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的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4694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通信的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多媒体通信的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多媒体通信的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多媒体通信的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多媒体通信的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媒体通信的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x

《多媒体通信的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通信的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媒体通信的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x

多媒体通信的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

 英文名称:

Fundamentalsof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课程性质:

专业课 

学分:

3;学时:

40

一、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是通信工程和信息技术的专业课,是信息学院开设的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视觉特性和彩色电视信号、数据压缩的基本技术、恒定速率多媒体信息的编码、多媒体同步、多媒体传输网络、多媒体通信终端与系统、视频数据的分组传输、多媒体数据库等。

由于本课程以概念为主,理论性较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多媒体通信的基本概念、方法、原理及应用,了解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发展趋势,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多媒体进行处理和分析的理论和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或掌握多媒体通信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2.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全面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会议电视系统、桌面会议电视系统和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基本含义以及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工作方式与传统通信技术中的双向通信的区别。

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类型和类型的关键技术。

(2)了解人眼的视觉特性和彩色电视信号的相关定义。

 

(3)了解数据压缩的理论依据、信息率—失真理论;熟悉取样频率的转换、预测编码、正交变换编码、熵编码;掌握子带编码、量化。

(4)了解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掌握典型的视频编码器和解码器、速率控制

(5)掌握多媒体同步技术。

(6)掌握多媒体网络类别、电路交换广域网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支持、局域网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支持、分组交换的广域网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支持、IP网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支持、ATM广域网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支持;了解宽带IP网、宽带用户接入网。

(7)熟悉传送层协议、服务质量的保障、视听通信系统与终端、协同计算与组通信

(8)掌握变比特率编码、 QoS的可伸缩性、定时信息的维护、包丢失的预防和补偿、视频信源的统计特性。

(9)了解多媒体数据库的相关定义。

  

3.教学实施建议

 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整个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省略较麻烦的数学推倒过程,注重结论和应用。

  

 

4.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

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通信原理、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适用专业:

信息工程

二、教学学时安排及教学媒体的使用

 1.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3学时

第二章视觉特性和彩色电视信号 3学时

第三章数据压缩的基本技术4学时

第四章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 3学时

第五章音频数据的压缩编码 3学时

第六章多媒体同步  6学时

第七章多媒体传输网络   6学时  

第八章多媒体通信终端与系统  5学时

第九章 视频数据的分组传输 4学时

第十章视频在异构环境中的传输3学时

  共计  40学时

   

2.教学媒体的使用

教科书:

蔡安妮等,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参考书:

1.徐作庭,《多媒体通信》,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王履程等,《多媒体通信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三、教学内容  

 1.课程内容

第一章概论----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1.1  概述

1.2  多媒体的概念与含义

1.3  多媒体产生的技术背景

  1.3.1 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成熟

  1.3.2 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

1.3.3 大容量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

  1.4  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终端和多媒体通信系统

1.4.1 多媒体计算机

1.4.2 多媒体通信终端

  1.4.3 多媒体通信系统

  1.5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类型,特点及其相关业务

  1.5.1 独立商亭式系统

1.5.2 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询

1.5.3 多媒体会议与协同工作

1.5.4 点播电视

1.5.5 多媒体信件

第二章视觉特性和彩色电视信号

2.1  人眼的视觉特性

2.1.1 图像的对比度与视觉的对比度灵敏度特性

2.1.2 空间频率与视觉的空间频率响应

2.1.3 视觉的时间域响应

2.1.4 彩色的计量和彩色视觉

2.2  彩电电视信号

2.2.1 扫描----空间频率与时间频率的转换

2.2.2 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

2.2.3 电视信号的宽带

2.2.4 彩色空间的处理

2.2.5 全彩色电视信号

2.3  彩色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2.3.1 分量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2.3.2 复合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第三章数据压缩的基本技术

