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课标卷Ⅱ)
地理部分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
【解析】
1、材料信息:
地址位于珠三角洲城市周边,人物为农民,事物为“握手楼”(图片信息显示楼较高、密集)。
珠三角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外地来的打工仔非常多,当地农民建房屋目的肯定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答案很明显为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AB选项太伟大,C选项太土豪(浪费)。
2、城市中的商品房(毛坯)价格约20000元一平米,价格昂贵,打工仔基本买(租)不起;在城市周边的农民自建楼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交通也较为便利,与打工仔的工资收入和生活开支契合,因此打工仔多选择郊区农民的“握手楼”,当地农民也就成为包租公(婆)。
AC选项的情况为逆城市化现象,中国目前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因此D错误。
【答案】
D、B
【考察能力】
读图能力(获取信息):
观察图片反映事物的特征(大小、高低、数量、密度)
【地理原理】
人们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建房)、第三产业(出租房)的目的都是为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
2、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住房、交通、就业、污染、人口),及其解决措施。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3~5题。
3.甲国位于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
4.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5.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
【解析】
材料显示了徐州的经纬度(约34°N,117°E),地图显示了甲国的经纬度(西经60—70°,赤道—北纬10°)
3、根据甲国的经纬度位置可确定是南美洲。
4、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徐州距离太阳直射点更近,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
(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34°N-23.5°N)=79.5°,甲国首都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34°N-10°N)=76°),因此A正确。
6月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徐州位于甲国首都北方、白昼更长,B错。
太阳直射点为徐州的南方,徐州正午影子朝北,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国首都的北方,其影子朝南,C错。
夏半年北半球(北极点除外)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但具体方位角度不同。
徐州(约34°N,117°E)与甲国首都(10°N、67°W)共同位于北半球,徐州往东经度相差176°<180°,为劣弧、距离短,徐州往西经度相差184°>180°,为优弧、距离长。
因此最短航线应该向东航行、穿越太平洋,经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
而非向西航行经过印度洋再抵达大西洋,因此不会经过ABD三处。
【考察能力】
定位能力:
根据材料和地图:
明确两地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计算能力:
不同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定向能力:
通过计算经度差,确定最短航线(大圆劣弧)的方向
【地理原理】
地球运动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方位与影子的关系、昼夜长短的判断、太阳在天空中方位的变化)
地球的形状(最短航线)
【答案】D、A、C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
7.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
【解析】
材料信息显示:
降水落地面后,一部分形成径流(蓝水),另一部分蒸发(绿水)。
蒸发分为植物蒸腾(生产性绿水)和蒸发(非生产性绿水)两部分。
6、绿水比例是指(蒸发量)除以(径流量+蒸发量)的数值,绿水比例最大是指蒸发量大、径流量小,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蒸发比例最大。
A正确。
7、生产性绿水比重是指(植物蒸腾)除以(植物蒸腾+蒸发),覆盖地膜可以保湿、保温、保土,减少蒸发,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用显著,因此C正确。
而且ABD均不符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考察能力】
获取信息并将其分类的能力
比例数值的计算能力
【地理原理】
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河流的水文特征
农业生产技术(覆盖地膜)对区位因素(水源、气候)的改良。
【答案】
A、C
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3,完成8~9题。
8.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9.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解析】
地图信息显示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洲大陆较远,多火山。
8、结合初中知识(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可知特有动物比例大的成因是远离大陆、远离危险,动物进化缓慢而古老。
B正确。
火山为干扰信息,构造运动造山、造岛屿能力一流,但不造动物。
海底火山附近有特有生物,但陆地上没有什么特有的火山动物,有的话只有红孩儿一人。
9、企鹅原本生活在南极地区,顺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等洋流漂流至科隆群岛,发现气候适宜(不是很热)、鱼类丰富,于是在此定居(逆洋流回南极不太现实)。
老鼠、蜥蜴喜暖,出现在热带地区很科学。
C正确。
【考察能力】
读图能力(定位、估算距离)
回顾初中地理知识的能力
【地理原理】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
B、C
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4,完成10~11题。
10.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控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
【解析】
地图信息显示该岛纬度大部分位于南纬42°—46°,地处太平洋中,中部山脉海拔较高(超过3000米)、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河流、湖泊众多。
10、南纬42°—46°,地处西风带,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高达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丰富。
岛屿西南部受西风漂流(寒流)影响较大,而非暖流。
反气旋(高压)控制、降水少,错误。
11、降水丰沛、气候温和(南纬42°—46°,岛屿、气候海洋性强),多山地,适合草类生长,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最合适。
如果能判断出是新西兰,则直接选D。
【考察能力】
读图能力(定位、定气压带风带、洋流、判断地形、根据河流和湖泊的数量判断降水的多少)
【地理原理】
降水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大气环流、洋流、)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答案】
A、D
36.(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解析:
可以从地势地形、气候、冻土,河流特征分析。
答案: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6分)
解析:
题干可知“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从图中可以看出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高原,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
答案:
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8分)
解析:
题干知道“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可以从水温和浮游生物两个方面思考。
答案:
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
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图8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解析:
分析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可以倒推是由于污染物的排放少,再根据当地特点,可以知道,开发晚,地广人稀,工业生产落后。
答案:
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解析:
“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根据瑞雪兆丰年的谚语可知,寒冷低温的天气不利于病虫的生存和繁殖。
答案:
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解析:
“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土壤肥沃(肥力高)和人文原因合理使用化肥。
答案:
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
解析:
从产品的质量,产量,商品率分析。
答案:
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成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选做题
42(10分)旅游地理
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提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解析:
工业遗产资源,就是废弃的旧工厂,可以从设备,工艺,管理等方面去寻找旅游项目。
答案:
工业遗产资源:
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一级生产设备、公益、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遗迹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解析:
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和影响地质灾害的气候因素,可以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去分析。
答案:
特点:
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6月相对集中,期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44.(10分)环境保护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
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
