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1647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8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人教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第三单元内容。

该单元主题内容是: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巩固和发展。

包含内容有:

明朝时期政治、经济、科技、建筑与文学等。

本单元介绍了明朝前期的相关史实,内政外交都一度出现了强盛的局面。

随着明朝政治上僵化和腐败,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明末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而本课就是关于明朝的终结,为清朝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明朝情况,对明朝建立,明朝统治措施、明朝经济发展、明朝的对外关系等都有了全面了解。

但是关于明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学生很敢兴趣,并自己主动搜集和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

课下布置的任务,学生也是很认真的思考并展开讨论。

尤其七年级18班学生。

本课介绍明朝灭亡,除了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证据意识,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角度和心理特点出发,设计一下让他们感兴趣活动和话题,从而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历史。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

2.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2.阅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丛史出的证据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

2.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

3.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和明末农民起义的对比分析后,认识到统治者只有惜民、爱民、富民和安民才能使国家富强,长治久安。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明亡—清兴这一线索,重新确定了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明朝灭亡的原因

突破方法:

通过史料分析,图片收集,视频整理,逐步分析出明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

1李自成农民起义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

突破方法:

图像史料分析(影像资料和图片资料)

通过查找资料(自查、他查),归纳整理

2清朝为什么能统一全国

突破方法:

课下:

学生课下查资料教师准备视频资源

课中:

学生之间讨论

、教学设计

导入

教师:

这是古代官员的上朝图,大家看这些官员上朝有什么特点?

学生:

站的整齐庄重严肃穿的衣服颜色不一样

教师:

在古代,官员上朝理事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丝毫不敢懈怠。

可是在万历年间却发生了这样一件荒诞离奇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音频导入午朝大典)

明朝中期,看起来风平浪静。

实际上,已经有了矛盾,危机四伏。

但由于根基比较牢固,又不断有能干的大臣出来支撑局面,所以还能维持下来。

到了明朝后期,统治机构日益腐败;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土地高度集中;各种矛盾长期积累,这时候的明朝已经是波涛汹涌,明朝灭亡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

白板资源应用:

选笔盒里面的激光笔,画官员服装。

激光笔不停的闪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注意官员服装的颜色区别。

激光笔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下一页幻灯片出现的时候,不用再擦除。

音频《午朝大典》的播放。

这段音频是请学校老师录制的,再配上音乐,极具感染力。

设计意图:

通过万历十五年发生的这个午朝大典闹剧,从小视角切入,体现大历史观---明朝这个时候制度已经出现了问题,明朝灭亡成为不可挽回的趋势。

从而引到本课的课题:

明朝的灭亡,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新授

(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1、从上而下的政治腐败

教师活动过渡:

关于明朝灭亡,给大家介绍几个重要的人物。

先介绍几个皇帝:

(方法:

出示图片----题目:

图中的历史)

表现

、皇帝沉迷享乐,不理朝政

明宣宗:

好斗蟋蟀史称“蟋蟀皇帝”

明武宗:

喜好豹房并自封将军

明世宗:

好炼丹(丹药中毒身亡)

明神宗:

懒政,史无前例(20年不上早朝,不理朝政)

明熹宗:

擅长木工,自比鲁班第二

教师提问:

根据图片中的历史你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答:

皇帝沉迷享乐,不理朝政

白板资源的应用:

利用鸿河i学工具菜单的翻翻卡功能,先出示图片,点完以后再出示文字。

既解决了来回拖拽文字的繁琐,又节约了时间,更重要的是有效的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

新颖、有趣,学生爱学,老师爱教。

达到了通过史料(图像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生的证据意识的目的。

同时,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明朝的腐败问题从皇帝开始,不理朝政,沉迷享乐。

表现2、宦官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教师活动:

过渡:

正是由于明朝后期的皇帝沉迷享乐,不理朝政,使得大权交于和他们比较亲近的宦官。

宦官专权,使得明朝陷入颠倒是非的无序状态。

典型代表,时称“九千岁”在朝廷内外遍布心腹,各地官员甚至还给他修建生祠。

可实际上这个人人敬畏的“九千岁”,出生于市井无赖,目不识丁,素质极低。

这个人就是:

魏忠贤。

我们通过影像资料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状况。

(方法:

出示视频资源---题目:

影像中的历史)

代表人物:

魏忠贤

提问:

根据影像中的历史你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答:

宦官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白板资源的应用:

教师:

利用白板菜单栏里面---插入功能---媒体---选择有关魏忠贤的视频播放。

在视频没有播放前先缩小,用的时候根据需要再扩大缩小。

即用即停、方便、灵活。

学生:

书写选择笔盒—硬笔---颜色(任选一种)

设计意图:

魏忠贤是当时比较典型的宦官代表。

从他一个人的身上可以折射出当时一群人的状态,从而进一步揭示出当时的社会状态。

关于魏忠贤的资料又很多,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可以即符合学情(资料来源少,知识面窄),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之一史料证据意识呢?

通过影像史料的方法,播放有关魏忠贤的视频。

但是需要注意视频在时间上的把握,1分钟左右。

学生操作白板,既是对知识的总结,又通过白板的功能让其他同学清楚的看到知识的总结。

3.朝政混乱,社会动荡

表现:

疯狂的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出示图片:

数据中的历史)

教师活动过渡:

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这些权势阶层,凭借手中的特权带头掀起土地兼并狂潮,使土地高度集中,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比如:

数据中的历史:

皇子,勋戚有“王府庄田”

明神宗第三子福王:

朱常洵

河南、山东、湖广拥有庄田二十多万顷

明神宗时蜀王一府

占去成都平原靠近都江堰灌溉的最肥沃的土地70%

明神宗弟弟:

占田四万顷

提问:

根据材料一二三你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土地兼并是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土地高度集中在有权力的手中。

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白板资源的应用:

教师:

鼠标的拖拽功能,笔盒—硬笔功能—书写

设计意图:

通过图表的形式,让学生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达到史料实证的目的。

、总结: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师:

明朝灭亡的表现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疯狂的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激化。

教师:

这一切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

朝政腐败

明朝已经走向了下坡路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明王朝走向衰落

白板的应用:

白板的隐藏功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点出来

设计意图:

对前面的知识小结一下,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同时,透过现象看本质。

自然而然得出结论:

明朝的政治已经很腐败了,明朝已经走向衰落。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过渡:

在疯狂的土地兼并之下,民田肆意被侵占,手无束鸡之力的农民无立锥之地,只能背井离乡,向四方逃亡,寻找新的栖息之所。

我们有史为证:

出示《流民图》

提问:

观察流民图,用几个关键的词语概括一下当时流民的生活状况。

学生活动:

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生活窘迫艰难维生人间地狱

白板应用:

激光笔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疯狂的土地兼并和苛重赋税,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教师补充:

除了这些明统治者还无休止的对人民横征暴敛,仅“辽饷”“剿饷”“练饷”等就超过田赋几倍。

民众不堪负重,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李自成起义得到老百姓拥护的原因:

教师总结:

在沉重的赋税和严重的灾荒面前,弱者填埋沟壑,强者铤而走险。

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没有办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

在起义的几百股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人称“李闯王”。

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

播放视频《李自成起义的原因、过程》

白板应用:

插入—媒体—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

李自成是起义军的关键性人物,他的起义具有必然性和特殊性。

课下和学生的沟通和调查发现,学生很想知道李自成起义的具体原因和过程,这是学情的需要。

教材中对于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没有做过多阐述,需要老师进行大量课外知识的补充,这是知识的需要。

鉴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补充了相关的知识。

过渡: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有很多种,现在大家根据已学知识完成下面关于农民起义的简表:

比较一下,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赋和其他起义相比较,有哪些进步之处?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者

影响

口号

秦末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政治平等)

