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2374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复习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

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半球位置经纬位置海陆位置板块位置自然带位置

半球位置:

陆地最集中的1/4半球,受陆地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东方大国。

与南半球相比的巨大差异(流体右偏、四季变化相反)。

经纬位置73o22'E,53o31'N,135o03'E,3o51'N,中纬度大国,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

纬度地带分异的基础,中纬度,四季更替典型,季节变化明显。

(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及万物变化)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南临近印度洋。

西部和北部深入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盘踞。

处于世界最大陆地与最大海洋之间;海陆热力对比强烈。

板块位置: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相交汇的位置。

自然带位置:

寒温带针叶林的东南缘(全球陆地林带)、热带雨林的北缘(全球陆地林带)、欧亚荒漠中心(世界最大的温带沙漠)、欧亚草原的东翼、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原植物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鱼米之香”

2.中国在世界上的地理区位。

中国位于亚洲中东部,属于东亚国家,与14个国家相接邻。

中国处在亚洲的东部,西连西亚,东北接东北亚,东南为东南亚,南接南亚,具有方便的交通和区域协作做的地缘优势。

中国作为经济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中国处在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是北亚西北亚与太平洋沿岸国家,南下印度洋与大洋洲的陆上,海上的经过之地。

3.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世界人口大国

世界资源大国

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

4.中国的地理特征。

地理景观复杂多样且地域差异显著。

(中国地理景观复杂多样,显示在地带性、地域性、地方性以及城乡之间,农牧、林牧之间差异显著;也可以从维度差异性和经度差异性来分析)

自然环境时空变化显著(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季节降水不稳定,构造运动活跃地表起伏显著,易侵蚀地表物质分布广泛。

从这四点分开论述)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可以从城市化和工业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治理等方面来论述)

5.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的影响。

大地构造特点:

一、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二、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主要地貌单元排列具有一定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线吻合,具有一定得几何形态。

三、地势特征地势较高、高差显著;西高东低,呈梯状分布。

影响:

一、中国西高东低、阶梯状逐级下降的,控制着大河的走向,对河流的影响最显著。

著名的江河,大都发源于第一、二级阶梯上,自西向东奔流,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坡大流急,峡谷栉比,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

二、

地势高及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不相同。

西北地区形成高山冰雪资源库与山前绿洲的对应,是干旱区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青藏高原以其巨大地势藏高原,形成特殊的高原季风环流,使得中国西北干旱化加剧,东部大陆性季风显著,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

西南横断山区,南北走向山脉对交通形成了东西向的阻隔作用和通道效应;地势高差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而且因其占地的规模也比较大,形成景观空间递变,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主要说其形成的地形地貌及其影响,这里可能叙述不准确)

6.季风气候与水热结构特征、成因、影响。

季风气候的特征:

一是冬夏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二是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三是雨热同季,有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由于海洋、陆地热容量不同,陆地热容量比海洋小。

所以,夏季,温度回升温时,陆地升温快,温度较高,形成热低压,夏季风从副热带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偏南风;冬季降温时,陆地降温快,陆地寒冷,形成冷高压,冬季风从高纬大陆吹向海洋盛行偏北风。

(需自己详细补充)

影响: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

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可对病虫害的减少起一定作用.但是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常造成水旱灾害,因此又常常造成农业减产。

水热结构特征:

成因:

影响:

(水热结构需自己论述,跟上述大致一样)

7.水热结构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气温与气温带

冬寒冷‘夏暖热

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

温度带:

目前划分温度带是以农作物生长关系较大的日平均气温温度≥10℃的积温数和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同时参照自然景观及作物的分布情况。

2、降水与干湿带

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

降水变率大

干湿带按照

按1.01.54.0为界限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域。

3、对农业的影响

1、雨热同期:

是的单季种植作物的界限大大向北推移,雨热同期与山地地形的相互作用使气候条件更加复杂,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构成了中国气候水热资源的有一大优势。

2、在雨热同期的背景下,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易导致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大。

