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1394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docx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docx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依据全国统编教材传染病学第六版修订)

传染病学教研室

二00六年十二月

一、前言

随着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学科研究的深入,新的病原体不断被发现,以及传染性疾病发病谱的改变,由此引起的新发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已成不可或视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本教学大纲根据彭文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传染病学》第六版编写,课堂教学部分根据目前本地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实际讲授的病种,学生自学内容不包括在内。

根据授课内容的重要性,分为:

“必须掌握”、“熟悉”、“一般了解”三个层面,前二者分别以“☆”、“*”表示,对应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对应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和记住概念与特点,本大纲设定的总学时为30,其中课堂教学时数为26学时,授课内容可适时调整,增加或减少,实践学时数为4学时,以见习的形式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讨论。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总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传染病诊断、治疗技术的进展。

二、熟悉病原体在致病中的作用,宿主的免疫状态对感染的临床表现(感染谱)的影响及导致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三、掌握感染及相关的基本概念,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传染病三要素及传染病治疗和预防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基本概念

1、感染:

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2、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

3、传染病:

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

4、共生状态: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一些微生物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状态。

5、机会性感染:

处于共生状态的微生物在一些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出现移位而致机体疾病。

*6、重复感染:

是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受到同一种病原体的感染。

*7、混合感染:

是人体同时被2种或2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8、重叠感染:

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又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谱(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三、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1、侵袭力  

2、毒力  

3、数量  

4、变异性

四、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宿主免疫应答的作用

(1)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屏障;吞噬细胞及体液因子等。

(2)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一、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一)病原体入侵门户    

(二)病原体在机体内定位

(三)病原体的排出途径

*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一)病原体的直接侵犯  

(二)病原体释放的毒素作用  

(三)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

主要是变态反应,而其中以Ⅱ型(细胞毒型)、Ⅳ型(细胞介导迟发型/传染性变态反应)为最常见。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一)发热    

(二)急性期改变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二、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

(二)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

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皮疹:

出诊的时间、出疹顺序、皮疹的形态、皮疹的分布。

(三)毒血症状

(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三、临床类型*

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

一、临床资料

二、流行病学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

第六节 传染病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和支持治疗

二、病原治疗:

注意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三、对症治疗

四、康复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

第七节 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好传染源: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包括及时隔离和处置病人及其他传染源。

(二)按照法定传染病分类并及时报告疫情等。

(三)法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35或37种。

二、切断传染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免疫力、主动免疫(*儿童计划免疫)、被动免疫。

第二章  病毒感染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目的要求】

1、了解各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点,掌握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2、了解病毒性肝炎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3、熟悉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特点。

4、熟悉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基础、了解其病理特点。

5、熟悉病毒性肝炎的生物化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6、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其临床分型。

7、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和预防。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

1、HAV:

甲型肝炎病毒:

属嗜肝RNA病毒。

2、HBV:

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有4个读码区(S、C、P、X);HBV的抗原抗体系统;HBV-DNA。

3、HCV:

属黄病毒科、RNA病毒。

4、HDV:

为有缺陷的RNA病毒。

5、HEV:

属萼状病毒科、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

1)传染源:

病人及病毒携带者;传染性。

2)传播途径:

各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及临床意义。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

人群、季节、地理分布。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

1、肝细胞损伤机制:

HAV、HEV、HBV无致细胞病变作用。

主要是免疫性肝损伤(细胞毒性T细胞所致)。

HDV、HCV有致细胞病变作用。

2、乙肝发病机制:

由于机体免疫反应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各异。

(1)免疫耐受者:

HBV无症状携带状态。

(2)免疫正常者:

表现为急性肝炎。

(3)免疫低下、自身免疫反应,不完全免疫耐受者:

表现为慢性肝炎。

(4)免疫亢进者:

表现为重型肝炎。

3、病理特点:

(1)基本病变:

弥漫性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和肝细胞再生。

(2)各型肝炎的临床病理特点:

*

四、病理生理:

(1)黄疸;

(2)肝性脑病;

(3)出血;

(4)肝肾综合征;

(5)肝肺综合征;

(6)腹水。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临床经过:

(1)急性肝炎;

(2)慢性肝炎;(3)重型肝炎;(4)淤胆型肝炎;(5)肝炎后肝硬化

*:

特殊人群肝炎的表现:

(1)小儿病毒性肝炎;

(2)老年病毒性肝炎;(3)妊娠期肝炎。

六、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生化检查:

①血清酶学;②血清蛋白;③胆红素;④凝血酶原活动度(PTa);⑤血氨。

2、各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标记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HAV:

HBV、HCV、HDV、HEV:

分子生物学标记物。

3、肝纤维化指标检测

七、并发症:

*肝内并发症;肝外并发症;重型肝炎的严重并发症。

八、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诊断;

3、病原学诊断。

九、鉴别诊断:

*

1、溶血性黄疸

2、肝外梗阻性黄疸

3、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包括感染、中毒、药物、酒精、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十、预后:

各临床类型肝炎的预后

十一、治疗:

1、治疗原则:

足够休息,合理营养,适当用药,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肝药物,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

2、急性肝炎:

隔离、卧床休息,支持治疗,丙肝早期抗病毒治疗。

3、慢性肝炎:

除以上外,可进行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

*干扰素:

a1b、a2b、a3b,长效干扰素;核苷类似物:

抗米未定、阿德福韦酯、恩替长韦等、免疫调节剂:

胸腺肽、胸腺素α1等。

4、重型肝炎:

原则是以支持和对症疗法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目的是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5、淤胆型肝炎:

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等。

十二、预防

1、甲肝:

接种疫苗。

2、乙肝:

接种疫苗,推广一次性注射用品;注射HBIG。

3、丙肝:

筛选献血员。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的要求】

(一)了解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二)熟悉流行性乙肝脑炎(简称乙脑)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三)掌握乙脑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

1、病原体:

乙脑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外膜含膜蛋白(M)和外膜蛋白(E)。

2、病毒的抵抗力低。

  二、流行病学:

人畜共患的疾病

1、传染源:

人和动物、主要是猪。

2、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人多为儿童、感染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征:

地区、季节及年龄分布*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1、机制:

乙脑病毒→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血液→中枢神经系统

↑     ↑      ↑    (皮质~脊髓)

蚊虫 病毒复制   病毒血症

2、病理:

基本病变为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

四、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四期☆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1~3天 (4~10天)     (>6个月)

临床类型:

*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爆发型)

五、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WBC 10~20×109/L,N>80%

2、脑脊液:

病毒性脑脊液改变

3、血清学检查:

早期确诊依据为特异性IgM抗体。

4、病毒分离。

六、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资料。

七、鉴别诊断

1、流行脑脊髓膜炎;

2、结核性脑膜炎;

3、中毒性菌痢;

4、其他病毒性脑炎。

八、并发症:

发生率约10%,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

九、治疗:

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

处理好高热,抽搐,呼吸衰竭及脑水肿三关,宜早期短程应用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

十、预防:

1、控制传染源:

病人和动物、防蚊、灭蚊。

2、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

第三节 狂犬病

【目的要求】

1、熟悉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掌握狂犬咬伤后的早期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

狂犬病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单股负链RNA病毒。

野毒株(街毒株,streetstrain);固定毒株(fixedstrain)。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狂犬占80~90%;

2、传播途径:

动物咬伤。

3、人群易感性:

病犬咬伤发病率为15~30%;病狼咬伤发病率50~60%;及时正确处理被咬伤口后,发病率下降至0.15%。

4、影响发病因素:

咬伤部位损伤程度,伤口处理情况;疫苗注射情况;被咬个体免疫力低下和缺陷。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一)发病机制:

1、组织内病毒少量增殖期。

2、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期。

3、向各器官扩散期。

(二)病理:

主要病理改变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以大脑基底,海马回,脑干及小脑损害最为明显。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5天~19年,通常1~3个月,发病诱因为受寒、惊吓、劳累或悲伤。

狂躁型:

前驱期(2~4天);兴奋期(1~3天);麻痹期(<24小时,一般6~18小时)。

麻痹型:

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无兴奋期表现。

*

五、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象及脑脊液:

病原学检查:

病毒抗体检测。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动物咬伤史;临床表现。

2、鉴别诊断:

应与破伤风、病毒性脑膜脑炎、脊髓灰质炎等鉴别。

七、治疗与预防:

1、治疗:

无有效治疗手段,病死率几乎100%,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

2、预防:

☆管理传染源:

病兽、野犬要进行捕杀,家犬定期检疫。

伤口处理:

重点。

免疫接种:

注射疫苗的时间为:

0、3、7、14、30天。

*:

本病要注意防止疫苗性脑炎或疫苗多发性神经炎的发生。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

附:

禽流感病毒感染

流行性感冒:

【目的要求】

1、了解流感病毒的分型、变异及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特征。

2、熟悉重症流感的处理措施。

3、掌握流感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

1、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系RNA病毒。

2、根据核蛋白抗原性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又可再分为若干亚型。

3、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

4、流感病毒生存能力低。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

飞沫空气传播。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力。

三、发病机制与病程

1、病毒复制致细胞病变是流感发病的主要原理。

2、受病毒感染的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与脱落、突出的表现为局部炎症。

3、受感染的单核细胞系统产生干扰素等多种细胞因子,引起机体对病毒的特异性反应,但一般不形成病毒血症。

4、单纯流感过程主要病变损害为呼吸道上部和中部气管,继发感染时病情复杂。

四、临床表现:

1、潜伏期:

1~3天。

2、临床特点: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3、主要类型:

典型流感;轻型流感;肺炎型流感,其他类型。

五、诊断:

1、流感流行时散发病例不易诊断。

2、确立流感诊断主要靠病毒分离。

六、鉴别诊断:

在流感流行期间与其相鉴别的疾病有:

1)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2)支原体肺炎;3)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型);4)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5)链球菌性咽炎。

七、治疗

1、对症治疗:

儿童病人应避免使用含阿斯匹林药物。

2、抗病毒治疗:

m2受体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

*:

抗流感病毒药物发病初期给药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3、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八、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①减毒活疫苗采用鼻腔接种;②灭活疫苗采用皮下注射。

③药物预防(包括中草药预防)。

附:

禽流感病毒感染。

【目的要求】

1、了解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致病性。

2、熟悉禽流感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

3、掌握禽流感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预防的方法。

措施: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抗原亚型为H5、N1、对禽类有高度致病情。

二、流行病学:

1、人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与鸡的禽流感流行地区一致。

2、禽流感病毒能直接侵犯人呼吸道上皮而发病。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

1周以内。

2、起病急,早期与流感相似。

3、严重的致死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是由病毒在呼吸道复制引起的一种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reactivehemophagocyticsyndrome)。

4、实验室:

WBC升高或正常,淋巴细胞比例降低,BPC计数正常,肝功能ALT升高。

严重病例可见全血减少。

四、诊断☆

1、有明确禽类接触史。

2、临床表现:

一周内出现流感样症状。

3、病毒分离:

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到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

五、治疗:

原则:

与流行性感冒相同。

六、预防:

1、加强对禽类的监测。

2、对临床患者严密隔离。

3、针对H5N1的亚型疫苗正在研究中。

*第五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目的要求】

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

SARS相关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短距离飞沫传播,亦可接触传播。

3、易感性和免疫力:

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

4、流行特征:

流行主要发生在冬末春初,有聚集发病现象,社区散发,可点状暴发流行。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1、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多认为SARS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损伤。

2、病理:

镜下以弥漫性肺泡损伤病变为主。

四、临床表现:

1、潜伏期1~16天,常见3~5天。

2、起病急:

发热为首发症状,为不规则热,驰张热或稽留热、头痛、肌肉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干咳、少痰、肺部体征不明显。

3、10~14天病情达到高峰、中毒症状加重,严重病例可出现ARDS。

五、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2、血液生化检查。

3、血清学检测。

4、分子生物学检测。

5、细胞培养病毒分离。

6、影像学检查。

六、诊断:

1、诊断依据:

①流行病学资料。

②症状与体征。

③实验室检查。

④胸部X线检查。

⑤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2、诊断标准:

①疑似诊断病例;②临床诊断病例;③医学观察病例;④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七、鉴别诊断:

本病应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菌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等呼吸系统疾患。

八、治疗:

1、隔离和护理。

2、一般治疗。

3、氧疗。

4、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5、防治并发症和继发细菌感染。

6、重症病例,加强动态监护。

九、预后、预防:

1、预后: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痊愈,少数患者可进展至ARDS甚至死亡。

2、预防:

(1)立即报告疫情。

(2)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和管理。

(3)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

(4)注意个人卫生,确保良好的通风环境。

(5)目前尚无疫苗及预防药物。

第六节附粘病毒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

【目的要求】

1、熟悉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

2、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

1、腮腺炎病毒属于付粘病毒科付粘病毒属的单股RNA病毒。

2、病毒抵抗力弱,但对低温有相当抵抗力。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早期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

