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张掖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docx
《关于加快张掖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张掖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加快张掖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
关于加快张掖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不仅能够促进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旅游产业结构
调整,带动旅游市场增值,还对繁荣生态文化,完善旅游功能,拓展林业等产业发展空间,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在“顺应自然,建设
生态张掖”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张掖市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对于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张掖市素有“金张掖”和“塞上江南”之美誉,发展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生态
景观多样。
区域内雪山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农田绿洲和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形成独
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生态景观。
截止目前,全市森林总面积达到
674万亩,其中
天然林389万亩,集中分布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人工林285万亩,主要分布在黑河流域沿
岸的川灌区及沿山区。
森林覆盖率达
10.71%。
全市有各类天然和人工湿地
315.6万亩,占
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2%。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
10.76平方米。
市内有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个,建成省级森林公园5个,县级森林公园6个,以湖泊、
水库为依托的水上公园
8个,丹霞地貌地质公园
1个。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已开发
了颇具特色的森林草原、
丹霞冰川、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旅游项目,
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2008年接待游客
23.2万人(次),旅游收入
1260多万元。
以沿祁连山的
森林草原景观为主线,集自然观光、
生态旅游、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为一体的丝绸之路生态
旅游产业带,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二、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根据张掖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生态立市”战略要求,结合资源条件,今后张掖
市发展生态旅游业应坚持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保护第一的原则,实现社会效益、经
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性循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具体思路是开辟六条生态旅游线路,打
造六大生态旅游品牌。
1、森林生态休闲游。
沿祁连山脉走向东起西营河、西至祁丰,区域内自然、人文景观
较多,天然林面积达300多万亩,有焉支山、海潮坝、马蹄寺、西水、窟窿峡、大黄沟、康
乐等省、县级森林公园及自然景观20余处,有马蹄寺、钟山寺、文殊寺等人文景观10多处,
有著名的七一冰川及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此线生态旅游应以森林公园为依托,以自然
景观为主线,以人文景观为点缀,打造以林海探奇、雪山览胜、回归自然、休闲养生为主要内容的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2、草原风情生态游。
此线东起山丹马场、经民乐扁都口至肃南康乐草原,该区域地势
平坦,面积辽阔,水草丰茂,交通方便,旅游项目广。
沿线有裕藏等少数民族居住,游客在
页
.
旅游观光中通过骑马狩猎、观看马术比赛、观赏油菜花、参加篝火晚会,与裕藏少数民族联欢等形式体验牧歌飞扬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
3、湿地水韵生态游。
以甘州城区北效湿地为中心,沿黑河向西经临泽中部沼泽湿地,
高台小海子、大湖湾、马尾湖等湿地,形成独特的水上景观,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沿途健全完善各类景观基础和服务设施,打造“水上游城,园中赏花,湖边观鸟,
林下休闲”为主题的“戈壁水乡”生态旅游品牌。
4、丹霞地貌生态游。
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和肃南县梨园峡谷一带的丹霞地貌和彩色丘
陵,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0公里,为中国“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以祁连彩色丘陵和丹
霞地貌为主线,打造祁连多彩丹霞地质地貌生态旅游品牌,将成为今后张掖市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5、沙漠科普生态游。
沙漠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类型。
沙漠生态系统凭借其苍凉荒芜的原始自然景色、神奇壮观的风蚀地貌及沙漠探险中所蕴含的冒险精神强烈地吸引着
众多的探险旅游者。
以临泽、高台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为依托,以正在建设中的沙漠科技馆为中心,打造沙漠科普生态旅游区,开展科普教育、沙漠探险、游览滑沙、沙生植物观赏等活动。
6、绿洲农业生态游。
以古朴、原始的自然乡风野趣为背景,以现代绿色产业设施农业
为主线,以田园风光、温室大棚、农家小院为依托,打造以“春可赏花观景,夏可避暑纳凉,秋可品果休闲”的绿洲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品牌。
。
三、生态旅游业发展对策
1、精心编制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
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高层次、高品位的旅游方
式。
按照国家《生态旅游发展纲要》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在编制张掖市生态旅
游产业总体发展规划时,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对生态旅游资源特征,生态敏感性,环境承载力以及整个区域的区位条件,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进行全方位调查,按照生态功能区要求和生态旅游相关规范,高水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
在规划建设中,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突出保护功能,统筹规划经济、社会、文化、
生态发展目标,合理布局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保护设施和必要的旅游接待设施,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
势,体现自然之美。
2、加大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
近年来,由于气温变暖,降水减少等自然因素和乱
采乱挖、超载放牧、围湖造田等人为因素,造成祁连山冰川湿地、高山灌丛草甸湿地和黑河
流域湿地面积不断缩减。
市区北郊湿地面临着人为破坏和水体污染的严重威胁。
再加上草原退化、沙尘暴侵袭、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形势十分严峻,保护森林、湿地、草原、水域等
生态资源刻不容缓。
当前,要从维护生态安全的高度出发,依法保护森林、草原资源,重点
页
.
