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6540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3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1

第二章工程概况2

第三章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控制措施3

第四章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4

第五章施工安排5

5.1施工组织机构5

5.2管理人员职责分工表6

5.3流水段划分6

5.4筏板砼浇筑计算7

第六章施工部署8

6.1生产准备8

6.2技术准备10

6.3工程中的重点难点控制11

第七章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12

7.1混凝土的技术要求12

7.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12

7.3夏季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15

7.4浇注混凝土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16

7.5季节性施工的要求16

7.6混凝土试块制作要求16

7.7安全注意事项:

17

第八章主要施工管理措施17

8.1材料、机具管理措施17

8.2质量控制管理措施17

8.3阶段进度管理措施19

8.4降低成本管理措施20

8.5成品保护措施21

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22

9.1安全文明施工22

9.2环境保护22

9.3绿色施工23

第一章编制依据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

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J50300-2001

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99

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8

混凝土粉煤灰应用技术规范

GBJ146-90

9

行业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10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JGJ28-86

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12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89

13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14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

JGJ56-84

15

地方

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

DBJ01-61-2002

16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DBJ/T01-64-2002

1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J01-82-2004

18

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

DBJ01-95-2005

19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01-69-2003

20

其他

21

22

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质【2009】87号

23

关于加强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通知

京建发(2010)111号

24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手册》的通知

京建发(2010)443号

第二章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址

3

现场概况

场地规划整齐,道路为原有沥青路面,场地狭小

4

建筑面积

169908m²

5

层数

2D/9F

6

基础类型

筏板基础

7

结构体系

框剪结构

8

大体积混凝土范围

9

筏板混凝

土强度

C35P8

 

第三章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控制措施

序号

项目

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措施

备注

1

原材控制

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

2

降低混凝土温度差,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的差值。

3

蓄水养护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延缓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收缩。

4

后浇带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

通过后浇带的设置,放松了约束程度,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5

混凝土性能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6

骨料选择

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7

早期养护

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8

泌水处理

混凝土泌水处理和表面处理:

及时排除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产生的泌水,消除泌水对混凝土层间粘结能力的影响,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抗裂性能;浇筑混凝土的收头处理也是减少表面裂缝的重要措施,因此,基础底板及厚板在混凝土浇筑后,先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再由抹灰工人逐步压光。

第四章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

为验证混凝土配比在不同环境中施工的可能性、经济性,施工前分别就混凝土施工不同的季节进行热工计算,见下表:

序号

计算公式

公式取值

1

Th=WQ/ρC

Th——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值

W——每m3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kg/m3)

Q——每kg水泥水化热(J/kg)

C——混凝土的比热,J/(kg·℃),取0.97×103J/(kg·℃)

ρ——混凝土的密度(kg/m3),取2400kg/m3

P.O42.5水泥的28天水化热Q=377KJ/kg

2

Tmax=Tj+Thξ+F/50

Tmax——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Tj——入模温度

F——每m3混凝土中复合料的用量(kg/m3),取值为100kg/m3

ξ——不同厚度的浇筑块散热系数见表4.3.8-14

3

Tb(t)=Tq+4h’(H-h’)ΔT(t)/H2

Tb(t)——混凝土表面温度

Tq——环境温度

ΔT(t)——混凝土内部与外界气温之差

4

H=h+2h’

H——底板计算厚度

h——混凝土实际厚度

h’——混凝土结构虚厚度

5

h’=kλ/β

k——计算折减系数,取0.2

λ——混凝土导热系数,λ=2.33w/mk

6

β=1/(δi/λi+1/βq)

β——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δi——各种保温层的厚度

λi——各种保温层的导热系数

βq——空气层的导热系数,取23w/mk

混凝土热工计算

序号

季节

热工计算

1

夏季热工计算

基础底板拟入模温度Tj取25℃;环境温度Tq取25℃,假定混凝土表面只覆盖一层塑料布,蓄水养护,则水δi=0.3m,λi=0.55W/mk。

H为底板计算厚度,底板以单面暴露于空气中的平板看待,则H=h+h’,混凝土实际厚度h=2m。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值:

Th=WQ/ρC==48.2℃

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Tmax=Tj+Thξ+F/50=38.15℃

混凝土表面温度:

Tb(t)=Tq+4h’(H-h’)ΔT(t)/H2

β=1/(δi/λi+1/βq),假定混凝土表面只覆盖一层塑料布,蓄水养护,水δi=0.3m,λi=0.55W/mk,则β=1.70w/mk;则h’=0.274m,H=2.274m