主要以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3、流行情况:

冬春多见,病人主要为儿童,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1、发病机制:

经呼吸道感染,在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和淋巴结复制,经血流播散到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腮腺炎和脑膜炎。

2、腮腺炎的病理特征:

腮腺呈非化脓性炎症。

*现出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

14~25天,平均18天,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1、腮腺炎。

2、脑膜炎。

3、睾丸炎和卵巢炎。

4、胰腺炎。

5、其他。

五、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2、淀粉酶检查。

3、脑脊液检查。

4、血清学检查。

5、病毒分离。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3)确诊需依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离。

2、鉴别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

(2)其他病毒性腮腺炎;(3)其他原因的腮腺肿大。

七、预后、治疗、预防

1、预后良好,病死率为0.5%~2.3%(主要死于重症腮腺炎性脑炎)。

2、治疗:

(1)一般治疗;

(2)抗病毒治疗;(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4)预防睾丸炎。

3、预防:

呼吸道隔离,预防重点是应用疫苗对易感者主动免疫。

麻疹:

【目的要求】

1、了解麻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病毒变异情况。

2、熟悉麻疹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3、掌握麻疹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及流行病学

1、麻疹病毒属付粘液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2、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3、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从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

4、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且传染性强。

5、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病后具有持久免疫力,疫苗接种后发病率下降,发病年龄后移。

6、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不易感。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

1、发病机制:

(1)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病变;

(2)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

2、病理:

麻疹病理变化的特征,为单核细胞浸润及多核巨细胞形成。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约10天(6~18天)。

典型麻疹:

(1)前驱期;

(2)出疹期;(3)恢复期。

非典型麻疹:

轻型麻疹、重型麻疹(含中毒性和休克性麻疹)、出血性麻疹;异型麻疹。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2、病原学诊断。

3、查多核巨细胞。

4、血清抗体检测。

五、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喉炎、脑炎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六、诊断、鉴别诊断

1、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

2、鉴别诊断:

①风疹;②幼儿急疹;③药物疹。

七、预后、治疗、预防:

1、预后:

单纯麻疹预后良好,有并发症影响预后,重型麻疹病死率高。

2、治疗:

①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②并发症的治疗。

3、预防:

采用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①主动免疫;②被动免疫。

第七节流行性出血热

【目的要求】

1、了解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机制。

2、熟悉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的治疗原则。

3、掌握典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教学内容】

一、病原学

1、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负链单股RNA病毒。

2、引起人类出血热的汉坦病毒至少有16型。

3、我国流行的主要是I型(汉滩病毒)、II型(汉城病毒)、I型感染者病情重于II型。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我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2、传播途径:

多途径传播,一般认为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3、流行特征:

①地区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③人群分布。

4、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为2.5~4.3%。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一)发病机制:

1、病毒的直接损伤作用。

2、免疫损伤作用(以Ⅱ型变态反应为主)。

3、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继发性损伤作用。

(二)病理:

基本病变为全身小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变性、坏死。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

①发热期;②低血压休克期;③少尿期;④多尿期;⑤恢复期。

五、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其变化与病期及病情轻重有关。

2、尿常规:

病初可出现蛋白尿。

3、血液生化。

4、凝血功能。

5、免疫学检查:

血清特异性IgM1:

20(+),IgG1:

40(+),或双份血清滴度4倍升高有诊断价值。

6、PCR技术:

应用RT-PCR可检出HV-RNA,敏感性较高。

7、其他检查。

六、并发症。

*

1、腔道出血。

2、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

3、肺水肿:

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②心源性肺水肿;③其他。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①临床症状和体征。

②流行病学资料;③实验室检查。

2、鉴别诊断:

各期均应与相应的疾病鉴别,主要有:

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钩体病、急性肠胃炎及急性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肾脏疾病等。

八、预后、治疗、预防:

1、预后:

目前该病的病死率已由10%降为3%~5%。

☆2、治疗:

治疗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就近治疗、注意防治休克、肾衰竭和出血。

(1)发热期的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

(2)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

扩容、纠酸、改善微循环,强心,利尿。

(3)少尿期治疗原则:

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

(4)多尿期的治疗原则:

维持水电介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忌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

(5)恢复期治疗原则:

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3、预防:

疫情监测:

防鼠、灭鼠;搞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疫苗注射。

第五章细菌感染

第一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目的要求】

1、了解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

2、熟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与其他病原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