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2257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3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docx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docx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火力发电厂锅炉

补给水处理设计

6X200MW机组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处理设计(夏季水质)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年月日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评分(按下表要求评定)

评分项目

设计说明书质量

(50分)

图纸质量

(30分)

任务完成情况

(10分)

学习态度

(10分)

合计

(100分)

得分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前言

水在火力发电厂中的生产工艺中,既是热力系统的工作介质,也是某些热力设备的冷却物质,所以水质的优劣,是影响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

社会不断的进步,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随着大型火电机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电工厂化学水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火力发电厂的用水多来自于江、河、水库等水力资源,大江、大河、水库中的水含有有机物、胶体等杂质,水中含有溶解的盐类及气体。

其中有些盐类,如钙盐和镁盐进入锅炉,会使锅炉的管壁结成污垢,严重时造成爆管事故。

如果高压蒸汽把盐类带进汽轮机,还会在高压喷嘴或汽轮机叶片上沉积,影响汽轮机的出力和效率,严重时造成汽轮机叶片断裂事故。

另一问题是在水冷却设备中,热水与较冷的水接触后,部分水蒸发成蒸汽排入大气中,把热量带走,因此要损失一部分水。

损失的循环水也较大,我国凝汽式发电厂补给水流约为5%,国际较先进水平补给水流为1%~3%,热电厂由于供热回水损失较大,补给水流为30%以上,造成电厂年运行费用增大。

因此为了保证热力系统中有良好的水质,必须对水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和严格的监督水汽质量。

所以电厂中必须设置锅炉水处理系统,对原水进行化学加药除氧、离子交换除盐、过滤澄清除杂质等处理。

本次课程设计以6X200MW汽包锅炉为题目来探讨发电厂锅炉水处理设计等问题。

课程设计是工科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论文(设计)和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2课程设计的方式

1.3课程设计的内容

1.4课程设计的要求

1.5课程设计的题目

1.6设计原始资料

1.6.1锅炉额定蒸发量

1.6.2水源夏季水质

1.7课程设计的安排

1.8课程设计成果

第2章课程设计说明书

2.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2.2设计的方案选择

2.2.1设计的依据和范围

2.2.2工艺方案的选择

2.3工艺说明

2.4建筑物与设备的工艺设置

第3章课程设计计算书

3.1补给水处理系统出力的计算

3.2体内再生混床的计算

3.3强碱阴离子交换器的计算

3.4大气式除CO2器的计算

3.5强酸阳离子交换器的计算

3.6无阀滤池的计算

第4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工科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论文(设计)打好基础。

1.2课程设计的方式

在校内进行,先由指导教师进行有关讲解,布置课程设计内容,及有关注意事项、要求,然后,学生在固定教室进行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进行辅导、答疑。

1.3课程设计的内容

1.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水量的确定;

2.水源水质资料及其他资料;

3.离子交换系统选择;

4.预处理系统和预脱盐系统选择;

5.水处理系统的技术经济比较;

6.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工艺计算及设备选择;

7.管道、泵、阀门的选择;

8.系统图和设备布置图。

1.4课程设计的要求

1.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作息时间。

2.按照布置的课程设计内容,认真计算、校核、绘图。

3.按照课程设计内容要求,提供打印的设计说明书、计算机或手工绘制的工程图。

4.独立完成工程设计,要求方案具有正确性与先进性,且论述清楚彻,绘图整洁、符合规范。

1.5课程设计的题目

6X200MW机组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夏季水质)

1.6设计原始资料

1.6.1锅炉额定蒸发量

200MW、300MW、600MW锅炉额定蒸发量分别为670t/h、1025t/h、1900t/h;全部锅炉定位为汽包锅炉。

1.6.2水源夏季水质要求

水源夏季水质外状(浑)

项目

单位

结果

项目

单位

结果

浑浊度

mg/L

5.67

全硬度

mmol/L

1.58

pH

7.41

全碱度

mmol/L

1.21

游离二氧化碳

mg/L

6.06

酚酞碱度

mmol/L

0

耗氧量

mg/L

2.04

氢氧根

mg/L

0

溶解固形物

mg/L

119.5

碳酸根

mg/L

0

全硅

mg/L

2.7

重碳酸根

mg/L

75.29

µg/L

185.69

硫酸根

mg/L

17.91

µg/L

26.06

氯根

mg/L

4.64

µg/L

49.96

磷酸根

mg/L

0.28

钙离子

mg/L

22.44

钾离子

mg/L

0.94

镁离子

mg/L

5.35

钠离子

mg/L

3.87

1.7课程设计的安排

1.第一周:

课堂讲解、课程设计任务布置,进行有关工艺流程计算。

2.第二周:

继续进行工艺流程计算,进行设备的选型、比较计算等。

3.第三周:

用手工及AUTOCAD绘制有关工程图。

4.第四周:

绘制有关工程图,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成设计作品装订。

1.8课程设计成果

1、水处理平面布置图

2、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3、Φ3000双介质过滤器设备图

4、DN2000混合离子交换器结构图

5、DN2000阴离子交换器结构图

6、酸碱储罐设备图

7、Φ1200碱计量箱设备图

8、TF140·160~400型除碳器设备图

 

第2章课程设计说明书

2.1课程设计意义

此次水处理课程设计根据机组要求对其水处理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基本能够达到改善锅炉补给水水质,使锅炉的水汽品质控制在合格指标以内,以满足锅炉补给水的要求,从而减缓锅炉炉内的结垢和腐蚀,延长化学清洗周期。

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们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通过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使我们了解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的流程设备及管道的流向。

2.2设计的方案选择

2.2.1设计依据和范围

按照《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设计》的要求,并查阅相关书籍,如《水处理工程》、《化工工程制图》、《AutoCAD2000应用教程》、《工业锅炉实用设计手册》等,根据水源水质数据、机组规模、系统的水质指标,计算后选择恰当的水处理方案和主要设备,在手工绘制出相应的流程图及总体布局平面图同时,运用CAD绘制设计出相应的设备。

2.2.2工艺方案的选择

补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根据原水为河水,出水要求较高和机组容量的大小等因素综合

确定的。

过滤系统采用单层(石英沙)无阀滤池,在反冲洗过程中,可以自动进行,无阀滤池的滤后水位位于滤池上部,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若水质不合格,能发现及时,处理及时,确保出厂水水质达标,其截污能力大,运行周期长,运行中水头损失增长较慢,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

除盐系统采用强酸阳离子交换器以及弱碱——强碱复床便可达到出水水质要求。

2.3工艺说明

关于工艺方案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建厂的原始资料,如水源的水质和机组对水质、水量的要求等进行的。

选择的方案,应能将去水源的水处理到满足该机组对水质的要求。

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设备投资的经济性角度出发,确定该补给水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预处理和后阶段处理两部分。

先采用预处理,包括混凝、澄清及过滤处理;在进行后阶段处理,即先后采用一级除盐系统和二级除盐系统处理,最终使出水水质达到机组运行的要求。

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使水质达到的要求,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为:

原水→单层滤料无阀滤池→清水箱→清水泵→阳离子交换器→除碳器→中间水箱→弱碱强碱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补给水箱。

2.4构筑物与设备的工艺设计

预处理过程中设于室外的设备有机械搅拌澄清池、无阀滤池及再生系统的酸罐、碱罐,设置于室内的有阴、阳离子交换器、除盐水箱、除碳器、混床、泵等设备,整个工艺由流程计算机自动监控。

在建筑物中给予各个设备的相对位置和大小,以及管道的连接。

 

第3章课程设计计算书

3.1.补给水处理系统供水量

补给水处理系统供水量的计算见表1。

表1补给水处理系统供水量的计算

序号

计算项目

公式

采用数据

结果

说明

1

厂内正常水汽损失量(m3/h)

D1=α’D

D=6×670m3/h

α’=2.0%

80.40

125~200MW机组正常水汽损失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2.0%

2

锅炉排污量(m3/h)

=0.3%

12.06

按设计取排污率为0.3%

3

启动或事故增加的损失量(m3/h)

6%

 670m3/h

40.2

100MW以上机组启动或事故增加的损失量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6%

4

锅炉正常补给水量(m3/h)

92.46

D3=D4=D5=D6=0

5

锅炉最大补给水量(m3/h)

132.66

D3=D4=D5=D6=0

6

水处理系统(m3/h)

正常

取a=0(自用水全部逐级自供),T=20h,t=4h

110.95

a为除盐设备自用水率。

工作周期T按一级除盐设备计算,交换器不设再生设备时t=4h

最大

159.19

3.2.体内再生混床

体内再生混床的计算见表2。

 

表2体内再生混床的计算

序号

计算项目

公式

采用数据

结果

说明

1

总工作面积(m2)

正常

=110.95m3/h

v=60m/h

1.85

由附表3-1可知,ν取40~60m/h

总工作面积(m2)

最大

=159.19m/h

2.65

2

交换器直径(m)

1.54

根据附表21-1,取混床设d=1.5m,截面积A1=1.76m2

3

选择混

床台数

正常

n取整数,

1

A1,d为所选用的阴床截面积和直径(m2,m)

最大

2

4

校验实际运行流速

(m/s)

正常

=110.95m3/h

=1.76m2

59.60

ν不得超过40~60m/h,校验符合要求

最大

=159.19m3/h

=1.76m2

45.23

5

混床内树脂体积(m3/台)

阳树脂

0.88

hRC,hRA为混床中阳、阴树脂的高度,按附表21-1选值

阴树脂

1.76

6

混床周期制水时间(h)

EC=1750mol/m3

EA=1100mol/m3

=0.1mmol/L

336

EC和EA为阳、阴树脂工作交换容量,为混床进水离子浓度,计算得T=522h,偏大,取为336h

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