凝土表面温度Tb(t)=30.74℃;

混凝土内表最大温差ΔT1<25℃;

2

结论

通过以上计算,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蓄水养护,满足施工要求。

第五章施工安排

5.1施工组织机构

 

 

5.2管理人员职责分工表

序号

职责分工

检查内容

责任人

1

混凝土

搅拌站

检查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砂石、粉煤灰、外加剂、水泥和水等备料情况和材料来源,并保证原材料的及时复试。

同时关注水泥、粉煤灰是否按方案进行静置,砂石是否覆盖,原材料温度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

搅拌站供电情况,是否有备用电源,计量称量是否经过校核。

罐车数量,维修保养情况,车辆司机人员数量。

生产经理

项目总工

试验员

2

试验室

普通试模,抗渗试模数量准备是否充足。

检查振动台,标养室温湿度,自动温控仪是否运转良好。

试验员

3

罐车行走路线

确定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到现场的路线,确定最优路线和备用路线,确定平时到场行车时间和上下班高峰行车时间。

生产

经理

4

现场车辆协调指挥

搅拌站现场要有调度,有能力能及时与搅拌站和罐车司机协调,现场有专人负责指挥交通,清理大门口漏洒物,项目部有专门涉外人员,同时搅拌站现场也要有交通部门协调人员。

工长

5

现场临电检查

检查临电是否运转正常,同时调查好上级供电单位是否有停电检修计划,现场贮备一定柴油,备好柴油发电机。

安全员

6

现场检查机械设备

混凝土泵数量是否按方案配齐,是否运转正常,泵司是否就位;塔司是否就位,振捣棒数量是否充足。

工长

7

混凝土养护

检查现场养护水源是否运转正常养护是否及时,养护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质检员

8

内业

各种材料及试验合格证的收集报验;钢筋隐蔽、模板报验是否完成。

资料员

9

信号指挥

确定可靠的混凝土浇筑信号,便于施工作业人员与放灰联系。

工长

10

现场照明

检查照明设备是否运转正常,个别部位是否配齐碘钨灯,检查临时线路是否符合安全临时用电管理办法。

安全员

11

看模

跟踪检查集水坑、电梯井是否模板变形,安排专人清理混凝土秘水。

木工

5.3流水段划分

5.4筏板砼浇筑计算

为了准确分析现场混凝土用量的实际情况,选择底板砼最大浇筑单元1段为典型浇筑用量分析,该施工段底板面积约1800㎡,该混凝土方量约为1800m3,18小时浇筑完毕,现场砼浇筑所需计算见下表

序号

项目

计算主要内容

1

计算参数

混凝土浇筑数量、混凝土输送泵车最大排量、泵车作业效率

2

混凝土输送泵需用台数计算

采用公式N=qn/qmaxη进行计算,式中符号意义如下:

qn—(m3/h),根据混凝土浇筑安排可知,每小时最大浇筑方量为100m3/h;

qmax—混凝土输送泵车最大排量(m3/h),取80m3/h(拖式泵80m3,汽车泵为120m3);

η—泵车作业效率,一般取0.5~0.7,取0.6。

则每次混凝土输送泵需用数量为:

N=200/(80×0.6)=3.03台,取2台。

3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需用台数计算

采用公式n=qm(60×l/v+t)/60Q进行计算,式中符号意义如下:

qm—泵车计划排量(m3/h),按公式qm=qmaxηα计算,取80×0.6×0.8=38.4m3/h;取qm=39m3/h

Q—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取9m3;

l—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往返距离,取30km;

v—搅拌运输车车速,按平均取为40km/h;

t—客观原因造成的停车时间,取60min;

则每台混凝土输送泵需配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为:

n=39×(60×30/40+60)/(60×9)=7.58台,取8台。

4

结论

经计算,本工程地下结构混凝土量大,每天考虑两处同时浇筑混凝土,每天可能有1~3块需要浇筑,选用4台HBT80C拖式混凝土泵,布置于本工程现场,并配备2台ZLJ5410/1THB125-47汽车泵。

现场底板砼浇筑共需2×8=16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第六章施工部署

6.1生产准备

6.1.1生产临时设施

(1)土建工长应提前4小时作好场内道路准备工作,应能保证混凝土运输车辆错开,防止拥挤阻塞。

车辆出入口处设置交通安全指挥人员,夜间施工时,在交通出入口和运输道路上,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危险区域应设警戒标志。

(2)混凝土地泵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道路畅通,供料方便,距离浇筑地点近,便于配管,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便。