3.1  概述

3.2  数据压缩的理论依据

3.2.1 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3.2.2 信源的概率分布与熵的关系

3.2.3 信源的相关性与序列熵的关系

3.3  信息率—失真理论

3.3.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3.3.2 信息率—失真函数

3.3.3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3.4  取样频率的转换

3.4.1 整数比率转换

3.4.2 分数比率转换和变比率转换

3.5  预测编码

3.5.1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3.5.2 序列图像中运动矢量的估值

3.5.3 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

3.5.4 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内插

3.6  正交变换编码

3.6.1 线性正交变换

3.6.2 离散余弦变换

3.7  子带编码

3.7.1 子带编码工作原理

3.7.2 正交镜像滤波器组

3.7.3 时域消除混叠的变换编码

3.8  量化

3.8.1 均匀量化器

3.8.2 非均匀量化器

3.8.3 最小熵量化器

3.8.4 自适应量化

3.8.5 DPCM预测误差信号的量化

3.8.6 DCT系数的量化

3.8.7 子带信号的量化

3.9  熵编码

3.9.1 熵编码的基本概念

3.9.2 霍夫曼编码

3.9.3 算术编码

3.10 压缩编码算法性能的评价

第四章恒定速率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4.1  典型的视频编码器和解码器

4.1.1 编码器与解码器结构

4.1.2 图像信号的预处理

4.1.3 编码过程

4.1.4 运动估值/补偿模式

4.2  速率控制 

4.2.1 速度控制策略

4.2.2 视频缓存证实器

4.3  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4.3.1 静止图像压缩编码标准JPEG  

4.3.2 视听会议压缩编码标准H.261 

4.3.3 数字声像存储压缩编码标准MPEG1  

4.3.4 通用视频图像压缩编码标准MPEG2(H.261)

4.3.5 低比特率视听会议压缩编码标准H.263  

4.3.6 低比特率音频与视频对象压缩编码标准MPEG4  

 

第五章多媒体同步

5.1  多媒体数据

5.1.1 连续媒体数据与静态媒体数据

5.1.2 多媒体数据内部约束关系

5.1.3 多媒体数据的构成

5.2  多媒体数据时域特征表示

5.2.1 时域场景和时域定义方案

5.2.2 时域参考框架

5.2.3 描述时域特征的时间模型

5.2.4 同步容限

5.3  多媒体同步的四层参考模型

5.4  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结构

5.4.1 同步规范的传送

5.4.2 影响多媒体同步的因素

5.4.3 多级同步机制

5.5  连续媒体内部的同步

5.5.1 基于播放时限的同步方法

5.5.2 基于缓存数据量控制的同步方法

5.6  过媒体流之间的同步

5.6.1 基于全局时钟的时间戳方法

5.6.2 基于反馈的流间同步方法

5.6.3 基于流内同步的流间同步方法

5.6.4 同步算法的比较  

 

第六章多媒体传输网络

6.1  概述

6.2  多媒体信息传输对网络的要求

6.2.1 性能指标

6.2.2 网络功能

6.2.3 服务质量

6.3  网络类别

6.3.1 电路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

6.3.2 面向连接方式和无连接方式

6.3.3 资源预留,资源分配和资源独享

6.4  电路交换广域网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支持

6.4.1 电路交换网络  

6.4.2 多点控制单元

6.5  局域网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支持

6.5.1 传统的共享介质局域网

6.5.2 传统局域网进行多媒体数据传输的性能

6.5.3 局域网帧交换

6.5.4 同步FDDI和优先级令牌环

6.5.5 100 VG-AnyLAN以太网和FDDIⅡ

6.5.6 等时以太网

6.5.7 ATM局域网

6.5.8 局域网性能的比较

6.6  分组交换的广域网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支持

6.6.1 X.25网

6.6.2 帧中继

6.6.3 SMDS   

6.7  IP 网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支持

6.7.1 传统的IP网

6.7.2 IP多网

6.7.3 新一代IP协议(IP v6)   

