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泥河桥站附属结构主体结构两次浇筑副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2756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69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泥河桥站附属结构主体结构两次浇筑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洪泥河桥站附属结构主体结构两次浇筑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洪泥河桥站附属结构主体结构两次浇筑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洪泥河桥站附属结构主体结构两次浇筑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洪泥河桥站附属结构主体结构两次浇筑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洪泥河桥站附属结构主体结构两次浇筑副本.docx

《洪泥河桥站附属结构主体结构两次浇筑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泥河桥站附属结构主体结构两次浇筑副本.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洪泥河桥站附属结构主体结构两次浇筑副本.docx

洪泥河桥站附属结构主体结构两次浇筑副本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1

1、编制依据1

2、编制原则2

3、工程概况2

第二章施工组织与资源配置4

1、施工准备4

2、现场场地布置4

3、总体施工工艺6

4、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6

5、人员、机械、材料配置计划6

第三章附属结构施工工艺8

第一节施工缝划分及总体施工流程8

1、结构水平施工缝划分8

2、总体施工流程9

第二节防水施工方案12

1、防水材料工程量12

2、工艺流程12

3、施工方法12

4、特殊部位防水16

5、质量检验与验收25

第三节钢筋施工方案26

1、钢筋工程概况26

2、施工准备26

3、钢筋连接及锚固27

4、钢筋加工28

5、钢筋直螺纹连接31

6、钢筋绑扎33

7、质量检验与验收37

第四节模板施工方案39

1、模板设计选型39

2、底梁模板及支撑40

3、柱模板及支撑40

4、侧墙模板及支撑40

5、梁板模板及支撑41

6、模板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42

7、质量检查与验收43

第五节混凝土施工方案44

1、混凝土工程概况44

2、混凝土原材、配合比要求44

3、混凝土泵送系统45

4、混凝土施工45

5、泵送混凝土施工要点48

6、成品保护及模版拆除50

7、质量检查与验收50

第六节钢支撑拆除及倒撑施工52

1、钢支撑拆除施工工艺52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52

1、质量管理体系52

2、质量管理制度54

3、材料保证措施55

4、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55

5、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6

6、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7

7、防水节点质量保证措施59

第五章安全保证措施60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60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60

3、安全防护措施61

4、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62

5、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63

6、分项工程安全保证措施64

第六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5

1、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65

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65

3、环境保护措施66

第七章雨季施工保证措施68

1、施工准备68

2、应急机械、物资准备68

3、分部分项工程技术措施68

附件70

第一章工程概况

1、编制依据

1.1设计文件

《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至国家会展中心项目施工图设计第三篇(车站)第三章(洪泥河桥站)第一册(建筑)第一分册(主体建筑)》(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至国家会展中心项目施工图设计第三篇(车站)第三章(洪泥河桥站)第二册(车站附属结构)第一分册(地下结构防水(含附属结构))》(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至国家会展中心项目施工图设计第三篇(车站)第三章(洪泥河桥站)第二册(车站结构与防水)第二分册(地下车站主体结构)》(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至国家会展中心项目施工图设计第三篇(车站)第三章(洪泥河桥站)》(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至国家会展中心项目详细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洪泥河桥站里程右DK35+024.575~右DK35+251.075》(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1.2有关规范及标准

《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城市地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29-54-2003);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范》(JGJ/T10-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G101-1);

2、编制原则

(1)总体考虑,全面协作,选择适宜本工程条件的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发挥设备与人才优势,认真分析,充分比较合理规划整个工程的施工程序,制订适宜的技术措施,加强各施工工序间的衔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做到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相结合。

(2)实施多方案分析比较,选择合理可靠的供水、供电、排水、防噪、防尘方案,选择既有利于工程施工,又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施工方案,力争做到规范性、灵活性与环保性三者的有机结合。

(3)主要施工方法的制定,以安全施工为基本前提,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下,实现项目成本最小化。

3、工程概况

3.1总体概况

洪泥河桥站位于津南区规划海沽道上,站址周边为农田和鱼塘。

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右DK35+24.575,车站设计终点里程为右DK35+251.075,长226.5m。

本站线路平面为直线,线路纵向由小里程向大里程为2‰下坡。

车站共设2座风道,4个出入口。

图1-1洪泥河桥站总平面图

3.2附属结构概况

1号风道及B出入口基坑长38.7m,基坑宽度14.15~44.95m,基坑深度8.704~11.825m,开挖总方量为:

12226.9m³。

2号风道基坑长30.6m,基坑宽度35.75~37.1m,基坑深度9.166~10.616m,开挖总方量为:

10228.8m³。

附属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桩,桩径Ф850mm@600mm,采用三轴搅拌机成型,搅拌桩内插700×300×13×24型钢,隔1插1布置。

在附属围护结构工法桩与主体围护结构交接冷缝处,布设7根Ф850mm@600mm高压旋喷桩,围护结构阴角部位布设Ф850mm@600mm高压旋喷桩,桩长与SMW同长。

2号风道共设一道混凝土支撑及一道钢支撑,均采用Ф609钢管支撑,壁厚t=16mm,横撑水平间距3.1m左右,在角部支撑不足3m处采用Ф609钢管支撑,壁厚t=16mm。

在角部布设型钢角钢,采用Q235钢,2根Ⅰ45b钢板组合截面,风道工法桩深19~21m。

1号风道及B出入口第一道支撑采用800×800mm混凝土撑,第二及倒撑采用Ф609钢管,壁厚t=16mm。

由于支撑跨度较大,在基坑中部设置460mm宽的格构柱,柱下设Ф1000mm深15m的钻孔灌注桩。

围护结构采用工法桩桩长19~23m。

3.3主要工程量

表1-2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部位

项目

单位

数量

1

1号风道及B出入口、2号风道

结构

C35P8结构混凝土

m3

10232

2

C35结构混凝土

m3

2500

5

Ⅲ级钢筋

m3

2300

6

预埋铁件

t

3

7

预留钢筋接驳器

5280

8

防水工程

4mm自粘性改性沥青柔性防水层

m2

6950

9

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0mm

m2

5503

10

C25细石混凝土垫层300mm

m3

4430

11

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

m2

8165

12

隔离层

m2

5600

13

施工缝(侧墙、顶板、底板)

m

250

14

变形缝(侧墙、顶板、底板)

m

90

第二章施工组织与资源配置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1)认真作好熟悉图纸和会审图纸工作,了解清楚设计意图,检查施工图是否完整、齐全,是否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

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施工图有无矛盾和错误。

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2)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对作业工班和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

(3)施工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进行控制点放样,并经复核满足施工条件。

(4)周边监测控制网布置完成,并完成基坑开挖前的基准测量工作。

1.2现场准备

(1)现场场地具备施工条件。

(2)基坑降水已在计划开挖面以下1.0m。

(3)施工材料已经到位。

(4)人员及设备到位。

(5)现场应急物资准备完成,并堆放在现场。

(6)在结构施工前,先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并经监理复核。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测量、放样及验收。

2、现场场地布置

2.1施工总体布置

施工围挡按《天津市建设工程围挡(墙)标准图集》要求设置,施工区域采用全封闭式围挡。

临建及现场文明施工按《天津地铁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及管理规定》要求设置。

本工程附属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通过对现场条件的分析,场地布置如下:

在施工现场西侧设置大门。

在施工区设置一条8m宽的环形施工道路,围墙外侧设置排水沟及蓄水池。

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洪泥河桥站配置2台400kVA、1台315kVA变压器。

集中布置在北侧。

本项目临时用水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由工地现场西侧新桃园小区处接入DN110的临时用水管道及相应设施供现场用水使用。

在场内围墙内侧布置了300×300雨水排水明渠。

具体施工现场布置图见,图2-1。

图2-1施工现场布置

基坑底验收

3、总体施工工艺

基坑底降水井封闭

 

垫层施工

防水施工

钢筋、模板、混凝土

钢筋、模板、混凝土

顶板施工

模板、钢筋、混凝土

图2-2附属结构总体施工流程图

4、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015年5月15日,开始2号风道施工,2015年7月20日完成,工期67天;2015年6月10日1号风道及B出入口结构开始施工,2015年8月20日完成,工期72天;

