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1206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6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提纲.docx

《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提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提纲.docx

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提纲

《环境地理学》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的含义及其分类

●环境的含义。

●环境的分类。

2环境问题及环境科学的发展

●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3、环境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任务及学科地位

1)研究对象:

它以区域人类—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某一区域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与发展、组织与结构、调节与控制以及改造与利用的科学,具有应用科学与基础科学的双重性。

区域性是环境地理学有别于环境科学其他分支的一个突出特征。

2)内容:

着重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环境质量的区域差异,环境的历史发展、演化与预测,环境污染物质的发生、分布、迁移、转化和自净规律,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

3)任务:

目的是要认识地理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其演变规律,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趋利弊害,使地理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4、环境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大气环境

第一节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1、大气的结构

(1)对流层:

大气的最低层,平均厚度12km,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特点: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对流强烈;密度大;天气现象变化多端

(2)平流层:

对流层顶到约50km的大气层

特点: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无对流运动,平流运动显著;空气稀薄,干燥

中间有一臭氧层

(3)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到80km高度这一层

特点:

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4)热成层:

中间层之上,上界达800km

特点: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5)散逸层:

大气圈的最外层,高度达800km以上

2、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恒定组成:

氮78.09%氧20。

95%氩0。

93%

微量气体:

氖、氪、氙、氡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99。

9%以上

大气的可变组成:

二氧化碳0。

02~0.04%水蒸气4%以下

大气可变组分的含量是随季节和气象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大气的不定组成:

(1)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引起:

尘埃、硫、硫化氢、氧硫化合物、盐类。

可造成局部和暂时性的污染

(2)人类活动引起:

煤烟、尘埃、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

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

●第二节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1、大气污染的含义

人类的生产活动及自然过程,改变大气圈中某些原有成分以及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恶化大气质量,影响原来有利的生态平衡体系,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农业生产,损害建筑物、机械设备和各种财产的现象。

2、大气污染源及其分类

含义:

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分类:

(一)按污染物质来源:

1)天然源:

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闪电产生的气体等

2)人为源:

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过程、农业活动

(二)按污染物的排放方式:

线源、点源、面源

(三)按污染物产生的类型:

生活、工业、农业、交通污染源

3、大气污染物及其分类.

定义: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分类:

(1)按其存在的物理状态分为:

气体状态污染物和固体颗粒状态污染物

PM2。

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的颗粒物.2012年,首次将“PM2。

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2)按形成过程分类: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

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质。

如SO2、CO、颗粒物等。

二次污染物:

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新的大气污染物,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如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等.

●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

影响大气污染的下垫面因子。

影响大气污染的其它因素

1)气象因子

A、风和湍流:

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向决定着大气污染物的移动方向,即污染区域。

污染区总在污染源的下风向。

风速是空气流动速度,决定地面大气污染物的稀释速度。

湍流:

一种由大小不一的湍涡组成的极其复杂、不规则的流体运动。

B、大气扩散:

受大气湍流作用,污染物进入大气后,在大气中逐渐分散、稀释,得到充分混合的现象。

C、逆温层:

气温垂直递减率(γd):

每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空气气温下降(或升高)的数值。

γd>0,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γd=0,气温不随高度而变化(等温层)

γd<0,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由于这与对流层中垂直分布的情况正好相反,所以称之逆温.

逆温层的存在,导致上升的污染物气流不能穿过逆温层而聚集在它的下面,则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大气稳定度:

指大气对在其中做垂直运动的气团产生加速、减速作用或不产生影响的热力学性质。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稳定程度。

大气稳定度影响到大气湍流,最终影响到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

稳定度分类:

稳定、不稳定、中性

D、降水:

许多污染物颗粒充当降水凝结核,然后随降水降落到地面。

雨滴在下降过程中,碰撞、捕获了一部分颗粒污染物.

(2)下垫面因子

山区地形的影响-山谷风:

由于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山谷风。

水陆界面的影响——海陆风:

由于陆地与海洋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的。

(3)城市效应:

气温较高的市中心区称为:

“城市热岛”。

形成原因:

✓工业、交通运输、民用等大量消耗能源的热源存在。

✓大面积的砖瓦、混凝土、沥青等建筑材料在白天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夜间缓慢的放热。

✓城市上空笼罩着一层烟雾和CO2,减小城市地面的散热作用,从而使城市气温比周围郊区和乡村高。

较高的市中心区称为:

“城市热岛”气温.

