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0420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3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XX至XX铁路乐山至XX段

站前工程CGZQSG-6标段

石岗坪隧道

(中心里程D1K154+977.5)

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成贵铁路CGZQSG-6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XX年三月•XX

石岗坪隧道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XX至XX线乐山至XX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答疑书及石岗坪隧道施工图纸(站前工程)、经理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等。

2)国家、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则等。

3)国家及四川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

4)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

5)我集团公司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6)我集团公司为完成本标段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及机械设备等资源。

2.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安全、质量等目标编制技术标文件,使发包人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

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管生产必管安全”的原则。

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遵循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耕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文物保护、景点保护;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木材。

5)遵循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树立系统工程的概念。

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6)遵循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

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7)遵循“六位一体”管理的原则。

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建立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系统和评价评估体系,按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环节,将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分解细化为最佳匹配的实施目标,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全面实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

8)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原则。

9)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

确保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3.1工程概况

石岗坪隧道进口里程D1K153+935,出口里程DK156+020,全长2085m,中心里程D1K154+977.5。

隧道进口段1083.878m位于半径为9000m的左偏曲线上,出口段1001.122m位于直线上。

3.1.1地形地貌

隧道位于XX市翠屏区高县月江镇至胜天镇,为川南红层丘陵地貌,地形有一定起伏,丘包与槽谷相间分布,残丘低矮浑圆,地面海拔高程300—410m,地面高差最大110m,最大埋深约90m,进口纵坡坡度10—20°。

坡面基本为旱地、树林、水田,基岩零星出露,交通条件较差。

3.1.2地层岩性

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坡洪积软粉质黏土,坡残积软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砂岩夹泥岩。

3.1.3地址构造

隧区穿越石岗坪向斜,向斜核部与线路相交于里程D1K154+100。

地表卸荷节理发育,砂岩中间节理间距一般0.2—0.5m,多为张开型,延伸性较好,部分有黏性土充填;泥岩呈散粒状风化剥落。

3.1.4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s。

3.1.5水文地质特征

3.1.5.1地表水

隧区DK155+452发育一小河沟,为线路左侧高海拔位置地下水以泉水形式出露汇聚而成,向下游排泄,雨季有一定的水量,平时无水。

其余地表分布有少量水田、池塘,地表水主要为水田水、池塘水,水量一般。

3.1.5.2地下水类型

隧区地下水有:

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土层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排泄。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岩及风化层裂隙中,受孔隙水及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排泄。

地下水发育弱,但在雨时、雨后地表水下渗,水量将较大。

3.1.5.3水化学特征

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砂岩夹泥岩地层,含薄层级脉状石膏,其析出物对钢筋、混凝土具有SO42-腐蚀性。

3.1.5.4隧道洞身涌水量

平时期1529m3/d,雨期最大3823m3/d。

3.1.5.5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隧区深部为贾村储气构造,且临近牟家坪大型天燃气田,石岗坪隧道为低瓦斯隧道,但不排除天燃气局部富集的可能。

隧道最大埋深90m,隧道全段存在左高右低的地形偏压问题。

洞身围岩为软质岩,施工中支护不及时容易引起洞内坍塌甚至冒顶,破坏地表环境。

3.1.6气象特征

沿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3.1.7主要技术标准

⑴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⑵正线数目:

双线

⑶设计区段旅客列车速度:

250公里/小时。

⑷正线线间距:

4.6m

⑸最大坡度:

20‰,部分地段25‰,个别地段30‰。

⑹最小曲线半径:

4000m(个别地段3500m)。

⑺到发线有效长度:

650m

⑻牵引种类:

电力

⑼机车类型:

动车组

⑽列车运行方式:

自动控制

⑾行车指挥方式:

综合调度集中

3.2主要工程数量

开挖:

一般开挖土石方276452m3、控制爆破土石方13719m3;衬砌圬工:

C20砼20800m3、C40(H2)40000m3、钢筋1611.1t;侧沟槽:

C35钢筋砼323m3、C35(H2)砼2663m3、钢筋56.3t;中心沟:

C35钢筋砼125m3、C35(H2)砼1564m3、钢筋16.2t;系统支护:

喷C25素砼19276m3、钢筋网156.6t、φ22砂浆锚杆33326m、φ22组合中空锚杆95826m;加强支护:

格栅钢架(钢筋498.3t)、小导管超前支护(φ42钢花管71383m、注水泥砂浆495m3、注水泥浆1260m3)、水平超前锚杆(φ25砂浆锚杆17796m)、中管棚超前支护(φ75钢花管3192m、注水泥浆90m3)、大管棚超前支护(φ146孔口管1.3t、φ108钢花管2280m、φ127钻孔2280m、注水泥浆120m3、砼导向墙32m3);临时支护(喷C25砼2556m3、钢垫板22t、I18型钢211.4t);临时支护拆除(喷C25砼2556m3、I18型钢211.4t);施工监控量测(地表下沉与底板沉降2213个、拱顶下沉226个、净空变化226条);洞门(进口耳墙式洞门一个、出口台阶式洞门一个);超前地质预报工程(地质调查2085m、加深炮孔20850m、φ76超前钻孔756m、TSP物探发1次);瓦斯处理工程(水气分离装置84处、φ80PVC管4170m);弃碴29.83万方。

4.总体施工部署

4.1总体安排

由于隧道全段左高右低地形偏压,且围岩全为Ⅲ、Ⅳ、Ⅴ级,施工方法采用台阶式暗挖施工,进口、出口洞门及延伸段采用明挖法,Ⅳ、Ⅴ级围岩地段施作临时仰拱。

根据施工Ⅲ级围岩130m/月、Ⅳ级围岩90m/月、Ⅴ级围岩50m/月的进度统计,本隧采用两只队伍,进、出口同时施工,进口段施工D1K153+935-D1K155+300,长1365m;出口段施工DK156+020-D1K155+300,长720m。

20XX年2月16日至4月30日进行进洞前施工准备(包括两个队伍进场及各自驻地建设、洞口各2根20m长1.75m×2.75m预加固桩施工、洞口土石方开挖、洞顶排水沟开挖、洞门施工等);进口段隧道洞身开挖自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7月25日进行,相应的初期支护及加强支护随后进行,二衬于20XX年6月12日至20XX年9月18日施工,附属自20XX年7月12日至20XX年10月18日施工,进口总工期20.1月;出口段隧道洞身开挖自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6月27日进行,相应的初期支护及加强支护随后进行,二衬于20XX年6月12日至20XX年8月21日施工,附属自20XX年7月12日至20XX年9月21日施工,出口总工期19.2月。

石岗坪隧道施工进度见下图。

4.2施工组织机构

四川路桥成贵铁路经理部二分部组织机构见下图。

四川路桥成贵铁路经理部二分部组织机构

 

4.3施工队伍布置

本隧进、出口各设一个施工队伍,进口为隧道二队,出口为隧道一队,每个队人员基本配备如下表,施工过程中,随施工任务的不同而增减。

每个施工队设队长1名、副队长1名、隧道工程师1名、技术员2名、质检员1名、安全员2名、试验员1名、材料员1名、领工员5名、工班长5名,

施工队人员配备表

序号

工种名称

人数(人)

1

钻爆作业班

30

2

锚支护班

22

3

出渣运输班

15

4

钢筋加工班

15

5

砼作业班

20

6

测量班

3

7

机械工

20

8

电工

6

9

空压机工

5

10

后勤组

15

11

管理人员

20

合计

174

4.4施工机械设备

由于本隧为低瓦斯隧道,同时不排除天燃气囤积的可能,因此本隧固定设备采用防爆型设备。

石岗坪隧道进出口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详见附表一《石岗坪隧道主要施工机械表》

4.5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部分采用永临结合方式,供电方案中考虑正式电力工程变配电所电源线路及隧道永久通风、照明电源线路相结合的方式。

进口设630KVA变压器一个,出口设1250KVA变压器一个(含拌合站用电),每个洞口自备400KW发电机一台。

4.6施工用水

生活用水采用井水;拌合站施工用水采用沉淀后河水;在高于洞口50米左右的山上设高山水池,采用水泵抽水,铺设φ100mm钢管输水供隧道用水,掌子面供水水压不小于0.3MPa。

