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模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8512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37 大小:18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模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心理学模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心理学模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心理学模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心理学模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模块.docx

《心理学模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模块.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模块.docx

心理学模块

心理学模块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

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

(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不是事物的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

感觉的分类:

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2、内部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略作解释)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种类。

1、依据知觉活动时感受器的不同分为: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2、依据知觉的对象的不同分为:

(1)物体知觉

①空间知觉:

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特性的知觉。

②时间知觉:

对节奏、时间的估计。

③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2)社会知觉

①个人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3.根据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可分为(补充内容):

(1)正确的知觉

(2)错误的知觉(错觉)

概念:

~即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①对物的错觉(如视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形重错觉)

②对人的错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

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

错觉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完全是无益的,如果利用得法,我们是可以利用人们的错觉来达到一定的特殊效果的。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

1、反映的对象相同:

都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都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2、依赖的物质基础相同:

感觉和知觉过程视人脑的活动,都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二)感觉和知觉差异:

1、产生的来源不同:

(1)感觉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

(2)知觉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心理过程。

2、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

(1)感觉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2)知觉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知觉则比感觉复杂。

3、生理机制不同:

(1)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2)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三)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综合反映,两者很难分割(所以它们有时又合称为“感知觉”)。

五、感觉和知觉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人们是通过认识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的,人们的认识活动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的认识活动就是感觉和知觉,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感知觉为复杂的认识活动提供素材。

(二)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

1、没有感知就没有心理。

认识过程是其它心理过程的基础,心理过程又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2、人的感觉被剥夺或感知觉缺损时,人的心理就会出现异常,甚至难以生存。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什么是感受性1、定义:

~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性刺激的感觉能力。

(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

2、感受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1)不同刺激物作用

(2)人与人之间有差异因素

(3)年龄(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二)什么是感觉阈限

1、定义:

~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者是刺激变化的程度,或者是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变化所需量的临界值。

2、种类:

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1)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

A、绝对感觉阈限:

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B、绝对感受性:

是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强度)的能力。

教学中强调:

a、不同感觉器官的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是不同的。

b、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大(强)小(弱)

c、绝对感觉阈限可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有所不同。

(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A、差别感受性:

是指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感觉能力。

B、差别感觉阈限:

是指能够引起两个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教学中要强调:

a、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大(小)小(高)

b、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随着个体的年龄和生活实践的丰富而发展变化的,不同人之间的感受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每个人的感受性有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三、感觉的规律

(一)感觉适应

1、概念:

~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持续作用”

(2)变化规律:

强刺激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弱刺激引起感受性的提高。

2、最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

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

举例说明:

亮处进入暗处—暗适应(弱光刺激引起感受性的提高)

暗处进入亮处—明适应(强光刺激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强调:

(1)日常生活中还有触觉、温觉、嗅觉的适应现象。

(2)除了痛觉之外,感觉适应对于有机体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感觉对比(强刺激引起)

1、概念:

~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A、例子:

同样的灯光,在很吵的地方觉得灯光特别昏暗,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觉得灯光特别亮。

……

B、变化规律:

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它刺激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

2、种类:

(1)同时对比:

不同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

(例子:

“月明星稀”、明暗同时对比)

(2)相继性对比:

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例子:

喝过药后觉得糖特别甜)

(三)感受性与训练

感觉的适应、感觉对比等现象中感受性的变化都是暂时的,一旦条件消失,人的感受性有会恢复,然而通过训练,可以使人的感受性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包括:

A、长期的社会实践导致某方面的感受性发生变化。

B、感觉的代偿。

(多见于残疾人,如盲人的听觉特别灵敏……)

C、专门训练。

启示:

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一般人在各个方面都还有极大的发展余地,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加以训练,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4、小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同一个人的感受性在不同情况下也会不同。

通过训练可以改变人的感受性,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感受性。

知觉的基本特征(规律)

知觉的基本特征即知觉的规律,指的是人在知觉过程中,影响人的知觉的各种因素。

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1、含义:

~是一个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过程。

(1)、人在知觉时在某一瞬间总是选择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的对象作为知觉的背景的特性。

(2)、这其实是注意参与到知觉中的表现。

因此,凡是能引起注意的对象都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结合注意的规律谈谈知觉的选择性在生活、工作中的运用)

2、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双关图或材料,说明什么是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以及两者可以互相转换。

强调:

在同一场合下,人们的知觉对象有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刺激物的强度和对比关系、刺激物在空间上的接近、连续、形状相似、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者的客观事物、客观事物纬度变化多的刺激

(2)、主观因素:

需要与动机、愿望与要求、目的与任务、兴趣与爱好、知识经验。

4、知觉的选择性在教学中的运用:

引导全班学生形成共同的知觉对象。

(1)、在教学中突出应让学生知觉的对象部分。

(2)、尽量避免使用双关图。

(二)知觉的整体性

1、含义:

~是指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刺激信息作为整体反映的过程。

人们在知觉时总是把感知到的事物的部分属性放在某个整体中去理解的特性。

(知觉本身就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2、同样一个部分放在不同的关系中可能会被我们知觉成不同的对象。

3、对事物整体的把握取决于该事物的关键属性。

而对事物的关键属性的识别又和人的知识经验有关。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关键属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1、含义:

~指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言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

(举例)

2、影响因素:

知觉的理解性与个体的知识经验、实践经历、言语的指导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有关。

(思考:

根据知觉的理解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做?

(四)知觉的恒常性

1、含义:

在知觉过程中,由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2、种类:

知觉的恒常性主要表现在:

亮度、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方面

※知觉的恒常性和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密切相关。

知觉的各种特性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往往是相互影响的。

感知觉的规律在学习中的作用

(一)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

形式:

1.实物直观

2.教具直观

3.语言直观

4.多媒体直观

特点:

1.实物直观:

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式真实性,能够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正确和精确,其缺点是事物的本质易被非本质属性掩盖。

2.教具直观: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容,且操作演示也及为方便灵活,不易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弥补实物直观的不足。

3.语言直观:

可通过语言的生动具体描述、鲜明形象的对比、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且可摆脱时空、设备与条件限制,具有灵活、经济、方便的特点。

4.多媒体直观:

能从多角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现代直观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

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简答)

A:

目的明确——目的任务明确,感知清晰。

B:

对象突出——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就月容易被感知

①差异律(万绿丛中一点红)

②活动律(运动的事物比静止的事物更容易被感知)

③组合律(念一大串数字,不容易感知,但三个数字组合念,就容易感知)(单选)

C:

二者结合——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

——直观材料的运用必须与语言讲解正确地结合起来。

D:

经验丰富——知识经验丰富,感知就越完整、迅速。

——凡是学生经历过的事情,印象就更深刻,感知就更迅速。

E:

态度积极——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F:

协同活动——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效果。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

①直观手段的选用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和特点。

②直观教具的选用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

③运用直观手段,要与教师适当的讲解相配合。

④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⑤教师要合理考虑使用直观教具的数量、时间和地点。

 

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

(一)保持和提高感官的功能

(二)培养观察能力

1、观察力的概念:

~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观察力的培养

(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观察的兴趣

(2.)掌握观察的方法

①做好准备②有计划、有步骤③善辩多思④做好总结

(3.)加强观察训练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观察力的品质(单选)

A:

目的性(按照一定方向和目标进行)

B:

条理性(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观察)

C:

敏锐性(善于发现一般人不容易发现和忽略的东西)

D:

精确性(能注意事物的明显特征和隐蔽特征)

E:

细微性(善于观察到每一个细节)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简答)

A:

明确目的——提出明确目的和任务。

B:

知识准备——在观察前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制定周密的计划。

C:

计划系统——有计划有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

D:

启发主动——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观察好习惯。

E:

参加活动——利用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F:

观察记录——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分类

(一)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时间分)

