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医心血管系统考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6062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45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医心血管系统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汕医心血管系统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汕医心血管系统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汕医心血管系统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汕医心血管系统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汕医心血管系统考题.docx

《汕医心血管系统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医心血管系统考题.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汕医心血管系统考题.docx

汕医心血管系统考题

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血脂是

 A.HDL

 B.TG

 C.LDL

 D.HDL-C

 E.VLDL

2.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斑块破裂

 B.斑块内出血

 C.粥瘤性溃疡

 D.钙化

 E.动脉瘤形成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最常见累及部位是

 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B.左冠状动脉旋支

 C.右冠状动脉主干

 D.左冠状动脉主干

 E.右冠状动脉旋支

4.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为

 A.左心室侧壁

 B.左心室前壁

 C.左心室后壁

 D.右心室前壁

 E.室间隔后1/3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时,下列哪种病变不会出现?

 A.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B.心肌纤维化

 C.心肌糖原沉积

 D.心肌代偿性肥大

 E.中性粒细胞浸润

6.原发性高血压最常受损的血管是

 A.全身中、小动脉

 B.全身大、中动脉

 C.全身细、小静脉

 D.全身细、小动脉

 E.全身中、小静脉

7.原发性良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是

 A.细、小动脉痉挛

 B.细、小动脉的粥样硬化斑

 C.细、小动脉的硬化

 D.细、小动脉的纤维蛋白样坏死

 E.以上都不是

8.原发性高血压的脑出血,血管破裂常发生于

 A.大脑上动脉

 B.脑基底动脉

 C.大脑下动脉

 D.大脑中动脉

 E.豆纹动脉

9.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大脑皮质

 B.侧脑室

 C.蛛网膜下腔

 D.内囊和基底核

 E.豆状核和丘脑

10.动脉瘤是指

 A.发生于动脉的良性肿瘤

 B.血管壁的限局性异常扩张

 C.动脉发生的恶性瘤

 D.动脉内血栓形成并机化

 E.动脉血管破裂形成的血肿

11.动脉粥样硬化脂纹期有以下特征,除外

 A.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B.镜下主要为胆固醇结晶

 C.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

 D.肉眼呈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条纹

 E.病变可进一步演变为纤维斑块

12.风湿病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

 A.关节

 B.血管

 C.皮肤

 D.小脑

 E.心脏

13.风湿病在病理诊断上最有意义的病变为

 A.心包脏层纤维蛋白性渗出

 B.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C.结缔组织内Aschoff小体形成

 D.炎细胞浸润

 E.结缔组织基质黏液变性

14.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

 A.二尖瓣+主动脉瓣

 B.三尖瓣+肺动脉瓣

 C.主动脉瓣

 D.二尖瓣

 E.三尖瓣

15.在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病变后期,McCallum斑多见于

 A.左心房后壁

 B.左心室前壁

 C.右心房前壁

 D.右心室前壁

 E.二尖瓣口

16.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内膜之赘生物的实质是

 A.增生的肉芽组织

 B.风湿性肉芽肿

 C.混合血栓

 D.机化的瘢痕

 E.白色血栓

17.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有以下特点,除外

 A.多发生于原有病变的瓣膜上

 B.赘生物单个或多个,呈息肉状或菜花状

 C.外观污秽、灰黄色,质松脆,易脱落

 D.镜下,其表面有细菌团

 E.赘生物脱落引起动脉栓塞和血管炎

18.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见的联合瓣膜病变是

 A.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B.二尖瓣和三尖瓣

 C.三尖瓣和肺动脉瓣

 D.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E.三尖瓣和主动脉瓣

19.最常见的心瓣膜病是

 A.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

 B.三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

 E.肺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

20.以下哪项不引起左心室肥大?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

 D.第三期梅毒

 E.原发性高血压

5[提示]

X型题(多选题,每题可有一个至五个答案)

1.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A.肾病综合征

 B.高血压

 C.高胆固醇血症

 D.吸烟

 E.糖尿病

2.镜下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粥样斑块可见

 A.胆固醇结晶

 B.无定形坏死物

 C.泡沫细胞

 D.较多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3.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的继发改变包括