表2-2工期计划

任务名称

工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2号风道

67工作日

2015-5-15

2015-7-20

底板、底梁、侧墙

25工作日

2015-5-15

2015-6-8

5工作日

2015-6-9

2015-6-20

顶梁、顶板

10工作日

2016-6-21

2015-7-10

排风井、活塞井

10工作日

2015-7-11

2015-7-20

1号风道及B出入口

72工作日

2015-6-10

2015-8-20

底板、底梁、侧墙

25工作日

2015-6-10

2015-7-10

5工作日

2015-7-11

2015-7-25

顶梁、顶板

10工作日

2015-7-26

2015-8-10

排风井、活塞井

10工作日

2015-8-11

2015-8-20

5、人员、机械、材料配置计划

5.1人员、机械、材料配置计划

附属结构拟使用公司内部队施工,若工期紧张,再考虑增加劳务队伍,进行分包合同签订及审批。

(1)劳动力配置:

表2-3劳动力配置

工种

钢筋工

焊工

木工

架子工

混凝土工

防水工

电工

普工

人数

30

8

10

8

10

4

2

15

(2)机械配置:

表2-4主要机械配置

机械

钢筋弯曲机

钢筋调直机

钢筋切割机

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

电焊机

型号

GW40B

GT4×14

GQ40

GHG40

BX1-630

数量

2台

2台

2台

2台

4台

(3)材料配置:

保证料源充足:

对于结构工程,开工前做出一次性备料计划,提前考察各种材料的货源、储量、运距等,详细制定出进料计划,保证各种物资的供应。

钢筋材料在地铁集团合格名录中选取,提前1个月向物资部报钢筋材料计划。

随时与钢筋供应商进行联系,保证钢筋提前3天到达施工现场。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主用站为鑫泉龙混凝土有限公司,备用站为天津金河畔混凝土有限公司。

提前2天上报施工计划,保证混凝土供应不中断。

防水卷材由专业防水分包施工,提前将防水卷材进入项目部仓库,做好材料的原材复试,保证防水施工与附属施工同步。

根据生产计划编制供应计划,超前订货加工,同时严把原材料质量关,防止因不合格材料而影响工期。

第三章附属结构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缝划分及总体施工流程

1、结构水平施工缝划分

根据结构高度及止水带安装要求、结构施工工艺水平设置一道水平施工缝。

图3-12号风道结构水平施工缝划分图

图3-22号风道结构水平施工缝划分图

图3-31号风道及B出入口水平施工缝划分图

图3-41号风道及B出入口水平施工缝划分图

2、总体施工流程

表3-12号风道附属结构施工流程

施工步序简图

工序说明

第1步:

1-1剖面,结构底板、底纵梁及30cm侧墙

第1步:

2-2剖面,施作结构底板、底纵梁及30cm侧墙

第2步:

1-1剖面待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完成柱子及隔墙,再施工侧墙,浇筑高度4.95m

第2步:

2-2剖面待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完成柱子及隔墙,再施工侧墙,浇筑高度6.15m

第3步,1-1剖面待侧墙、柱、中隔墙施工完成后,施工顶板

第3步,2-2剖面待侧墙、柱、隔墙施工完成,施工顶板

第4步,2-2剖面待顶板施工完成,施工排风井及活塞井

表3-21号风道及B出入口附属结构施工流程

施工步序简图

工序说明

第1步:

1-1剖面,结构底板、底纵梁及30cm侧墙

第1步:

2-2剖面,施作结构底板、底纵梁及30cm侧墙

第2步:

1-1剖面待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完成柱子及隔墙,再施工侧墙,浇筑4.95m

第2步:

2-2剖面待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完成柱子及隔墙,再施工侧墙,侧墙浇筑高度5.85m

第3步:

1-1剖面,待侧墙、柱、中隔墙施工完成后,施工顶板

第3步:

2-2剖面,待侧墙、柱、中隔墙施工完成后,施工顶板

第4步,2-2剖面待顶板施工完成,施工排风井及活塞井

第二节防水施工方案

本工程防水等级为一级,车站结构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制理”的原则,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柔性外防水层为辅助。

重点处理好施工缝、变形缝、诱导缝、顶板与主体节点、底板与主体节点、立柱桩等薄弱环节的防水。

1、防水材料工程量

表3-5防水材料工程量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1

4mm自粘性改性沥青柔性防水层

m2

12560.6

2

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0mm

m2

4657

3

C25细石混凝土垫层300mm

m3

1164.3

4

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

m2

6985.3

5

隔离层

m2

4657

7

施工缝(侧墙、顶板、底板)

m

2061.78

9

变形缝(侧墙、顶板、底板)

m

283.005

2、工艺流程

底板施工顺序:

C25细石混凝土垫层厚300mm→C35防水混凝土底板;

侧墙施工顺序:

防水砂浆找平层厚20mm→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4mm;

顶板施工顺序: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4mm→隔离层(100g/m

(2)无纺布)→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80mm→夯填粘土层厚500mm。

3、施工方法

图3-5车站防水图

3.1底板防水施工

底板的防水主要是300mm厚C25细石混凝土垫层,垫层采用自找平处理。

底板和侧墙相接防水层施工时铺设防水层的基层表面不得有积水,否则应进行堵漏处理。

底板垫层采用自找平处理,侧墙采用20mm厚1:

2.5水泥砂浆进行找平,找平层表面应平整,其平整度采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

3.2侧墙防水施工

侧墙铺设4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顶板与主体连接处、底板于连接处用专用封口胶进行收口处理。

3.2.1基层处理

(1)工法桩表面不得有明水,否则应进行堵漏(注浆或表面封堵)处理,待基层表面无明水时,再施做找平层。

(2)找平层采用1:

2.5的防水砂浆,厚度2cm。

找平层表面应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

(3)找平层表面应坚实、基本干燥,不得有明水,允许出现局部潮湿部位,不得有酥松、掉灰、空鼓、裂缝、剥落和污物等部位存在。

3.2.2防水卷材铺设

按照设计尺寸剪裁好防水卷材,沿基面表面铺设。

(1)防水层铺设好后,及时浇筑侧墙混凝土。

浇筑侧墙混凝土时,振动棒不得接触防水层。

(2)侧墙钢筋绑扎及焊接过程中,在钢筋和防水卷材之间临时放置石棉保护板。

(3)防水层采用点粘或条粘发固定,加强层与防水层热熔满粘粘贴,搭接做法同平面防水层。

要求防水层甩槎长度均应超过预留钢筋端部至少20cm。

必要时应将甩槎卷起后吊挂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保护。

图3-6立面防水卷材铺设示意图

3.3顶板防水施工

顶板铺设依次为: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4mm,隔离层(100g/m

(2)无纺布),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80mm,夯填粘土层厚500mm。

详见图3-4。

3.3.1板基面处理

(1)基层面上不得有尖锐的毛刺部位,如石子等硬物,应凿除干净或用1:

2.5水泥砂浆覆盖处理。

(2)对穿出基层的金属构件,如钢筋头等构件,应切除并用1:

2.5水泥砂浆覆盖处理。

不能切除的金属构件,必须采用喷砼或砂浆将其覆盖处,其圆弧半径R大于20cm。

(3)在阴角部位均采用1:

2.5的水泥砂浆做成50x50mm的钝角或R≥50mm的圆角,阳角部位均应做成不小于20x20mm的钝角或R≥20mm的圆角。

(4)顶板上不允许有积水,确保基层干净、干燥,表面无油污、掉砂、起皮等现象。

(5)处理后基面平整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D/L≤1/10;D—相邻两凸面凹进去的深度;L—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

(6)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反复收水压实,使基层表面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进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坚实,无明水、起皮、掉砂、油污等部位存在。

3.3.2弹线、试铺

在基面画出上实际搭接面积画出粘贴控制线,以确保卷材搭接宽度在8cm(卷材上有标志)。

根据现场特点,确定弹线密度,以确保卷材粘贴顺直,不会因累积误差而出现粘贴歪斜的现象。

放线时应注意尽量减少接头,接头部位要相互错开。

防水层的搭接逢也需错开,铺贴时应将卷材沿顺放好的线拉直、铺平。

卷材应先试铺就位,按需要形状正确剪裁后,方可开始实际粘铺。

3.3.3铺设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大面积铺贴采用满粘“滚铺法”,先铺贴大面,后粘结搭接缝。

该方法可保证卷材铺贴质量,利于卷材与基层及卷材搭接缝一次熔铺。

底板基层与卷材之间采用点粘法施工。

卷材与卷材之间采用满粘法,粘结率应为100%。

起始端熔粘卷材时,先将整卷卷材置于铺贴起始端,对准基层上已弹好的基准线,滚展卷材约1m,由1人站在卷材正面将这1m卷材拉起,另1人站在卷材底面(有热熔胶面)手持喷灯使火焰对准卷材与基面交界处同时加热卷材底面与基层面,待卷材底面胶呈熔融状即进行粘铺,再由1人以手持压辊对铺贴的卷材进行排气压实。