4.7混凝土供应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砼运输车运送至现场。

拌合站设在石岗坪隧道出口(DK156+020)右侧,设置2台90m3/h的拌合机,保证混凝土供应,同时在拌合站内设置钢筋存放及加工场地。

型钢的存放与加工各洞口单独设置。

4.8隧道辅助作业

4.8.1供风

在隧道进洞口处设一座空压机站,并联安装3台20m3/min、内然空压机,供应施工面所需高压用风。

隧道开挖面工作风压不小于0.5Mpa,高压风管采用φ200mm的无缝钢管。

4.8.2排水

进口段为反坡施工,采用在洞内设备洞室一侧布置集水井,水泵抽排至洞外污水处理池,经过处理后排放,同时预备突水事故发生时的排水设备。

出口段主要为顺坡施工,顺坡施工时,排水方便,只需在洞身两侧挖排水沟,利用自然坡度排水至洞外污水处理池,经过处理后排放。

4.8.3洞内供电与照明

(1)施工供电

施工用电从就近的电力线引入,据施工进展,适时将高压电用高压电缆引入洞内,在洞口配备发电机组,在电网电力不足、线路维修等情况下供应隧道施工用电。

(2)施工照明

采用新光源洞内外照明,新光源采用低压卤钨灯、高压钠灯、钪纳灯、纳铊铟灯等。

新光源照明具有安全性能好,能大幅度提高施工现场及工作面的照明亮度,创造良好的照明环境,保证施工操作质量。

设置固定式照明设备,并设置应急照明设备,应急照明灯具安装间隔不大于50m且必须在供电中断时能自动接通并能连续工作2h以上,详见下表。

新光源洞内外照明布置

工作地段

照明布置

开挖面后40m以内作业段

两侧用36V、500W卤钨灯两盏,灯泡距隧道底面高4m。

开挖面后40m~100m区段

安装2盏400W高压钠灯和2盏400W纳铊铟灯,间距15m,灯泡距隧道底面高5m。

开挖面后的100m至成洞末端

每隔40m,左右侧各安装400W高压钠灯1盏。

混凝土衬砌台车作业段

台车前10m~15m,增设400W高压钠灯各1盏,台车上增设36V、300W或500W卤钨灯。

成洞地段

每隔40m安装高压钠灯1盏。

掌子面及喷射混凝土作业面

安装36V500W或36V300W卤钨灯2盏。

洞外场地

每隔200m,安装400W高压钠灯1盏。

4.8.4洞内管线布置

洞内管线布置见下图。

 

洞内管线布置示意图

4.8.5防尘

在隧道施工中,由于钻眼、爆破、装渣、喷射混凝土等原因,在洞内浮游着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需对人体影响很大。

隧道防尘采用综合性的防尘措施,从湿式凿岩,机械通风,喷雾洒水和个人防护相结合,综合防尘。

(1)湿式凿岩:

采用湿式凿岩可降低粉尘量80%,在钻眼过程中利用高压水湿润粉尘,使其成为岩浆流出炮眼,防止岩粉的飞扬。

(2)施工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可以稀释隧道内的有害气体浓度,给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3)喷雾洒水:

爆破时采用风水混合喷雾器,利用高压风将流人喷雾器中的水吹散而形成雾粒;装渣作业时使用单一水力作用喷雾器,无需高压风,只需一定的水压即可喷雾,这种喷雾器可安装于装渣机上,使用方便。

洒水是降低粉尘浓度的简单而有效的措施。

对渣堆洒水分层洒透,一般每吨岩石洒水的耗水量大致为10L~20L,如果岩石湿度较大,水量可适当减少。

(4)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具体施工工艺详见前述。

(5)个人防护:

配带安全帽和防护口罩,在凿岩、喷混凝土作业时配带防噪声的耳塞。

5.总体施工方案

5.1开挖方案

本隧道进口、出口洞门及延伸段采用明挖法,其余段落均采用暗挖法施工。

Ⅲ、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Ⅴ级围岩设临时仰拱;围岩较好地段采用非电毫秒雷管起爆、光面爆破技术,严格控制超欠挖,软弱围岩地段采用微震光面爆破技术或非爆破开挖,以减轻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

5.2支护方案

隧道施工临时支护按照施工工艺要求执行,超前支护及衬砌支护严格依照设计图要求进行施工。

隧道支护施工方案见下表:

“隧道主要支护施工方案”。

隧道主要支护施工方案

超前支护方案

Ⅲ级围岩超前锚杆采用Φ25mm砂浆锚杆,长度为4.0m,环×纵间距0.5m×3m,每环根数31或33根;Ⅳ级围岩采用Φ42mm小导管,长度为3.5m,环×纵间距0.5m×2m,每环根数31根;Ⅴ级围岩采用Φ42mm小导管,长度为4.0m,环×纵间距0.4m×2.4m,每环根数38或42根,个别采用采用Φ75mm中管棚,长度为6.0m,环×纵间距0.4m×3.2m,每环根数38根,进出口采用采用Φ108mm大管棚,长度为30m,环×纵间距0.4m×25m,每环根数38根.

