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4《落叶飘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5896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4《落叶飘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主题4《落叶飘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主题4《落叶飘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主题4《落叶飘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主题4《落叶飘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4《落叶飘飘》.docx

《主题4《落叶飘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4《落叶飘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题4《落叶飘飘》.docx

主题4《落叶飘飘》

教学活动设计

11-2美术活动:

树叶鸟

一、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尝试把树叶添画成小鸟。

2.学习用语言表达树叶鸟的简单对话。

二、活动准备:

1.把幼儿收集来的树叶清洗干净。

2.彩色笔、胶水活动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树叶想什么。

1.将幼儿收集来的树叶摆放在桌子中间。

2.拿起一片树叶,看看它象什么?

3.在桌上摆放,拼树叶,说说它象什么?

(二)树叶象小鸟。

1.幼儿翻开幼儿用书8页,树叶象小鸟,小鸟的嘴巴在哪里?

2.请小朋友把树叶变成小鸟。

(三)树叶鸟在干什么

1.幼儿在树叶上,添画眼睛,然后粘贴在画纸上,添画上脚,把一片树叶变成小鸟。

2.帮助能力弱的小朋友完成作品。

3.能力强的幼儿鼓励他们把树叶变成更多的树叶鸟。

3.说一说,你的树叶鸟在干什么?

效果分析:

让小朋友大胆想象,尝试把树叶添画成小鸟,小朋友在添画时有一定的困难。

小朋友能把树叶想像出各种动物,但让他动手操作,有难度,许多小朋友只是把树叶粘贴在画纸上,然后自由乱涂,教师问孩子“树叶变成什么”?

(老虎、豹小白兔等)。

 

教学活动设计

11-4数学活动:

大家来分享

一、活动目标:

1.在分糖果的过程中掌握数量1和许多的关系。

2.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二、活动准备:

班里的玩具、夹子等,每人一颗糖果

三、活动过程:

(一)请小朋友来说说班级里面1和许多的东西

1.活动开始前老师拿了一筐夹子玩具,问小朋友这里有多少个夹子。

老师又拿一个夹子在手里,问孩子们老师手里有几个夹子。

然后我一个一个得把夹子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个夹子。

2.可请小朋友先说说1的东西有哪些,再说说许多的东西,中间老师要进行一定的引导。

(二)给小朋友分糖吃

1.糖在老师手中的时候就对糖进行一个简单的1和许多的巩固

2.请小朋友们自己来分糖,说说看你手中的糖是有多少,然后分给小朋友是多少

3.当小朋友拿到糖以后,再请他们说说他们每人拿到多少糖10’

(三)幼儿分享糖(边吃糖边放分果果音乐)。

效果分析:

小朋友对感知“1”和“许多”理解比较快,学了几遍就能说出,哪个是1,哪个是许多。

不过课后为了巩固对“1”和“许多”的认识,还可以让幼儿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是1个的,哪些是许多个的。

 

教学活动设计

11-6常识活动:

树叶的旅行

一、活动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认识“上”“下”的方位。

2.发挥想象,运用方位词描述树叶的行踪。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8、9、页每个幼儿一片树叶。

三、活动过程:

(一)树叶看到了什么。

1.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8页,有顺序地阅读画面,并听教师导入。

2.请幼儿阅读《小狗散步》说出小狗散步的地点,引导幼儿知道上下位置关系。

3.请幼儿阅读9页,并听教师导入。

4.幼儿边看《树叶的旅行》提问:

树叶到那里。

(二)树叶想去哪里。

1.小树叶找到好朋友,可开心,倾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树叶,想一想,小树叶还会去哪里?

做了什么事情?

