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1159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8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综合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综合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综合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综合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验.docx

《综合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验.docx

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

设计一个小型数据库系统

利用ACCESS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

本综合实验共分三部分进行,包括:

●数据库与表的创建

●SQL语言

●窗体设计

实验结束,要求以组(2人一组)为单位,上交一份实验报告。

第1部分数据库与表的创建

【实验目的】

(1)了解Access的特点。

(2)熟悉Access的集成开发环境。

(3)学会Access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方法与步骤。

(4)理解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如关系模式、主键、外键和值域等。

(5)理解并掌握关系模型的三种完整性约束,如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规则。

(6)理解并学会按照规则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数据模型。

(7)理解并学会创建表之间的关系。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应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这四个表。

具体步骤参考如下:

1.创建名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在D盘创建名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文件夹。

进入Access2003界面,选“文件”菜单→“新建”→“空数据库”→将数据库起名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mdb”后存入D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文件夹并点“创建”按钮。

创建数据库完毕。

2.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内创建“课程信息表”,并设置各字段的约束。

(1)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表”对象后,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进入表的设计界面。

(2)在设计器中分别对“课程信息表”的4个字段(属性)进行编辑和字段约束的设置,并设置“课程ID”属性为主键。

具体如图1所示。

图1课程信息表和课程ID的约束设置

(3)把光标移到“课程ID”字段(属性),单击“课程ID”,并在该字段的“常规”界面进行设置。

将“字段大小”设置为“3”,“允许空字符串”设置为“否”,“索引”设置为“有(无重复)”,其余选项取系统默认值。

具体参见图1所示。

(4)把光标移到“课程名称”字段,单击“课程名称”,并在该字段的“常规”选项卡界面进行设置。

将“字段大小”设置为“30”,其余选项取系统默认值。

(5)把光标移到“学分”字段,单击“学分”,并在该字段的“常规”界面进行设置。

将“字段大小”设置为“小数”,其余选项取系统默认值。

(6)把光标移到“学时”字段,单击“学时”,并在该字段的“常规”界面进行设置。

将“字段大小”设置为“小数”,其余选项取系统默认值。

(7)关闭表的设计界面,系统提示:

是否保存对表“表1”的设计的更改?

,单击“是”,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课程信息表”,后单击“确定”按钮。

至此,“课程信息表”的结构设计完毕。

3.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内,用同样的方法创建“学生基本信息表”,并设置各字段的约束。

(1)在表设计器中分别对“学生基本信息表”的6个字段(属性)进行编辑和字段约束的设置,并设置“学号”属性为主键。

具体如图2(a)所示。

(2)把光标移到“学号”字段(属性),单击“学号”,并在该属性的“常规”界面进行设置。

将“字段大小”设置为“8”,“允许空字符串”设置为“否”,“索引”设置为“有(无重复)”,其余选项取系统默认值。

(3)把光标分别移动到其它字段,并在这些字段的“常规”选项卡界面进行设置,将“字段大小”设置为如图2(a)中表的说明部分所示的数值大小,其余选项取系统默认值。

图2(a)学生基本信息表和学号的约束设置

(4)在学生基本信息表中,其中“性别”和“政治面貌ID”有查阅属性。

其中“性别”的查阅属性设置方法是:

单击表中的“性别”字段→单击“查阅”选项卡→在“显示控件”中选择“组合框”→在“行来源类型”中选择“值列表”,其它具体内容设置参见图2(b)中所示。

图2(b)性别字段的查阅选项卡设置

(5)在学生基本信息表中,“政治面貌ID”的查阅属性设置方法与(4)类似,但具体内容设置参见图2(c)中所示。

图2(c)政治面貌ID字段的查阅选项卡设置

(6)关闭表的设计界面,系统提示:

是否保存对表“表1”的设计的更改?

