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
2010—201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中性笔或钢笔直接答在试题指定处。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个人信息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绺liǔ收敛liǎn轶事yì吞噬shì恍惚huǎnghū
B.窘jiǒng倏忽shū孤僻pì伫立zhù嗫嚅nièrú
C.蹙cù深邃suì繁衍yǎn孪生luán挑衅tiǎoxìn
D.虐nuè灵柩jiù矜持jīn濒危bīng倜傥tìtǎng
2.下面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
(2分)
①相得益彰②变换莫测③丰功伟绩④轩然大波⑤欢呼鹊跃⑥沧海桑田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下列词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异曲同工(精巧)心旷神怡(愉快)鲜为人知(少)卒用其人(终于)
B.人迹罕至(稀少)万籁俱寂(声音)无动于衷(内心)可爱者甚蕃(多)
C.不能自己(停止)久负盛名(享有)坐窥井邑(偷看)非显者刺(名帖)
D.自怨自孳(惩治)面面相觑(看,瞧)乐不可支(支持)香远益清(更加)
4.下面语段中三句话均有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分)
①2010年,一场历史罕见的少有特大旱灾,袭向我国西南地区,造成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群众生活陷入危机。
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南五省区市。
③3月19日到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慰藉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共3分)
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又掮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1)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作家名)的《西游记》,是“________________”故事中的结局部分。
(2)俗话说“事不过三”,“三”是古代小说家在构思时常见的情节安排,仅四大名著中就有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
请你在上段文字情节之外,再从《西游记》中写出一个带“三”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课文原句填空:
(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出了丁壮在烈日下劳作的辛苦。
(4)崔颢《黄鹤楼》中抒写作者浓郁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
(5)周敦颐《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
(6)比兴手法在诗词中最为常用:
《木兰诗》中用以表现征途遥远、军情紧急、行军速度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中再现战场上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关注世博会(8分)
(1)学校将开展“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介绍世博会。
(4分)
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个颇有意思的讨论题,请参与他们的讨论:
(2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简洁短句的结尾,是一个逗号,一个问号,还是一个感叹号,今天还没有绝对确定的答案。
一切都在我们的选择之中。
你选择哪一个标点呢?
请说明你的理由。
我选择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报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2分)
本报讯3月29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为世博会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颁发了获奖证书和20万元奖金。
邵宏庚今年34岁。
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
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
今年2月他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送到上海,这件作品最终从904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定为上海世博会会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3题。
(共14分)
一只悲怆的苹果
(1)那天,我在街角的水果摊前买了些水果,付了钱,正要走,卖水果的女人突然停下手里的活计,犹豫了一下,探着身子,有些怯怯地问我:
“马老师,你认识Y中学的领导吗?
”
(2)我有些意外。
(3)印象中,这是一个很少说话的女人。
除了寡言少语,我所见到的,全是她的辛苦。
夏天,别人家的摊位前都有一个大遮阳伞,高高的,遮出一片阴凉来。
而她.只把水果遮得严严实实的,自己却在太阳底下暴晒着。
冬天,特别冷的日子,别人都不出摊了,她还在。
常见她披着一件旧的绿色军大衣,站在瑟瑟的寒风中,不停地跺着脚,等着顾客出现。
(4)由于上下班我经常路过这个街角,经常买她的水果,一来二去,我们认识了。
但也只是简单的认识。
今天,女人一开口,我有些吃惊。
(5)“Y中学的领导,嗯,我认识,怎么,有事吗?
”我好奇地问。
女人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声音低低地说:
“我闺女在那上学。
被开除了。
”
(6)女人有些羞愧,说这句话时,仿佛用了很大的力气。
(7)“开除了?
怎么回事?
”我疑惑地问。
我觉得一个女孩子,很少有被学校开除的时候。
(8)“她啊,搞对象,被学校知道了。
”女人低下头,双手不停地搓着衣服的前襟.仿佛犯错误的不是她的女儿,而是她自己。
(9)“我也没想到,闺女会这样。
我一天到晚看着这个水果摊,也没工夫照管她。
这孩子,真叫人想不通,唉……”长长的叹息声中,我看到女人的眼圈开始发红。
(10)我决定帮女人这个忙。
(11)第二天,我就到Y中学,找到了她女儿的班主任张老师。
张老师得知我是为被开除的女生而来,她说:
“马老师,你说现在的孩子多不争气。
你不知道,这个女生的母亲有多可怜!
