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3338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1课时 平行与垂直

授课教师

xxx

授课班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20XX年月日

课题

平行与垂直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20XX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平行与垂直的现象。

2.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直与平行。

3.培养空间观念及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平行与垂直的特点。

难点

对平行与垂直两种位置关系的描述。

三、教学方法

(学法)

引导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课件

通过电脑课件展示出来,并编上序号。

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

可以分成几类?

为什么这样分?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3.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

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平行与垂直。

(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

你们看:

书本封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

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5)学生试着说概念,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平行线、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引领提升

1.折纸。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行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

这可有一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大家都折出垂线了吗?

哪个小老师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折的?

(4)请在刚才折的基础上,再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平行。

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

2.拓展练习:

教科书第5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六、教学后记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2课时 画垂线

授课教师

xxx

授课班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20XX年月日

课题

画垂线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20XX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过直线上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和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难点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三、教学方法

(学法)

引导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一、自主预习

(课件演示)同学们,请看这个图形

,它棱角分明,规矩大方,谁能发现这个图形的线段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指名回答。

师:

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来验证他们是否垂直呢?

师: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垂线,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垂线的画法。

(板书课题:

画垂线)

二、合作探究

教学例2

1.教师演示画垂线。

“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过程要求做到:

①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②沿着直线平移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③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

教师在示范过程中,要边操作演示边讲解步骤要点,使学生尽快明确作图方法、步骤及要点。

2.学生独立动手尝试画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过程要求做到:

①呈现题目,说明要求;

②学生按题意,先画出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

③学生独立尝试作画,教师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④教师结合学生作画过程(或教师重复演示)讲解作画步骤。

(选择不同的作图方向)

三、引领提升

第58页“做一做”。

要求学生说出画垂线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六、教学后记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3课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

授课教师

xxx

授课班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20XX年月日

课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20XX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2.让学生理解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明白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难点

学会准确地画出垂线段。

三、教学方法

(学法)

引导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一、自主预习

1.你能分别过下面的点,画出相应直线的垂线吗?

2.谈话导入。

教师:

我们学会了如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一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垂线的知识。

(板书课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合作探究

1.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

过程要求做到:

(1)先按题意:

画出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师生同步)

(2)让学生按题目要求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

(3)展示学生作品。

实物展示,如:

(4)教师汇总学生所作线段。

(说明中间一条线段与已知直线垂直)

(5)教师用直尺测量以上三条线段的长度。

问:

哪一条线段最短?

学生:

垂线段最短。

(6)请学生在原作品上画过A点的已知直线的垂线,再在直线上任意找出两点,并分别与A连接。

然后测量各条线段的长度,检验是否所画的垂线段最短。

(7)呈现“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1)课件出示一组平行线,在平行线之间画一条垂直线段,边画边说明画垂线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会画垂线。

(2)要求学生在刚才所画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

(3)测量这些线段的长度。

(4)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

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三、引领提升

教科书第59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后记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4课时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授课教师

xxx

授课班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20XX年月日

课题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20XX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会判断平行线。

2.能利用画垂线的方法,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难点

画已知长与宽的长方形。

三、教学方法

(学法)

引导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一、自主预习

1.提问:

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角有什么特点?

相邻的两边(可用书的封面指示)互相垂直吗?

2.教师:

我们已经学会了画垂线的方法,也能判断一组直线是否互相平行,今天我们就用画垂线的方法来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板书课题: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合作探究

出示例4:

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1.讨论:

(1)你知道长方形有哪些特征?

(2)你认为应该怎样画?

2.学生尝试。

(1)学生独立画长方形。

(2)以4人为一小组,每位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画长方形的方法,并互相检验各自所画的长方形是否正确。

(3)全班交流,评价哪一种方法比较恰当。

3.教师示范。

(1)先画10厘米长;

(2)以长的一个端点为起点,画一条垂直于长的宽,宽的长度为8厘米;

(3)以同样的方法,画出另一条宽;

(4)连接两条宽的两端点,使四条边围成一个长方形。

4.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画长方形的步骤,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

老师注意巡视、辅导。

三、引领提升

1.教科书第60页的“做一做”。

2.练习十的第10、12、15题。

3.练习十的第13题。

4.练习十的第14、15题。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找出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线段。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后记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5课时 平行四边形

授课教师

xxx

授课班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20XX年月日

课题

平行四边形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20XX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念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

难点

画平行四边形已知底边上的高。

三、教学方法

(学法)

引导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我们认识过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吗?

2.点名回答后出示例1图。

同学们说的都对,这三幅图中也都有平行四边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平行四边形。

(板书课题:

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1)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用两把三角尺研究一下。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角尺、直尺等学具,展开讨论、交流和验证活动。

请小组代表汇报,教师归纳说明。

(板书:

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认识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对照画图所示,分别讲解各部分的名称,并标出各名称。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板书:

(3)教材第6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再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用四根吸管串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

组织学生用吸管和图钉动手做一做。

(2)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并归纳结论。

引导学生归纳认识: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板书)

(3)介绍平行四边形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演示:

伸缩门的开、关过程。

(4)教材第65页“做一做”第1题。

拿出准备好的四根小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

想一想:

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确定了,它的形状能确定吗?

小组议一议,摆一摆。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65页“做一做”第2题。

在点子图上画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再分别画出它们的高并量出来。

教师先示范画图,学生再独自练习。

2.教材“练习十一”第1题。

图中那样画出来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为什么?

小组内议一议,交流自己的看法,小组代表汇报。

你想这样画平行四边形吗?

试一试。

3.教材“练习十一”第2题。

你能用完全相同的两套三角尺拼出平行四边形吗?

拼一拼,小组内合作完成。

4.教材“练习十一”第3题。

(1)动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各个角,你能发现什么?

(2)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六、教学后记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6课时 梯形的认识

授课教师

xxx

授课班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20XX年月日

课题

梯形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20XX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梯形和底的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2.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直角梯形,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梯形底和高的意义。

难点

会画梯形的高。

三、教学方法

(学法)

引导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一、自主预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两组对边平行)

2.课件显示第66页例3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图形。

(板书:

梯形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

1.做梯形:

你能做出一个梯形来吗?

(学生用纸折、画、钉子板围等,给学生时间,然后汇报,展示结果。

2.说特征:

刚才你们在做梯形的时候发现梯形有什么本质特征吗?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比较异同:

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4.说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第47页,教学梯形各部分名称指明:

上底、下底、腰、高。

5.画一画,量一量:

画出一个梯形,指出各部分名称并作高。

6.认识特殊的梯形。

活动一:

利用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任选其一,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说明:

破坏一组平行线)

(板书:

直角梯形)

活动二:

利用三角形,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说明:

创造一组平行线)

活动三:

利用一条类似于长方形的纸条,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讨论交流、归纳小结:

等腰梯形)

三、引领提升

1.教科书第66页的“做一做”。

2.练习十一第5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六、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