,单击“是”,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学生基本信息表”,后单击“确定”按钮。

4.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内,用同样的方法创建“成绩表”,并设置各字段的约束。

(1)在表设计器中分别对“成绩表”的3个字段(属性)进行编辑和字段约束的设置,并将“学号”和“课程ID”两个属性共同设为主键。

具体如图4(a)所示。

(2)把光标分别移动到其它字段,并在这些字段的“常规”选项卡界面进行设置,将“字段大小”设置为如图4(a)中表的说明部分所示的数值大小,其余选项取系统默认值。

图4(a)成绩表的设置

(3)在成绩表中,其中“学号”和“课程ID”有查阅属性。

“学号”的查阅属性具体内容设置参见图4(b)中所示。

其中“学号”字段的“查阅”选项卡中“行来源”文本框中的内容为:

“SELECT学生基本信息表.学号,学生基本信息表.姓名FROM学生基本信息表;”。

图4(b)“学号”的查阅属性内容设置

“课程ID”的查阅属性具体内容设置参见图4(c)中所示。

其中“课程ID”字段的“查阅”选项卡中“行来源”文本框中的内容为:

“SELECT课程信息表.课程ID,课程信息表.课程名称FROM课程信息表;”。

图4(c)“课程ID”的查阅属性内容设置

(4)关闭表的设计界面,系统提示:

是否保存对表“表1”的设计的更改?

,单击“是”,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成绩表”,后单击“确定”按钮。

5.创建上述四个表之间的关系。

方法如下:

在Access2003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关系”,弹出一个“关系”对话框,如果没有弹出名为“显示表”的列表框,可以在此“关系”对话框中,再单击右键,选择“显示表”,在出现的“显示表”列表框中将需要建立关系的表选中,点“添加”,然后关闭显示表对话框,将需要某个表中公共字段单击并托至对方表中,系统就会弹出“编辑关系”对话框,选“实施参照完整性”后,选择“创建”,即可创建两个表之间的关系。

二、完成实验报告。

1.将employees表的设计视图(表的结构)截图填入实验报告。

2.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四个表里所填的内容的截图和四个表之间的关系图填入实验报告。

第2部分:

SQL语言

【实验目的】

(1)了解SQL语言的历史和应用现状。

(2)理解SQL语言中最重要的SELECT语句的语法。

(3)学会用SELECT语句进行简单的单表查询。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打开“SQL视图”,输入查询语句。

(1)用Access2003打开“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

(2)在“对象”栏中点“查询”,在数据库窗口中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如图1所示。

图1

(3)在出现的“显示表”对话框中点“关闭”,如图2所示。

图2

(4)单击“视图”菜单中的“SQL视图”命令,进入SQL查询视图,如图3所示。

图3

(5)出现的SQL查询视图实际上是一个文本编辑器,在其中输入相应的SQL语句,例如“select*from学生基本信息表where性别=’女’”,然后点击“保存”,将该查询保存名为“SQL查询1”,如图4所示。

图4

(6)直接单击快捷栏上的“运行”按钮

,系统会运行建立的查询,显示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二、参照上述步骤,完成如下习题,并将每个习题的SQL语句界面和查询结果界面分别截图,填入实验报告。

1.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学号、性别和出生日期。

 

2.查询考试成绩在65以上(含)的学生学号和成绩。

 

3.查询“07计算机1”和“07计算机2”班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4.查询既不是共产党员也不是共青团员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5.查询姓名为“姚明”的学生的学号、性别和出生日期。

 

6.查询姓叶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班级。

 

7.查询所有选修课程ID为“004”且成绩在90分(含)以下的学生的学号、课程ID和成绩。

 

8.查询总分在75(含)到85(含)之间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并按成绩的降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则再按学号的升序排列。

 

9.查询学号为‘000001’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

10.查询每门课程的课程ID及其相应的选课人数、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每门课程成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1.查询选修了3门以上课程的学生学号和选课门数和平均成绩。

 

12.创建“成绩表1”,包含的属性为学号、课程ID、成绩,其中各属性的数据类型根据客观世界自己选择。

 

13.向成绩表1添加“姓名”列,其数据类型为text,30位字符长度。

 