城市风:

气流从城市热岛上升而在周围乡村下沉,风从城市四周吹向城市中心

(4)其它因素污染物的性质和成分、污染源的几何形状和排放方式、源强与烟囱高度

第四节大气污染的危害

●1、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1)大气中的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食物与饮水、皮肤的毛孔

2)大气污染对人体危害作用: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作用、精神上的影响

3)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急性危害、慢性危害、不可见危害

●第五节大气污染引起的全球环境问题

1、酸雨

pH值低于5。

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雹、雾和露等各种降水形式。

酸雨的成因:

1)大气中形成酸雨的物质:

含硫、氮、氯、碳化合物

2)形成酸雨物质的的来源:

天然排放的硫化合物:

海浪溅沫、火山喷发、生物降解。

3)人为排放的硫化合物:

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

酸雨的危害:

1)湖泊酸化——造成地表水体酸化,危害水生生物生长,破坏渔业生产

2)对陆生生态的影响——破坏森林,危害农业

3)对各种材料的影响--腐蚀、破坏铁路、桥梁等建筑,加速名胜古迹的风化与破坏

4)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酸雨防治:

使用低硫燃料、改进燃烧装置、烟道气脱硫脱氮、控制汽车尾气排放、使用其它清洁能源

2、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占55%)、甲烷(占15%)、N2O(占6%)、其它。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

沿海地区的海岸线变化,给人类带来灾难、气候带移动,给人类带来干旱、洪涝、暴雨等气象灾害、威胁地球生物安全、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引发世界秩序动荡.

海平面上升:

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海水倒灌等。

控制全球变暖的综合对策:

调整能源战略、增加绿化、控制人口、加强环境意识教育,促进全球合作。

大气中CO2浓度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消耗的矿物燃料迅速增加燃烧产生的CO2释放进入大气层森林、植被的减少,使全球总的光合作用减小,从而增加了CO2在大气中的积累。

3、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耗损是指臭氧层变薄变弱,臭氧平均含量减少。

1)作用:

平流层中的臭氧: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的臭氧:

温室气体

2)臭氧层损耗的原因:

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化学物质(CFCS)

3)臭氧层损耗的危害: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皮肤癌、白内障、破坏DNA

4)对植物的影响: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

5)控制途径:

禁止生产和使用CFCs,研制和生产无公害的CFCs代用品。

第六节大气污染的控制途径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

1)清洁能源

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

2)绿色交通

合理的交通规划发展清洁汽车

3)末端治理

4)环境自净

绿化造林

树木对空气有过滤作用植物对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有调节作用

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有毒成分许多树木具有杀菌作用

●大气环境标准。

空气质量标准:

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生存环境,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综合分析后,对空气中污染物的最大容许浓度所作的规定。

第三章水环境

第一节水资源概述

1、水的分布

2、水的循环

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地球上水的循环:

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3、我国淡水资源的特点

1)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是13个贫水国之一)

2)降水及径流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3)人水土矛盾突出

4)水污染的蔓延,极大地减少了水资源的可用量(水质性缺水)

时间分布上:

春冬少雨,夏秋多雨,6-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

空间分布上: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4、天然水的化学组成

溶解气体:

主要气体:

N2(61%)、O2(34%)、CO2、H2S

微量气体:

CH4、H2、He

主要离子:

阴离子:

Cl—、SO42-、HCO3-、CO32-

阳离子:

K+、Na+、Ca2+、Mg2+

微量元素:

I、Br、F-、Fe、Cu、Ni、Ti、Pb、Zn、Mn

生源物质:

NH4+、NO2-、NO3—、HPO42—、H2PO4-、PO43-

胶体:

无机胶体有机胶体

5、水对人类和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生活用水(占总用水12。

2%)、生产用水(农业用水61.9%、工业用水24。

1%)、生态用水(1.8%)

生态需水:

指为了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们在开发流域水资源时必须为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平衡保证其所需的水量。

●6、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概念:

广义:

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对人类活动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均可称为水资源.

狭义:

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

水资源危机表现:

1)21起跨国境军事冲突因水而起

如土耳其与叙利亚和伊拉克对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水源之争、埃及与苏丹对尼罗河水之争、两伊对阿拉伯河水之争

2)全球12亿人难获安全饮用水

现在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从而造成5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致使目前全世界60亿人口中约20%的人无法获得洁净饮水.

3)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都与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

导致的消化疾病、各种皮肤病、传染病、癌症、结石病、心血管病等多达50种;由于水质污染,全世界每年有5000万人死于肝癌和胃癌。

地球淡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人口增长对生活用水的压力工业用水量急剧增加

农业灌溉用水十分欠缺水利用效率低

水污染严重地下水超采普遍

气候变化影响地球水资源的稳定性

我国水问题尤为严峻:

洪涝灾害依然严重农业缺水严重水环境污染严重

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中国水问题的原因:

众多人口,导致缺乏水资源废水排放,导致水污染

气候变化产生的效应水价低廉,导致浪费

第二节水体与水体污染

1、水体的概念

●2、水体污染的概念。

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3、主要水体污染物。

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以将水污染分成:

(一)化学性污染

酸碱污染重金属污染需氧性有机物污染

营养物质污染有机毒物污染

(二)物理性污染

悬浮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

(三)生物性污染

●4、水体污染源。

指向水体排入污染物或对水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也包括污染物进入水体的途径.

