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课至百花园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4515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课至百花园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9课至百花园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9课至百花园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9课至百花园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9课至百花园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课至百花园四.docx

《9课至百花园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课至百花园四.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课至百花园四.docx

9课至百花园四

课题

9电脑棋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习惯。

2、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养成默读的良好习惯。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认要求认识的字,会写要求掌握的字词。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和感悟,弄清楚“我”与电脑下棋能反败为胜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活动(第一课时)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

2、板书课题。

倾听。

齐读课题,并质疑。

质疑:

电脑棋手怎样下棋?

结果怎样?

通过谈话激趣,培养从课题质疑的能力。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多种方式将课文读通读顺,想想:

“我”与电脑下棋,感觉怎样?

划出相关的语句。

2、用“○”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想办法解决。

1、读课文,找出与电脑棋手下棋的感觉的句子。

2、勾划生字词。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并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做到心中有数。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借助拼音或联系上下文将不认识的字词读几遍,遇到不会读的,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可以查字典。

2、让学生找出难掌握的字词,交流学习方法。

3、全班交流。

分组开火车比赛读生字。

学生用多种方式学习。

2、小组检查组员的掌握情况,并帮助差生。

3、反馈。

4、开火车比赛。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提出书写要求。

2、示范书写。

1、看:

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写:

认真在田字格书写。

3、对照差异。

4、修改提高。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说明

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生字。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范读课文,想想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复习巩固。

让学生熟悉课文,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讨论:

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汇报归纳,教师点拨。

(1)学习1—8自然段。

着重理解与电脑棋手下棋的操作顺序,重点指导读出电脑棋手的彬彬有礼的语气。

(2)学习9—11自然段。

理解尽管“我”很小心,但按常规下棋,很快就失败的情景。

指导读出电脑棋手的委婉语气。

(3)学习12自然段。

思考:

“我”为什么能取胜?

读课文提问,小组讨论。

2、分角色读3—8自然段。

理解“彬彬有礼”,做一做样子,并读出“彬彬有礼”的语气。

3指名读9—11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理解“望尘莫及”“谦让”“小心翼翼”市场趋等词的意思。

4、读者来12自然段,分析“我”能转败为胜的原因是突破常规下“怪棋”。

读出电脑棋手输后的绅士风度。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理解词语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读全文,加深理解

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原听。

赛读,看谁读得语气好。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课文中的“我”突破常规取胜,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以巧取胜的事。

反馈

培养学生以学致用的能力。

板书设计

“我”常规突破常规

转败为胜

电脑棋手很有办法无可奈何

反思与补充

课题

10、《走马灯的奥秘》

教学目标

学习茅以升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要求认识的字,会写要求掌握的字词。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让学生说说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

对有关走马灯的构造以及走马灯转动原理的认识。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活动(第一课时)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你们遇到遇到时,你怎么办呢?

2、揭示课题,看图或多媒体演示。

1、学生回答。

2、齐读课题,看图质疑:

走马灯为什么会转呢?

它为什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

谈话激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正字正音。

2、自由读课文,完成任务。

1、倾听,熟悉课文。

2、自读课文,用“○”标出生字,用序号标出自然段序号。

学习老师的读法,培养动手能力。

自学生字词。

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音:

四人小组认读生字,互相纠正不正确的读音,不懂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老师。

2、认清形:

强调重点字“奥”“旋”“插”“幼”等。

3、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给生字组词造句。

(老师巡视,帮助差生)

4、指名读生字,相机正音。

5、指导书写。

提出要求:

一看,二写,三对照。

(老师巡视,帮助差生)。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注意礼貌,共同解决问题。

2、同时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3、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按要求书写生字。

1、培养合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提问:

1、茅以升面对走马灯,想到了什么?