14.删除成绩表1

 

15.向课程信息表中插入一条数据:

课程ID为007,课程名称为运筹学,学分为3,学时为64。

 

16.将学号为000014且所选课程ID为004的记录的成绩改为88分。

 

17.将所有选课程ID为004的学生的成绩加3分。

 

三、完成实验报告。

第3部分:

窗体设计

【实验目的】

(3)学会利用向导建立窗体。

(4)学会利用设计视图创建窗体,学会按钮、标签、组合框等控件的使用。

(3)学会修饰窗体。

(4)学会创建子窗体。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利用向导建立窗体,并用设计视图完善窗体。

建立名为“学生基本信息窗体”的窗体,如图1所示。

图1学生基本信息窗体

二、利用向导建立包含子窗体的窗体,并用设计视图完善窗体。

建立名为“学生基本信息维护”的窗体。

利用向导建立包含子窗体的窗体

(1)在数据窗口中选择“对象”栏中选“窗体”,双击“使用向导创建窗体”,如图2所示。

图2

(2)在出现的页面中,在“表/查询(T)”中选择“表:

学生基本信息表”,并将该表所有属性选择到右边的“选定的字段(S)”内,如图3所示。

图3

(3)继续在“表/查询(T)”中选择“表:

课程信息表”,并将该表的“课程名称”属性选择到右边的“选定的字段(S)”内,如图4所示。

图4

(4)继续在“表/查询(T)”中选择“表:

成绩表”,并将该表的“成绩”属性选择到右边的“选定的字段(S)”内,如图5所示,然后点“下一步”按钮。

图5

(5)仔细观察出现的新页面如图6所示,各项缺省的设置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直接点“下一步”。

图6

(6)出现的页面中可以有多种子窗体的布局供我们选择,这里我们选

“表格(T)”选项,如图7所示,点“下一步”。

图7

(7)出现的新页面要求确定窗体的样式,选择“标准”样式,如图8所示,点“下一步”。

图8

(8)出现的新页面要求给主窗体和子窗体起名,窗体的名称如图9所示,分别输入主窗体和子窗体的名称后,点“完成”。

图9

三、利用设计视图完善窗体功能

利用向导建立的窗体只具有最基本的功能,无法满足实际应用所需的丰富强大的功能,需要利用设计视图来完善窗体功能。

(9)在“对象”栏中选“窗体”,右键点击“学生基本信息维护”窗体,点“设计视图(D),如图1所示。

 

图1

(10)在窗体的设计界面上适当调整各控件的位置,合理布置窗体布局。

(11)接着给窗体添加一个“查询记录”按钮。

在工具箱中选中“按钮”控件,并确保工具箱中的“控件向导”处于被选中的状态。

如图2所示。

在窗体的适当位置松开鼠标,则系统自动启动命令按钮向导,如图3所示。

图2

图3

(12)选择操作“类别(C)”中的“记录导航”,在具体的“操作(A)”中选“查找记录”,如图3所示,点击“下一步”。

(13)新出现的页面中可以选择命令按钮上显示文本还是图片。

在此选“文本(T)”,如图4所示,单击“下一步”。

图4

(14)在新出现的页面中给按钮起个有意义的名字,具体如图5所示,点击“完成”。

此时窗体将出现“查找记录”的按钮。

图5

(15)添加“添加记录”按钮,与(12)不同的是要在图3中选“记录操作”中的“添加新记录”,其余步骤类似。

(16)添加“保存记录”按钮,与(12)不同的是要在图3中选“记录操作”中的“保存记录”,其余步骤类似。

(17)添加“关闭窗体”按钮,与(12)不同的是要在图3中选“窗体操作”中的“关闭窗体”,其余步骤类似。

(18)从工具箱添加一个标签(Label)控件到窗体页眉中,写入“学生基本信息维护”,并调整字体大小和粗细,如图6所示。

最终完成本次实验窗体的完善工作。

图6

四、完成实验报告。

将名为“学生基本信息窗体”的窗体视图的截图填入实验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