初期支护方案

初期支护在开挖完成后及时施工,紧跟开挖面。

系统锚杆:

Ⅲ级围岩拱部采用Φ22组合中空锚杆,长度3.0m,环×纵间距1.2m×1.5m;Ⅳ级围岩拱部采用Φ22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采用Φ22普通砂浆锚杆,长度3.5m,环×纵间距1.2m×1.2m;Ⅴ级围岩拱部采用Φ22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采用Φ22普通砂浆锚杆,长度4.0m,环×纵间距1.2m×1.0m。

Ⅲ级围岩喷射混凝土为C25,拱部厚度23cm、拱部Φ6钢筋网,网格间距25cm×25cm,边墙厚度15cm,无钢筋网;Ⅳ级围岩喷射混凝土为C25,拱墙厚度25cm,仰拱厚度15cm,拱墙Φ6钢筋网,网格间距20cm×20cm;Ⅴ级围岩喷射混凝土为C25,拱墙厚度28cm、仰拱厚度28cm,拱墙Φ8钢筋网,网格间距20cm×20cm。

Ⅴ级围岩施作临时仰拱时采用Ⅰ18型钢做横撑,喷射混凝土为C25,厚度20cm。

加强支护方案

Ⅲ级围岩采用拱部格栅钢架间距1.5m;Ⅳ级围岩采用拱墙格栅钢架间距1.0m;Ⅴ级围岩采用全环Ⅰ20b型钢钢架,间距0.6m或0.8m。

5.3出碴方案

隧道出碴采用无轨运输组织出碴,采用挖掘机或侧卸式装载机装碴,自卸车运至指定弃碴场。

5.4防排水方案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见下表。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防排水原则

对于与地表水存在良好水力联系、地下水发育的地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以降低围岩渗透系数,减少水资源流失。

其它地段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防水方案

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拱墙背后设土工布和防水板。

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

变形缝处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

排水方案

施工期排水:

顺坡施工时在隧道两侧开挖排水沟,排至洞外污水处理池。

反坡施工,采用在洞内设备洞室一侧布置集水井,水泵抽排,同时预备突水事故发生时的排水设备。

衬砌背后设置排水盲沟。

洞门顶部设截水天沟,洞门端墙及挡墙背后设置排水盲沟网。

出口施工队及横洞施工队为施工为下坡,需加强排水设备

运营期排水:

洞内水沟采用双侧高式水沟及中心沟。

5.5衬砌方案

全隧除斜切延伸段采用斜切延伸衬砌外,其余段均采用复合式衬砌。

二次衬砌采用衬砌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浇筑。

隧道衬砌施工方案见下表。

隧道衬砌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

施工主要方案

时间确定

监控、量测,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

防水层

在防水板台车上铺设成型,环纵向透水管盲沟连通。

钢筋

钢筋在洞外加工成型,拱墙钢筋在台车上人工绑扎,仰拱钢筋就地绑扎。

衬砌台车

正洞采用12m大模板液压衬砌台车。

砼浇筑

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入模,附着式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器捣实。

采用衬砌台车施工,一次性续浇筑,拱顶埋压浆管,确保砼密实。

仰拱及填充

仰拱超前二次衬砌施做、分段整体灌注的方案,利用仰拱栈桥保持通行。

机械清底,混凝土全幅浇筑,插入式振动器捣实,平板振动器整平。

仰拱填充在仰拱满足强度要求后施做。

水沟电缆槽

采用定型钢模板,钢管支撑体系加固,混凝土直接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捣实。

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现场安装就位。

5.6瓦斯地段施工方案

5.6.1瓦斯地段钻爆作业

开挖时,根据瓦斯监测系统测定结果,若出现瓦斯,则按下列要求及方法进行施工:

在上部掘进工作面和边墙两侧,采用地质钻机钻孔,探明是否有断层、裂缝和溶洞及其分布位置,以及瓦斯贮存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即:

排放瓦斯;瓦斯含量不大时,使其自然排放,亦可用风筒或管子将瓦斯引至回风流或距工作面20m以外的坑道中,以保证工作面开挖放炮的安全。

当瓦斯量大、喷出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时,则可插管排放;当开挖面瓦斯含量较大时,而且裂隙多、分布广时,可暂停开挖,封闭坑道,抽放瓦斯。

在裂隙小、瓦斯含量小时,可用粘土、水泥浆或其它材料堵塞裂隙,防止瓦斯喷出。

5.6.2瓦斯预测

采用超前挖探方法,对开挖工作面前方进行探测,通过探测所获得的资料,分析是否存在瓦斯。

当瓦斯浓度较低,无突出可能时采用一般防瓦斯措施进行施工,即加强通风和加强监测;当瓦斯浓度较高,有突出可能时,采取相应的防突和支护措施,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组织管理,保证瓦斯地段的顺利施工。

5.6.3瓦斯的防爆限值

当瓦斯浓度达到1.5%时,开挖面自动发生报警,撤出施工人员,停止一切作业,加速通风,同时打开高压风;