●5、水体污染的水质指标。

(一)物理性指标

感观性状指标:

温度、色度、嗅味、浑浊度等

其它:

固体含量、导电率等

(二)化学性指标

一般指标:

pH值、碱度、硬度、离子、一般有机物

毒理学指标:

重金属、氰化物、农药等

氧平衡指标:

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三)生物性指标

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各种病原微生物等

●第三节水体自净与水环境容量

1、水体自净的概念

指受污染的水体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的过程。

物理、化学、生物自净过程(自净机理)

2、水体自净机制

3、影响水体自净的主要因素

水情要素、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环境介质条件

4、水环境容量

水环境容量:

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第四节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1、

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的转化

(一)需氧污染物:

生物降解作用、污染物降解与溶解氧平衡

(二)植物营养物N、P在水体中的迁移与释放

N的完全循环:

N的气、液和固三相循环

P的底质循环:

液、固相形式的循环,在水体底质与水体之间交换.

(三)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1)机械迁移

2)物理化学迁移

沉淀作用、吸附作用、络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

3)生物迁移:

重金属通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所进行的迁移。

(四)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扩散:

由于污染物质在水中浓度的差异而形成的污染物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的迁移。

2、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迁移:

1)机械迁移

2)物理化学迁移

沉淀作用、吸附作用、络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

4)生物迁移:

重金属通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所进行的迁移.

转化:

沉淀—溶解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氧化—还原电位(Eh):

元素的氧化还原能力的测量单位)、吸附作用、络合作用、某些重金属的甲基化作用

第五节水体污染的影响与危害

1、水污染对工业的影响.水污染对农业的影响。

水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影响.

1)工业:

工业停产,减产;产品质量下降;工厂设备、管道腐蚀

2)农业:

影响农作物的质量(镉米、砷米),粮食减产

3)水产资源:

鱼类大幅度减产,捕捞量下降;

急性死鱼事件时有发生;

鱼类质量下降,畸形变异,异味等,降低食用价值。

2、水体污染加剧了淡水危机。

淡水危机:

水质性缺水与水量性缺水。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致癌作用,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3、水体富营养化。

概念:

水体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藻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发生变化,造成水质恶化,加速水体老化,从而使水生生态系统和水功能受到影响和破坏。

一般发生在湖泊、江河、海湾等缓流水体中。

特征:

(1)水中溶解氧(DO)含量降低。

(2)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减少,个体迅速增加。

危害:

(1)影响水厂供水,增加制水成本

(2)影响水产养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3)对旅游业的影响(4)使湖泊死亡,水体消失

防治对策:

(1)控制营养物质来源,减少氮、磷的输入量

(2)建立水体及其流域的良性生态平衡(3)综合治理:

引水冲污、底泥疏浚、生物治理等

●第六节水环境污染控制及管理

1、水污染防治

(一)水污染防治的原则

防:

指对污染源的控制,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量减少到最小量。

管:

指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治:

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是水污染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水污染控制

(1)水污染的源头控制

工业水污染:

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清洁生产;就地处理;强化管理

生活水污染:

合理规划;公众教育

面源污染:

(农村面源)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土壤侵蚀、合理利用农药、截流农业污水、畜禽粪便处理、乡镇企业废水和村镇生活污水处理。

(城市径流)充分收集利用雨水、减少城市硬质地面、增加城市绿化用地。

(2)污水的人工处理

1)污水处理技术:

物理法处理:

是利用物理作用使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与废水分离。

化学法处理:

利用某种化学反应使废水中污染物质的性质或形态发生改变,而从水中去除的方法.

生物法处理: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一部分转变为微生物细胞物质,另一部分转变为比较稳定的无污染或污染极小的化学物质。

2)污水人工处理的分级

一级处理:

初级处理、机械处理(主要去除固体悬浮物(SS)。

通过机械过滤、筛滤等,效果:

SS70-80%;BOD25—40%)

二级处理:

生物处理(主要去除有机物(BOD5)处理效果:

SS90-95%;BOD80—95%)

三级处理:

深度处理(主要去除难降解物质(N、P).主要采用物理化学法或土地利用法实现.去除SS、BOD99%,N、P50~95%。

2、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资源保护

“中水"也称为“再生水"“循环水”或“回用水".