1、瞬时记忆(约2秒左右)当引起感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其信息仍然在感受器中继续保持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短暂信息的保持,就是瞬时记忆,也称感觉记忆。

例:

闪现单词

2、短时记忆(约1分钟)处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信息一般保持在1分钟以内。

例:

打电话

3、长时记忆:

永久性的记忆存储,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

举例:

愉快的经历、痛苦的经历、一些知识

(二)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根据内容分)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语词—逻辑记忆:

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等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

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运动记忆:

对活动的动作及动作的顺序的记忆。

(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根据参与的程度分)

1.外显记忆:

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2.内隐记忆:

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四)情景记忆与语词记忆(根据记忆性质分)

1.情景记忆:

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2.语义记忆:

指人们对事物的意义和关于世界的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

记忆的过程及规律

²记忆的过程是指刺激信息在记忆系统结构的不同位置之间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存储的认知操作过程,或者是对加工与处理的刺激信息增删、改变和重组的过程

²编码、存储和提取是记忆的三个连续的信息加工活动,人类的记忆过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

信息编码(习得)、信息存储(保持)、信息提取

记忆的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与重现

记:

识记、保持;忆:

再认与重现。

识记、保持是再认与重现的前提,再认与重现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

(一)识记:

是把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记住。

识记的存储形式:

①记忆表象 ②语词

影响识记的因素:

1.目的任务对识记的影响

举例:

a、说出楼梯数b、依不同的要求讲故事c、P118表5-1单词对比实验(

2.识记方法对识记的影响举例:

P118表5-2三种不同材料识记效果比较

3.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对识记的影响举例:

形象与抽象材料的文章、数量多与数量少的文章、不同性质材料的保持曲线

(二)保持与遗忘

1.保持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映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保持是会变化的,其变化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

在数量上,随着时间的进展,保持量呈减少趋势,在质量上,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也会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其实就是遗忘。

例:

密克尔图形实验(图形有变化)、巴莱特故事实验(故事情节有增减)见P120

2.遗忘:

指个体对于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的现象。

(1)遗忘的原因:

①病理性原因:

A.脑退化或损伤B.神经衰弱

②非病理性原因

A.记忆痕迹消退

B.记忆痕迹受干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例:

①前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的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种种条件的制约。

想一想:

为什么记忆效果早晚好中午差?

你还见过哪些前摄或倒摄抑制现象?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一般是在学习两种不同但又彼此类似的材料时产生的。

但是,在学习一种材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两种抑制现象。

为了使记忆巩固,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活动时,应当考虑到倒摄抑制的作用。

尽量使前后相邻接的学习活动在内容方面不同,就会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C.大脑产生“超限抑制”

启发思考:

甲同学连续学习三小时同一科目的内容,感到很疲劳,乙同学连续学习三小时不同科目的内容且其中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却感到很轻松。

为什么?

(2)遗忘的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证明,遗忘是有规律的:

遗忘的进程不均衡,在识记后短时间内遗忘发展较快,以后遗忘的速度下降,到后来遗忘停在一定水平上不再发展,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见P123图5-2)

启发思考:

根据遗忘曲线,学习一篇英语新课文后,如何减少遗忘?

影响遗忘的因素:

①识记材料的性质

例:

抽象与形象的材料

②识记材料的数量

例:

材料的多与少

③识记的程度

例:

过度50%为好、不同学习程度学习材料保持量的比较

④识记的方法

例:

谐音法—181883;联想法—王维记忆故事

⑤个人因素的影响

例:

个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对识记的影响

(三)再认与重现

1.再认:

指个体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例:

认出以前见过的人、识别过的事物

2.重现:

经历过的事物并没有出现,而能够把它回忆出来,叫做重现。

重现分无意重现和有意重现。

启发思考:

①做填空题、睹物思人,分别属于哪类重现?

