F0具有疏水性

B.丙酮酸在线粒体内膜上分解产生CO2、[H]和ATP

C.F0-F1颗粒物合成需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

D.F0-F1颗粒物中F0颗粒具有催化ATP合成的功能

15、有氧呼吸过程中,[H]中的电子、H+需要经一系列反应传递给氧分子,氧与之结合生成水。

下图为其传递过程的两条途径,生物体内存在其中的一条或两条途径。

会答下列问题:

1.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H]来自于______________(填化合物)、并在________上与O2结合生成水。

2.“物质6→物质7”过程易被氰化物抑制。

若小鼠氰化物中毒,呼吸作用全被抑制,导致死亡;而对天南星科植物用氰化物处理,呼吸速率降低,但并未完全被抑制。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南星在开花时,其花序会释放大量能量,花序温度比周闱高15~35℃,促使恶臭物质散发以吸引昆虫进行传粉。

研究发现,此时花序中ATP生成量并没有明显增加。

花序温度升高但ATP生成没有明显增加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ATP的问题: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其结构式简写是__________。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 h有40 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

2.在下列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不直接依赖于ATP水解的是(  )

A.胃蛋白酶的合成

B.细胞的生长

C.骨骼肌的收缩

D.甘油进入细胞

3.细胞中的ATP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__。

4.人的骨骼肌细胞中,ATP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3s以内的能量供给。

某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ATP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B的变化过程,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

②B→C过程中,ATP含量增加,说明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加强,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以补充细胞中ATP含量的不足。

 

③从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结构。

A表示腺苷,A错误;1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1个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含有C、H、O、N、P五种元素,B正确:

T表示三个(磷酸基团),ATP比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多两个磷酸基团,C错误;ATP水解是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因此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储存在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中,D错误。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①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核苷,A错误;

B、②表示的是DNA,其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正确;

C、③表示的是RNA,其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错误;

D、④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D错误.

故选:

B

3[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欲使新合成的DNA分子被32P标记,应用32P标记位置I处的磷酸基团,A错误;依据题意可知,dATP在DNA合成时既能作为原料,也能提供能量,B正确;dATP中的“T”指的是dATP含有3个磷酸基团,C错误;dATP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线粒体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A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和无氧条件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并且第一阶段是相同的,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生成丙酮酸和少量的能量,合成少量ATP,B正确;叶绿体生成ATP是在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色素和酶才能进行,C正确;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D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TP由核糖、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ADP由核糖、腺嘌呤和两个璘酸基团组成,AMP由核糖、腺嘌呤和磷酸基团组成,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RNA中含有核糖,A正确;甲过程为ATP水解,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包括C3的还原和细胞分裂,B正确;酶具有专一性,催化乙和丙过程的酶不是同一种酶,C错误: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是RNA,RNA和ATP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N、P,D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需要ATP水解供能的生理过程。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为胞吞过程,需消耗能量,A符合题意;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利用的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不消耗ATP,B不符合题意;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不需要消耗能量,C不符合题意;洋葱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是由于渗透失水造成的,不需要消耗能置,D不符合题意。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题图中M指的是腺嘌吟,A错误;食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需通过呼吸作用来完成,B正确;如果ATP来自光反应,则这部分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胞吞和胞吐,C错误;ATP的合成和分解均需要酶的催化,D错误。

8[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结构以及ATP与ADP转化的特点。

ATP的形成途径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在细胞呼吸中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在光合作用中合成ATF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A错误;ATP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腺嘌呤、磷酸,B错误;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培养的细胞,细胞呼吸减弱,ATP的生成量减少,C错误;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置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正确。

9[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细胞外液中的Na+进入神经细胞是协助扩散,特点是需要载体,不消耗ATP,A错误;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特点是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B错误;细胞质中的水进入细胞核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消耗ATP,D正确。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放能反应常伴ATP等的合成,而吸能反应一定伴随ATP等的水解,A项错误;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伴随着ATP的水解,B项正确;ATP和UTP等分子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是RN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C项正确;与ATP相同,GTP、CTP、UTP分子中均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D项正确。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ATP合成与利用的场所及特点。

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也可以产生ATP,A错误;ATP在细胞中的含量是很低的,但是转化非常迅速,因此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与其合成速率基本相等,B错误;叶绿体中ATP产生于类II体薄膜,消耗于叶绿体基质,因此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向是由类体薄膜到基质,C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常伴随着ATP的水解,D正确。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但含量变化不大,说明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结构以及合成和利用。

ATP所含化学能主要储存在磷酸与磷酸之间的高能磷酸键中,腺苷与磷酸基团之间的化学键为普通化学键,普通化学键储存的能量相对高能磷酸键而言较低,A错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有C、H、O、N、P、S,ATP的组成元素有C、H、O、N、P,而不含S,B错误;ATP的生成量不会随呼吸强度的增加最后下降,c曲线不能表示ATP的生成量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c错误;百米赛跑过程中ATP与ADP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曲线最接近于b,D正确。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F0-F1颗粒物中的F1的分布方向与膜上磷脂分子的亲水头部在同一方向,因此推测F1具有亲水性而F0的分布方向与膜上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在同一位置,因此推测F0具有疏水性;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上被分解,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F0-F1颗粒物属于膜上的蛋白质,不是分泌蛋白,它的合成不需要高尔基体参与;据题干信息,“用尿素破坏该结构,将F1从含F0的膜上分开,经检测处理后的内膜不能合成ATP”可知,F0不具有催化ATP合成的功能。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1.葡萄糖和水(葡萄糖、丙酮酸和水);线粒体内膜

2.小鼠只存在途径1,天南星科植物存在途径1和途径2

3.途径2增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较少,大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解析]1.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H],其中第一阶段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第二阶段产生的[H]来自丙酮酸和水;[H]与O2结合生成水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的内膜。

2.“物质6→物质7”过程易被氰化物抑制。

若小鼠氰化物中毒,呼吸作用全被抑制,导致死亡,说明小鼠只存在途径1;对天南星科植物用氰化物处理,呼吸速率降低,但并未完全被抑制,说明南星科植物存在途径1和途径2。

3.天南星在开花时,花序温度升高但ATP生成没有明显增加的原因途径2增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较少,大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16[答案]及[解析]

[答案]1.细胞呼吸;A—P~P~P;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

2.D;3.腺苷;4.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细胞呼吸;ATP的形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的

[解析]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呼吸作用,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式简写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迅速转化。

2.胃蛋白酶的合成、细胞的生长、骨骼肌的收缩均消耗ATP,而甘油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不消耗ATP。

3.ATP中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腺苷。

4.图示A→B变化过程中ATP含量降低,是因为ATP被水解用于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B→C过程中,ATP含量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加强,由ADP转化生成的ATP增多;从整个曲线来看,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ATP的形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