黄巾起义

184年

张角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隋末农民起义

611—624年

李密、翟让

推翻了隋炀帝的暴虐统治

诛灭暴隋

唐末农民起义

875年—884年

黄巢

给唐朝统治致命的打击

天补均平

明末农民起义

1351年

朱元璋

消灭了割据势力,统一长江中下游

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李自成起义

1629——1645年

李自成

推翻明朝统治

均田免赋

学生:

进步之处:

对土地的要求做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第一次,标志着农民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拥护的原因:

明朝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李自成提出的口号“均田免赋”,符合当时老百姓的实际需要。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因此,在阶级矛盾尖锐的明朝,这无疑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给人民希望,得到百姓的拥护。

白板资源的应用:

工具--展台—放大—冻结(学生自己操作)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和分析表格,化解均田免赋这个难点。

使学生知道这个口号是针对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的现状提出的。

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对于发动饥民、扩大队伍起了和很大的作用。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他是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

、闯王进京,崇祯自杀

过渡:

随着李自成队伍的不断壮大,一路挥师北上,直抵北京。

1644年4月,百万大军对北京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攻入城内,35岁的明末崇祯帝自缢于景山的一棵槐树之上。

崇祯帝的自杀殉国,为明朝灭亡画上了一个句号。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满洲的兴起

过渡:

实际上在李自成进京后,面临强大的威胁,就是东北帝国。

当时各个部落之间为了生存进行着激烈的吞并和掠夺战争。

这时诞生了,一个雄才大略和超凡勇气的历史人物,他就是努尔哈赤。

、提问:

我们看看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是怎么成功的?

学生回答:

他以十三副甲胄起兵先后统一了女真各部,打响了建立后金的第一仗。

清兵入关

、提问:

在他死后,谁给已经奄奄一息的明王朝致命一击?

谁又继承了他的遗志并发扬光大?

学生回答:

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师补充:

皇太极进一步加强军政力量,拥有了明朝投降的众多大将,如洪承,孔有德等。

过渡:

实际上李自成失败,清兵入关都离不开一个关键性人物,就是吴三桂。

过渡:

虽然有人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是许多人也在假设。

我们今天不妨假设一下吴三桂不降清会怎么样?

下面我们自由自合,展开辩论。

、讨论:

假设吴三桂不降清会怎么样?

学生总结:

(从军事角度)

马背上的民族,自幼练习骑射,军队战斗力极强

教师从李自成和努尔哈赤两个人分析(制度和个人因素)

播放1《李自成追赃饷银的视频》

提问:

李自成为何会失败?

学生:

寒了天下人的归附之心失去民心失去天下

得出启示:

失民心者失天下

播放2《你所不知道的努尔哈赤》

提问:

努尔哈赤个人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呢?

原因在于:

八旗制度的创建,出则为兵,入则为农;有谋略,缓兵之计,使得明朝放松警惕;善于学习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招贤纳士重用人才;努尔哈赤的一切的努力都为满洲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得出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

综上所述:

师生一起得出结论:

假设吴三桂不降清,清朝仍然能统一中国,这是历史的趋势。

白板资源的应用:

插入—媒体----播放(两个视频资源的播放)

漫游---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连贯性

设计意图:

本文的主线是明亡—清兴,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明亡清兴的历史,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

并得出结论:

清朝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伏笔。

、总结:

三股政治力量的较量

明朝李自成清之间如何较量(画示意图)

结论:

清朝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小结:

明朝末年统治走向衰落,不可挽回;李自成起义加急之下,促使明朝走向灭亡;明朝灭亡之后,清朝打败李自成,统一全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白板资源的应用:

工具菜单栏里面---形状---单箭头(简单明确)

图片插入—裁剪功能—椭圆

设计意图:

在近40年的时间里,后金或清朝、明朝和农民起义军这三支力量,相互角逐,展开了频繁的斗争。

通过示意图,可以清楚的让学生看出其中的规律,得出结论,清朝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检测

白板应用:

学生自己会简单熟练的操作白板,比如常见的书写功能和改错(擦除功能)

设计意图:

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检测。

查看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掌握的情况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