②做填空题、做选择题,分别属于哪种记忆现象?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

1.头脑清醒无疲劳感

2.记忆的目的任务明确

3.具有“记住”的信心

4.采用适己的方法

二、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教学过程要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2.要注意充分利用无意识记忆的规律组织教学

3.重视复述训练

4.注意知识的归纳和系统化

三、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复习

1.复习要及时;2.复习要适量;3.复习计划要科学;

4.适当的超额学习(150%);5.复习要做到经常性和多样化。

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1.掌握良好识记方法

(1)意义识记和理解记忆

(2)多通道协同记忆(3)阅读与试图回忆

2.掌握有效进行追忆的方法

(1)中介性联想

(2)利用再认

3.掌握有效的记忆术

(1)定位法

(2)联想记忆法(3)形象记忆法(4)谐音记忆法

(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如,作家创造人物形象,工程师根据建筑方面的知识经验设计出建筑物的形象,都是运用已有表象建立新形象的过程,都是通过想象来实现的。

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无论想象多么新颖、离奇、特别,其内容都是来源于客观现实,都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

例如,当我们在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就会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岳麓山、湘江、橘子洲的秋天景色的形象。

同样,人脑所形成的新形象也可能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形象。

例如,人们头脑中所产生的有关“猪八戒”、“狐狸精”、“美人鱼”、“千手观音”等的形象。

总之,形象性是想象最核心的特征。

二、想象的种类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可以把想象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大类。

(一)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的无意识想象。

它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

例如,当人们仰看天空的白云时,头脑中就会不由自主想到棉花、羊群、各种飞禽走兽等等。

梦是人们在睡眠状态下无意识进行的想象活动,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梦的内容具有生动形象性,这些形象往往又不是感知过事物的再现,而是一种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想象活动。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做梦是大脑正常功能的表现,不仅可以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而且可以发展人们的创造力。

(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有目的的、自觉产生的想象。

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他人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当读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头脑中就会出现一幅充满悲凉气氛的“秋暮羁旅图”;根据白居易《忆江南》的描述,在头脑中就浮现出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根据工程师设计的图纸在头脑中出现建筑物的形象等等,这些都属于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在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使人们能够摆脱时空的限制,更广泛、更深入地认识世界。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文学创作、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技术革新等活动中的想象,大多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些都是创造想象。

因此,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新颖性和首创性的特点。

创造想象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创造发明中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例如,发明家在新发现的事物未成模型之前,要事先在头脑中把所要发明的事物的形象创造出来;科学家在提出新的假说、猜想时,也要充分地运用创造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人们的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幻想总是指向未来的活动。

例如,有的人幻想能当一名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2)幻想总是体现想象者的愿望。

幻想是人们所追求、期望、向往的新东西的形象。

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都体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推动力。

当然,幻想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区别:

凡是符合发展规律的积极的幻想,亦称为理想,能够激发人们向往未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例如,嫦娥奔月、龙宫探宝等幻想通过人们的努力,今天已经变为现实。

凡是脱离客观现实发展规律的消极幻想,亦称为空想。

空想是消极的,如果完全的陷入空想的境地,只能使人脱离现实生活,导致挫折、失败,甚至误入歧途。

三、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

想象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想象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认知加工,是一种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活动。

那么,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对已有表象进行认知加工的呢?

这主要借助于粘合、夸张、人格化、典型化等方式来实现的。

(一)粘合

粘合就是把从没有结合的事物或对象的属性或部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头脑中产生新的形象。

例如,前面所讲的“猪八戒”、“美人鱼”等的形象就是通过粘合方式而形成的。

同样,在科技发明和文艺创作中,人们常运用这种认知加工方式。

(二)夸张

夸张就是通过改变事物或对象的正常特点或突出某些特点,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例如,李白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及千手观音、九头鸟等形象,都是运用夸张的方式而形成的。

(三)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新的形象。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运用这种人格化的方式形成新的形象。

例如,玉帝、龙王、雷公以及《聊斋》、《西游记》中的许多形象,都是运用人格化的方式创造出来的。

(四)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典型化在文艺作品、雕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