抓好湿地资源的保护,对林区内的湿地严禁开垦、填埋、采砂、污染水源,加大北郊湿地区域内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严禁在湿地内乱垦滥开、围湖造田、开沟排阴、乱修乱建及随意倾倒生活垃圾,严厉查处破坏生态资源的案件,确保生态资源安全。
努力营造金张掖天蓝、地绿、水清、土净、气爽、人和的良好生态旅游环境。
3、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一切有利
条件,积极争取森林、湿地等生态保护建设项目,抓紧申报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张掖黑
河流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以项目带动生态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积极投资参与生态旅游项目建设。
要加大旅游景区
景点的道路交通、通讯设备、宾馆餐饮、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生态旅
游服务水平。
要加快沙漠科普博物馆建设进度,尽快筹建湿地文化博物馆、丹霞地貌博物馆、
农耕文化博物馆、野生动植物标本展示馆、中国冰川博物馆和绿洲产业展示馆,以此提升张
掖生态旅游的品位。
4、充分挖掘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
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旅游之基。
良好的自然
生态资源和独特的人文生态资源都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
是生态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和生
命力的源泉。
发展生态旅游不仅要有效保护、
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
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同样要把保护和发展当地人文资源纳入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从张掖的
生态资源现状和文化特色考虑,
中北部名城古韵、湿地水泊、绿洲农业旅游区要着力彰显丝
路文化、绿洲文化、黑河文化、湿地文化等,东南部森林草原佳景旅游区突出森林文化、草
原文化和野生动物文化,西南部丘陵奇观民族风情旅游区重点表现民族文化、
地质文化和山
水文化,最大限度赋予每个旅游景区以鲜明的文化内涵,
不断推出生态旅游精品。
要依托张
掖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地位,策划组织湿地论坛、
张掖葡萄节、山丹马术节、焉支山生态文
化庙会、民乐金花节、临泽红枣节、肃南裕固族风情节等节会活动,丰富文化内涵,打造生
态旅游精品,以声造势,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摘自《甘肃工作》杂志
张掖发展生态经济纪实
2008年初,新一届张掖市委市政府领班子成员,在经过几个月不畏艰辛马不停蹄的市
情调研和科学分析后,以全新的视角、敏锐独到的眼光指出:
“甘肃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这种自然性难以改变。
而张掖有大自然的恩赐,有黑河,有黑河水,这是亘古不变的亮点和优势”,“保护黑河湿地,应该会成为我们推进张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支点⋯⋯”
同年7月10日,中共张掖市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强调“举特色旗,打湿地牌,作水文章,立生态市”,将“顺应自然,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象”作为首
要之路、重中之重。
其立足点就是要以黑河、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引领城市建设,进一步强化张掖在黑河流域中的生态地位,使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页
.
