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2978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docx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docx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亦璐梨花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归纳

《桃花源记》

一、古今异义词:

1、缘溪行:

缘,古义:

沿,沿着;今义:

缘故、缘分

2、芳草鲜美:

鲜美,古义:

鲜艳美丽;今义:

味道鲜美

3、说如此:

如此,古义:

像这样;今义:

这样

4、阡陌交通:

交通,古义:

交错相通;今义:

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

妻子和儿女;今义:

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

没有出路的地方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

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

是表条件的关联词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问讯,古义:

询问消息;今义:

询问

8、遂与外人间隔:

间隔,古义:

隔断,隔开;今义:

距离

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古义:

邀请;今义:

延长、延伸

二、一词多义:

便舍船,从口入:

舍,放弃、舍弃

屋舍俨然

舍,房屋

处处志之

志,作标记

寻向所志

志,标记

寻向所志

寻,寻找

未果,寻病终

寻,不久

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这,那

既出,得其船

其,他的,代渔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

为,对,向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给

三、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

邀请

四、

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7、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了。

”——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

“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8、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9、后遂无问津者。

——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1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风景幽美)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曲折、隐蔽、幽深)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6、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8、“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11、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2、这样的社会到底存不存在?

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社会呢?

说说理由.

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13、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再寻,“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是否矛盾?

不矛盾,

(1)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可能的;

(2)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3)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14、本文主旨: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15、线索: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16、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几个成语:

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陋室铭

一、古今异义

斯是陋室

古义:

今义:

常作音译词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形体

今义:

形状,样子

谈笑有鸿儒

鸿

古义:

大,渊博

今义:

鸿雁,书信

词类活用:

名名词作动词,

出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

显出灵异

乱形容词作使动词,

使……感到混乱

形容词作使动词

使……感到劳累

上名词作动词

爬上,铺上

二、译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

“何陋之有?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用原文语句回答:

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惟吾德馨

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

孔子云:

“何陋之有?

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孔子云:

“何陋之有?

6、点明文章主旨(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正面描写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8、反面写室主人生活之雅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四、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有什么好处?

答:

写法:

以比喻起头,以虚衬实,类比、比兴的写法;

作用:

a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b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

好处:

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

突出中心。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

运用类比的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4、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再次有力的点明主题,同时说明了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

5、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是一位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名士。

他才华横溢,高雅脱俗

6、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

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爱莲说》

一、重点字词:

蕃:

独:

仅,只

濯:

洗涤

清涟:

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指清水

妖:

美丽而不庄重

亭亭:

挺立的样子

植:

竖立

亵:

亲近而不庄重

谓:

认为

鲜:

少宜:

当然

蔓:

长枝蔓,指牵牵连连的

枝:

长枝丫,指枝枝节节的

益:

更加

二、一词多义

君子

花之君子者也

品德高尚的人

香远益清

更加

君子好逑

有才德的男子

有所广益

好处

水路草木之花

结构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牡丹之爱

宾语前置的标准

香远益清

动词,远播,远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形容词,远远地

三、古今异义

陶后鲜有闻

古义:

今义:

多指时新的、有光彩的、美味的

亭亭净植

古义:

今义: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

古义:

应该

今义:

适宜

四、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五、用原文回答:

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全文的中心句(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香远益清。

(8)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9)人们甚爱牡丹的原因是: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10)隐寓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六、回答以下问题

1、“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

答:

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

2、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答:

生长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风度气质: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3、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4、《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

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

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答:

“牡丹”比喻富贵的人。

“莲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看法:

对有些拜金主义者的贪图富贵追名逐利行为表示鄙夷和厌恶,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风日衰的祸根,这种“牡丹之爱”要受到批评和否定。

5、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把菊花比作什么?

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

他也愿意隐逸吗?

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

答:

隐士。

不愿意,因为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