中水回用:

指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的杂用水。

尾水回用的用途:

工业回用,农业回用,城市回用,地下水回灌,生态回用。

第四章土壤环境

第一节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1、土壤的组成成分

土壤:

是指地球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组成:

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空气,

土壤溶液,土壤生物

2、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土壤的物理性质:

土壤结构:

指土壤中颗粒(单体、次生单体或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空间排列方式和相应的孔隙状况。

可分为块状、片状和柱状三大类。

土壤孔隙性:

一定体积的土壤中孔隙体积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也叫总孔隙度.

(二)土壤的化学性质

土壤的胶体性质与离子交换作用

土壤的酸碱性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第二节土壤环境污染与净化

●1、土壤污染含义及特点

含义: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土壤的生态平衡受破坏,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随之下降,并产生一定的环境效应,最终将危及人体健康,以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特征:

隐蔽性或潜伏性:

(土壤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并不像在水和大气中易于识别。

不可逆性和持久性:

(土壤环境使污染难于扩散和稀释,在土壤中容易积累并达到很高浓度,同时它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

危害的严重性

2、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

(根据土壤污染发生的途径分)

A、水体(水质)污染型:

污染物质一般集中于土壤表层;沿河流或干支渠呈枝形片状分布。

B、大气污染型:

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呈环状或带状分布,长轴沿主风向伸长;污染物质集中于土壤表层.

C、农业污染型:

污染物质集中于耕作表层.

D、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E、综合污染型

●3、土壤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

●4、土壤污染物质

输入土壤环境中的足以影响土壤环境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生物学质量,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那些物质.

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放射性物质、化学肥料、致病的微生物。

●5、土壤净化的含义

指在自然要素的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

●6、土壤净化途径

(一)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净化污染物的机理

物理自净作用、物理化学自净作用、化学自净作用、生物自净迁移

土壤中含有各种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

土壤中存在有复杂的有机和无机胶体体系

土壤中绿色植物的吸收

(二)影响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因素

污染物性质、土壤理化性质、环境因素

(三)化学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第三节化学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研究意义

2、化学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农药随空气和水体迁移

与农药的性质,以及土壤的湿度、温度和土壤的孔隙状况有关

2)农药的降解

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生物降解

3)农药的吸附

物理吸附、物理化学吸附

(土壤中农药的来源:

直接的施用;通过浸种、拌种等施药方式进入土壤;漂浮在大气中的农药气溶胶颗粒随降雨和降尘落到地面深入土壤)

第四节土壤退化与土壤污染的防治

●1、土壤退化的概念

一切导致土壤生产力下降、土壤功能和属性衰退的现象和过程的总和.

2、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

荒漠化和沙化: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土壤侵蚀(或水土流失):

在水、风等营力作用下,土壤及其疏松母质(特别是表土层)被剥蚀、搬运、堆积(或沉积)过程。

危害:

(1)破坏土壤肥力

(2)加剧沟壑发展(3)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

土壤盐渍化或盐碱化

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使地下潜水水位升高、矿化度增加,气候干旱、蒸发增强,而导致的土壤表层盐化或碱化过程增强,表层盐渍度或碱化度加重的现象。

(不利影响)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土壤沼泽化或潜育化

指土壤上部土层lm内,因地表或地下长期处于浸润状态下,土壤通气状况变差,有机质因不能彻底分解而形成一灰色或蓝灰色潜育土层。

土壤酸化

指土壤中盐基离子被淋失而氢离子增加、酸度增高的过程。

3、土壤污染的防治。

1)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

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与管理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

2)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3)污染土壤的修复

排土、客土改良(物理改良措施);生物改良措施;施加抑制剂(化学改良剂);改变耕作制度

第五章生物环境

Ø生物与环境

1、生物多样性(定义、层次、价值、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一)概念:

指生物、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以及各种生态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的总和。

(二)层次: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三)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2)生境破坏和破碎

边缘效应、小种群、不利生物生存

3)生物资源过度开发

直接导致某种生物资源枯竭

破坏生物链导致其它生物灭绝

破坏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

4)外来物种入侵

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

中国引进小麦、玉米、花生、甘薯,澳大利亚引进蜣螂

破坏本地生物多样性:

中国引进水葫芦、大米草,澳大利亚引入野兔

(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就地保护

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

濒危物种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异地实施保护.

铜陵白鳍豚养护场,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鳍豚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

3)建立新种群

在某个物种曾经分布但现已灭绝的地区,再引入该物种的活体用于建立新的种群或者是向某物种现存的极小的野生种群补充新的活体,以充实该野生种群并促进其发展壮大。

我国已成功地实施拯救麋鹿的再引进工程。

4)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Ø生态系统

●1、生物入侵(概念、途径、生物入侵的生态环境危害)

1)概念:

指某些物种由原来的分布区扩展到新的地区后,在新地区快速繁殖和扩散,并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危害的过程与现象.

(外来入侵物种)指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

2)生物入侵的生态环境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