2008年12月31日,黑河之滨,戈壁滩上,中国黑河流域(张掖)湿地保护工程滨河新区项目开工,黑河湿地保护工程由此拉开序幕。
2009年3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开工建设。
这一工程旨在盘活张掖北郊3万亩湿
地资源,加大湿地植被恢复与保护,再现“甘州城北水云乡”的诗意画卷。
2009年4月,高台县北郊黑河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示范区建设工程全面启动。
此后,各县区生态恢复保护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整个张掖进入了热火朝天的生态工程大会战阶段。
生态保护,一时成为张掖街头巷尾、干部群众的热议话题。
有耕耘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
2009年11月,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顺利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正式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至此,张掖成为坐落在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绿洲城市。
同年12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命名为甘肃唯一、黑河流域首家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也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2010年5月,张掖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为甘肃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
市。
2011年1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被甘肃省科协命名为“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
同年4月,经国务院审定,正式批准建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继张掖国家
湿地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被批复命名后,张掖市湿地再次获取的第3个国家级殊荣。
2012年1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数据显示:
2008年-2013年,张掖森林覆盖率由9.17%增长到13.04%,湿地面积由21.04万公顷增加到25.34万公顷,湖泊面积由644公顷增加到1050公顷。
随之而来的是居民收入在增长、产业结构在优化。
2010年-2913年,张掖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
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全省0.7和0.6个百分点,2013年分别增长10,3%和12.8%;作
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张掖却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之比是27.6:
35.7:
36.7,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和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率均超过50%,形成了服务经济带动的发展
格局。
与此同时,张掖市委、市政府自觉秉持“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的生态
经济发展理念,抢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历史机遇,提出立足“一
山一水一古城”资源禀赋,彰显“多姿多彩多优势”特色风貌,加快“宜居宜游金张掖”建
设步伐的总体发展思路和把宜居宜游打造成首位产业的战略抉择,以超常规的举措开发特色
页
.
旅游资源,使生态经济建设有了最佳的业态支撑,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明确了主攻方向,也使举全市之力建设旅游大景区、发展旅游大产业成为共识和必然。
数据显示:
张掖市境内外游客接待量由
2010年的187.41万人次增长到2013年的
752.37万人次,增长了301.5%;旅游综合收入由
2010年的9.1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9.12
亿元,增长了327.1%。
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
GDP增量中突破了
50%,旅游业的产业发
展优势日益显现,对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有力地带动了交通、住宿、餐饮、商
贸、文化及整个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生态旅游需要升级提速
历史上的张掖凭借畅通的陆路运输,
造就了丝绸之路上的辉煌。
如今,随着交通条
件的不断改善,张掖借助已经形成的立体交通枢纽优势,
加快发展以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
工、区域服务为重点的通道经济,再次踏上了创新发展的征程。
张掖连续几年开展“旅游发展年”活动,大力实施国家湿地公园、
焉支山景区开发、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等重点旅游项目,努力争创
4A、5A级景区,成功举办张掖·中国汽车拉
力锦标赛、中国·张掖首届祁连玉石文化博览会、
“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等
一系列重大活动,焉支山等景区成为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干线上的新热点,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区域性中心旅游城市正在形成,旅游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了解,张掖市A级旅游景区由2010年的10家增加到24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
11家,星级旅游饭店由2010年的17家增加到
34家,旅行社及分社由
2010年的18家增加
到42家,全市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由
2010年的1.3
万人增加到2.6万人。
旅游业的发展让张掖人尝到了甜头,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
坚持把发展生态经
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成为了张掖人自上而下的共识。
如何吸引更多客商、游
人来到张掖呢?
2013年,张掖市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具有雄厚资金优势的甘肃省公
路航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携手,
强强联合,打造宜居宜游新型战略平台。
当年
4月,省公航
旅投资40亿元建设的张掖丹霞游客服务中心、山丹皇家马场游客中心、赛马场和山丹焉支
山游客服务中心等8个旅游项目,在闻名遐尔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这是张掖市联手国内旅游企业强势打造旅游产业
“航母”的一个创举,是地企强强联合的一
个成功范本,也是张掖市立足资源优势,拓宽宜居宜游渠道的重大举措。
这个具有里程碑意
义的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张掖市发展宜居宜游首位产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同年,张掖市与华德集团签署了涉及华德集团生态城、华德乡村俱乐部、食品基地等4个项目,预计投资468亿元的协议。
双方期望,充分利用张掖独特的旅游资源,与具有雄厚资金优势的华德集团强强联合,在张掖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项目,做强做大旅游景点,
通过国际化旅游管理平台经营管理,把张掖最美的资源变成经济价值,把原生态打造成旅游
页
.