3、气候地带的分异。

例如垂直分异是同一地带的种植在不同高度出现不同的种植作物,使得农业牧野等多方面发展。

8.土壤——植被地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1、山地垂直带谱以其所在的维度水平地带为基带

2、东部湿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从南向北由繁到简、层次减少,垂直带的分布高度有由高到低的趋势。

3、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植被——土壤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结构趋于简化。

纬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见书上P-51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模式和P-53规律)

9.青藏高原在地理景观格局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见书上P76--P77)

1、在第四纪新构造活动十分活跃青藏高原的巨大隆起是中国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中最为重要的区域性事件,它与现在季风形成——西北干旱化趋向为一个前后承接的过程。

2、在古近纪和新近纪(高原达2000M以来),青藏高原的巨大隆起呈现阶段性断块上升的方式。

使得青藏高原至今保存着两级夷面。

3、当巨大的青藏高原海拔达到3000m的临界高度时,对气流产生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

改变了东亚大气环流格局,形成了现代东亚季风,使得东部称为世界著名的深林、深林草原景观区;西北地区深具内陆,下沉气流加强,印度洋水汽被截,加剧了干旱化,称为拥有世界最大的温带沙漠的荒漠、半荒漠和草原。

同时青藏高原在抬升的过程中,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被阻断,边缘山地降水增加,内部则出现寒旱化,称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寒地区。

(青藏高原的作用

1、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对夏季风的分支作用;冬季在95。

E附近将冷空气分为两支,一支过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外一支沉着祁连山成亚或偏亚北风吹向河西走廊;冬季将孟加拉湾气流分成两支,一支沿着喜马拉雅山较为东风向亚洲吹去;另一只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亚北地区;对西风的分支作用,南支受高原面的影响,经过高原那侧较为亚南气流;北支经过新疆北部较为亚北气流。

2、青藏高原的屏脏作用

北部的阻碍,受南方的暖气流影响少,有利于形成蒙古高气压;西侧使得西风带气压系统滞留、减弱甚至消亡;南侧阻挡弄季风的南移,印度地区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度年较差较小;东侧使得气流相对静止,气流扰动小。

3、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

冬季青藏高原具有内部作用;夏季出现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

4、影响:

加强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北侧和东北侧干旱荒漠的形成;青藏高原区寒旱化。

10.第三纪以来的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过程。

早第三纪;中国大陆处于相对宁静阶段,经长期侵蚀和堆积,准平原面发育广泛。

红色风化壳广泛发育,哺乳动物大发展。

陆地濒临暖海,大气环流受行星风系控制,维度地带性,明显,气候普遍暖热,比较均一,南北温差小。

晚第三纪;地壳发生强烈运动,即喜马拉雅运动,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亚欧大陆连成一片,海陆热力对比加大,海陆季风环流加强,而行星风系环流减弱,形成了古季风(海陆季风)。

青藏高原巨大隆起,东部平原不断下沉,东、西高差日益拉大,阶梯状地势形成,地表水流顺地势东下,大江大河发育成型。

气候在总的变冷趋势下多次发生冷暖变化,并在大高原地形影响下,季风环流形势加强,使东、西之间干湿对比明显,南、北之间冬温差异增大,从而形成三大自然区,景观地带的分异更为复杂。

同时,古人类出现,从此自然景观演变过程中加上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见书上p-74)

11.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成因、影响。

特征:

一、人口总量特征,人口总量基数大,人口波动上升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出生率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二、结构特征:

性别结构不均衡,年龄结构进入成年型,人口老龄化加剧。

三、人口社会构成,增长较快的少数名族人口,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并且地域发展不均衡。

从业人口增长快,人口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

成因:

一、自然原因

二、社会经济原因以及人口素质原因。

三、国家人口政策等(请参照特征论述原因)

影响:

12.人口密度时空格局变化成因及其影响。

特征一、距海越远人口密度越稀疏。

二、平原人口稠密,山区与高原人口稀少。

因为平原地形有利于发展农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等.。

三、温暖湿润地区人口多,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

中国人口相对稀疏区都为寒冷或干燥的气候区。

干燥度与人口密度有极为密切的制约关系,极端自然环境地区人口密度增加快速;主要与区域开发和全球变暖等因素有关。

四、人口密度增加与耕地分布,城镇发展直接相关。

土地类型与土地质量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耕地分布区,人口密度大,林地、草地分布区,人口稀少。

人口分布稠密程度与城镇密集程度一致;中国东部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都是城市群、工农业生产基地的所在地。

成因:

影响:

13.中国最新的城市群发展战略是什么,为什么?