用横线画出来。

2、茅以升碰到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讨论。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文,解决问题。

小结全文,加深印象。

1问:

谁能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概括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补充。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掌握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说明

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问: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学生互相补充。

2、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温故而知新。

学习课文,深入感悟。

1、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明白“悬”和“挂”的意思不完全相同。

2、理解重点句子,让学生讨论一下,带点的词好在哪里。

(1)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2)他越看越入迷。

一连串的问题,争着往他脑门里挤。

3、老师相机点拨。

4、“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

”这些问题茅以升是怎样解决的?

找出有关的语段。

1、认真观察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用词的好处。

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目不转睛”“争”“挤”等词表现出了茅以升积极动脑的品质。

(1)、讨论

(2)、指名回答(3)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3、带着问题思考,学习茅以升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4、指名读四、五自然段,并说一说茅以升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学生老师共同补充。

 

1、通过直观的实物演示,学生更易理解。

2、通过理解重点词来理解茅以升的品质,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

3、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学习茅以升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中心

1、讨论:

你认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质疑释疑。

自由读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是方?

1、学生讨论、交流、反馈,老师相机占拨。

2、认真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明白的是方共同解决。

1、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水到渠成是上升到中心思想。

2、让每一个学生都弄懂课文内容。

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举一个生活的例子。

2、假如你现在遇到和茅以升相同的问题,你还可以用什么时候办法来解决?

学生讨论、交流、反馈,老师相机点拨。

从课文回到现实,让学生形成能力。

板书设计

蜡烛点燃走马灯转善于观察

走马灯的奥秘蜡烛吹灭走马灯停勤于思考

两支蜡烛走马灯飞快地转乐于动手

反思与补充

课题

11、《孩子考科学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会认要求认的字,会写要求掌握的字词。

教学重点

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教学难点

理解达尔文为什幺称兄弟俩为“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幺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

揭题

板书课题。

问:

你想知道什么?

齐读课题并质疑

教会学生从题目入手学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整理问题:

“孩子”指谁?

“科学家”是谁?

孩子为什么考科学家?

2、用“○”标出文中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2、找出生字词。

1、让学生学会在课文中找答案。

2、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合作学习生字词。

1、让学生学会在文中学习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

3、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4、给生字组词,并选几个词说句子。

5、指导书写。

遵寻“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规则。

1、根据找出的生字先自学。

2、小组内互读,纠正读错的地方。

3、小组检查组员的学习情况。

4、集体反馈:

认读生字,并说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相机指导。

5组词造句。

6、按要求书写生字。

1、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同时学习别人的简单的学习方法。

2、学会运用,形成能力。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

2、指导朗读。

3、读后讨论:

文章说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倾听,再次复习生字词。

2、自己小声朗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事?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3、讨论、反馈,师生共同补充。

1、复习巩固。

2、弄清文章条理,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总结课文

老师小结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说明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

2、复习:

上一节课,小朋友学习了课文。

大家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复习巩固生字,明确文章主要内容。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2、小组交流:

你从文章中读懂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3、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小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结果怎样,事后,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加尊敬了?

(2)“兄弟俩高兴极了!

调皮的弟弟眨巴着眼睛,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哥哥点着头连声说:

‘好!

好!

’”

想想标点符号用得对不对,为什么?

(3)小兄弟用拼起来的“怪物”来骗达尔文,你认为小兄弟好不好?

你喜欢他们吗?

4、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1、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

(2)指名读1—4自然段。

(3)分组读5、6自然段。

(4)分角色读8—16自然段。

(5)齐读者。

17自然段。

2、讨论、交流学习所得,理解课文。

3、反馈学习情况,在反馈中学习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指导朗读,深入感悟。

1、选择欠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学听。

2、再次分角色表演读课文,注意读准达尔文和兄弟俩对话这部分。

3、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1、读喜欢的句子,熟读成诵。

2、分角色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反馈学习体会。

1、积累词句,为以后作文作准备。

2、总结中心。

拓展延伸

1、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小兄弟俩和达尔文有什么时候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讲这个故事给家长听。

1、交流学习体会。

升华中心。

板书设计

孩子考科学家

更尊敬

 

拼标本识破

反思与补充

课题

12*、空气在哪里

教学目标

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本课要求的会认字有:

隐、计、胎、墨、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课文,弄清楚小猴子是怎样找空气的,知道了空气在哪里,它有什么作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空气有什么作用,让他们说说利用空气可以做什么。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问:

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要提出来吗?