2.请幼儿把树叶粘贴到相应的地方,然后用语言表述小树叶去里哪里,干了什么。

(三)树叶去旅行。

1.请幼儿手持一片落叶,到户外模仿树叶飘舞的动作。

2.“树叶飘到是们什么上或树叶飘到什么下。

效果分析:

小朋友能根据树叶飘飘到哪里,述说树叶时,能够准确的说出“上、下”并找到它的位置。

而且大部分孩子也能完整的说出树叶在哪里。

当树叶去旅行小朋友说出“树叶飘呀飘,飘到房顶上。

飘到小猴子头顶上。

飘到小河里、飘到马路上”……笑喷有的想象力比较丰富。

 

教学活动设计

12-2美术活动:

有趣的树叶装饰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一起利用树叶装饰身体的乐趣。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学过用双面胶粘贴的技能。

2. 树叶项链、树叶手镯、许多树叶(背面粘双面胶)、夹子、小镜子、铃铛等。

 3.欢快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树叶装饰画。

1.欣赏教师制作的树叶项链,说说这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

2.讨论怎样打扮教师,几个幼儿试着用一些现成的树叶项链、树叶手镯打扮教师。

3.我们可以怎样用树叶打扮自己?

(脸部装饰、头发装饰、腰部装饰、手脚装饰等)。

(二)尝试用树叶打扮自己。

1.你想把自己打扮成什么样子?

树叶可以粘在哪里?

2.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树叶粘在自己的身上,自己够不到的部位(如背部等)可请同伴帮助。

3.引导幼儿用夹子和铃铛作为辅助装饰,教师适当予以帮助。

4.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同时打扮自己,与幼儿一起活动。

(三)集体欣赏和舞蹈。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说说戴上树叶装饰物后像什么人?

2.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一起跳舞。

效果分析:

课前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树叶,小朋友用胶水只会把树叶粘贴在衣服上,不能把树叶拼成各种图案,进行装饰。

把自己做的东西进行表演,小朋友边听音乐边走模特步,表演可认真,有兴趣。

教学活动设计

12-4数学活动:

树叶妈妈和孩子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绿色、黄色,能一一对应找到相同的颜色。

2.体验妈妈和孩子的亲情

二、活动准备:

1.纸板胸饰一份(正面是绿色,反面是黄树叶)。

2.一筐树叶,有绿、黄两种颜色。

三、活动过程:

(一) 树叶宝宝找朋友。

1.请幼儿闭上眼睛,从教师的筐中抽取一片树叶。

2.你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

3.请相同颜色的树叶宝宝坐在一起,把树叶放在椅子下。

(二)树叶妈妈找孩子。

1.教师扮演大树,伤心地说:

“我是树叶妈妈,秋天到了,我的宝宝们一片一片地往下掉,都飞走了。

我真想他们,谁能帮我找到我的树叶宝宝呢?

2.引发幼儿讨论:

怎么样帮助树叶妈妈找回孩子?

3.请幼儿每人从椅子下面拿起树叶看一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自己的妈妈在哪里。

4.教师挂上绿树叶(黄树叶胸饰)说:

“我的绿(黄)树叶宝宝在哪里?

”这时,树叶宝宝就上前抱抱妈妈。

说:

“妈妈,妈妈,我在这里!

(三) 游戏:

大风来了。

1.绿树叶宝宝的小手拉在一起,黄树叶宝宝的小手也拉在一起;树叶妈妈带孩子们散步,边走边念:

绿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树叶妈妈爱你们。

2.当听到“大风来了”的信号时,绿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分别抱住自己的树叶妈妈,树叶妈妈和孩子们继续玩耍。

效果分析:

秋风起,天气凉,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在风中翩翩起舞……小班科学活动《树叶妈妈和孩子》正是在这样一个树叶飘落的美丽环境下开展的。

我们把1、认识、区别绿色、黄色,能一一对应找到相同的颜色;2、体验妈妈和孩子的亲情;作为本次活动的目标。

虽然,事先孩子们也捡了不少落叶,也有绿色和黄色的树叶,但树叶的颜色偏差较大,既然为科学活动,为了孩子们能正确的认识绿色和黄色,我们就制作了绿、黄两种树叶。

 

教学活动设计

12-6常识活动:

收藏树叶

一、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收藏树叶的讨论。

2.感受收藏和发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将各种颜色、形状不一的树叶放置在展示台。

2. 每人一本自带图书。

三、活动过程:

(一)与树叶对话。

1.我们用树叶做过什么?

(跳舞、铺树叶小路、打扮自己等)。

2.秋天快要过去了,眼看着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都快落光了,你们有没有办法让树叶留下来?

3.请幼儿对自己喜欢的树叶说一句话,教师快速记录。

(二)收藏树叶。

1.树叶可以怎么收藏呢?