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

突出重点,积极发展,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更广阔的环境空间、推动不同规模城镇连绵区的协调发展,形成全国城镇化的骨干与龙头——城镇群、东部沿海地区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北北部城镇密集区,山东半岛城镇密集区,辽中南城镇密集区和福建厦漳泉城镇密集区;

在中部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地区,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地区等城镇密集区;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等。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两横三纵”,即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主要的城市群地区为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

考虑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上提升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群,以让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更加协调。

”“两横三纵”的城市格局建设完成后,我国城市布局将形成完善的城市网络群。

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可以往西部转移,在产业转移和发展过程中,城市圈将慢慢形成,而城市圈的发展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让大城市的发展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14.中国自然资源储存和分布的整体特点。

储存特点:

一、类型齐全,分布广泛

2、总量大、人均少

3、数量减少,后备不足

4、质量差异较大,优质自然资源比重小

5、可更新自然资源质量低,影响生态环境

分布特点:

一、分布不均匀,与经济发展匹配性差

2、区域自然资源组合差异明显,与经济区关系密切。

15.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成因、影响。

时空特点:

从时间分配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雨量充沛,降水量大都集中在5~9月,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且多暴雨。

从空间上看,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原因:

与夏季风的进退有关。

(结合气候类型进行讲述)

影响:

一、由于中国水资源人均地均量少,时空分别不均,部分地区工程供水能力不足。

2、农村与城市用水不均,尤其城市、城市群的水资源需求矛盾突出。

3、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也加剧导致西北地区的干旱和荒漠化,季节分配不均匀则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4、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直接导致生态环境变化。

16.主要能源的分布特征,储存及影响。

(石油天然气煤)

1、石油分布特征、储存及影响。

(石油天然气基本是共生的,但是天然气也可以独立储存)

特征:

我国油气分布总体特征是分布广,产量不高,品质不高。

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渤海湾、松辽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华北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等。

从品质上来看,我国石油可采集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品质较低。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73%分布于平原、浅海、戈壁、沙漠。

开采条件相对较差。

储存:

石油储量

t多,居世界第十位。

石油品质不高。

影响:

一、开采难度较大,开采花费高。

2、煤的分布特征、储存、及影响。

1、煤炭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中国煤炭资源虽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经济可采储量较少。

2、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

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

3、各地区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分布也不理想。

4、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少露天开采效率高,投资省,建设周期短,但中国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少,仅占总储量的7%左右,其中70%是褐煤,主要分布在内蒙。

新疆和云南。

储存: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

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

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

影响:

一、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占80%以上,污染情况严重。

但是与经济发展区域的匹配性差。

二、富煤区域大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不恰当的开采导致生态破坏严重。

 

17.矿产资源的组合特点及其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

1、黑吉辽及内蒙古蒙东地区,煤、油气和铁矿丰富,资源配套最好的是辽中——辽河地区;该区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历史较长、开发强度大,建成中国冶金、机械制造、能源为主的重工业基地。

2、京津冀鲁豫地区一煤炭石油铁矿建材及化工原料为主,有四片地区矿资源配套较好。

该区已钢铁为主的黑色冶金、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比较出色。

3、川渝滇黔桂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域。

多种矿产储量打、分布相对集中。

已经建成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特殊钢材冶炼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望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布局。

(见书上P-169)

18.总体的交通运输大格局。

(七纵六横)

7条近南北向的交通干线:

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线;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线:

北京—九江—南昌—赣州—深圳—九龙线;大同—太原—焦作—枝城—柳州—湛江线;中卫—宝鸡—成都—昆明—河口线;包头—潼关—西安—安康—重庆—贵阳—柳州—防城—友谊关线;哈尔滨—沈阳—大连—上海—广州线;