”
(12)“那天,因为要叫家长,她来了。
”张老师说,“乍一见到这位母亲,让我心惊:
憔悴的面容,蓬乱的头发,破旧的衣衫,慌乱而无助的表情。
当我把她女儿的相关情况及学校的处理决定告诉她后,’她竞支持不住,一下瘫坐到了椅子上,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闹得我也泪眼汪汪的。
她说,张老师,闺女要这么回去了,天就塌了……,,
(13)“后来,我才知道她丈夫患脑血栓,已经瘫痪多年。
婆婆七十多了,不能动弹。
家里,只有她一个人苦苦支撑着。
她担心,如果闺女这样被开除回了家,她爸爸知道了,一生气,怕活不了……”
(14)“这是我所见到的最无助最可怜的一个母亲,也是最辛酸的一位学生家长。
,,张老师说,“后来,我和她商量了一下,让她先把女儿送到亲戚家,然后再想办法。
马老师,你要是能和领导说上话,帮帮这位母亲吧。
,,
(15)天哪!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关于这个女人的情况。
我之前所见到的她的所有辛苦,一下子找到了答案。
我必须尽全力去帮她,或许,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帮忙,而是一次拯救。
(16)谢天谢地,Y学校的领导给了我面子。
只是要让女生在家里反省一个月再回来。
当然了,我也看到了女生写的那封“情书”,竟然满纸的“老公”“老婆”之类的话。
现在的孩子啊,竞到了这样令人不堪的地步。
(17)当我到水果摊前,把她女儿可以重新上学的消息告诉女人后,她竞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手忙脚乱地装了满满一袋子苹果塞给我。
我推搡着不要,结果。
苹果撒了一地。
她赔着笑脸,又手忙脚乱地捡拾着这些苹果。
女人伏在地上的姿势,让我感到一阵心酸。
我觉得,这个女人悲怆得就像掉在地上的苹果。
她从生活的美好及人生的幸福里跌落下来,无论滚落到哪里,都是不尽的辛酸与苦痛。
——文·马德摘自《读者》2008年第12期有删改
8.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写对两个即可,每空1分,共2分)
瘫痪()拯救()推搡()悲怆()
9.本文讲述了一个令人辛酸的故事,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事件内容。
(2分)
10.文章第(15)段画线句子谈到“我之前所见到的她的所有辛苦”,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表现女人辛苦的内容,简要摘录下来。
(2分)
11.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以“一只悲怆的苹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分)
12.如你是本文的作者,一天下班时见到女人,她说在饭馆要好了饭菜,执意请我吃饭。
席间一起吃饭的还有她的女儿,作为长辈,你会对这位女生说些什么?
(50字左右)(3分)
13.“假期的一天,我再次在街角的水果摊前见到了卖水果的女人,忙着招呼生意的竟还有她的女儿,……”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对女人的女儿进行描写。
(50字左右)(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共10分)
我们身边的碳排放(纪双城)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举办,使“减排”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词汇。
中印等国家先后公布了本国的减排计划,一下子把减排这个世界话题拉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衣,“快速时尚”导致浪费。
初听上去,减排似乎和衣服关系不大,其实恰恰相反。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从1990年到2005年,全球纺织品产量从4000万吨升至6000
万吨。
其中“快速时尚”趋势对纺织品生产和消费激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衣服便宜了,消费者穿过几次就丢掉。
但便宜衣服通常以人造材料制成,它们由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超过天然织物。
此外,“快速时尚”还带来了另一个环境成本:
清洗这些衣物所消耗的能量。
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每洗一次衣服会间接排放2公斤二氧化碳。
食,少吃牛肉少喝咖啡。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18%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肉类排气。
而在肉类消费中,牛产生的温室气体又是最多的,每生产1公斤牛肉相当于向大气排放3.6—6.8公斤二氧化碳。
但在“食”这个话题中,不吃或少吃肉并非减排的全部。
《新科学家》说,要尽量减少碳排放,很多欧洲人的生活习惯需要改变。
以咖啡为例,每制造一杯过滤式黑咖啡,就会排放125克二氧化碳,其中2/3来自于生产过程,其余来自酿造。
住,盖节能房用再生纸。
在寒冷的冬季,建筑取暖系统无疑将消耗大量能源。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未来3年北爱尔兰将建造50多套社会福利房,它们的节能效率超出平均水平75%。
在“住”的领域要减少碳排放,不仅包括房屋设计,房间里的各种设备也同样重要。
例如冬季时将空调温度调低2度,夏季调高2度,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0公斤;把家中常使用的灯换成节能灯,每年能少排放二氧化碳136公斤:
甚至连卫生纸也有讲究,《新科学家》提倡用100%再生纸做的卫生纸,“尽管它用起来没那么舒服,但每吨再生纤维可减少1.5~2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
行,绿色交通和碳足迹。
二氧化碳的另一大来源是交通。
在欧洲,交通对能源消耗占到整体能源消耗量的20%~30%。
减少出行带来的碳排放,第一步就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
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3期有删改)
14.简要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分)
15.文章为什么说“快速时尚”导致浪费?
(2分)
16.文章中多次提到了“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
(3分)
17.读完文章后,你将准备怎样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为构建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说说你会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将采取哪些“减排”措施。
(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8—21题。
(共12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__________(yìnyìn)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呜,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______(hǎn),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柳宗元《黔之驴》)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
“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
(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18.将【甲】文中注音的字填写出来。
(2分)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
(1)稍近益狎()
(2)驴不胜怒,蹄之()
(3)技止此耳()(4)扪烛而得其形()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
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分)
(二)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22—23题。
(5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2.下面是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B.诗歌描写了写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
C.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
D.除沿途见闻感受外,这首诗在首联和尾联交代了此次出使的行程路线:
经过典属国,路过居延,到达萧关,目的地——燕然。
23.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3分)
四、作文(30分)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30分)
(1)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2)我有—个梦想
要求:
(1)除诗歌外,其他体裁不限。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200
300
400
500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