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2317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docx

《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docx

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集体备课3

第五课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雨水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

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

教师演示:

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

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

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

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

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讨论交流。

3、导入:

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

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

(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拟实验:

下雨。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白实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

教师讲解基本操作方法参照(55页方法),学生领会。

学生分组实验。

要求:

实验前仔细观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交流探讨:

粘土和细沙容易被雨水冲走,是因为它们比较轻吗?

3、小结。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

1、在自然界,地表的地形常常不是很平的,各处的植被覆盖的程度也不一样,空中的降雨量也有大有小。

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吗?

说说推测和理由。

2、学生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

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

4、学生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前的讨论交流。

5、学生小组尝试撰写实验方案,教师提示这是对比实验,方案中要注意明确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装置的设计。

板书设计: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雨水携走土壤微粒产生侵蚀

第六课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

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师演示:

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我们的实验方案还有什么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需要修改吗?

3、思考:

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1、学生看58页下面的实验操作图片,明白注意事项。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

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

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4、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吗?

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5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等相关图片。

6、思考:

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学生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

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坡度的大小

有无植被覆盖

降雨量的大小

第七课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过程与方法:

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

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师演示:

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国家有哪些大的河流?

家乡有哪些河流?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后讲解:

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

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

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交流。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关于“大石头—鹅卵石—细沙”的图片。

3、学生实验。

阅读实验方法、准备实验装置:

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

估计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

注意:

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

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注水。

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

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

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

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

4、交流、小结。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思考:

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四、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

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板书设计: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侵蚀形成河道

沉积形成平原

第八课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醒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

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

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泡沫塑料等。

教师演示:

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

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

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

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

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思考:

在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

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3、交流讨论并评价比赛实验结果。

4、反思:

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形做哪些改进?

我们仍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

为什么?

我们将房子建造在哪里?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3、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

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力的单位是“牛”。

常见的力有:

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

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我们可以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

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用橡皮筋弹力驱动的小车和气球反冲力推动的小车。

用简单材料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模拟滚珠轴承。

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大胆想象,创造性制作小赛车。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用简单器材做拉力大小与小车快慢关系的实验、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在教师指导下做研究摩擦力大小的简单对比实验。

经历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推测的过程,并作实验记录。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判断,对自行车上增加和减少摩擦力的设计作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合作和不怕困难,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体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过程,树立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勤于思考、大胆解释,乐意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

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

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设计制作小赛车。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第1~3课):

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第4课):

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牛”,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上的准备。

第三部分(第5~7课):

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8课):

动手制作,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子一个、铁垫圈若干、秒表。

一些车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不同类型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提问:

它们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

(马力、电力••••••)

2、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

板书:

我们的小缆车

二、课堂实施:

(1)安装一个小缆车

1、提问:

(1)细绳拴在小车上的位置与小车运动的方向有关吗?

(2)细绳的长短与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有关吗?

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比较合适?

(3)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

2、学生动手安装小缆车,并且讨论上面的问题,得出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试一试,在小钩上挂上一些铁垫圈,小车能不能很好地运动起来?

4、提问:

在这个装置中,铁垫圈起了什么作用?

5、学生交流讨论:

在绳子上挂铁垫圈,它的重力拉动了小车。

(2)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1、提问:

刚才大家在用垫圈的力量拉动小车,发现用了几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

学生说出不同的个数

2、很多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什么?

可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学生交流讨论:

1、可能每个垫圈有点差别。

2、放垫圈要一个一个放上去,直到小车动起来为止。

4、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5、提问:

刚才我们已经用实验获得了数据,知道用多少个垫圈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那你

认为拉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用实验证明?

学生交流讨论,推测:

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慢

提示:

(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2)、每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6、指导学生看71页记录表

7、学生实验

8、交流汇报

三、小结:

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四、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

重力↓一定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

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

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汽车及电力机车图片,提问:

这些车用什么作动力?

我们能不能给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动起来呢?

3、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

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课堂实施:

(1)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1、提问:

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小组讨论:

(把橡皮筋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

转动车轮,将橡皮筋的另一端缠绕在车轴上。

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2)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1、发现问题。

引导:

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

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学生比赛

2、交流讨论,发现问题

(1)起点、终点不固定

(2)橡皮筋绕断了

(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3、实验验证

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

4、解释说明

提问:

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

学生解释(弹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

(3)橡皮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当他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提问:

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事情都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各小组讨论完成)

三.小结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四、板书设计

用橡皮筋作动力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近;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远。

弹力的定义: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生活中的弹力: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弹簧

第三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河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过程与方法:

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难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教学难点】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

【教学准备】小车反冲运动实验套材、长线一根、喷气式飞机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会飞走,

引导语:

玩过吗?

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去。

2、学生实验、解释。

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这样的现象?

3、揭题:

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二、课堂实施:

(1)安装喷气小车

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

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

3、学生动手操作。

(2)用气球能驱动小车吗

1、调试小车。

2、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

(1)讨论测量方法

(2)测量

3、提问:

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

说说为什么?

4、实验。

5、出示反冲力的概念。

6、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3)对小车运动的思考

1、提问:

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

比较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它们有什么

共同的地方?

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需要什么条件?

怎样使物体运动的更快?

学生讨论得出: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三、小结

1、提问:

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

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四、板书设计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反冲力: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例如:

喷气式飞机、火箭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第四课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各种不同样式的弹簧测力计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

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问:

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

4、揭题:

测量力的大小

二、课堂实施:

(1)认识弹簧测力计

1、学生交流汇报:

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

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

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

弹簧测力计。

引导:

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

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

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出示: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

5、交流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3)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讨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三、小结

认识了弹簧测力计,并能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四、板书设计

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组成:

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

力的单位:

牛“N”1牛≈100克力

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

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了解学生原有水平新课标第一网

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

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防滑、摩擦)

2、引导:

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

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

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揭题:

运动与摩擦力

二、课堂实施:

(1)物体运动与摩擦力

1、提问:

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

2、学生交流、讨论

出示:

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

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2)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1、提问:

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推测:

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

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

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

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接触面光滑度)摩擦力大小(牛)

3、学生实验、记录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面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3)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2、设计对比实验

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摩擦力大小(牛)

3、学生实验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三、小结

1、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