 A.斑块内出血

 B.斑块内钙盐沉积

 C.附壁血栓形成

 D.内膜溃疡形成

 E.斑块吸收,内膜可修复正常

4.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患者死亡的原因有

 A.肾衰竭

 B.大面积心肌梗死

 C.严重的心律紊乱

 D.主动脉瘤破裂出血

 E.脑动脉血栓形成或出血

5.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

 A.室壁瘤形成

 B.动脉系统栓塞

 C.心功能不全

 D.附壁血栓形成

 E.心脏破裂

6.良性高血压时可出现以下病变

 A.脑软化、出血

 B.原发性颗粒性肾固缩

 C.左心室肥大

 D.细动脉壁广泛性纤维蛋白样坏死

 E.视网膜出血

7.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后果常包括

 A.脑出血

 B.糖尿病

 C.下肢坏疽

 D.慢性肾功能不全

 E.左心衰竭

8.Aschoff小体的形态特点包括

 A.多呈梭形

 B.中央常见干酪样坏死

 C.核呈枭眼状

 D.核膜清楚

 E.最后演变为瘢痕

9.引起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常见疾病是

 A.结核病

 B.尿毒症

 C.风湿性心脏病

 D.肺源性心脏病

 E.高血压性心脏病

10.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内膜赘生物的特点包括

 A.位于瓣膜闭锁缘

 B.灰白色、粟米大小、串珠状排列

 C.本质为白色血栓

 D.脱落后常引起多脏器梗死

 E.反复发作导致瓣膜病

11.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的泡沫细胞来源于

 A.血管内皮细胞

 B.血管壁平滑肌细胞

 C.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12.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点有

 A.病原菌的致病力和侵袭力强

 B.多有严重的全身性化脓性细菌感染

 C.多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之瓣膜

 D.赘生物粗大、易脱落

 E.可造成瓣膜溃疡和穿孔

13.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侵犯的部位为

 A.二尖瓣

 B.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C.三尖瓣

 D.主动脉瓣

 E.肺动脉瓣

14.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形成的赘生物的特点包括

 A.呈菜花状或息肉状

 B.污秽、灰黄色,质松脆

 C.其深部有细菌团

 D.赘生物基底部常见Aschoff小体

 E.脱落后可导致多脏器梗死

15.二尖瓣狭窄可引起以下后果

 A.左心房肥大、扩张

 B.左心室肥大、扩张

 C.右心室肥大、扩张

 D.右心房肥大、扩张

 E.双侧肺淤血、水肿

16.动脉瘤的并发症包括

 A.破裂出血

 B.附壁性血栓

 C.钙化

 D.局部感染

 E.血栓脱落引起栓塞

17.肥厚性心肌病的病变特点是

 A.心脏增大

 B.心室肌肥厚

 C.心室腔明显扩张

 D.心内膜增厚

 E.镜下心肌细胞明显肥大

18.导致左心室向心性肥大的疾病有

 A.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B.二尖瓣狭窄

 C.原发性高血压

 D.病毒性心肌炎

 E.主动脉瓣狭窄

19.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脂蛋白包括

 A.LDL

 B.sLDL

 C.HDL

 D.CM

 E.VLDL

20.急进型高血压肾脏病变的特点包括

 A.肾小球毛细血管丛节段性坏死

 B.肾小球入球动脉壁增厚

 C.肾小球入球动脉壁纤维蛋白样坏死

 D.血管壁呈洋葱皮样

 E.坏死性细动脉炎

21.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结局和并发症包括

 A.赘生物内病原菌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

 B.动脉性栓塞最常见于脑,其次是肾、脾

 C.栓塞皮肤血管可致Osler结节出现

 D.可引起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E.动脉性栓塞常引起多发性迁徙性脓肿

22.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特点是

 A.梗死仅累及心室侧壁内侧1/3的心肌

 B.常为多发性、小灶性

 C.严重者可致环状梗死

 D.病变常波及乳头肌、肉柱

 E.冠状动脉内常有血栓形成或粥瘤样阻塞

23.下列哪些区域是左冠状动前降支的供血区域?

 A.心尖部

 B.左心室侧壁

 C.左心室前壁

 D.室间隔后1/3

 E.前内乳头肌

6[提示]简答题

1.试述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2.简答急性、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何相同和不同点。

3.试简述可能有哪些病理原因会造成患者左心室肥大,如何造成的?

4.简述引起心肌梗死的常见病因、梗死的好发部位及病理变化。

5.简述区域性心肌梗死的结局、合并症,及对机体的影响。

6.试述二尖瓣狭窄的病因,病理变化,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表现。

7.晚期良性高血压病可使肾脏发生何病变,形态变化如何?

对机体主要影响是什么?

8.简答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及主要合并症。

9.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有哪些继发病变?