齐读课题,质疑。

“疑则进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1、师整理问题。

2、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

3、教师利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1、自由读课文,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学了课文之后再解决。

2、自学生字词。

(1)同桌互相拼读生字词的读音,要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2)小组自查。

让学生运用学习生字词的方法自学,有利于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再读课文,读通课文。

1、提出要求:

不要唱读,尽量把课文读准确、通顺。

2、指名读,要求:

同学认真听,评一评谁为人民得好?

还有哪些地方不够?

你建议他怎样读?

你能超过他吗?

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2、评读,教读,赛读。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讨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空气都跑到哪些地方藏起来了?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讨论。

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理解课文内容。

1、根据学生的反馈相机指导学习课文内容。

2、学习1—5自然段。

(1)朗读。

(2)空气藏到哪里去了?

它苦藏

1、反馈讨论内容。

2指名分角色朗读本部分,评读,赛读。

3、讨论交流。

从而明白:

因为人是靠肺呼吸,如果人的肺不能呼吸,人就会死的。

1、体现“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教学思想。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说明

到那里有什么用处?

3、按学习1—5自然段的方法学习以下课文内容,步骤如下:

(1)先让学生自由朗读。

(2)小组交流讨论:

空气藏在哪里?

为什么要藏在这里?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学生自主学习,反馈,师生共同补充。

2、以读代讲。

小结课文内容。

根据板书复述课文内容。

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复习巩固。

再读课文,加深理解,拓展思维。

思维拓展:

你还知道空气有哪些用处?

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加深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同时拓展知识。

板书设计

肺里

皮球里

轮胎里

空气在哪里四面八方,无处不在

钢笔皮管里

火炉边

空中

反思与补充

 

课题

语文百花园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字、词的方法。

2、学会自己积累名言警句。

3、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勤思考。

4、学会写请假条。

教学重点

能说会道(请假)、笔下生辉(学写请假条)

教学难点

能说会道(请假)、笔下生辉(学写请假条)

教学准备

小黑板等。

课时安排

三、四课时

教学活动(第一课时)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到《语文百花园三》去逛一逛吧,请大家认真瞧,相信我们一定又能学到很多新知识。

谈话激趣。

学习第一题“汉字真有趣”

1、读一读,想一想:

这两个字不什么区别?

2、学生讨论。

3、教师点拨:

“须”字是指一定要(这样做)。

“需”字是指一定要有(什么)。

1、读字、词、句,思考两个字的异同。

2、讨论这两个字的异同。

3、给这两个字扩词、造句。

4、举两个类似的例子,区别它们的异同,并组词造句,老师相机点拨。

培养分析辨字、组词、造句的能力,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学习第二题“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1

1、先读例字,找出“灰蒙蒙”这个词的特点。

2、让学生写出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3、互相交流,熟记词语。

4、你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词语吗?

1、分析例子,寻找规律。

2、完成书上练习。

3、交流成果。

4、熟记词语。

5、比赛谁说得更多,记得更多。

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积累知识。

学习第三题(照例子,改写句子)。

1、让学生读例句,找出二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意思是否改变。

2、讨论交流:

“我们打开了电脑”这句话怎么换说法,意思不变。

3、巩固练习。

(1)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2)小兄弟逮到了怪虫子。

(3)猛烈的风刮断了路边的小树。

(4)小红完成了今天的所有作业。

1、学生读了过后,会很快发现这是“把”字句,意思不变。

2、完成书上练习,讨论交流是否正确。

3、反馈交流结果,老师相机点拨,小结规律。

4、完成补充练习。

复习旧知,引出新知,掌握改写“把”字句的要领。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说明

学习“积少成多”

1借助字典自由朗读句子,要求读准确、流利。

2、范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讨论、交流句子意思。

(引导学生大概理解意思即可。

4、背诵句子。

1、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

2、听老师范读,对比读法。

3、争取读,分组读,齐读。

4、交流句子的意思。

5、比赛背诵句子,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阅读平台”

1、导入,激起读书兴趣。

2、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什么事,全班讨论交流。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短文,边读边悟。

(1)一次偶然的发现后,利普希是怎么做的?