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解析:
考查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生物物种较少的原因。
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可能是“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
”湿地减少,就缺少休憩地和食物;也可能吃了被污染的食物;也可能被人类捕杀。
答案:
可能原因:
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祸动物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政治部分
第Ⅰ卷
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在货币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围绕价格的含义考查有关商品及其基本属性的知识。
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商品价值量决定,所以①错误;价格是商品价值量的反映,所以③错误;排除这两项应该选D。
本题难度在于理解④:
不同使用价值没有可比性,这里“使用价值”应该理解为“商品”。
13.2013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宣布对76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
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
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降低进口关税的意义。
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与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明显与题意无关。
抓住材料中“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等信息,不难做出正确选择。
14.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了空气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PM2.5(细颗粒物)
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
图5为某市PM2.5主要污染
物来源的构成图。
为治理空气污染,该市
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A.提高燃煤企业排污标准
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C.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
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治理空气污染”为背景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
正确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该市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这一关键信息。
ABD三项都不是“经济措施”所以只有C符合题意。
15.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
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
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业协同发展。
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
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
①钢铁产业②信息产业③保险业④汽车产业
A.①—②—③B.①—④—③
C.②—③—④D.④—③—①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产业关联”、“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巧妙地考查经济结构调整。
材料中的举例,非常有效地降低了难度。
②信息产业与另外几种产业的关联性不是直接的,所以排除。
生产汽车需要钢铁,购买汽车需要保险,所以B项符合题意。
16.某地乡村的“民主恳谈会”大致经历了从公民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对话型恳谈”,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管理的“决策型恳谈”,再到参与政府财政
预算的“参与式预算恳谈”三个发展阶段。
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发展表明
①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公民参与基层政府预算决策是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
④沟通交流、参与决策和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基层民主建设”的有关知识。
解题关键在于把握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含义。
①和③的说法错误。
17.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
2012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
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购买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共470个。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
①提升社会组织地位,弱化政府管理职权的体现
②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手段
③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服务需求的举措
④政府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移交给社会组织的表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
①和④从思想性原则即可排除。
①,错误在于不能“弱化政府管理职权”;④错误在于“政府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不可移交。
18.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
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①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
②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④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
①错误。
中非不是“区域共同体”;③“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只能是非洲人民;无庸置疑,我国的外交活动都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所以,D项符合题意。
有人说,考题2014年5月材料超出了高考大纲范围,其实不然。
本题非时事题,只是以时政素材为背景,考查的是政治生活知识。
以往考题出现过以一年前甚至几年前的时政材料作为背景的,我们不是也欣然接受了吗?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19-20题。
19.《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
材料新颖,考查方法灵活。
正确解题要求考生能够从生活出发,准确理解各个选项本身的意思。
②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④不符合实际。
从材料可以看出①和③的合理性。
20.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基础知识。
考查方法巧妙。
②巧妙地考查了实践(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本质属性;④巧妙地考查了精神变物质和物质变精神。
①和③的错误是明显的。
对于头脑中有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学生来说,本题难度不大。
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
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
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
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
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
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上述试验进一步
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基础知识。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物质,正确;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明显错误,转变(转化)是有条件的;不同的规律有不同的必须形式,③错误;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材料说明这一点,④正确,而且符合题意。
22.“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
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
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
“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基础知识。
材料叙述清楚。
①和②都是教材知识的表述;③和④说法晦涩、暧昧,如果基础知识较好,本题很简单。
23.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重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
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
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
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
≈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
盐碱荒地的成功改
造表明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基础知识。
材料叙述清楚。
矛盾具有客观性,①错误;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矛盾的解决有靠“做”,材料也证明④认为取决于人的实践是正确的。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一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博、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
网民数量高达5.64亿。
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元,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
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