请幼儿大胆参与讨论。

2.请幼儿将树叶压平,夹在书本里。

3.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树叶,将树叶展平,小心放进自带的图书里。

4.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收藏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5.请幼儿将收藏树叶的图书带回家。

效果分析:

当讨论如何把这些叶子完整地保存起来时,孩子们又动起脑筋来,有的说:

“放在口袋里。

”有的说“放在抽屉里”。

最后大家同意了我的办法:

用图书把树叶夹起来做成书签。

于是有了第三步:

制作树叶书签,每个孩子都选了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小心翼翼的夹在图书里,个个都充满了成就感!

 

教学活动设计

13-2美术活动:

彩色树叶的舞蹈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一起用涂印的方法作画。

2.感受涂涂印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适合压印的树叶若干。

2. 四种颜料(红、黄、绿、棕,每种颜色配一个自制海棉刷),抹布。

3.背景轻音乐,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10-11页。

三、活动过程:

(一)与树叶跳舞。

1.瞧,风来了,树叶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2.幼儿手持一片树叶,跟着教师一起跳舞。

(二)看树叶跳舞。

1.教师出示工具,示范将蘸有颜料的树叶压印在画纸上。

2.请个别幼儿试着操作:

用海棉刷在叶子的正面刷上一种颜色,用力压印到纸上,然后轻轻揭开。

(三)让树叶跳舞。

1.轻音乐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在《美术》书上压印。

2.教师观察幼儿压印并给予适当帮助。

3.教师和幼儿一起用他们的作品装扮活动室。

4.教师和幼儿一起用他们的作品装扮活动室。

效果分析:

在材料上,我选用各种不同形态的树叶,所以做出来的画面很丰富,而树叶的叶蔓又很清晰、明显,所以印在纸上的痕迹很清晰。

再加上选用了天蓝色、朱红色、绿色,整个树林的画面色彩很鲜明。

玩色,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但也有许多孩子把颜色搞的较脏,手上,衣服上都有。

下次活动提醒孩子注意。

 

教学活动设计

13-4数学活动:

捡落叶

一、活动目标:

1.观察落叶,感受捡落叶的乐趣。

2.产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3.感知“1”和“许多”。

二、活动准备:

1.选择一块安全、便于活动的树林。

2.带上盛树叶的容器。

三、活动过程:

(一)将幼儿带到树林中,激发幼儿对落叶的观察兴趣。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飘落的景象,学习用简单的句子来描述这一自然现象。

(三)让幼儿四散(必须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以内)捡各种各样的落叶,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如“一棵树会落下许多叶子”、“一片一片的树叶合在一起成了许多树叶”等。

(四)让幼儿把落叶集中放到容器内,再次感知“1”和“许多”。

效果分析:

小朋友对感知“1”和“许多”理解比较快,学了几遍就能说出,哪个是1,哪个是许多。

不过课后为了巩固对“1”和“许多”的认识,还可以让幼儿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是1个的,哪些是许多个的。

 

教学活动设计

13-6常识活动:

什么东西飘下来

一、活动目标:

1.对物体飘落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2.能运用身体动作表现物体飘落的样子。

二、活动准备:

1.观察过落叶的情景。

2.各种叶片、羽毛、纸条、自制降落伞(塑料袋下挂一块积木)。

3.记录单为五张4开纸(每张纸上分别画上以上四种物体的基本形状),水彩笔。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材料,摆弄落体。

1.请幼儿自选一样物体玩一玩,观察这个物体飘落的情景。

2.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所玩物体飘落的样子,并用动作加以表现。

(二)继续摆弄并表现落体。

1.让幼儿充分操作其他材料,观察不同物体飘落时的有趣现象。

2.请幼儿一起用动作加以表现。

3.幼儿间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4.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同时打扮自己,与幼儿一起活动。

(三)尝试记录。

1.师幼共同观察记录单。

2.请幼儿把看到的情景用水彩笔记下来,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效果分析:

秋风起,天气凉,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在风中翩翩起舞……小班科学活动《什么东西飘下来》正是在这样一个树叶飘落的美丽环境下开展的。

小朋友能说出许多东西飘落下来,(如:

尼龙袋、衣服、床单、纸、、等)小朋友对物体飘落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