的亮点,实现张掖高端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同时,充分挖掘利用张掖现代农业开发资源,使华德集团在张掖的投资实现多元化,助推张掖转型跨越发展。
为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打造精品景区景点,张掖抢抓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机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
社会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将能代表张掖旅游特色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
大佛寺、马蹄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焉支山—山丹皇家马场、平山湖生态旅游景区西部影
视基地及国际赛车城、张掖沙漠体育公园、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等12个优质旅游景区景点和
张掖宾馆、张掖现代物流城2个开发项目作为经营权转让和产权转让的主体,将其经营权、
管理权和所有权相分离,把旅游资源市场化,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加大旅游景区
景点开放开发力度,通过合资、独资、股份制、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方式,出让旅游景
区经营权,探索构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景区开发体制和经营管理体制。
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张掖市6县区立足当地优势,竞相发展宜居宜游首位产业:
肃南县立足祁连山丰富的玉石资源和祁连玉良好的市场需求,投资10多亿元建设了祁连玉
文化产业园,成为肃南打造转型跨越新平台、展示“山水肃南·裕固家园”新形象而建设的
一个集玉石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于一体的综合项目;高台县坚持宜居宜游首位产业地位不动摇,以打造“黑河水乡城市”和“红色高台”两张名片为目标,以生态城市、黑河湿
地公园和大湖湾文化旅游风景区建设为载体,狠抓红色旅游和特色文化发展,2012年旅游
综合收入达1.19亿元;民乐县以打造“高原生态县城”为目标,将昔日乱石遍布、垃圾成堆的西城区改造成小桥流水、景色宜人的休闲娱乐去处,建设了滑雪场、汽车自驾营地等,
承办了全国登山大会,吸引近10万人参加;临泽县以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级生
态县为目标,把大沙河开发区建设作为构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转型跨越的重要
载体全力推进,依托丹霞山和丹霞广场,建设彰显“七彩丹霞”魅力和“塞上江南”风情为一体的大沙河生态文化产业园,精心打造集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多元富民产业、区域首位产业要素于一体的宜居宜游产业;山丹县着力打响“世博圣地,五彩山丹”文化旅
游品牌,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
--大庆网>>大庆新闻>>网盟新闻)
2013年张掖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2013年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紧盯政策谋项目、抢抓机遇争项
目、主动招商引项目、齐心协力建项目,旅游项目建设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2013年以来,
张掖共新建和续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焉
支山森林公园、山丹大佛寺、红西路军纪念馆二期工程、祁连玉文化产业园、马蹄寺、文殊
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大湖湾历史文化产业园、黑河湿地公园等、
甘州府城、张掖宾馆旅游项目32项,完成投资19.61亿元。
页
.