10.简述原发性高血压晚期心、脑、肾的病变特点。

11.简述风湿病的基本病变。

12.简述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及其后果。

13.试比较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时赘生物的病变特点。

14.何谓原发性高血压?

其各型病变特点是什么?

1.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

2.脂源性学说致突变学说损伤应答学说受体缺失学说

3.大中动脉内膜

4.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

5.单核细胞脂质

6.细小壁

7.动脉系统病变心脏病变肾脏病变脑部病变

8.脑动脉病变脑软化脑出血

9.A组溶链菌变态反应

10.变质渗出期增生期瘢痕期

11.心瓣膜二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肺动脉瓣

12.血小板纤维素

13.风湿小结心肌间质小血管

14.增生期风湿小结

15.草绿色链球菌已有病变

16.血小板纤维素细菌菌落炎细胞坏死组织

17.25%26%-50%51%-75%76%

18.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区域性心肌梗死

19.透壁性心肌梗死左心室三层

20.贫血性不规则6h

1.绒毛心:

心外膜发生的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的炎症,由于心脏的搏动,心外膜的纤维蛋白形成绒毛状物质覆盖在心脏表面,此时的心脏称为绒毛心。

2.McCallum斑:

风湿性心内膜炎时,由于反复发作、机化,可使心壁内膜增厚、变糙、皱缩,尤以左房后壁为著,此病变称为McCallum斑

3.风湿小体:

风湿病增生期,形成由纤维素样坏死、风湿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构成的肉芽肿性病变称为风湿小体。

它对风湿病具有诊断意义。

4.颗粒性固缩肾:

良性高血压病晚期的肾脏病变。

表现双侧肾脏体积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表面呈均匀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肾盂肾周围脂肪填充性增生,这种病理改变称为颗粒性固缩肾。

5.粥瘤:

系指动脉内膜的粥样硬化。

其肉眼形态为,隆起于内膜的灰黄色斑块,斑块表面为一层纤维帽,伴有玻璃样变性,其内为坏死组织和胆固醇结晶。

周围可见不等量的泡沫细胞。

6.阿绍夫小体:

①球形、椭圆形或梭形小体;②中心可见纤维蛋白样坏死,周围有较多Ascoff细胞;③外周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1.C2.E3.A4.B5.C6.D7.C8.E9.D10.B11.B12.E13.C14.D15.A16.E17.D18.D19.A20.C

1.ABCDE2.ABCE3.ABCD4.BCDE5.ABCDE6.ABCE7.ADE8.ACDE9.ABC10.ABCE11.BE12.ABDE13.B14.ABCE15.ACDE16.ABE17.ABDE18.CE19.ABDE20.ABCDE21.ABC22.ABC23.ACE

1.答:

(1)风湿性心内膜炎常累及心瓣膜,主要是二尖瓣,腱索和左心房内膜也可受累。

病变早期,瓣膜表现肿胀,后出现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

反复发作的结果,在二尖瓣闭锁缘上出现一排小的疣状血栓其主要成分为血小板和纤维素。

小血栓机化不易脱落。

  

(2)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反复机化,结果心壁心内膜粗糙、增厚,尤以左房后壁为著,形成所谓McCallum斑。

   (3)心瓣膜风湿病反复发作,可使瓣膜增厚、变形、短缩,瓣叶之间部分发生粘连愈着,腱索也可短缩增厚最终造成慢性瓣膜病,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从而影响心脏功能。

2.答:

相同点:

均在心瓣膜上形成污秽的带菌血栓,严重者瓣膜可形成溃疡或穿孔。

     不同点:

见表。

急性、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区别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细菌毒力

强(化脓菌)

弱(大多为草绿色链球菌)

血栓大小

血栓累及瓣膜

在多累及正常的心瓣膜

大多累及有病变的心瓣膜

血栓脱落及影响

栓塞引梗死

栓塞造成脏器梗死

病程

相对长

影响

死亡率高,可产生急性瓣膜病

治愈率高,也可产生慢性瓣膜高

3.答:

可有四种原因造成左心室肥大。

  

(1)高血压病:

患者长期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要克服这一阻力,左心室因此就要加强收缩,以维持心脏正常输出量,久之,左心室就发生了代偿性肥大。

   

(2)主动脉瓣狭窄:

当主动脉狭窄时,左心室血液则不能排尽,同时舒张期时左心室又接受左心房的血液,这样左心室血液量增多,久之,可引起左心室发生代偿性肥大。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脏舒张期时,主动脉血液可反流入左心室,再加上左心室还接受正常左心房的血液,因此致使左心室血液量增多,同样,久之,可引起左心房发生代偿性肥大。

