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8742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课题1: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具体的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

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了解确定位置的信息需要

教师:

孩子们,我们是哪个班?

学生回答。

教师:

如果只说五年级或者只说班级,行不行?

(不行,都不能准确的表示我们这一班)看来,用年级、班级这两个信息介绍了我们的班级,别人一听就明白了。

(二)尝试探索,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1、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教师:

现在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在班级里所处的位置?

(学生回答)这些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位置,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

都用两个信息来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教师:

为了研究方便,现在用方框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

2、展示学生的写法(黑板上展示)

3、交流、统一描述位置的方法。

(1)确定位置的必要条件。

(这些写法都用两个数据来表述)

(2)理解列和行的意义。

教师:

一般,我们把竖排称为列,横排称为行。

(板书:

列行)

(3)统一定位。

通常先确定列数,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这样每一个座位与位置一一对应,简洁明了。

巩固:

教师指座位,学生口答。

4、提炼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1)理解(2,3)的意义。

教师:

用(2,3)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好吗?

学生:

说说想法,大家议一议。

教师:

鼓励学生写一写。

(强调先列后行的约定)‍

(2)读法。

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3)揭题。

教师:

用有顺序的两个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用数对确定位置)

(4)数对的作用。

教师:

数对让我们充分体会到数学表达的简约之美。

请用数对写出甲、乙两位同学所在的位置。

甲同学在(,)乙同学在(,)?

小结:

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

(5)针对性练习。

请用数对表示小强、小刚的位置,为什么(2,4)‍(4,2)表示的不是同一个人?

在图中找出数对(1,4)‍(2,4)‍(4,4)的位置,你们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综合应用

1、练习五第2题。

2、在方格纸中用彩色笔给(9,3)‍(3,4)‍(7,4)‍(5,5)‍(9,5)(7,6)。

3、(6,4)、‍(7,4)、(8,4)、‍(7,5)、‍(7,3)这几块拼起来会是什么图案呢?

(四)联系生活,应用提升

1、展开想象,找生活中的数对。

教师:

用数对表示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例子吗?

2、根据理解,欣赏生活中的数对。

出示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扫雷图、十字绣、奥运会活字表演等。

(五)课堂总结,延伸

教师:

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

你对数对都了解了哪些?

小结:

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只要一个数据;在平面上确定一个点,需要两个数据,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数对。

请大家想一想:

在三维空间里确定一个点需要几个数据?

教学反思:

课题2: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准备:

方格练习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列、行标准

教师:

这是动物园的地图,(课件出示),动物园内的大象馆、猴山、海洋馆等不规则地分布着,说说动物园大门的位置。

(列、行不明,难以描述)

课件出示动物园的示意图,可用一定大小的方格来统一距离,那些分散的场馆就好似方格中的格点了。

(二)观察起点的位置。

1、方格纸上的0表是什么?

(既是列的开始,也是行的开始;同时明确列从左往右,行从前往后。

2、大门的位置用数对(3,0)表示,明确数对表示的含义和方法。

3、用数对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

表示第几列,第几行,学生说说看法。

(三)拓展练习

1、熊猫馆的位置在第()列第()行,用数对表示为(3,5)。

2、海洋馆的位置在第()列第()行,用数对表示为(5,3)。

3、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0,1)大象馆(0,4)猴山(3,3)

(四)观察讨论,深化数对的意义,同时向学生渗透坐标思想。

选择其中的两个位置进行比较,你发现什么?

发现一:

数对(3,5)和(5,3),同样的两个数写的位置不同,实际的位置不同,因此在写数对时要按照规定“先列后行”描述。

发现二:

猴山和海洋馆都在同一行上,因此第2个数都相同。

教师:

这一行上还有许多点,他们的列数不确定而行数确定,能用一个数来概括这行上的所有点的位置吗?

学生:

可以用(x,3)表示。

发现三:

熊猫馆(3,5)和猴山(3,3),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它们都在同一列上用(3,y)可以表示这列上所有点的位置。

小结:

同学们不仅要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而且还能找到数对中数的特点跟位置变化之间的关系,你们发现了规律,提高了认识,很了不起!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时间

上学期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版本

人教版

备课人

修订人

审核人

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1),

备课节数

1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实际问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3情感、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

难点

能熟练的用字母表示简单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应用题的意图和解题思路。

课堂

模式

三环六步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

学案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吗可以预测一下自己将来的身高吗?