6.7.4 新出现的QoS保障机制

6.8  ATM 广域网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支持

6.8.1 ATM原理

6.8.2 ATM协议结构  

6.8.3 ATM服务类型和ATM适配层

6.8.4 ATM性能

6.9  宽带 IP 网

6.9.1 千兆位路由器与IP交换

6.9.2 IP over SDH与波分复用

6.9.3 千兆位以太网

6.10  宽带用户接入网

6.10.1 数字用户线路接入

6.10.2 光缆接入

6.10.3 光缆-同轴电缆混合接入  

 

第七章多媒体通信终端与系统

7.1  传送层协议

7.1.1 应用层分帧和集成层次处理

7.1.2 因特网传送层协议

7.1.3 实时传送层协议RTP及RTCP  

7.1.4 实时流协议RTSP 

7.1.5 其它传送层协议

7.2  服务质量的保障

7.2.1 端到端的QoS保障

7.2.2 QoS规范

7.2.3 QoS预备机制

7.2.4 QoS控制机制

7.2.5 QoS管理机制

7.2.6 端到端的QoS体系结构的研究

7.3  视听通信系统与终端  

7.3.1 视听通信终端的一般框架

7.3.2 N-ISDN视听业务标准(H.320)  

7.3.3 ATM视听业务标准(H.310/H.321)  

7.3.4 局域网视听业务标准(H.322/H.323)  

7.3.5 公用电路网视听业务标准(H.324)  

7.3.6 H系列系统间的互通

7.3.7 视听系统的复制/分接标准

7.3.8 视听系统的通信控制协议

7.4  协同计算与组通信

7.4.1 协同计算的概念

7.4.2 组通信

7.4.3 应用共享控制

7.4.4 会话管理

第八章 视频数据的分组传输

8.1  概述

8.2  变比特率视频码流的传输

8.2.1 变比特率视频编码

8.2.2 变比特率编码的用户/网络接口

8.3  分层编码与QoS 过滤

8.3.1 分层编码的概念

8.3.2 空间域可伸缩性编码

8.3.3 时间域可伸缩性编码

8.3.4 频率域可伸缩性编码

8.3.5 信噪比可伸缩性编码

8.3.6 可伸缩性编码的混合应用

8.3.7 QoS过滤器 

8.4  接收与发送时钟的同步

8.4.1 基于缓存器充满程度的方法

8.4.2 基于时间戳的方法

8.5  差错控制

8.5.1 误码和包丢失对已压缩视频信号的影响

8.5.2 错误预防与补偿技术

8.5.3 鲁棒编码

8.5.4 差错隐藏

8.5.5 检错与纠错

8.6  前向纠错码

8.6.1 基本定义

8.6.2 有限域

8.6.3 线性能分组码

8.6.4 汉明码

8.6.5 BCH码

8.6.6 RS码

8.6.7 卷积码

8.7  视频信源模型

8.7.1 概述

8.7.2 视频信源的统计特性

第九章多媒体数据库

9.1  概述

9.2  多媒体数据库系统

9.2.1 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任务

9.2.2 多媒体数据库的特点

9.2.3 多媒体应用对MMDBS的影响

9.2.4 MMDBS的框架结构

9.2.5 MMDBS中多媒体数据的形态

9.2.6 MMDBS的功能

9.3  数据模型  

9.3.1 概述

9.3.2 层次模型

9.3.3 网状模型

9.3.4 关系模型

9.3.5 关系数据模型的缺点

9.3.6 语义模型

9.3.7 复杂对象模型

9.3.8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9.4  多媒体数据库

9.4.1 关系数据库与多媒体数据库

9.4.2 面向对象数据库与多媒体数据库

9.5  多媒体数据的物理存储

9.5.1 连续媒体的存储服务器

9.5.2 磁盘调度算法

9.5.3 接纳控制  

9.5.4 媒体数据的排放方式

9.5.5 连续媒体对象的层次化存储

2.实践性教学环节

结合各具体条件,与多媒体方面的刊物,使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