(2)他这样做取得了什么成就?

(3)读完这篇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自由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或问同学、老师的方法扫清文字障碍。

2又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4、讨论学习成果。

5反馈学习成果,教师相机点拨。

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老师只是适当点拨,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说明

谈话导入

平时,我们生病了,不能上课,都要向老师请假。

你们是怎样向老师请假的?

请说说。

学生说自己请假的过程。

从生活经历说起,学生有话说。

学习“能说会道”

1、让学生认真阅读“能说会道”的要求,明确题意。

2、出示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1)如果打电话向老师请假,你准备怎么说?

假如老师同意或不同意,你又准备怎么说?

(2)如果你是请别人代你请假,又怎么说?

3、讨论交流后,各小组推荐学生表演。

4、学生评议,教师点拨,要学生明白,说话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请假的原因说清楚。

(2)要说清请假的时间。

(3)说话要有礼貌。

1、认真读题,明确题意。

2、小组讨论。

(1)、学生两人小组练习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要求:

要把意思说清楚,要有礼貌。

(2)、如果请爸爸或者妈妈、邻居小伙伴向老师请假,又准备怎样说?

前后两人再练习请别人帮自己向老师请假。

3、学生面向全班学生表演,评一评谁演得好,好在哪里。

从面到点,让全体学生都参予说话,为后面的“笔下生辉”作好准备。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说明

学习“笔下生辉”

1、读题目要求。

2、讨论交流:

(1)李晓芳同学的请假条写清楚了哪些内容?

(2)你发现请假条的格式是怎样的呢?

3、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教师指正。

4、如果你有事要跟老师请假

该怎样写请假条呢?

请同学试写一张。

5、让学生自由动笔写请假条,要注意把请假的原因写清楚,还要符合请假条的格式。

6、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评议。

7、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请假条全班评议。

1、明确题目要求

2、小组讨论请假条的内容和格式。

3、汇报交流,掌握写请假条的格式和内容。

4、试写一张请假条。

5、自改,小组互改,全班评议。

6、再写一张请假条。

从发现规律到掌握规律再到运用规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板书设计

反思与补充

课题

1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会默写《早发白帝城》。

2、理解两首诗的意思,能看懂图意,想象诗的意境,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欢乐喜悦之情。

3、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难点

想像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活动(第一课时)

活动

流程

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1、指导学生背诵学过的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

一首是李白的,一首是杜甫的。

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这两位诗人有哪些了解?

1、自由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

2、背诵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

3、介绍对这两位诗人的了解。

由旧知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学习《早发白帝城》

1、学生自读诗文,初步了解诗意。

(1)师生合作,理解题目。

(2)自读数遍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

(3)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学习生字词,理解“朝”“辞”“还”“住”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记下不懂的地方。

1、自读诗文,了解大意。

2、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题目。

3、再读诗文,理解诗意。

4、查工具书,理解诗句意思,记下不懂的地方。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2、合作学习,理解诗文,感悟情感。

(1)鼓励学生大胆地朗读诗文(指名诵,互相评价、谈体会)。

(2)四人小组讨论:

读懂了哪些诗句?

还有哪些不好懂的?

提出来一起研究。

(3)四人小组合作,看黑板上的图画,把诗文的意思说一说。

1、小组合作学习。

(1)大声朗读诗句。

(2)评价朗读。

(3)看图试说诗句的意思。

(4)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让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意思,相互补充,充分体现合作学习。

(4)精读诗句,品词悟情。

读第一、二行诗,想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写的画面。

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诗人的急切心情。

1、读第一、二句诗想象意境。

2、说说诗句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