课件出示:

儿子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单位:

厘米)

女儿身高=(父亲身高×0.923+

母亲身高)÷2(单位:

厘米)

如果用a表示父亲的身高,b表示母亲的身高,用公式求出自己未来的身高。

 

学生读题,算出自己的身高。

 

从带有趣味性的身高入手,既衔接了教学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引导自学。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学生自学教材第58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的相关练习,并记录疑问。

2、自学检测。

组织学生互相检测,并进行疑问交流。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1、超市原有芒果130千克,又运来12箱芒果,每箱重m千克。

(1)用式子表示出现在这个超市里芒果的总质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针对性。

1、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并通过讨论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2、小组选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教师总结用字母表示简单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先理解题意,再找出数量关系。

1、有一批水泥,运走仓库里5车,每车n吨,还剩16吨。

用式子表示这批水泥的总吨数。

当n=16时,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2、超市原有520个鸡蛋,卖出x盒,一盒有12个,用式子表示超市剩下的鸡蛋个数。

当x=25时,求剩下的鸡蛋个数。

·

 

对知识点进行集中训练,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强调本课时的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m=5,n是m的4倍,p是n的1.6倍,求4m+6n+10p的值。

小组合作交流,集体订正。

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书的做一做。

2、做学案的题目。

1、用字母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从100里减去4个a的和。

(2)X除以5的商加上100.

(3)80加上5乘b的积。

1、1、某农场

2、用8辆车2、用8辆车运苹果,每辆车装a千克,还剩1200千克。

用式子表示该农场苹果的总质量。

根据这个式子,当a=27时,该农场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

 

通过练习,进行巩固和提高,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1200-3X

当x等于200时,还剩下;1200-3×200=600(吨)。

1200-3x会大于0,得出结论x小于400.

 

 

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会在特定的情况下将具体的数代入式子进行计算。

所以在教学时,主要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学习。

例5的教学习,先让学生说一说分别用多少根木棒,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一共用了多少,这样由浅入深一步步地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

时间

上学期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版本

人教版

备课人

修订人

审核人

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2)

备课节数

1

4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数量关系。

2、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5过程与方法:

经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复杂数量关系的方法。

6情感、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

难点

用字母表示复杂数量关系。

运用字母公式和数量关系求值。

课堂

模式

三环六步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

学案

设计意图

 

 

课件出示;我的名字叫shenhe,体重为a千克,今年n岁,我经常看CCTV,吃KFC.

师:

用字母表示数,在人类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

乘法的结合律:

()

乘法的分配律:

()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

用一段含有字母的自我介绍,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59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并记录提问。

2,自学检测。

组织学生互相检测。

并进行疑问交流。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

①教师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

提问:

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摆2个、3个、4个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摆x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共要几根小棒?

学生在书上写好答案。

组织学生根据以上信息,展开讨论,并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针对性。

1、教师强调先独立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习。

2、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结论、并通过讨论将最后统一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小组选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纳总结解题步骤:

分析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并列式。

1、建筑工地运来一批水泥和沙子,其中运来水泥a吨,沙子的质量是水泥的4倍,共运来水泥和沙子多少吨?

2、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吨,一天上午运了5车,下午运了6车,这一天一共运多少吨?

3天运多少吨?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

学案

设计意图

 

施工队修一条长4.5千米的路,平均每天修0.24千米,修了y天后,修了多少千米?

如果y=5,还剩多少千米没有修?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学生完成59面做一做。

2、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一件上衣54元,一条裤子48元,买b套这样的衣服,要用去多少元?

有两筐同样的李,第一筐15千克,第二筐20千克,每千克李m元。

用式子表示两筐李的价钱。

当m=3.5时,总价钱是多少元?

 

增加课堂中不足的练习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堂

小结

教师: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谈学习所得)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2)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C=4X3X+4X=(3+4)X=7X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X×X

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会在特定的情况下将具体的数代入式子进行计算。

所以在教学时,主要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学习。

例5的教学习,先让学生说一说分别用多少根木棒,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一共用了多少,这样由浅入深一步步地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

时间

上学期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版本

人教版

备课人

修订人

审核人

课题

方程的意义

备课节数

1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方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

比较的学习方法。

情感、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

难点;会根据方程的意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并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课堂

模式

三环六步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

学案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吗去过游乐园吗?

游乐园有什么好玩的、(摩天轮、跷跷板、划船。

)s

师:

跷跷板为什么经常一边高一边低?

有没有可能两边平衡?

如果两边平衡了,说明了什么呢?

