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党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唯一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它的根本观点是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并且认为这种或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
如,五行说;气者,理之依也;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水为万物的始基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它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
其局限性和缺陷是: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称旧唯物主义,其缺陷是不把对象当做实践来理解,不了解实践是现存世界的“基础”。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它包括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它主张人的精神(感觉、观念等等)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
如,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吾心即宇宙;我思故我在;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物是观念的集合;人是万物的尺度等等。
(2)客观唯心主义。
它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并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
如,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理在事先等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
2.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4.直接理论来源: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彻底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真题精选】
一、多选
1.下列说法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2007——A)
A.万物皆备于我B.吾心即宇宙
C.理在事先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2008——A)
A.存在就是被感知B.上帝创造世界
C.人是万物的尺度D.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摹仿的原型
【考点预测】
一、单选。
1.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根据“旅行家们的记述”,推断亚洲没有温带,只有炎热与严寒,并据此进一步指出,“由于中国的气候,人们自然地倾向于奴隶性的服从”。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①孟德斯鸠通过他人记述了解中国气候,是不可取的
②孟德斯鸠依据他人记述推断中国气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③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因素决定人的性格,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因素决定人的性格,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中国思想家孟子提出: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的这一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3.现在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
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
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直观唯物主义的表现
D.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4.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这种说法属于以下哪一种观点()
A.主观唯物主义B.客观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5.“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这是()
A.有神论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一)运动及其基本形式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二)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唯心主义。
(三)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它的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是不可分的。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绝对时空”。
(四)静止及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静止具有相对性,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形:
其一,事物相对于某种特定的参照系没有发生位移;其二,事物处于量变状态的时候,未发生质变。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整个世界整体上就是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三、意识
(一)意识的产生与本质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
意识具有主观性,否认意识的主观映象性,会犯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否认这一点,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二)意识的能动性
1.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具体表现为:
(1)认识世界的能动性。
(2)指导实践、改变世界的能动性。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
(3)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的能动性。
2.要反对的错误倾向
在意识能动性的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3.发挥意识能动性的条件
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条件,一是意识必须正确反映客观规律;二是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三是要联系地看问题。
(三)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有本质的区别。
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的、电子的过程,而人的思维则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而人的思维则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只能受人类的支配,而人的意识则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因此,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电脑将永远无法取代人脑,统治人类。
四、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二)方法论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
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二)方法论要求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这是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真题精选】
一、多选
1.“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2012——A)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2.在2010年南非举办世界杯期间,德国奥博豪森水族馆的章鱼保罗因“成功预测”了八场比赛结果而名噪一时。
下列关于章鱼保罗“成功预测”的看法,正确的有()。
(2011——A)
A.“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是正确的
B.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
C.不能否认动物的活动与人的活动有本质的区别
D.章鱼保罗的“预测”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考点预测】
一、单选。
1.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
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
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的“人退”治理荒漠化,说明人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④正确。
这是尊重规律的表现,①正确。
这一做法并不是放弃发挥主观能动性,相反是在正确发挥,②错误。
人的活动与自然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③错误。
故此题选C。
2.使用“XX知道”搜索古代人物的小传,常可以发现旁边会附有一幅画像。
其实古代并没有照相机,这些图像往往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
因此同一人物常会见到好几种差别很大的画像。
这表明()
①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对于没有客观根据的领域,认识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
④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答案】C。
解析:
②错误,认识对象与创造对象不能等同。
③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的事物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不是没有根据的。
故此题选C。
3.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
这一说法()
A.只看到了绝对运动B.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运动
C.是一种诡辩论的观点D.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静止
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太阳在短时间的物理性质及运动变化规律是没有什么变化的,是相对静止的;但是太阳内部的产生热能的这种物质肯定是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可能是数量的增减),所以,今天的太阳跟昨天的太阳也是有区别的,每天都是新的。
所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A.不准确,材料中的说法同时也看到了相对静止。
B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错误,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
故此题选D。
二、多选。
1.操纵电脑的人要先学会一套和电脑交谈的文字,称为“计算机语言”。
这些语言是用数字编码。
当数字密码被输进电脑之后,就会被解码,然后由电脑去执行操纵者的指令,完成他所要求的工作。
对计算机语言的理解,下列观点错误的有()
A.属于人类意识的客观内容B.属于人类的主观形式
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D.既非物质,又非意识
1.【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与交往当中出现的,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所以是物质的东西,AB项表达的是意识的本质。
语言并非是意识的本质。
D项本身即是错误表述。
故此题选ABD。
2.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的是()
A.镜中花,水中月B.阶级斗争
C.引力场D.未实施的城市建设规划
2.【答案】ABC。
解析: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镜中花、水中月、阶级斗争、引力场尽管反映的是不同的事物,但都客观存在;未实施的城市建设规划不存在,故排除。
故此题选ABC。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概述
(一)唯物辩证法的含义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
(二)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唯物辩证法包括两个总特征: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三个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基本范畴:
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三)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两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
1.普遍联系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只承认事物的量变。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
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系统性的特征。
2.联系和系统的观点
在当代,普遍联系的观念是与系统的观念结合在一起的。
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最基本的特征或本质属性是整体性。
系统由要素构成。
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整体(全局)和部分(局部)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处于决定地位,部分处于被决定的地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部分对整体具有反作用。
整体性观点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有机整体。
在总览全局的前提下,认识和处理好局部性的问题,以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
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
运动和变化可以是上升的也可以是下降的,而发展一定是上升的。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要如实地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1.规律
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可知性、客观性、普遍性和可利用性。
2.按客观规律办事
首先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规律;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1.质、量、度
质:
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量:
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
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
事物的量变形式基本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数量的增减;另一种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部分质变可以出现在总的量变的过程中,这种部分质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可称为阶段性的部分质变;一是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可称为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②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3)方法论意义:
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地飞跃;重视量的积累。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
“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2.否定之否定及其实质
(1)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否定之否定规律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2)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
事物自我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上升性和回归性的对立统一。
(3)方法论意义:
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遇到的问题;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这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辩证矛盾: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斗争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
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
(4)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某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是外部矛盾,即事物的外因。
对于事物的发展来说,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内外因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两者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
②两者又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必然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说明在分析事物是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认识事物时,必须要经过从特殊到普遍、再有普遍到特殊的多次反复,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深化认识。
这一原理是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哲学理论依据。
3.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的不平衡性表现在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每一种矛盾的双方又有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二者的关系
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制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其关系
每一种矛盾中矛盾着的双方也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每一种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非主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者转化后,事物的性质也随着变化。
(3)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辩证法的两点论,就是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非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辩证的重点论,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种矛盾是,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方面。
唯物辩证法要求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辩证法的重点论是以两点论为前提的。
四、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1.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于原因作用而被引起的现象。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因果关系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对立面的统一。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二)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都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
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假象和错觉不能等同,错觉属于主观的范畴,假象属于客观的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有区别的;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
任何本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表示本质。
假象作为现象也是表示本质的。
(三)偶然和必然
偶然和必然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