(3)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必须派专人在施工现场负责指挥和联络,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必须随时与搅拌站保持联系,及时将施工进展情况通报给搅拌站,以便搅拌站按进展情况合理安排运输车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4)使用振捣棒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充足,另外,还应保证水电的供应。

所用机具均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行,同时机修人员应随时检查,以保证砼施工的连续性。

地泵设置图如下:

6.1.2各种资源需用量计划

(1)主要劳动力计划

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体量大,分区施工,采取流水施工,以L4-1单块底板最大1800㎡为例,典型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情况见下表。

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

内容

职务

责任

混凝土浇筑作业人员分配

工种名称

每班/每台人员

两班人数

备注

混凝土泵操作工

2人/班

4

在混凝土浇筑时现场按照两个大班换班作业。

作业时间为第一班18:

00~2:

00,第二班2:

00~10:

00

混凝土放灰下料

1人/台泵

2

混凝土现场取样、试件制作

1人/班

2

出泵管口操作人员

2人/台泵

8

振捣手

2人/台泵

8

抹面收光

6人/班

12

保温覆盖人员

4人/班

8

钢筋工配合人员

6人/班

12

木工配合人员

3人/班

6

总计

70

 

(2)重要机械设备及材料投入计划。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单位

数量

进、出场时间

1

地泵

8

施工前一小时

2

砼运输罐车

16

施工前10分钟

3

插入式振捣棒

20

施工前一小时

(3)主要材料投入计划

主要材料用量表

序号

材料名称

数量

进场时间

备注

1

商品混凝土

根据使用方量

施工前10分钟

调度常驻现场

6.2技术准备

6.2.1施工组织设计

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熟悉施工组织设计,进而进一步了解施工图纸与工程全面组织情况;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对于混凝土工程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混凝土施工方案。

6.2.2技术工作计划

施工方案提前上报公司审核,每步混凝土施工前一天向施工班组下发技术交底。

6.2.3现场标养室的设置

序号

仪器名称

单位

数量

设置

1

温湿度计

1

试验室内

2

混凝土试模

30

试验室内

3

混凝土抗渗试模

10

试验室内

4

百叶箱

2

现场

5

坍落度筒

2

试验室内

6

钢板尺

2

试验室内

7

振动台

1

试验室内

8

空调

1

试验室内

10

加湿器

1

试验室内

6.2.4混凝土配合比

底板设计强度为C35P8抗渗。

混凝土配合比参照如下执行:

水155——160

水泥220——240

砂720——750

石子1080——1101

减水剂采用聚羧酸0.8%左右

粉煤灰一级30%,双掺40%(矿粉10%)

水胶比0.4—0.45

本配合比可以确保强度达到C35坍落度最大不超过160cm,本地区七八月气温偏高,为确保入模温度不大于30度,宜采取加冷水措施,里表温差≤25ºC,每天均匀降温,大底板的配比可以多加掺和料,粗骨料含泥量在1%以下,细骨料细度模数M≥3.0,应选用中热PO42.5普硅水泥,水泥进场温度不超过60ºC,对于北京地区注意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如高于规定值,需采取水洗措施满足要求,骨料需封闭保存,避免日晒雨淋,砼外加剂应选收缩小、减水率高(25-30%),抗拉强度、抗折强度较高的聚羧酸减水剂,掺入量0.8%左右,细骨料要河砂,不要海砂,含泥量在2%以下,泥块量不大于1%,粗骨料粒径5—31.5mm,煤灰按可选一二级,优选一级,地下砼总碱含量在3kg/m³,搅拌站应参照上述配合比进行试配,优选合理的配合比。

6.3工程中的重点难点控制

6.3.1重点难点控制(对搅拌站的技术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难点在于要控制混凝土入模前的温度,与后期养护的温度。

以免由于内外应力的失控造成裂缝。

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

本期施工正值夏季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温度不宜大于60℃,水泥、矿粉、粉煤灰等胶凝材料需提前15天进料自动降温,混凝土收面完毕后应用保湿材料覆盖,并用低温水养护混凝土。

选择合适的浇筑时间,在混凝土浇注时合理分层、控制浇筑速度、充分振捣,浇注完毕后严格控制混凝土降温速度和内外温差都能有效防止收缩裂缝的发生。

6.3.2组织协调

为了确保工程工期、质量、安全、降低成本目标的实现,根据公司“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建立以下制度,把各方的工作组织协调好。

(1)、制定技术交底制度:

在施工前,对各个分包及施工班组,针对施工顺序及要点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工程高质量完成。