板书:

方程的意义。

复习旧知:

1、如果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知s=(),v=()。

t=()

2、学校买了10个篮球,12个足球,每个篮球x元,每个足球y元,买足球比买篮球多付()元,如果a=22,y=30.8,买足球比买篮球多付()元。

设置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62、63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并记录疑问。

2、自学检测。

组织学生相互检测,自己写方程,并相互纠正交流。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J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进行课堂释疑。

判断。

1、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10=4x-8不是方程。

 

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学生独立观察并完成知识点一、二的练习。

2、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

3、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4、教师归纳总结方程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数。

一、方程的意义

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

说明理由。

6+=14

36-7=29

60+2370

Y÷18=3

二、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小明今年x岁,爸爸40岁,他们相差28岁。

一头牛重320千克,是一头猪质量的3倍,这头猪重a千克。

 

通过指示灯的集中练习,学生的的合作探究弥补课堂上的一些遗漏。

 

胡萝卜有x千克,大白菜比胡萝卜的4倍多46千克,胡萝卜和大白菜一共有多少千克?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通过拓展练习,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智力。

1、学生完成63面的做一做。

2、完成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选择。

4x>800()

A、不是方程、B是方程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与掌握。

课堂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方程的意义

100+x200列出等式;3x=24

100+x300含有未知数的的等式就是方程。

100+x=250

 

“方程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在。

理解等式的意义,是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并没有把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教具天平直观地演示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教师反复操作,并用式子表示每一次操作时天平时天平的状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比较,使学生逐步理解式子中的=就是天平两边平衡,从而引导出等式及方程的定义。

时间

上学期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版本

人教版

备课人

修订人

审核人

课题

等式的性质

备课节数

1

7知识与技能:

通过天平的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初步感知等式的性质。

8过程与方法:

经历天平称物的观察和抽象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9情感、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动脑筋的学习习惯,培养观察思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

难点

重点;等式性质的认识和理解。

难点:

等式性质的归纳。

课堂

模式

三环六步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

学案

设计意图

 

 

师:

小宇想知道一个苹果和梨的质量是不是一样的,你们能告诉他解决办法吗?

(用天平一次就可以称出来)

今天我们用天平来做一些实验,你们能发现一些什么?

板书课题:

等式的性质。

运用等式的性质填空,并说明运用了等式的哪条性质。

(1)、如果3x+7=8,那么3x=8-()。

(2)、如果2x=5-3x,那么2x+()=5

(3)、如果2x=10,那么,x=()。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学生自学教材第64、65页,分组完成试验。

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

2、组织学生相互检测,进行疑问交流。

3、教师参与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疑问。

1、下列变形符合等式性质的是()。

A如果3x-2=6,那么3x=6-2

B如果2x-1=5,那么2x=5+1

C如果2x=x+5,那么2x+x=5-3

 

通过使学生动手操作天平,有利于学生的直观感受,并渗透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

1、学生独立观察知识点的相关练习。

2、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结论,并通过讨论加深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3、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总结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相等。

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1、利用等式的性质填空。

(1)、如果4+3x=15,那么3x=15-()

(2)、10x-5=50、那么10x=50+()。

2、如果n=、m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n+5=m+()

n-10=m-()

n×7=m×()

n÷12=m÷()

 

通过练习,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应用等式性质来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提示。

□和△分别是多少?

□+□+△+△+△=41

□+□+△+△+△+△+△=59

□=(),△=()

 

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智力。

 

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举例说明等式的2条基本性质。

3、判断。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

 

在练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运用已学会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尝试解决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成果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课堂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等式的性质

当天平平衡时,天平两边同时增加同样重的物品,天平仍保持平衡。

当天平平衡时,天平两边同时减少同样重的物品,天平仍保持平衡。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当天平平衡时,天平两边的物品扩大到原来的相同倍数,天平仍平衡。

当天平平衡时,天平两边的物品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天平仍平衡。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选择直观的天平作为教具学具,有利于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

由直观的天平到抽象的等式是一个很好的过渡。

时间

上学期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版本

人教版

备课人

修订人

审核人

课题

解方程

(1)

备课节数

1

10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结合图例,理解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并进行验算。

3、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11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方程的过程,体验迁移、分析的方法。

12情感、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

难点

重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

正确的列出方程并求解。

课堂

模式

三环六步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

 

 

师;我们学习了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谁能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

板书课题:

解方程

(1)

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1)、如果4x=16,那么x=()。

(2)、如果x+5=20,那么x=()

(3)/如果x÷7=21,那么x=()。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