   6条近东西向的交通干线:

阿拉山口—乌鲁木齐—兰州—西安—郑州—徐州—连云港线:

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线;昆明—贵阳—怀化—株洲—南昌—杭州—上海线:

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线:

兰州—中卫—包头—大同—北京—秦皇岛—沈阳—丹东线;

   所谓“四纵”,自西向东依次为:

京九通道,由既有的京九铁路构成。

京沪通道,由既有的京沪铁路和在建的京沪高铁构成。

烟大轮渡—蓝烟—胶新通道,由既有的烟大轮渡、蓝烟线、胶新线,和拟建的青荣城际铁路构成。

黄岛—日照—连云港通道,由拟建的黄日铁路构成。

所谓“四横”,自北向南依次为:

德龙烟通道,由拟建的德大铁路、黄大铁路和龙烟铁路,和已简易建成的大莱龙铁路构成。

邯济—胶济通道,由既有的邯济线、胶济线、胶黄线,和在建的胶济客运专线构成。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由拟建的台前至兖州段,和规划建设的台前—泰安—莱芜—沂水—日照铁路构成。

菏兖日通道,由既有的菏兖日铁路构成。

(见书上p-186)

19.高铁运输的格局(四纵四横)

   “五纵五横”运输大通道,“宜路则路、宜水则水、宜空则空”的原则,打造“综合运输大通道”概念,建设“五纵五横”10条综合运输大通道和4条国际区域运输通道。

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间与城市内交通线路对接,力争使旅客实现“零距离换乘”,实现货物的“无缝衔接”。

解决交通运输总量问题,既要提高干线网络密度和国土覆盖面、满足人们普遍出行需求,又不致造成重复建设和过度发展。

为了通过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各自系统优化以及各方式间的网络和枢纽进行衔接、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促进交通资源的空间最优配置,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在约束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和整体效率。

将引导和促进国土均衡开发,为缩小我国地区间差距提供基础条件。

20.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变迁,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依据是什么,为什么?

(见书上P-205)

改革开放前30年的“均衡战略布局”,强调各个区域的均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心是内地。

内地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与沿海的差距逐渐缩小;各个地区逐渐形成自给自足、独立完整的经济结构和体系。

均衡布局战略,使我国生产力的空间配置总格局逐步趋向于均衡化,对发展内地经济,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均衡布局战略人为地抑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了对内地工业的支持,导致了对内地的投资倾斜不仅未能有效发挥辐射和带动的功能作用,而且内地自身也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境地。

   改革开放后30年的“非均衡战略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先富论”,注重效率,科学布局原则和指导思想,区域经济政策调整,按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序列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地展开布局。

   目前的区域开发格局,实现新跨越的东部开发区,正在崛起的中部开发区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1.自然区域和农业区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则。

基础理论:

地域分异的规律性:

自然综合体的重要特点是地域性,它是指整个景观或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按确定方向发生有规律的空间分异的现象。

地域分异具有水热组合的自然地带性:

维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基本原则:

发生学原则、所划分的区域要具有成因的一致性,即强调区域历史演化上的共同性。

区域发展的共同性,即关注区划单元未来发展演变特点的共同性。

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区划单元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着某一区划单元的分离部分,应用性原则,应有明确的应用方向。

基本方法;遥感分析法。

主导标志法。

聚类分析法(见书上P-216)

22.水土流失的分布、成因、治理(284页)

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其中青藏高原以东、阴山以南的耳机阶梯区域。

水土流失分布最为集中,也最为严重。

(284页图6-2)

原因:

自然原因:

不稳定的地质地貌,不稳定的季风降水和较低的森林覆盖度。

阶梯状地势和多山的地貌,通过坡度、坡长、沟壑密度、倾斜侵蚀面等对水土流失产生作用;土壤与地面组成物质主要有厚层黄土沉积物、紫色页岩风化物和花岗岩风化物,及其发育的黑垆土、娄土、紫色土、红壤等。