(2)、建立例会制度:

在每周召开由监理单位主持的三方(监理、建设、施工)监理例会,确定一周的工程施工和配合情况,解决关键问题,形成会议纪要,各方留存。

项目部周一下午建设召开重点办例会,对一周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并安排下周工作。

(3)、制订专题讨论会议制度:

遇到较大问题时,甲方、设计、监理、总包及有关分包集中商讨解决,专题会不定时召开。

第七章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

7.1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1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300-500mm

2浇筑方法采用斜向分层连续浇筑,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层间最长的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3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并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操作,同时应做好测试记录;

(2)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蓄水深度及水温,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3)养护时间达到14d,且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

(4)混凝土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

本工程将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

7.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1)降低混凝土浇注时和硬化反应过程中的温度

影响混凝土温度的主要因素是骨料和水的温度。

降低石子和水的温度是得到较低温度混凝土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夏季施工时可以采取比较凉的水搅拌混凝土;用蓬布或搭凉棚遮盖堆放场的骨料防止日晒,以及给骨料喷洒水雾的方法来降温,保证混凝土温度在30℃以下,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罐车应采取保温措施,现场地泵泵管用棉被包裹,并用水浸湿。

(2)将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控制在20摄氏度范围内,混凝土不会产生表面裂缝。

混凝土浇筑选择在傍晚浇筑,控制浇筑速度、充分振捣,浇注完毕后严格控制混凝土降温速度和内外温差都能有效防止收缩裂缝的发生。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法,斜面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定点,循序推进、一个坡度、一次到顶”的方法——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了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一次连续完成,顺着筏板长方向浇筑,浇筑方法如下图:

(3)振捣要点

①、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不再沉落为止)。

②、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漏振,做到均匀振实,每一振捣点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不再沉落,赶出混凝土内部气泡;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50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cm。

③、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

④、在混凝土浇筑后即将凝固前,在适当的时间和位置进行二次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孔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内部裂缝和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

(4)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及蓄水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初凝后撤去塑料膜,在两侧砌筑12*12砖墙,进行蓄水50mm高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时,环境温度每日检查4次,各测温点每次测试完毕并如实作好记录,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当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超过20℃时,必须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报警,当超过25℃时,必须对该测温组混凝土块体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如加保温层、更换蓄水养护进行降温等有效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裂缝。

测温管布置:

测温导线,测温线绑扎在φ12专用钢筋上。

上部测温点距混凝土表面5cm,下部距板底5cm,中部测温点在中间部位。

(5)混凝土泵输送管配管布置原则:

a.满足工程要求,便于混凝土浇筑和保证安全施工。

b.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

c.便于管道清洗、故障的排除和装拆维修的方便。

d.管线铺设应横平竖直。

e.采用Φ125管径的混凝土输送管,将新泵管用在泵送压力较大处。

f.输送管无龟裂、无凸凹损伤和弯折。

g.接头严密,有足够强度,可快速装拆。

h.混凝土输送管道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水平管每隔一定距离用支架、台垫、吊具固定。

i.混凝土输送管道应定期检查,特别是弯管和锥形管等部位的磨损情况,以防爆管。

浇筑基础部分混凝土时泵管由水平转向竖向或由竖向转向水平的部位,转弯处受到混凝土的垂直压力和泵送冲击力,需用架子管进行固定。

见下图:

7.3夏季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7.3.1夏季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的关键点

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规范的有关要求,夏季炎热天气中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是控制混凝土温度,包括入模温度、养护过程的温度等。

以避免混凝土在水化反应过程中温度过高,引起的较大的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结构物开裂。

针对这个问题,制定如下控制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7.3.2混凝土拌和物现场质量控制

混凝土搅拌车到达现场后,由现场试验人员实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技术指标。

不满足要求的不得使用,全车退回。

7.4浇注混凝土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7.4.1浇注前对模板、钢筋的温度控制

夏季混凝土浇注前要注意对模板、钢筋的温度控制,以免温度过高影响混凝土入模的实际温度。

对露天存放的模板和钢筋应进行有效遮挡,避免阳光直射。

7.4.2浇注合理分层

采取分层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40cm,并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以避免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7.4.3混凝土养生阶段,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蓄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防止开裂。

7.5季节性施工的要求

7.5.1雨季施工的要求

(1)混凝土施工时必须注意气象预报,尽可能避开下雨时浇筑混凝土。

(2)现场准备足够的防雨布,用以材料、结构的防雨覆盖,特别是刚浇筑的混凝土。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