   (4)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脏在收缩期时,二尖瓣应关闭,当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血液进入主动脉的同时,就有一部分血液反流入左心房,这样左房血量增加。

久之,左房会发生代偿性肥大。

心脏在舒张期时,左心室要接受左心房内较正常为多的血液,因此,久之,左心室也会发生代偿性肥大。

4.答:

凡能引冠状动脉闭塞的原因均可作为心肌梗死的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是:

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闭塞;②冠状动脉痉挛;③冠状动脉的炎症性狭窄。

   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依次为: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支配的区域,即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部位。

   其次为右冠状动脉所支配的区域,即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

   还有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所支配的区域。

即:

左室侧壁。

   病理变化:

心肌梗死为贫血性梗死。

梗死灶形状不规则,色黄、干燥,周围伴有充血出血带,以后被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所取带。

镜下为凝固性坏死表现。

5.答:

(1)本型心肌梗死如果范围较小,可由瘢痕组织修复,对机体影响不太大。

    

(2)如果梗死范围大于40%则会引起心源性休克。

    (3)室壁瘤形成:

多成梗死愈合期,在心室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心壁可向外呈瘤样膨出,结果可造成心功能不全或附壁血栓形成。

    (4)附壁血栓形成:

在室壁瘤的内侧或梗死区内膜处,可形成层、片状的血栓(附壁血栓)。

血栓可机化或部分脱落,造成动脉性栓塞,引起相应组织的梗死。

    (5)心外膜炎:

心肌梗死波及心外膜时,可造成纤维素性心外膜炎。

    (6)心脏破裂:

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此时梗死区渗出的中性白细胞释出大量水解酶,再加上心肌本身的坏死、溶解,在心室内压突然增加的情况下,可使心脏破裂,引起心包填充或室间隔或乳头肌断裂,造成急性左心衰竭而死亡。

6.答:

病因:

多由风湿性心内膜炎所致,少数可由感染性心内炎引起。

     病变:

轻者,二尖瓣增厚形如隔膜。

重者,瓣膜极度增厚、变形、粘连,瓣膜形如鱼口,口面积缩小到1-2cm2,甚至0.5cm2。

     血液动力学改变:

早期,因二尖瓣狭窄,心脏在舒张期时,左心房的血进入左心室受阻,所以有部分血液会在左心房存留,加上又不断接受肺静脉的血液,因此左心房血液增多,压力增高。

久之,左心房呈代偿性肥大。

当失代偿时,左心房扩张并引起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受阻。

由此造成肺淤血、肺动脉高压。

久之,右心室也呈代偿性肥大,后当失代偿时,右心室呈扩张状,随之,三尖瓣出现相对关闭不全,当心脏收缩时血液自右心室反流入右心房。

久之,右心房血量增多、压力增大,体循环受阻,引起各个脏器的淤血。

     临床表现:

二尖瓣听诊区可闻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X线检查,左房增大。

可继发附壁血栓形成。

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

由于肺淤血,患者可咳血性泡沫痰,可有呼吸困难、紫绀表现。

右心衰竭时,可出现全身各脏器的淤血、水肿,患者常有二尖瓣面容表现(面颊潮红)。

7.答:

可出现颗粒性固缩肾病变。

形态变化是:

双侧肾脏体积缩小,质硬,重量减轻,肾表面呈细粒状、肾切面皮质变薄。

镜下: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

部分肾小球萎缩、纤维化、伴玻璃样变性,肾小管也同时变性、扩张,肾单位数目减少。

小叶及弓形动脉内膜纤维组织增生、管壁变厚,管腔狭窄。

部分肾小球呈代偿性肥大肾小管代偿性扩张。

肾间质纤维化及淋巴细胞浸润。

本病变最终可使患者产生肾功能衰竭。

临床出现尿毒症表现。

8.答:

基本病理变化:

早期

(1)脂纹形成:

动脉内膜肉眼可见帽针头大小的斑点及宽约1-2mm长短不一的可隆起于动脉内膜表面的黄色条纹。

镜下为大量泡沫细胞。

(2)以后纤维斑块形成:

为隆起于动脉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也可为瓷白色。

镜下,斑块表面为一层纤维帽可伴有玻璃样变性,其下可见不等量的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及大量细胞外脂质和基质,随着细胞的崩解,病变可演变为粥样斑块。

(3)粥样斑块:

为明显隆起于动脉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

切面,表层的纤维帽为瓷白色,深部为粥糜样物,镜下,玻璃样变的纤维帽下含有坏死物、胆固醇结晶、钙化等。

底部可有肉芽组织,外周可见少量泡沫细胞、淋巴细胞。

动脉中膜呈不同程度的萎缩变薄。

主要合并症有:

①斑块内出血;②斑块破裂;③血栓形成;④钙化;⑤动脉瘤形成。

9.答:

①斑块内出血;②斑块破裂;③血栓形成;④钙化;⑤动脉瘤形成。

10.答:

①心:

左心室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②肾:

双侧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③脑:

高血压脑水肿,脑软化,脑出血。

11.答:

可表现为非特异性炎或肉芽肿性炎。

典型病变分为三期:

①变质渗出期,即结缔组织黏液变性和纤维蛋白性坏死;②增生期(肉芽肿期),即由纤维蛋白样坏死物、Aschoff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构成的Aschoff小体;③纤维化期(愈合期)。

12.答:

急性期:

瓣膜肿胀,闭锁缘有串珠状单行排列的疣状赘生物,粘连紧密,不易脱落。

后果:

病变反复发作,致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短缩,瓣叶相互粘连,腱索增粗、短缩,导致瓣膜病。

13.答:

①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发生在原无病变的瓣膜,赘生物体积巨大、松脆、含大量细菌,破碎后引起含菌性栓塞和继发性脓肿;②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常发生在原有病变的瓣膜,赘生物呈息肉状或菜花状、污秽灰黄色、质松脆、易破碎脱落、其深部有细菌团,赘生物脱落引起动脉性栓塞和血管炎。

14.答:

(1)原发性高血压:

①原因未明;②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为主要表现;③独立性全身性疾病;④以全身细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⑤常引起心、脑、肾及眼底病变,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2)各型病变特点:

1)缓进型高血压的病变特点:

①功能紊乱期的基本改变为全身细、小动脉痉挛;②动脉系统病变期的病变为心脏代偿期左心室壁向心性肥大,失代偿期左心室壁离心性肥大;肾脏: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脑:

高血压脑病,脑软化,脑出血;视网膜:

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2)急进型高血压的病变特点:

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

 

一单选

(1)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与动脉血压相等的时期是

A等容收缩期B射血期

C等容舒张期D快速充盈期E房缩期

 

(2)舒张压出现在

A等容收缩末期B快速射血期

C减慢充盈期末D心房收缩期末E减慢射血期

 

(3)心室内压力上升最陡峭的时期是

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

C减慢射血期D快速充盈期E心房收缩期

 

(4)具有收缩性的心肌位置

A、窦房结B、心房内优势传导通路

C、房室交界D、房室束E、浦肯野纤维网

(5)心房收缩形成心房压力曲线中的

A、a波B、c波

C、v波D、x降波E、y降波

 

(6)心肌不同于骨骼肌的是

A、最适初长度为2.0μmB心肌有前负荷

C、在初长度-张力曲线中不出现降支D、心肌收缩强度受前负荷影响

E、收缩张力与后负荷成正相关

 

(7)心室肌动作电位4期中下列哪项属于被动运转

A、Ca2+外流B、Na+外流

C、K+内流D、Na+内流E、Na+外流与K+内流

 

(8)正常人体力活动时搏出量成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动脉血压降低B、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

C、射血分数加大D、心室内压升高E、心舒期缩短

 

(9)下列哪项可使射血分数增大

A、动脉血压升高B、静脉注射乙酰胆碱

C、迷走神经兴奋D、心脏射血能力减弱E、心交感神经兴奋

 

(10)关于心指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B、静息心指数是心脏泵血功能的较好指标

C、10岁左右儿童静心指数最大

D、老年人心指数减少

E、正常成年人静心指数为1.5~2L/(min*m2)

 

(11)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循环主要功能是完成物质运输

B、体内大部分激素由血液循环发挥作用

C、高度分化的组织最先受到循环停止的影响

D、大脑皮层对缺血较敏感

E、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与血液循环无关

 

(12)关于射血分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评定心脏泵功能的重要指标

B、在心脏扩大时,搏出量可能正常,但射血分数减小

C、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加大或减小时,射血分数基本不变

D、在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时,射血分数减小

E、在体位变化使静脉回心血量变化时,射血分数基本不变

 

(13)关于心搏出量调节的Starling机制,错误的是

A、心室肌前负荷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B、仅对搏出量进行精细、短时间调节

C、对长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