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土壤抗侵蚀特性很差,极易受外营力的侵蚀而被搬运;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内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多暴雨,常造成流水侵蚀和洪水灾害。

人为原因:

脆弱的自然环境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相互作用。

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土地开发压力加大

开发利用森林草原过程中的滥砍、滥伐、滥垦、滥牧和滥樵

区域开发政策失误加剧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

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的治理方针,走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治理水土流失的路子。

植物措施1.修建防护林。

改善林带结构,提高防护效果和经济效益。

,在造林过程中,施有机肥料和钼肥为基肥,确保幼苗正常生长,同时还定位观测防风林网的防护效果、范围、近地层水热平衡的影响和生态效益。

2.封禁措施。

在水土流失区划定封禁范围,制定乡规民约,雇用管护人员,严格防止人畜进入治理区残害树木、草被,借以利用优越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促其自然恢复。

对无树木的荒山和疏林地,则结合造林或补植林木,以快速增加其覆盖度和提高经济效益。

3.强化造林治理。

主要用于水土流失严重,面积集中,植被稀疏,无法采用封禁措施治理的侵蚀区。

其治理技术要点是:

适地、适树、营养袋育苗,整地施肥,高密度、多层次造林,争取快速成林、快速覆盖。

对流失严重,坡度过陡,造林不易成功的陡坡地,要辅以培地埂,挖水平沟,修水平台地等工程强化措施。

4.开发性治理。

在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裕,25°以下的缓坡侵蚀地,为提高治理措施的经济效益,激发群众的治理积极性,采用开发性治理,具体措施是在坡面修筑等高水平台地或水平梯田。

5.种草治理。

在大面积强度水土流失的地点种植 草种马唐、金色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棕叶狗尾草、圆果雀稗、宽叶雀稗、鸡眼草种类牧草。

播后3~5个月便能将裸露的坡面土壤完全覆盖,既治理水土流失,又建立起大面积人工草场。

工程措施:

较大规模应用工程技术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1.筑鱼鳞坑。

即在侵蚀坡面的浅沟中或石头山的空隙地,挖长约2米、宽1.3~1.4米、深70厘米的半园形土坑,坑内挖出的土用于筑坑的外缘埂之用,坑在坡面的分布呈品字形排列。

鱼鳞坑的作用主要是蓄水拦土。

2.水平沟。

适用于土层较深、石头少的山头。

即在坡面沿水平等高方向挖沟,挖出的土填在沟的外沿,筑成土埂,植物即种于埂上或内坡上;沟内每隔1.7米左右横筑一小土埂,成为竹节沟,可以防止因沟不等高而使沟内所蓄的水向一头汇集而冲毁土埂,沟在坡面分布,一般上下沟距离约3~5米。

水平沟能拦住全部雨水和泥沙,湿润山坡土壤,促进树木生长。

3.水平台地与水平梯田。

这是最常用的坡面水土保持工程。

水平台地适用于山顶和山腰,坡度较陡,地形破碎之处;水平梯田则适用于山脚的平缓地带。

水平台地,即是在坡面沿水平方向修筑水平等高平台,水平台的台面供种植各种经济林木之用。

水平梯田的修筑方法与水平台地大体相同,不同的是修筑在20°以下的坡度较平缓、土层较深厚的地带。

4.谷坊工程。

在侵蚀沟的沟床或崩岗场的适当位置节节筑坝拦泥蓄水,缓和水流,提高侵蚀基准面,防止沟床下切及岸壁崩塌,是稳定冲沟或崩岗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还可以调节迳流,提高地下水位,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促进崩岗迅速绿化,减少洪水挟带泥沙压盖下游农田、淤塞河道。

5.坡耕地改造。

在坡面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坡耕地,田面倾斜,起伏不平,无地埂和排、灌沟渠,一遇大雨或水库放水灌溉,便造成大量水、土、肥流失,致使土层变薄,地力逐渐下降,所种植的农作物产量极低。

改造坡耕地具体做法是:

就地势平整田块地面,整修地埂和排灌系统,做到小丘合并,地面平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