铺到卷材端头剩下约300mm时,将卷材端头翻放在隔热板上再进行熔烤,最后将端头卷材铺牢压实。

图3-7卷材铺设示意图

为使搭接缝粘结牢固,先将下层卷材(已铺好)表面的砂清除并将防粘隔离层溶掉。

为防止烘烤到搭接缝以外的卷材,用烫板沿搭接弹线移动,喷灯随烫板移动,通过烫板的挡火作用使喷灯火焰只将搭接卷材的隔离层溶掉而不影响其他部位卷材。

粘贴搭接缝时,一手用刮刀将搭接缝卷材掀起,另一手持喷灯从搭接缝外向里喷火烘烤卷材面,随烘烤熔融随粘贴,并将熔融的沥青挤出3-5mm即可。

最后搭接缝或收头粘贴后,用火焰及刮刀沿搭接缝边沿均匀加热抹压封严。

卷材铺贴搭接上层卷材盖过下层卷材不小于100mm。

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搭接应留在平面上且距离立面不小于600mm。

横向搭接边应错开1500mm以上。

卷材搭接缝以及卷材收头的铺粘是影响铺贴质量的关键之一,不随大面一次粘铺,而作专门处理。

搭接缝及收头的卷材必须100%烘烤。

图3-8卷材搭接示意图

3.3.4无纺布隔离层铺设

顶板防水卷材铺设完毕,向监理工程师报验,验收合格后,在防水卷材上表面铺设100g/㎡的无纺布。

3.3.5保护层施工

无纺布铺设完毕后,在其上浇筑8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

施工前,在防水层上沿纵横向每间隔3m做一个灰饼。

施工时,用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送至浇筑地点,用木耙子将混凝土摊开,混凝土保护层浇筑顺序由主体侧开始浇筑。

根据灰饼,用刮杠将混凝土初次刮平,用木抹子拍实,接着再次用刮杠根据灰饼刮平混凝土,铁抹子抹平,平整度控制在5mm以内。

混凝土保护层浇筑完成后,在上翻梁侧面砌筑120砖墙做保护层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保护层,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不得少于7d。

3.3.6夯填粘土层

混凝土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夯填粘土层厚500mm。

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

4、特殊部位防水

特殊部位主要包括施工缝、变形缝、顶板与主体节点、底板与主体节点、立柱桩桩头的连接。

连接部位的防水是结构防水的薄弱环节。

对此处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结构整体的防水质量,因此须认真做好连接部位的防水施工。

 

4.1施工缝防水

表3-6施工缝防水

示意图

施工缝

防水构造

侧墙施工缝防水构造(平、纵剖面)

4.1.1止水带的安装固定

(1)按施工顺序设置水平施工缝,水平施工缝设置在底板以上30cm。

(2)严格按设计的材质、性能、规格对止水带进行安装,止水带宽度和材质的物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纹和气泡,接头斜面热接,不得迭接,接缝平整牢固,无裂口和脱胶现象。

(3)止水带固定采用专用钢筋夹或扁钢固定。

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部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

固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为不大于400mm。

采用钢筋夹固定时,通过止水带上小孔用铁丝将止水带与钢筋夹绑连,并使钢筋夹与结构钢筋焊接牢固,以保持止水带竖直,并保证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卷折。

(4)安装侧墙接缝模板时,夹2mm厚橡胶条,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漏浆。

混凝土浇注之前,沿施工缝均匀铺一层3cm厚同标号的水泥砂浆,保证接合部位质量。

图3-11钢边橡胶止水带搭接图

4.1.2止水带处的混凝土灌注与振捣

(1)竖直向止水带两边混凝土要加强振捣,保证缝边混凝土自身密实,同时将止水带与混凝土表面的气泡排出。

(2)水平向止水带待止水带下充满混凝土并充分振捣后,剪断固定止水带的铁丝,放平止水带并压出少量混凝土浆,然后浇灌止水带上部混凝土,振捣上部混凝土时要防止止水带变形。

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影响止水效果。

所以在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铺料,分层振捣的操作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当混凝土分层铺料至止水带面时,混凝土下料超过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