(二)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加大,市场效应进一步扩大。
按照
“强化宣传推介,提升旅游
形象,拓展客源市场”的思路,依托媒体广告、专业网站和节会赛事等载体,着力宣传金张
掖特色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
市、县区投入宣传营销资金
1500多万元,改版制作张掖
市旅游交通图、张掖旅游自驾游地图和张掖旅游宣传画册,
在中央电视台气象频道和《朝闻
天下》栏目、甘肃卫视、《自驾游》、《联合早报》、《海峡时报》、《文汇报》、《大公
报》和《读者》杂志等媒体刊播张掖旅游宣传广告,
在北京、香港、兰州火车站和中川机场、
连霍高速沿线等投放张掖旅游宣传广告。
积极组团参加中国旅游交易会、
国际文化产业大会、
中国(广东)旅游产业博览会、渝洽会、第十九届兰洽会、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赴北京、
上海、西安、广州、深圳、贵阳、银川、重庆、成都等地宣传推介;与重庆市旅游局、河南
省旅游局自驾游协会、银川市旅游局联合宣传推广张掖旅游自驾游线路,
并与银川市旅游局
发起设计“中国首条西部风情黄金自驾游线
”行动。
精心策划举办第三届湿地之夏金张掖文化
旅游艺术节暨中国裕固族民族风情节、首届金张掖冰雪旅游文化节、高台端午文化旅游艺术节、张掖国际露营节、中华珠宝玉石文化节(甘肃节)暨第三届祁连玉石文化旅游博览会、
第十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张掖段赛事活动、中国张掖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备选
站)暨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第四届“中国枣乡魅力临泽”旅游文化节、高台祁连冰酒节、全国钓鱼锦标赛、第四届焉支山旅游文化艺术节、焉支山登山节、中牧山丹马场赛马大会、
民乐县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等品牌节会和赛事活动,张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旅游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旅游业转
型跨越的重中之重,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先后组团赴北京、
广州和新加坡等地开
展项目推介,筛选确定发展理念新、投资实力强的知名大企业主动对接,
实行定向精准招商,
新加坡华德集团、浙江卡森集团、甘肃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等知名企业入驻张掖,
投资开
发重点景区和高附加值特色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2013年,张掖共签约旅游招商引资项目
24
项,落实到位资金7.2亿元,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四)旅游品牌培育步伐强劲,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立足
“培育特色品牌,增强竞争
实力,发挥龙头作用”,认真实施精品景区创建工程,加快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旅游业综合
实力进一步提升。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山丹大佛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3家景
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民乐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民乐圣天寺旅游景区、临泽
梨园口战役纪念馆和临泽香古寺
4家景区被评定为国家
3A级旅游景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
大湖湾文化旅游风景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通过省景评委国家
4A级旅游景区检查,已上报
国家景评委评定。
民乐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创建国家
4A级旅游景区通过市景评委检查,
已上报省景评委初评,待国家景评委评定。
全市
A级旅游景区达到22家,其中4A级旅游
页
.
景区达到8家。
大力开发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
新培育星级农家乐
(牧家乐)36家,全市星级
农家乐(牧家乐)达到189家。
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开发培育山地滑雪、湿地漂流、现代农
业观光、葡萄酿酒工艺观光、钓鱼、赛车赛马等一批新型旅游项目,
旅游产品体系不断优化。
(五)旅游行业监管持续加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认真实施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
划”,扎实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督查整治专项行动
”,严厉打击超范围经营、恶性竞争、购物
欺诈、黑车黑导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进一步营造了诚信规范的旅游服务环境。
采取多种方
式,加大培训力度,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扎实推进。
积极开展星级饭店创
建工作,甘州邮电宾馆、高台宾馆、山丹西部宾馆被评定为国家三星级旅游饭店,
祁连山大
酒店、山丹博兴大酒店、肃南西至哈至大酒店创建国家四星级饭店工作进展顺利,
全市星级
饭店达到27家,旅游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稳步提高。
(六)旅游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打破政府主导投资开发旅游资源
的传统模式,积极探索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市场运作方式,市、县区
先后成立14家旅游文化公司,集中力量投资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实现景区旅游资源市场化、
规模化、高效化经营。
省公航旅集团、市山水文化旅游公司、张掖七彩山旅游公司共同出资
1.538亿元注册成立张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张掖丹霞景区。
马蹄寺、焉
支山、山丹皇家马场等重点景区经营机制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活力进一步
增强。
二、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3年,张掖旅游产业开发工作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主
要表现在:
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城市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不强,旅游旺季特别是节假日游客
进不来、住不下、游不动、出不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旅游要素配置不够合理,完整的旅游
产业链还没有形成,重点景区缺乏必要的餐饮、购物场所和休闲娱乐项目;旅游项目建设力度还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