当瓦斯浓度超过1.0%时,警戒预防,指挥员、安全员随时监测,禁止放炮,切断掌子面电源,加速通风;

瓦斯浓度超过0.5%时,发出第一次报警,加强监测和通风;

瓦斯浓度低于0.3%时,正常通风和施工作业。

5.6.4检测仪器与设备

根据隧道瓦斯浓度配备一定数量的瓦斯监测专用设备,以确保施工安全。

检测仪器与设备为:

瓦斯浓度测定仪、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便携式沼气检测报警仪、光干涉甲烷测定器、煤层瓦斯压力测定装置、瓦斯放散初速度指针测定仪、真空泵、甲烷瓶(浓度大于95%)、分样筛(孔径0.2mm)、分样筛(孔径0.25mm)、天平等。

5.6.5瓦斯检测地点

开挖工作面风流,回风流中,爆破地点附近20m内的风流中坑道总回风流中;局扇前、后10m内的风流中;各种作业台车和机械附近20m内的风流中;电动机及其开关附近20m内的风流中;隧道洞内;煤线或按近地质破碎带处。

5.7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法

5.7.1地质素描

地质素描预测法分为岩层岩性及层位预测法、条带状不良地质体影响隧道长度预测法以及不规则地质体影响隧道长度预测法三种。

对掌子面已揭露出的岩层进行地质素描(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结构构造特征和特殊标志),给予准确定名,测量岩层产状和厚度。

测量该岩层距离已揭露的标志性岩层或界面的距离,并计算其垂直层面的厚度。

将该岩层与地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相比,确定其在地表地层(岩层)层序中的位置和层位。

依据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的岩层层序,结合TSP探测成果,反复比较分析,最终推断出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即将出现的不良地质在隧道中的位置和规模。

施工过程中,每次爆破后由地质工程师进行地质素描,内容包括掌子面正面及侧面稳定状态、岩层产状、岩性风化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产状、间距、长度、充填物、数量)、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现象、涌水情况、水质情况、水的影响、不良气体浓度等。

同时定期对地表水文环境进行观测和监测记录,及时了解隧道施工对地表水的影响,确定施工控制措施,最终做出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和洞身地质展示图。

及时对洞内涌水进行水质分析和试验,提交分析和试验结果,对影响隧道衬砌结构的水质提出处理意见,上报技术部门,以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7.2加深炮孔

在每一个开挖循环进行5个炮眼的加深,加深长度5米,分部在隧道掌子面上下左右四个位置,通过炮眼加深,预测前方有无涌水,围岩软硬,预测围岩类别,有无渗水等情况。

5.7.3TSP物探

地震(声)波由特定点上的小规模爆破产生,并由电子传感器接收。

当地震波遇到岩石强度变化大(如物理特性和岩石类型的变化、破碎带、破裂区、陷穴的出现)的界面时,在绕射点处部分射波的能量被反射回来。

反射信号的传播时间与到达边界的距离成正比,因此能作为直接的度量方法。

TSP203系统特别适用于高分辩率的隧道折射地震(微地震)勘探,以及断裂和岩石强度降低地带的监测。

TSP203系统理论上可预测150~300m的距离。

5.7.4超前水平钻探

超前钻探是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对其他探测手段成果的验证和补充。

通过钻孔钻进速度测试和对钻孔岩芯的观察及相关试验获取隧道掌子面前方岩石的强度指标、可钻性指标、地层岩性资料、岩体完整程度及地下水等诸方面的资料。

预报一般为单孔,孔深一般30~50m,必要时也可以钻100m以上的孔,采用地质钻机接杆钻孔。

为防止遇高压水时突水失控,开孔采用φ120钻头,孔内放入3.0m长的φ108钢管做为孔口管,孔口管伸出掌子面50cm,孔壁间用环氧树脂加水泥浆锚固,孔口管伸出部分安封闭装置,并与注浆泵连接,以便遇高压水时及时封堵并注浆。

钻孔时作业平台要求平稳、牢固,钻机施工时不晃动。

施钻过程中,由地质工程师详细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并对岩芯进行统一编录、收集,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情况。

5.7.5预报效果检查

开挖到预报位置时,将实际地质进行素描,和预报地质资料进行对比,以此来评价预报的准确性,积累经验,为以后的预报提供参考,并及时将预测数据、结果反馈至设计院,调整设计、改变施工方案。

5.8施工测量方案

5.8.1洞外控制测量

隧道开工前,首先复测设计中线,并在山顶布设导线网联系隧道进出口或辅助洞口,严密平差,达到设计精度;对进出口高程进行联测闭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